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行山脉的明珠

2022-11-08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河口风景区水库

王 颖

(河南省图书馆,河南 郑州 450052)

1 黄河支流沁龙峡概述

1.1 黄河支流沁龙峡的历史概况

这里曾经是悬崖峭壁,山高谷深、沟壑纵横、荒滩丛生,旱季滴水无存,百姓为水而困;雨季山洪肆虐,百姓又因水受灾,水成了这里百姓最为头疼的大事,他们既盼水又怕水。这里就是跃出莽莽太行的沁河最后一段峡谷处——河南省济源市克井镇河口村。沁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山西省平遥县境内,自北向南流经山西、河南等部分市县,在河南省武陟县注入黄河,总流域面积13,532平方公里,全长485公里。沁河是黄河下游三花间(黄河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洪水的主要来源区之一,如1958年、1982年黄河两次大洪水都与沁河有关,沁河的防洪安危事关黄河下游防洪大局。沁河沿河缺水、水患及荒滩的治理,牵动着一代又一代治黄人的心,他们怀揣“兴利除害、造福人类、助推中原”的美好愿景来到这里,他们沿沁河两岸探访、问苦、勘测和论证。在历经多年艰难勘探后,专家一致认为要彻底解决河口村周边缺水和下游水患问题,唯有在沁河峡谷出口(河口村)处筑坝蓄水、控水和调水。在经历一系列的可行性研究、规划论证后,2008年5月河口村水库正式开工建设,经过十载的艰苦奋战,在愚公故里、昔日的荒滩野岭上终于崛起了一座现代化水库。

1.2 黄河支流沁龙峡的贡献

河口村水库不仅在防洪、供水、灌溉、发电及改善下游生态基流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其与黄河三门峡、小浪底、伊洛河陆浑、洛宁故县等水库形成五库联调,完善了黄河下游的防洪工程体系,提高了黄河下游的防洪能力。同时,水库建设者还注重在工程建设的基础上将河口村水库打造成生态文明风景区,塑造了一个天人合一、绿水青山的新面貌。沁河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河口村水库周边紧邻以自然景观、猕猴为特色的国家4A名胜五龙口风景区;水库库区内有司马懿藏兵洞、沁河古栈道、熊山黄龙庙、紫柏滩黄龙庙、棠门古墓群、东滩古墓群、东滩碑刻、三国石门铭等历史文物点10余处;也有历代文人墨客探幽访古、流连忘返,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其独特而丰富的历史资源,为打造河口村水库水利风景区提供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基础。

2 沁龙峡的结构布局、沁龙峡滨河公园介绍

2.1 黄河支流沁龙峡结构布局

新建的河口村水库景区名为沁龙峡风景区,于2018年被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它依托河口村水库,由坝前湖面峡谷景观、大坝文化园及坝下滨河公园组成。风景区总面积6.3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5.92平方公里,水面长18.5公里,属于峡谷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景区总体布置结合基地自然环境、当地历史及现代人文精神和文化,将景区规划为“生态”“科教”“精神”三部分,由一条游园轴线贯穿,形成“一线三区”的景观结构。游客从入园的生态林区、波光粼粼的湖面——到大坝文化园(坝后220平台),仰望大坝的伟岸,了解水利知识文化,体验科技的神奇——再到奋力登顶,一览坝上及坝前“高峡平湖”的风光,感受水利精神的伟大。

2.2 黄河支流沁龙峡滨河公园

黄河支流沁龙峡滨河公园分两部分:一是以坝下河道右岸原滩地为主的滨水生态景观大道区,景观大道区由景区大门、停车场、景观大道、水源广场、花海锦带及四季特色林区等组成。二是主河道船岛园区,该区域由碧波荡漾的湖面、河中游轮式的湖心岛、滚水坝、水上喷泉、沿河亲水平台及连接两岸景观吊桥等组成。

