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的价值追求、成果要素和归纳表达

2022-11-08苏忱上海市教育学会副会长

教育 2022年40期
关键词:成果奖成果教育

苏忱 上海市教育学会副会长

1988 年4 月,国家教委发出《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了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10 条措施。其中明确了1989 年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工作奖励大会,以后每四年进行一次。自此,国家教委确立了每四年一次的普通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制度,并指出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国家在教学研究和实践领域中颁授的最高奖项,每4 年评审一次,获奖项目需在教育教学理论及实践中取得重大突破。1989 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了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励大会并向获奖代表颁奖。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前6次分别在1989 年、1993 年、1997 年、2001 年、2005 年、2009 年评选。2014 年开始扩展为国家级全口径教学成果奖,包含基础教育(含幼儿教育与特殊教育)、职业教育(含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含成人高等教育)。当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列入国家最高层级的教育奖项,除了彰显党和国家对基础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视,更需要用大量的优秀成果与之匹配,而形成优秀成果,需要考虑以下一些基本问题。

一、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的价值追求

其实早在1990 年,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就已设立“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选,并确定其为教育部6 项评比达标表彰活动之一。为什么在20 多年后还需要增设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呢?笔者认为,这是在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就“研究什么”“怎么研究”“谁是研究的主力军”“成果如何体现价值”等一系列基本问题的明确表达和精确引导。一般认为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等大类。各类研究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每一种研究都要确定自己的研究范围和探索重点。基础理论研究的是“教育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理论,包括概念、原理等,着重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目的是认识真理性。应用研究着重解决“干什么”,目的是对已经确定的成熟、科学的理论,验证其实施范围,转化成实际功效的研究,解决实践的可能性和合理性。开发研究则要解决“怎么干”,是在明确方向、目标范围等前提下,形成解决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的方案、方法、路径、措施等。每5 年评选一次“全国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获奖作品要符合如下规定:“注重创新,能在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研究方法等方面有所突破的学术成果精品。”而其最根本的要求就是“学术成果精品”。教育部《关于开展2014 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的通知》有如下规定:“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要反映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的重要成果,内容包括课程、教学、评价、资源建设等方面,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在某些方面有所侧重。”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的核心要素是“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对此作了进一步解释:“教学成果的产生必须直接对教学过程本身进行变革,接受教学实践的检验。”同时强调“教育管理、升学制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经费投入机制等与教学工作密切相关,但只是对学校教学起着辅助甚至支撑作用,不是直接对教学过程本身进行改革与实践探索,同时也主要是政府职能而非一线教师职责,没有纳入教学成果奖励范围。”通过对以上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全国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评选”“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成果评选”“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选”下发的文本解读和比较,可以明确看到,基础教育教学优秀成果,在价值引导上的特点,那就是:高度关注成果价值在教学过程中的直接体现;高度关注接受教学实践的检验;高度关注基层学校和第一线老师的参与程度和主力军作用。

二、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的构成要素

在参与上海及相关省市历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的评审中发现一些共性问题,如:成果内容求大求全;内容与主题相关性差;成果表述不得要领;引述理论烦琐、空泛;缺少提炼,演变成单纯的工作汇报或工作总结;实践探索与改革成效缺乏事实关联……作为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的价值,首先要体现在“做”字上,即如何把本地、本单位、本团队围绕着课程、教学、评价和资源建设等各方面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的过程真实地展现出来,特别是如何依循规律,针对教育教学的普遍问题、关键问题、难点问题作出的有价值的探索、提供可资学习借鉴模仿的鲜活经验和独特做法展现出来。怎么算是做好了呢?笔者认为,应该包括以下一些要素:1.有明确的研究领域范畴;2.有确定的改革探索重点内容;3.有符合规律的科学方法作为支撑;4.有一定时间长度的教改探索与教学实践;5.有清晰的探索过程和工作阶段;6.能围绕主题积累有说服力的可靠真实的数据与材料;7.解决的问题既体现国家意志和共同需求,又有自身探索的独特经验;8.形成的经验值得借鉴模仿。

作为一项优秀的教育教学成果,除了做得好,还需要表达得好。照理说为了体现教学成果的丰富性和真实性,应该允许成果的拥有者用最生动、最适当的表现方法来展现成果,甚至应该让评审专家走进教改现场,真实体验感受教学成果的形成过程。但由于申报者、参评单位数量众多,成果内容纷繁复杂,评定成果的时间、空间、技术条件受限,使参评成果的表现形式和质量评鉴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只能回归到格式文本和研究报告的统一规范中去。同时,因为以书面材料评审为主的评审方法,好中选优大淘汰率的遴选方式,评审专家的学科、知识、眼界存在差异;规定时间内的大工作量的评审流程等,都要求教学成果的拥有者努力适应这种状况,把做得很好的工作实践用好的表达彰显特色,必须提供高质量的成果评审文本材料,特别是用成果申报书去清晰填报,去获得专家和评委的正确判断与认定。笔者认为成果在表达上也要考虑以下要点:1.以规定的结构方式呈现成果;2.完整而充分地阐述成果内涵;3.用有限的篇幅归纳独特经验;4.书面语言表达科学规范没有歧义;5.以质性判断与数量指标结合证明教学成效;6.用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方法阐明创新价值。

