APP下载

“新文科”背景下产品设计课程思政建设与教学模式探索

2022-11-08郭永艳

设计 2022年20期
关键词:新文科教学探索产品设计

郭永艳

关键词:新文科 产品设计 课程思政 教学模式 教学探索

引言

“新文科”的任务是构建具有学科交叉和中国特色的高水平文科人才培养体系。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新文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随着教育部提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和要求 [1],课程思政建设作为提升课程育人质量的重要途径,成为高校课程改革的重点目标。课程思政的本质是在专业的课程中发掘人文思想内涵,潜移默化地达到培养具有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专业人才的目的,这一要求为产品设计课程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产品改良设计教学目标和课程思政建设重点

“产品改良设计”是工业设计系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课程内容是通过市场调研、用户分析和人机工程学分析,为用户设计安全可靠、方便、舒适的产品,为人们提供新的生活体验。本课程强调系统性的设计思维方式和产品实践的创新方法。在课程中要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的主导思想,解决设计中的人因问题。

本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是:1.设计能力培养。以“人-产品-环境”系统的观点分析设计,让学生掌握产品设计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从产品设计、制造、使用到废弃的全流程设计思路。2.设计伦理培养。培养学生建立“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并将设计伦理和人文关怀精神应用到具体实践中。3.学生价值观培养。让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精益求精的设计精神,理解正直公平、诚信守则的职业道德规范。培养学生逐步养成对中国传统精神的热爱和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并在设计中通过传承和创新,实现弘扬中国精神的目的。

产品改良设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其一,根据产品设计学科的特点找到合理融入的思政元素。其二,以系统性的思路重新建立课程思政教学规划 [2]。其三,结合育人要求重新设计实践环节的教学,以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以上问题,文章对思政课程建设进行探索,提出要兼顾课程的系统性、实践性、创新性和趣味性,致力于将其打造为“高阶性、创新性、挑战性”金课[3]。

二、产品设计课程思政体系构建

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理念(Outcomes Based Education,OBE)最早出现于上世纪80 年代,当时美国在基础教育改革中进行了广泛的应用[4]。OBE的实施过程分为五部分:(1)确定学习成果,(2)构建课程体系,(3)确定教学策略,(4)自我参照评价,(5)持续改进[5]。本课程根据以上OBE教育理念的要求构建了课程思政的教学体系。

(一)产品设计课程思政元素分析

国家提出课程思政建设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素养为重点”[6]。课程思政要充分考虑各高校学科门类设置、办学特色、专业特征、学生实际情况等差异化因素,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地开展教学[9]。产品改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多学科交叉课程,它包括艺术学的审美素养和创新能力,人文学科的文化传承和发展,管理学的社会服务设计和守法诚信精神,以及工科的逻辑思维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同时本课程具有创新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特征。产品改良设计课程范围涵盖面广,课程内容的交叉性和与时俱进是其主要特色。文章结合相关文献,对产品设计类课程涉及到的思政元素進行了梳理[7,8],方便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参考。与本课程相关的思政资源主要分为以下几类,见图1:

(二)产品设计课程思政模块构建

产品设计类课程思政建设是围绕教学目标构建合理的教学系统规划,结合思政元素精选设计案例,分析其中蕴含的价值和意义,在教学环节用设计故事来进行学生的思想培育。构建的课程思政模块系统主要包含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创新实践教育模块:创新思维有助于推动社会发展,是当代设计师必备的核心能力。在产品设计中包括技术创新、工艺创新、市场创新和管理创新等内容。本课程以产品设计创新方法为主线,帮助学生全面培养创新思维;同时以“大疆”无人机和“小米”的智能产品等为例,介绍当代设计与科技的创新成果和工业设计对提升企业品牌和产品创新力的贡献,启发学生思考我国设计在当下存在的成绩与问题,激发学生从设计创新的角度寻求答案。

