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公共图书馆智慧发展模式与服务路径研究

2022-11-08张晓庆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智慧图书馆资源

张晓庆

(山西省图书馆,山西 太原 030021)

当前,智慧发展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智慧社会也成为“十四五”时期国家创新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广义“智慧化”包含的范围很广,涵盖智慧感知、移动互联、数据数字化等,公共图书馆历经多年的发展,在资源整理、文献借还等方面基本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其外在形式也从传统图书馆演变成为智能图书馆,为当下图书馆智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此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应顺应时代潮流,充分借助资源和技术优势,实现自身转型发展,积极探索智慧发展模式和服务路径,构建更加全面、便捷、即时的知识服务体系,提升信息的传播效率和利用水平,更好地满足民众的文化需求。

1 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内涵、特征与发展背景

1.1 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内涵与特征

图书馆智慧服务是以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数字技术为支撑,最大限度克服时空局限,在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的基础上实现更广范围知识输出的服务形式。图书馆智慧服务是现代管理理念、先进信息技术、科学管理模式的综合体现,能够在知识服务过程中为用户提供决策辅助和信息加工等附加服务,形成碎片化、响应式的信息服务,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优势。图书馆智慧服务在资源、技术、内容、主体、客体等方面均有别于传统服务,在资源层面,以海量、异构型大数据为基础资源,有利于后期的数据收集、分析、存储、加工和传递,有助于提升信息传播质量,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在技术层面,注重技术融合应用,构建了更加高效、可靠的知识共享平台,进一步提升了图书馆对资源的处理能力,实现了资源的快速整合;在内容层面,以“元服务”展示知识本体的关联性,不再对表层的资源内容进行分析处理,转向对符号化的本质核心进行处理,加强知识价值的挖掘和发现,提升知识服务的精准性;在主体方面,以专业化人才为主体,注重提升馆员队伍的综合素养,确保提供高效、科学的知识服务;在客体方面,注重为用户提供精准化知识服务,更加全面、系统地收集读者信息,构建读者画像,以技术为支撑提供精准服务。提升读者服务质量是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的最终目的,也是各项要素协同发力和多元支持的最终目标。

1.2 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发展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移动互联等科技要素已经在各个行业得到应用,新理念、新技术逐渐成为推动行业发展和变革的重要因素。公共图书馆作为知识传播的重要机构,有义务不断革新自身的服务模式,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知识需求,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技术等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恰好能满足智慧发展需求,应用于知识服务和平台建设,革新服务形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拥有强大的技术支撑,先进的理论为公共图书馆智慧发展选择适合自身的技术手段提供了甄别指导,各种积极要素共同促进了高质量、高效率智慧服务模式的形成。

2 公共图书馆智慧发展模式分析

2.1 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发展方向

新时期,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发展应基于现阶段实际情况。当前,图书馆尚处于智慧化建设初期,大中型图书馆基本能达到智能化服务水平,馆内均配有互联网技术和自动化技术设备,能够实现资源的合理化配置和高效管理,读者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得到了初步显现。下一阶段,图书馆智慧服务发展应充分基于理念、人员、技术、内容等全要素的提升,各要素之间相互协调,全方位提供优质服务。与其他行业的合作发展是实现自身优质服务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能够促进公共图书馆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提升自身智慧化服务水平,使自身知识输出服务于不同的行业和人群,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理念是未来一段时期读者服务的重要发展方向,因此,公共图书馆应着力实现信息传播和利用效率的提升,创新服务内容,为读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智慧知识服务。

2.2 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式探究

未来一段时间,“以读者为中心”的智慧型资源服务、智慧化交互服务等将成为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的重要模式。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相对于以往会更加重视读者的主体地位,力求引入当前先进的服务理念和信息技术满足读者的资源和服务需求,提升推广质量,优化阅读体验,吸纳更多读者参与其中。智慧型资源服务旨在满足最广泛读者群体的阅读需求,各种形式的读者服务都必须依赖丰富的资源基础,因此,构建强大的智慧型资源服务十分必要。在此过程中,图书馆首先要利用技术手段对馆内的纸质资源和网络资源进行精细化分类,对不同类型的馆藏资源进行分析、加工、整合,满足后续智慧服务系统的自动识别、智能获取、图像识别、智能翻译等功能要求;其次要通过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的再造使整个资源库具备科学合理的分布结构,使文献的入库、上架、清点等工作环节均可通过自动化技术设备完成;再次要强化数字化资源的存储和管理,基于当前先进技术进行资源库的安全存储、高效传输;最后要以技术为支撑顺畅读者参与途径,重视读者群体的参与,通过多种手段获取读者阅读喜好,提供个性化知识服务。交互服务是提升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水平的重要环节,也是公共图书馆新时期掌握读者需求、实现自身服务质量提升的驱动力。图书馆应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技术构建智慧交互的基本架构,促进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的跨时空互联互通,从而实现图书馆对读者的智能感知。