三、加强研究与归纳彰显教学成果价值

通过对过往经验与案例的学习,笔者认为优秀的成果除了需要有丰富的教学改革实践经历和真实的事实材料奠定基础,同时还需要提高归纳与表达水平提升成果品质。以下结合实例,进行剖析。

(一)如何在共同的问题中找到突破口

案例一:《思维广场撬动教学深度改革,实践优势学习的研究》。上海市市西中学的该项成果2018 年荣获全国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研究内容为高中教育共同性的问题:班级授课制;规定的课程与学习内容;传统的教与学的方法;高中都在创建创新实验室,但动手实践活动和创新活动环境受限,师生思维受限,影响培养高阶思维。针对这些共同性的问题,该项研究以不一样的视角表达主题,重点探索学习环境与人的关系;以建设新型学习环境——思维“广场”为起点,倒逼教师与教学变革。该项研究成果首创思维广场,创建空间大小灵活组合;整合教室和图书馆功能、信息技术,融合丰富课程资源;保障多样学习方法得到满足的半闭合半开放的学习环境。以此为切入点,为教与学的变革创造条件。并由此拓展为从正式到非正式学习的空间连续体,支持优势学习。同时再造教学流程,变革教学模式。再造师生合作的学习过程:目标引领—自主研习—合作研讨—思辨提升,形成单科与跨学科、独立与合作、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目标、内容、方式与时空的教学新样态。最终达成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实现优势学习的目标。

(二)如何让内容提升选题立意

案例二:我在浙江省对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进行辅导的过程中,偶识一位大山里的小学语文老师。她坚持二十年,对畲族少年儿童进行诗歌教学实践与探索,尽心尽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她原定的成果题目为《玩赏教学,20 年诗歌教学实践与探索》。笔者来到大山里,在现场与她交流的过程当中,听她介绍得最多的就是,她20 年来教过的孩子们尽管缺少继续深造的机会,大都从事着比较简单的工作与劳动,但无论是外地打工者,还是当地务农者,这些成长起来的畲族孩子都表现出共同的特点:喜欢读书,喜欢中国文化,爱好诗歌,甚至不少人还在工作之余坚持学写诗歌。这位老师的实践经历和话语感动了我。我觉得她的成功经验已经不是语文教学层面上的探索,而是如何使少数民族的孩子热爱中国文化,特别是让他们终身爱上了用汉语表达的诗歌学习和欣赏。于是我建议主题改成:《诗教人生,引领畲族少年走进中国文化》。当时这位老师愉快地接受了这个建议,但事后又后悔了,原因是她出过一本个人的专著,书名就是《玩赏教学》,也在杂志上发过两篇语文诗歌教学的文章。我几番劝说,她不能忍痛割爱,最后定题:《玩赏教学,领畲族少年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进行申报。这项教学成果止步于地区,没有报送到浙江省参评。笔者与她在事后的交流中认为问题有二。其一,主题开掘停留在语文教学,特别是小学诗歌教学的具体方法的改变上(玩赏教学:20 年诗歌教学实践与探索)。其二,教学探索的实践成效演变成“具体方法+政治口号(玩赏教学:领畲族少年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却放弃了本成果的深层次意义:引导少数民族学生通过中华民族的通用语言的训练培养,自觉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孕育熏陶,在提高语言文字能力的同时,实现人生观价值观引领的真正价值(诗教人生,引领畲族少年走进中国文化),降低了研究探索的立意与价值。

(三)如何使研究体现独特价值

案例三:《以幼儿自主学习为核心的幼儿园低结构活动探索》。上海市芷江中路幼儿园的这项成果在2014 年荣获全国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幼儿教育中,教育引导与自主学习的关系如何把握是一个长久甚至永恒的探索命题,但又是改革中的难题。正如该园研究报告中指出的:“课改数十年来,教育实践中幼儿被动学习的现象依然严重,原因是大多数幼儿园仅重视高度结构化的封闭性活动,以求预设的教学目标的实现。造成的结果为:过程规定多、评价一刀切、远离生活情景、忽视直接体验,无法真正从幼儿特点和需要出发。”为此,该园从如何降低活动的结构化程度着手,探索以游戏为载体的开放的幼儿园活动教学实践范式。游戏是幼儿活动的基本形态,通常的做法大都会围绕教学目标,认真设计过程,同时考虑幼儿游戏活动中所需要的器件与放置的位置及场所,另外也会较多考虑活动过程中人员的组合,或者伙伴游戏,或者角色游戏,或者混龄儿童组合游戏,或者师生互动的游戏,然后根据预设目标,评估教学效果。但这项研究却从活动样态中找到新的生长点。他们发现:一般的活动安排存在着两个极端,要么是高结构,即教师做精心的设计,每一个步骤考虑周到,引导有效,但使得孩子们失去自主性活动特别是创造性活动的机会。第二种做法是无结构,也就是教师安放了各种游戏器具,却对活动缺少设计与变化中的应对。造成的结果是:孩子们可以玩得很热闹,却得不到适切适时的教育指导和引导。该项研究通过14 年的探索,经历了由“教”到“学”的视角转变,从教师主控到幼儿自主的活动环境探索,最终形成了目标内隐、过程开放、结果多元的低结构活动范式。即活动是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的,但活动过程却是开放的,是随着儿童的活动情景动态变化的,包括活动设计样式、操作要点、实施策略、支持性环境与“幼儿材料超市”的创设方法、实践环节模型、自主评价体系等,并在此基础上研发了一系列低结构活动内容,独创了开放性的经典玩教具,真正体现“让孩子表现自己,让教师发现孩子”,促进幼儿自主发展。