2.价值观建设教育模块:价值观建设包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增强法制观念,培养爱国敬业和家国情怀。通过结合国家和民族历史教育、国情教育和国家建设的成就等内容,精选我国近十年来重要的设计案例,提升课程的价值内涵。例如在产品分析中引用高铁的车厢设计和中国第二代航天服的设计案例,解释设计师如何对“人-机-环境”要素做综合考虑,使这些设计能够满足不同环境和使用者的需求,实现独创性和美观性的融合。这些案例显示了设计师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勇担重任,具有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也激励学生勇于拓展产品设计专业的边界。

3.文化自信教育模块:文化作为精神标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更深入持久的软实力发展的表现。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课程中有意识地挖掘历史文化遗产和著名的科学技术成就,挖掘中国美学特点,通过文化传承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产品设计概论中,在传统设计文化方面以汉代的熏炉、宫灯和明朝的家具等为例,介绍古代器物中蕴含的独特的设计思维和审美意识,增强了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在近现代设计文化方面以红旗轿车的设计演变为例,展示新时代中国工业设计的美学成就。不同时代的案例全面展现了中国文化对设计发展的影响。通过授课使学生了解设计不仅能够推进工业发展,也可以通过继承和创新让传统文化保持生命力。

4.个人发展教育模块:课程思政以育人为本,课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学生在设计实践中锻炼合作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点,从而形成长远的个人职业规划。好的设计师除了能够整合各种技术进行创新之外,还要观察生活、沟通用户情感。学生培养这些通用能力可以为今后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学习著名设计师的成长经历和创业案例,逐步树立远大理想,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

5.道德和职业素养教育模块:设计是一种以智力为核心的活动,未来的设计竞争将是知识产权的竞争[9]。知识产权保护是设计产生和存在的基础,也是其发展和转型的动力。中国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未来将继续开放创新、保护原创,营造绿色共享的知识产权环境。在课程中宣传知识产权法,让学生学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增强版权意识,坚持原创精神。课程中需要培养的设计师职业素养还包括培养自信自强意识和团结奋斗精神,具备勇于挑战、开拓创新的拼搏精神;以及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尊重弱势群体,注意环境保护和坚守行业道德规范等。

表1显示了本课程思政建设的五个系统性的教学内容模块,以供教学参考。

(三)产品设计课程思政的评价标准

文章参考重点高校的课程思政评价标准,结合本专业的特点提出“融合性、实践性、趣味性和创新性”的课程评价标准。

1.教学目标注重融合性:在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调整中,将课程教学评价、学习效果评价从单一的专业维度,向专业能力、文化内涵、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等多维度延伸。教学评价包括完成与思政融合的课程系统建设、完成产品设计创新实践成果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这三项内容。评价目的是提升课程质量,在完成创新实践教学的同时,建立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培养专业人才必备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等內容。

2.教学环节注重实践性:教学活动围绕设计实践课题展开,注重知行合一。教学环节分为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成果考核五部分。(1)教学资源要选用产品设计领域的高质量教材,选择体现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精神的优秀案例,保证课程内容的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线上博物馆等资源支撑教学目标,增加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文教育内容的比重。(2)教学内容要在案例解析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专业使命感。(3)在设计实践中加强校外考察实践指导,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加强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4)在教学方法上采用问题导向研究(PBL)方法[10],通过团队合作和课题实践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设计流程。(5)在教学成果方面,通过课程学习提高学生作业质量,并且在设计作品中体现出对社会问题和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

3.教学效果注重趣味性和创新性:教学效果表现在将趣味性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中,实现价值观塑造和教学目标的有机融合。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能够得到综合能力和思想觉悟的双重收获,学生对课程接受度和满意度较高。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设计竞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教学成果转化,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

三、产品设计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探索

文章从课程系统规划、内容载体、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四个方面进行了产品设计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模式探索。