2.2.1 滨水生态景观大道区。景区门口镶有景区名字标志的钢结构展示牌高高耸立,入口为造型迎客松及迎客标识墙(松石质)、停车场及建筑大门等。穿过伟岸的景区大门进入景观大道,两侧各为一排靓丽的迎宾景观灯,然后接环形图案的水缘广场;最后进入花海锦带及四季林区。该区利用草地和数条汀步搭配制造蜿蜒曲折的效果,柔如飘带,娇若蛟龙,同时呼应河流的蜿蜒造型,让游人在游园的同时体验自然与水利的融合之美;四季林区适地适树,形成乔灌、草花混交的植物群落,常绿树与落叶树混交种植,并配置色叶树,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风景线。该区还布置了节水园、杏花微雨景墙、花坛、凉亭、弧形长廊等人文景观。节水园通过弧形廊架及节水宣传墙宣传节约用水、保护水源的理念。

2.2.2 船岛园区。船岛园区由河中心的湖心岛及多级拦水(滚水)坝形成。岛采用中轴对称式布局,犹如一艘乘风破浪的游轮,船头为上岛观景广场,中间为休闲区,由彩色砌砖树阵草坪及漫步景观道组成。船尾为游人活动区,船尾两侧种植了数株大规格的柳树,犹如船桨;船尾南侧广场设置了两组廊架供人们遮阴休闲。游轮岛两侧湖面自上而下横卧湖中的多级滚水坝在落日的余晖下波光粼粼,一座壮观的景观吊桥横跨两岸,连接游轮岛与右岸景观大道。沿右岸河边亲水平台漫步远远望去,湖面碧波潋滟,湖水清澈见底,鱼虾成群,白鹭、小黄鸭星罗棋布,对岸山坡上的盘山公路宛如一条飘带悬挂山中,恍如仙境一般。

2.3 黄河支流沁龙峡文化园。

大坝文化园由“之”字形道路、科技园、党建园、中心广场组成,景观树及花卉交错掩映其中。护坡上由彩色灌丛草坪编绘的“节水用水 保护用水”几个大字十分醒目。党建园的中心,一面巨型党旗雕塑矗立其中,党旗后弧形镂空长廊挺立,长廊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及历史沿革。中心广场为半圆花坛形式,可以满足游人的集散及游憩需求。区域以低矮灌木为主题,特色植物景观树和花卉交错布局,中心区仅点缀造型景观树和步道遮阴树,边侧种植竹林与特色灌丛等。沿大坝文化园右岸坝后坡台阶路登顶即可到达水库大坝坝顶。坝顶上游利用防浪墙间隔布置文化墙。下游布置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百工圣祖鲁班雕塑小品的观景平台,右坝肩边坡布置大禹、李冰、贾鲁等历代水利名人浮雕,大坝左坝肩广场布置沁龙峡风景区灵魂主题雕塑“沁河魂”,“沁河魂”以蜿蜒曲折的沁河为灵魂,以水库库徽标志为造型,贯穿了“上善若水”的创意理念。雕塑整体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展现了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也是对河口村水库巨龙腾飞、山河巨变美好前景的展望。站在坝顶向上游远眺,即是坝前湖面峡谷景观,秀丽的水库,湖光山色,旖旎入胜,远处山峰层峦叠嶂,连绵起伏,不由得让人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3 结语

水利风景区是指以水域(水体)或水利工程为依托,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风景资源与环境条件,可以开展观光、娱乐、休闲、度假或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区域。沁龙峡景区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太行山脉。水库及风景区的建成饱含了沁河两岸百姓的殷切期盼,凝聚着几代治黄人的智慧汗水,体现了科学的治水新思路,也彰显了共享、创新、绿色等发展新理念;既可以解决沁河下游沿河防洪、供水、生态基流等问题,又可以提高周边景观生态保护水平,有力促进地方旅游产业发展,同时也推进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水意识的增强和水观念的转变,从而引导社会建立人水和谐的生产生活方式,拉动区域经济发展,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河口风景区水库
道不尽的水库钓鱼
空中有个隐形水库
我掉进水里了
贵州省水库空间分布研究
关惠聪等
议如何平衡风景区建设再投入和收益平衡
视界
他们为什么选择河口
河口,我们的家
特殊的河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