(四)如何根据实践过程科学设定研究的时长

案例四:今年春节时我收到了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附属中学校长的感谢慰问和喜讯:“在您的关怀、指导、支持与帮助下,我校的成果《普通高中劳动教育实施体系的60 年构建》获得了天津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推荐申报国家成果奖,由衷地感谢您。”之所以要感谢我,事出有因。去年7 月,我应邀赴天津参与该市优秀教学成果培植的讨论会。讨论会期间,有多项成果进行了交流。这所学校在汇报过程中介绍了本校70 年来劳动教育的历程与成效。这项成果引起我的兴趣,也引发了我的思考。劳动教育正是当前亟须关注的重要问题,长周期坚持探索实践劳动教育,既有典型意义,又有推广引导价值。但70 年的周期是否科学?我带着疑惑提出这一问题。经过几次不同方式的交流,最后形成共识:“文革”期间虽也有劳动教育,但不管是目标设置、课程内容、教育安排和过程方法很难称得上科学,更称不上体系。最终决定把这十年留白,归纳总结回归到“劳动教育实施体系60 年构建”。科学划分研究时长,才能展现真实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五)如何用事实来证明教学成果的价值

案例五:上海市杨浦区控江二村小学本届参评的成果《坚持科技教育四十年,为孩子播下科学的种子》。杨浦区工人新村小学自1978 年开始对劳动人民子女开展科技教育,历史很长,成效很大,在上海教育界也很有影响,但得到的都是模糊的大概印象,包括本校的实践者都很难用完整数据说明成果的丰富性。针对这种情况,学校项目组分头行动起来,从搜集整理最近五年的资料开始,查实一段,厘清一段,逐段向前推。凡是需要数据说明的,用各种方法获得精确数字。如该校的学生小发明、小创造获得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证书》的发明专利特别多,到底有多少?学校派专人到上海知识产权局进行三天搜寻,并扫描复印相关资料。搜集到资料后逐项核对这些发明专利拥有者在申报发明专利时是否在本小学就读期内。最后得到的精确数字:2004 年以来控江二村小学共有361 位同学获得502 项发明专利,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证书。再如学生参加全国及上海各种科技大赛获等第奖490 项。19 位学生获“中国科学院小院士”、7 位获“上海科学院小院士”称号等,都用准确无误、经得起检查的数据说明事实,证明实效,使成果有很强的说服力。

(六)如何按规范格式填报成果申请书

教学成果申请书包括四部分:成果简介(500 字);解决的主要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方法(800 字);成果创新点(500 字)和成果应用及效果(800 字)。申请书填表时要特别关注每一部分的提示语,力争做到准确回应,突出重点,精炼表达。让事实说话,让文字描述与数据佐证相得益彰,不要把文字浪费在空话、大话、套话上。同样以《坚持科技教育四十年,为孩子播下科学的种子》第一部分“成果概念”向大家展现一个样例:

成果概要(500 字以内):学校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为初衷,从1978 年至今,坚持科技教育40 余年,历经三个阶段,为学生播下科学的种子。培养科学兴趣:以航模、空模和车模“三模”为重点,开展科技制作活动,激发学生兴趣。设计“20 个常用工具”学生使用手册,培养动手能力。建构课程体系:进入新世纪,设计“基本认知”“实践体验”“创新萌芽”“创新创造”四大模块科技教育课程体系;研制“善观察—会提问—勤思考—巧动手—敢挑战—重创造—惠生活”七大育人要素的科技教育序列,构建“金字塔型”多元培育模式,形成普适性、个性化科技教育特色。建立创新场域:2010 年起,为学生创设“创意萌发—评估改进—孵化生成—推广应用”实践导向的科技教育创新场域。同时构建家校社共育机制。学校被授予“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等五项国家级称号;连续两次荣获10 年一评的“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示范学校”。2004 年以来,有361位学生的502项学生发明获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证书》,26 位学生获“中国(上海)科学院小院士”称号,其中5 人先后受到时任国家领导人张高丽、李源潮、刘延东接见。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Klausvon Klitzing(德国)等众多世界科技精英先后来校考察,被誉为“科普鳌头”“院士摇篮”。

总之,全国及各省市、地区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的评选既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展示成果的机会与平台,也提出了精心培植有价值的成果、提高归纳表达成果的科学性规范性的要求。唯有同时兼顾,才能涌现更多高品质的成果。

猜你喜欢

成果奖成果教育
我校获2022年海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学校荣获3项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吉林省第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介绍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工大成果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