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运动疗法联合灸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2022-11-08谢朝秋钟文英辛丽萍
张 璐 陈 思 谢朝秋 钟文英 辛丽萍
腰椎间盘突出症形成的主要原因有2点:①外部撞击所导致的局部损伤;②长时间保持不良的动作所导致的局部炎症,炎症因子会入侵到组织内部,导致患者出现强烈的疼痛感[1]。针对此情况,西医治疗多给予患者口服镇痛、抗炎药物,局部封闭注射等,虽可在短期内缓解患者局部疼痛及炎症,但是治标不治本,腰椎间盘突出症容易复发。中医治疗腰腿痛历史悠久,具有远期疗效理想、治疗费用低廉等多种优势[2]。目前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很多,具体没有文献可供参考。本课题拟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中医综合疗法,并分析国内外研究及发展趋势,以证实本课题的创新价值及研究意义。本次研究选取万载县中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通过对患者采用针刺运动疗法联合灸法进行治疗,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康复,减少了患者的疼痛,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万载县中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随机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30例,女性12例,男性18例;平均年龄(54.25±3.54)岁。观察组30例,女性18例,男性12例;平均年龄(55.25±3.54)岁。通过对2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万载县中医院的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研究人员自愿加入本次研究,并且已经签署相关文件。
1.2 纳入标准①经过西医临床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3];②没有精神疾病的患者;③年龄在22~70周岁者;④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同时了解临床研究方案。
1.3 排除标准①合并外伤或骨折者、全身性感染、皮肤病者;②入组前1个月接受过相关治疗者;③中医分型为湿热阻络者;④对本次治疗方案和药物不耐受者;⑤患有精神疾病者;⑥妊娠以及哺乳期者;⑦伴有消化系统以及血液系统疾病者。
1.4 方法对照组采用针刺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运动疗法对本组患者进行治疗,先让患者平趴在病床上,医师先对需要针刺的穴位进行消毒,选取后溪、腰痛穴进行针刺疗法,时间控制在30 min左右,患者可主动活动时,主动行腰部前屈、后伸、侧屈等活动及患侧下肢直腿抬高、屈髋屈膝等活动,如果患者不能主动进行活动,可以靠下肢活动。针刺运动疗法每天1次,连续5 d进行针刺治疗,5 d后患者可以休息2 d,连续治疗2周为一个疗程。
观察组采用针刺运动疗法联合灸法治疗,针刺运动疗法同对照组,同时加用灸法,单纯型的腰痛,灸法取委中取“腰背委中求”之义,肾俞取“腰为肾之府、壮腰益肾”,大肠俞、腰阳关、阿是穴取“疏通局部气血、通络止痛”之义,根据中医分型分为肝肾亏虚型、瘀血型、寒湿型,肝肾亏虚偏阳虚型加灸命门、肝肾亏虚偏阴虚加三阴交、瘀血型加灸膈俞、寒湿型加灸腰俞。合并有下肢放射性疼痛,在上述选穴的原则上加灸环跳、阳陵泉。多部位同时施灸,30 min/次,1次/d,艾灸5 d后休息2 d,治疗2周。
1.5 观察指标①评估疗效:通过采用针刺运动疗法以及灸法进行治疗后,再参照中医病症疗效的诊断标准来进行评估[4]。治愈:腰痛基本消失,恢复正常工作;好转:腰部疼痛消失,基本恢复工作;减转:腰部疼痛有所减轻,部分恢复工伤;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总有效率=(治愈+好转)例数/总例数×100%。②疼痛程度:通过治疗前以及治疗后,根据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法进行有效评估。③JOA下腰痛评分表[5]。
2 结果
2.1 2组患者疗效评估对比通过对2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VAS对比通过对2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后,观察组在治疗前后VAS均优于对照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1 2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评估对比 (例,%)
表2 2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前后VAS对比 (分,
