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互联时代公共图书馆跨界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2022-11-08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跨界智慧图书馆

田 磊

(日照市图书馆,山东 日照 276801)

广义的融合指的是不同思想或物体进行的互补性结合,从而形成新物体或新环境,其本质是优质资源整合,强调不同概念、物体、思想的有机结合,形成新的事物或用途,且效果优于以往。近年来,以大数据、5G通信技术等为代表的智慧互联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和应用,行业之间、学科之间、技术之间的融合发展实例逐年增多,跨界融合已经成为各个领域转型发展的新路径,也为各类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公共图书馆作为区域内的文化资源中心,担负着为民众提供知识服务的重要职能,随着科技的深度发展,图书馆服务功能逐渐丰富,但其本质仍然是提供知识和文化服务。网络技术和社交软件的广泛应用对图书馆文化服务的冲击很大,读者到馆率下降明显,要想实现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图书馆就要顺应时代潮流,借鉴跨界融合发展理念,搭建合作平台,激发服务潜力。

1 公共图书馆跨界融合发展的基础与合作要点

1.1 公共图书馆跨界融合发展的基础

公共图书馆跨界融合是在保证自身公益性不变的前提下,创新知识服务的形式,激发有利要素,形成知识服务的新型供给模式。在当前政策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社会化发展符合公共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也能充分发挥社会多元力量对文化建设的支撑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民众对文化服务的需求已由原来的“缺不缺、够不够”转移到“好不好、精不精”上来,民众希望获得高水平、高品质的知识供给服务。自2015年以来,关于公共文化服务的各项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其目的均为着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鼓励公民、组织等积极参与文化服务建设,创新指数服务和管理模式,形成开放多元、活力持久的文化服务体系,以科技为支撑促进公共文化事业与科技、旅游等产业的跨界融合和协同发展。政策的支持、法律法规的逐步健全和智慧互联技术的深入发展,为公共图书馆知识服务的跨界融合提供了坚实的可实施条件。

1.2 智慧互联环境下公共图书馆跨界合作的要点

智慧互联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知识服务跨界融合发展的出发点是新时期读者的实际需求,最终形成“以用户为中心”的智慧互联服务体系。图书馆的社会化合作建立在用户价值基础之上,应充分考虑不同类型读者的实际需求,提供优质、高效、个性化的知识服务。跨界合作的基础是理念创新,因此,公共图书馆应着力创新服务思维,树立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以先进理念引导形成新的知识服务模式。智慧技术和通信技术是公共图书馆得以实现跨界融合发展的关键所在,以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智慧技术能够快速分析海量数据并辅助决策,因此图书馆应加强智慧技术的深度应用,提供精准知识服务;以5G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互联技术能够为信息的传输提供更丰富、更快速的途径,优化用户获取体验,智慧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融合应用能够形成新的知识服务模式,也为公共图书馆知识服务更好地对接、融入和服务社会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条件。

2 公共图书馆跨界融合发展内容分析

跨界融合发展能够打破不同领域的服务界限,实现不同领域的相互交叉、融合,进而产生新的创新成果。目前,公共图书馆跨界融合发展的重点主要包含馆藏资源优化、文化空间扩展和推广活动开展等三个方面。

2.1 推动跨界融合,促进阅读资源优化

当前,民众的文化水平逐年提升,读者对资源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单纯的纸质文献已不能满足读者的文化需求,地方特色文献、网络文献等成为当下读者需要的热点资源类型。通过跨界融合,公共图书馆能够积极寻求外部助力,以多方协作的方式为用户提供优质、特色、多元的资源供给体系。基于跨界融合的公共图书馆知识服务体系能够优化阅读资源建设结构,对图书资源供给链、图书馆、用户需求进行精准对接,实现一体化精准服务。跨界推广能够有效拓展资源引入范围,公共图书馆可以以此为桥梁与科研院所、出版社等单位开展合作,通过专题书架等形式进行不同类型资源的系统化收藏,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需求,拓展文献收藏的包容性。跨界融合推广也为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提供了多样化渠道,能够满足读者知识获取的个性化需求。

2.2 赋能平台建设,实现阅读空间改造

公共图书馆阅读空间为各类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理想的环境,是读者与书籍、读者与读者之间交流的必要平台,阅读空间建设是阅读推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充足的资金、广阔的场地、专业的人材和智能化设备的支持。当前条件下,仅凭公共图书馆一家之力很难完成阅读空间的重塑与改造,必须借助合作共赢的方式吸引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其中。目前较成熟的阅读空间跨界融合改造类型有两种:一种是基于多方合作拓展阅读空间,如:公共图书馆与社区、中小学、政府部门等开展合作,建立分馆或阅读室,明确管理结构和职责。另一种是利用跨界合作的技术融合实现阅读空间的升级改造,如:部分图书馆通过引入智能设备,借助社会单位的人才优势搭建网络虚拟阅读空间,深受读者好评。整体而言,公共图书馆的跨界推广合作能够促进阅读空间的升级与改造,使空间功能持续丰富,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和科技体验。