3 新时期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路径研究

3.1 注重资源协同,提升个性化服务质量

满足读者知识需求是智慧服务的重要目标之一,公共图书馆可以根据读者的阅读偏好、检索痕迹、服务诉求等关联信息,利用整合后的数字化资源体系和技术手段实现用户需求分析、新书推荐、资源匹配和自动传输等功能,打造因需而变、提供精准服务的新范式。在自身服务转型发展过程中,公共图书馆应始终坚持“以读者为本”的基本服务理念,所采取的资源整合方式和知识服务形式要始终服务于读者的认知习惯,将重点放在解决读者在阅读、学习等方面的常见问题上,提升知识服务的便利性。当前,图书馆可利用已有的空间场景、技术融合、服务平台等实现知识信息的精准传送、智能检索、用户画像建模、用户信息交流等功能,打破以往单一僵化的服务路径,提倡多元智慧化服务机制,全方位满足个人及群体用户的需求,提升个性化服务水平。

3.2 推动跨界合作,拓展知识服务客体

智慧服务模式具有跨领域、跨学科特征,往往需要多个不同领域主体的协同研究促进问题的解决。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需要挖掘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关联,采取馆际合作、跨界合作的运行方式,最终实现规范标准和资源形式的统一,跨界合作是未来一段时期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发展最切合实际和最高效率的服务组织形式。公共图书馆的跨界合作也有助于知识在不同社会主体之间的高效传播、交流、重组和创新,并在不同单元间起到桥梁作用,公共图书馆在社会主体之间起到的公益性知识服务作用也能获取不同企业的低成本技术支持,对于后续数据库建设和服务升级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当前,智慧社会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智慧社会的建设需要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每个社会主体都需要提升自身的智慧化水平,公共图书馆在诸多社会单元中充当着桥梁作用,助力实现数据的互通共享、多元共治和创新发展。随着智慧化建设的深入,公共图书馆应从知识汇集与传输扩展到知识生产的全过程,实现知识客体服务的拓展,并在此过程中使自身服务不断细化、服务层级不断深入、服务内容更加专业化和系统化,充分体现知识服务的兼容性、开放性、创新性特征。

3.3 深化技术融合,构建无接触服务体系

处在“后疫情”和公共图书馆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通过深化技术融合开展无接触服务研究能够稳步提升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进程。当前,图书馆可在无接触空间服务和无接触式延伸服务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实现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的无接触式服务便捷化水平的提升,其中,实体空间方面的无接触服务主要包含自助研修室、自助讨论室、自助打印室等;虚拟空间方面主要包含创客空间、文化空间、交流空间等,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的无接触服务共同组成知识产生与交流的集成环境。此外,公共图书馆还应加强知识服务的无接触延伸,涵盖服务时间、服务空间和服务内容三个维度:在时间维度的延伸上,图书馆可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公共图书馆7×24小时全时段开放,读者自助进入、自助使用;在空间维度的延伸上,图书馆可充分应用VR智慧导航、虚拟智慧空间等技术引导读者快速、精准寻找所需文献;在内容维度的延伸上,图书馆应以便利性为主要指标为读者定制个性化服务,并通过自动化技术为读者挑选目标书籍和提供相应的文献传输服务。

3.4 强化专业服务,实现知识服务品牌效应

资源、技术和服务是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实现的核心环节,而服务是图书馆各项要素的综合体现,专业服务要求馆员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和深厚的学科知识背景。因此,图书馆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优化人才结构,通过适当的激励措施激发馆员的创新力,促使他们积极参与知识服务。公共图书馆要想通过专业化的智慧服务提升自身在公共文化领域的地位和社会影响力,就必须加大服务营销力度,强化品牌效应。公共图书馆应从战略层面出发,根据知识服务平台收集的读者信息构建读者画像,制定能够吸引读者的长效服务策略。具体来说,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培养专业化馆员、优化场馆结构、搭建线上推广平台等渠道,深入读者群体,建立全方位的服务与评价机制,实现服务的持续跟进与即时响应,使读者能够亲身对比服务差距,增强对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的黏性。

4 结语

信息环境的迭代发展推动图书馆服务发生革命性变革,并重新定义了公共文化服务在新时期的目标。智慧服务的发展是时代背景与信息技术的综合,公共图书馆需要深入调查读者的现实需求,确定智慧服务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在资源协同、跨界合作、技术融合、专业服务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促进个性化服务水平的提升,拓展知识服务客体,构建无接触式服务体系,实现系统化品牌效应,促进智慧服务的高效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智慧图书馆资源
我给资源分分类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图书馆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有智慧的羊
去图书馆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