2.3 2组患者治疗前后M-JOA评分对比观察组通过治疗后M-JOA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2 2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前后M-JOA评分对比 (分,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腰腿痛的常见疾病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腰痛、下肢放射性疼痛,包括因疼痛和肌肉痉挛而影响到腰部的伸曲活动。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腰腿痛、下肢麻木等,有甚者可出现神经功能障碍。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汽车的普及使得驾驶人员也越来越多,以及电脑、电子商务的兴起、工作性质以及娱乐方式的改变。由于工作原因导致许多人每天都要面对电脑,久坐对于腰椎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多,长久腰椎就会出现突出。有研究表明,近几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越来越年轻化,甚至有个别案例的小学生由于长时间久坐学习,导致腰椎间盘突出[6]。目前,在西医方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只是控制病情,不能根治,而且容易复发,加重患者的病情。如果治疗方面选择当,患者的疾病会更严重,从而造成严重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并有一定致残风险[7]。近年来,由于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压力也随之而来,过于奔波等因素使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为了缓解患者腰腿疼痛感,恢复腰椎的功能,可以通过微创介入手术进行治疗,手术操作空间小,对脊柱上神经根影响非常大,容易对患者的神经根造成一定的损伤,术后疼痛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在西医治疗中,如果药物治疗无效后,多数需要考虑进行微创手术来进行根除,但是多数患者通过微创手术后,疼痛感还是没有得到根除,反而术后恢复的时间长,费用高;创伤性较大,给患者造成心理上的负担。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属于腰腿痛,腰痹范畴。中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由于肾虚亏损所引起的脏腑功能失调,湿邪、复因外伤、劳损以及受寒,导致瘀血内阻经络不通,气结不通。现代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与体质的盛衰、生活环境、气候条件等都有密切的关系[8]。患者的气血不足以及身体虚弱所导致邪气入侵,流连于筋骨血脉而为痹痛。外因为寒、风、湿、热所造成,如果长久居住在严寒的地方,或是长期卧床的患者,或是经常淋雨,或是经常出汗,都会造成风寒的入侵,久而久之会化热引发腰椎间盘突出症。
灸法是针灸组成的重要部分,灸法有一定的预防疾病效果,预防的病种也越来越多,开始用于疑难性疾病的预防手段,比如亚健康、癌症、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慢慢疲劳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多种现代医学无法解决的病症,并且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灸法对穴位的作用主要是热效应,从中医角度上讲,温热刺激能达到温通经脉、行气活血、散寒止痛等作用。委中、肾俞、大肠俞均为膀胱经上的腧穴,膀胱经在人体腰背部贯穿而过,深入到肌肉,灸上述穴位可以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作用。
针刺运动疗法是康复医学中组成的重要部分,主要在医师指导下进行的主动或被动运动,是通过运动系统以及神经系统等进行治疗。在中国古代对于针刺运动疗法也有自己的描述,针刺运动疗法是古代的针刺疗法与现代的康复医学运动相结合的新疗法之一,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因为经络不通、气血瘀滞所引起的疼痛,采用针刺不同穴位的同时主动或被动运动患部,具有通络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从而达到消肿止痛、恢复运动功能的目的。液门透中渚、后溪透合谷均属于手足同名经对应取穴,为了不妨碍同时进行运动,选择上肢穴位。现代医学有研究表明腰椎间盘突出症出现疼痛的原因可能是纤维环的破坏、髓核外漏导致的局部无菌性炎症对神经根、神经末梢的痛觉纤维产生刺激,从而出现疼痛的症状[9]。针刺运动疗法能有效地抑制炎症、改善血管痉挛等症状。另外,针刺治疗时产生“酸”“麻”“胀”等针感,通过针刺的感觉可以将信息带入到患者的脊髓深处,脑部会发出信号,既而起到激活患者内部中枢神经系统,从而产生镇痛的效果。同时,有研究表明,针刺运动疗法可以有效地阻止患者的神经系统,从而降低患者的疼痛神经,起到缓解疼痛的效果,既而改善患者的腰椎间盘突出带来的疼痛[10]。
本次研究显示,通过对2组患者进行治疗后,观察组疗效评估(93.3%)显著高于对照组(73.3%),表明了针刺运动疗法联合灸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通过针刺腰背部夹脊穴能够发挥通络活血和舒筋止痛的作用;2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VAS显著优于对照组。本次研究还显示,观察组通过治疗后M-JOA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推测通过直接针刺夹脊穴,能够调节患者的疼痛点,同时对患者的腰椎夹脊穴周围的神经系统能起到血液循环的效果,能够进一步减轻患者神经根的水肿,对炎症因子能够有效的抑制,使体内的致痛因子加快代谢。有效地促使血液加快、组织温度升高、血管扩张,从而改善患者的全身血液状态以及局部组织的微循环,缓解患者疼痛所引起的局部痉挛状态,从而使患者的局部紧张的肌肉得以松弛,减轻了患者腰椎间盘的压力,松解了粘连的神经根,达到治疗的目的。
综上所述,针刺运动疗法联合灸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好,能够有效地帮助患者康复,减少了患者的疼痛,增强了下肢神经传导功能。本次研究发现,通过采用针刺运动疗法以及灸法,患者更容易接受,因为患者无需过多的服用药物,操作非常方便,在临床中可进一步推广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