2.3 引导品质服务,形成阅读活动品牌

品牌文化服务是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提升的重要衡量指标。通过跨界融合发展的方式,公共图书馆能够集多家所长,充分调动社会化资源,在服务内容、服务形式、服务流程等方面形成标准化体制,成为业界文化服务标杆。公共图书馆的跨界融合发展能够推动情境化文化服务的发展,让读者在阅读时充分享受休闲放松的过程,运用多种表达形式向读者呈现阅读盛宴。同时,跨界融合发展能够有效激发公共图书馆的文化服务创新活力,避免馆员队伍闭门造车、墨守成规,转而汇集多方创新力量群策群力,以融合促创新,以创新谋变革,促进各方的深度合作取得实效。

3 公共图书馆跨界合作对象

公共图书馆对跨界合作对象进行深入分析能够做到知己知彼,通过分析对方合作意图、合作基础及最终目的积极调整自身行为,提升协作吸引力。能够与公共图书馆开展跨界合作的部门较多,图书馆也应积极与各领域开展广泛合作,汇集多方资源,提升文化服务品质和创意,加强宣传。就目前的社会文化环境而言,公共图书馆可开展合作的对象主要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文旅部门、科研院所、政府机关,该类单位群体有着与公共图书馆相类似的管理体制,能够为图书馆提供政策引导和宣传空间。第二类是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单位,公共图书馆能够利用这些单位的技术优势,同时为他们提供知识供给服务。第三类是出版社、数据商等,公共图书馆与该类企业合作能够汇集更多优质资源。第四类是文联、妇联等公益性社会团体,公共图书馆能够协助其更好地发挥文教职能。除了上述四类合作对象,民间阅读组织和新媒体等也是公共图书馆的潜在合作对象,其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用户需求,且双方能够进行资源交换,各取所需,实现利益共赢,但限于沟通途径等因素,目前公共图书馆对外合作较少,因此,公共图书馆应以积极的态度主动沟通,与其建立联系。以辽宁省图书馆为例,该馆与数据商开展合作,建立了“你阅读,我买单”模式,形成了高效便捷的图书馆云服务平台;与科技企业合作,建立了免押金借阅管理体系,极大地简化了借阅流程;与旅游部门合作,在景区的合适地点投放自助图书馆设备,促进了文旅融合发展。

4 智慧互联时代公共图书馆跨界融合发展路径

4.1 树立跨界融合理念,完善合作制度和管理规范

图书馆跨界融合发展需要逐步与其他行业建立合作关系,促进资源的优化利用,细化服务内容,实现优势互补。当前,公共图书馆可以合作的领域较多,在合作过程中要注重合作价值的实现。公共图书馆树立融合发展理念能够不断拓宽跨界融合发展视野,主动寻求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升自身服务水平,不断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公共图书馆的融合发展需要在国家的政策法规框架下实施,同时也需要图书馆内部制定合理的合作制度和管理规范,明确合作双方的管理职责,以便在出现管理问题时能够按照既定流程规范处理,保障跨界合作的长期稳定开展。

4.2 优化网络运营环境,构建智慧互联服务平台

当前,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呈上升趋势,而公共文化服务不能完全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阅读需求,因此,公共图书馆应引入线上文化服务模式,将信息技术融入文化服务中,推动数字化阅读的深化发展。网络运营环境对数字阅读服务质量的影响巨大,注重通信及网络安全管理能够有效保障图书馆及读者的信息安全,注重人工智能的深度应用能够优化文献检索、阅读、反馈服务流程,提升图书馆的综合服务能力。新技术的融合能够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推动文化服务朝着多元、立体方向发展,公共图书馆可以与科研院所或高新技术企业开展合作,研发阅读App,丰富活动形式,拓展辐射范围。公共图书馆在智慧互联环境下还可以开展精准文化服务,提升服务的精细化水平,满足读者的动态阅读需求。在跨界融合发展过程中,公共图书馆应始终秉持共赢的基本原则,积极利用网络的智慧和互联优势,深度挖掘信息价值,采用最佳的信息传输渠道,搭建智慧化知识服务平台。

4.3 融合各界优势元素,打造智慧阅读服务品牌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技术,公共图书馆可成为集资源和休闲为一体的文化空间,数字阅读已成为主流趋势,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也逐渐从封闭化向社会化方向转变,互动交流已成为影响读者积极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公共图书馆在跨界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应加强与科技型单位的合作,利用技术元素和实体环境优化打造虚实结合的阅读空间,便于读者阅读、交流,实现良性互动,打造品牌服务。单就实体阅读空间而言,公共图书馆可以与设计部门合作,以阅读为主要目的,将书作为重要元素,营造集人、书、绿植、音乐、空间等为一体的浓郁书香氛围,吸引读者参与其中,凸显品牌服务特色。

5 结语

在智慧互联环境下,公共图书馆跨界融合发展能够更加有效地统筹和利用优质资源,满足读者对阅读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朝着智慧化、便捷化、个性化方向发展。多元社会力量的参与能够为新时期公共图书馆的改革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元素,形成多方参与、互利共赢的良好发展范式。

猜你喜欢

跨界智慧图书馆
周鹏飞:大鹏展翅 跨界高飞
牙医跨界冬奥会裁判
陈黎贞 数次跨界唯有初心不变
学霸也是人 那些跨界的大拿们①
图书馆
有智慧的羊
去图书馆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