(一)建立课程系统规划

课程思政的核心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1],因此,文章结合OBE教学理念,通过建立产品改良设计课程的整体规划,将教学系统分为创新实践、价值观建设、文化自信、个人发展、职业素养共五个维度。再由五个维度拓展为18个思政元素模块,让老师在授课中更容易从设计素材中提炼其人文价值和教育立意,从单纯的设计案例讲解的层次提高到文化、审美和价值观的培育层次。这些思政模块的灵活应用可以减少课程中直接导入思政元素的生硬方式,使专业教学和思政内容能够有机融合,强化教学育人的功能。

(二)运用多元化的课程内容载体

课程思政内容要结合实际生活,课程内容要生动有趣,同时重视学生发展的需要[14]。课程思政建设应当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好创新趋势,不断挖掘有效载体与路径[14]。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课程充分利用多种载体的网络资源,筛选出高质量内容充实课堂教学。例如推荐学生观看大国工匠纪录片和当代科技产品开发的故事,以及推荐网上图书馆和在线博物馆资源的应用,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培养爱国情怀。通过微信公众号分享具有代表性的中国设计师的奋斗历程和设计案例等内容,讲述当代设计师和科研人员不忘初心、不懈奋斗的精神与信念,向学生们传递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和榜样的力量。

(三)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

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干精神。该方法步骤如下[12]:发现问题是找到研究目标。课程采用案例和视频等混合教学,启发学生思考中国设计面临的问题,以及关注国计民生等重大议题。分析问题是学生通过搜集信息和调研实践,自主识别需要扩展的知识。在作业的设置中引导学生形成社会责任感。解决问题是学生应用相关知识完成设计课题。例如学生围绕我国老龄化问题对独居老人群体进行调查,发现老人生活中存在的主要困境包括独居起夜困难、无人陪伴和照顾,以及忘记吃药等问题。因此各组学生从不同角度展开相关产品调研,同时进行了实地观察和用户访谈,记录老人的生活习惯和使用过程中的痛点。最后为空巢老人设计了具有提醒吃药功能的床头灯、具有语音交流功能的智能健康助手灯、具有放大镜功能的药品说明阅读灯,以及具有分体式结构的多功能便携起夜灯等多个创意产品,这一课题融入了对老龄群体的关怀和人文思考,也通过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启发了学生的创意思维,发挥了用设计服务社会的作用。

(四)在实践教学中加强设计伦理教育

产品设计课程思政要培育“有温度”的设计伦理观念。设计伦理本身具有较强的人文关怀性质,例如包豪斯提出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14]。绿色设计提倡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充分考虑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减小产品及其制造过程中对环境的负影响。无障碍设计试图帮助具有生理障碍的人群获得更平等的使用体验。通用设计和包容性设计则更加强调设计应当满足所有希望使用它的人的需求。这些设计理念始终倡导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环境和关爱弱势群体的观念。本课程鼓励学生将设计伦理应用于设计实践中,形成正确的设计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并通过走访、调查和邀请用户参与共创等多种方式完成设计实践。例如在饮水机的设计实践中,学生根据细分课题分别选择去医院、儿童活动中心、社区公园等地方进行用户研究,并结合场景分别从包容性设计、儿童发展心理学和节能环保等角度提出了设计问题,最终完成了更有社会价值的设计方案。

总之,为了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教学,课程思政要结合产品设计专业的特色,探索课程育人的方法。经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们不仅完成了设计创新课题,而且开阔眼界增强了文化自信,锻炼了团队合作能力,并且对设计的价值和个人的未来发展有了深入的思考。

结语

产品改良设计是一门包含科学、技术和人文艺术的综合性课程。本次课程建设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首先从五个维度探讨产品设计教学和思政元素融合的有效方式,以提高教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其次,明确了产品改良设计课程的目标,结合BOE方法构建了系统的教学模块;最后探索了新的课程评价标准和教学模式。本课程建设的价值导向是引导学生树立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成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的创新型人才。这一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也为其他设计类课程的思政建设提供了参考。

猜你喜欢

新文科教学探索产品设计
智能产品设计
《冷·暖》
《教堂之夜》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形势与新进路
基于素质教育视角下的民族高校逻辑学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数学课堂中德育溶合的探索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综合实验的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