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应急管理体系研究
2022-11-08杨灵芝
杨灵芝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数学学院,郑州 450015)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攀升、城市化过程的极速缩减,显露出了方方面面的问题。由于事故和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社会治安事件和公共卫生事件等等一直威胁着城市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针对社会发展进程中显现出的一些的需要调和的问题,顺势而生了智慧城市的概念。智慧城市的技术和管理模式满足了应急管理体系的需求。要想实现城市的智能化、数字化和信息化管理,需要在物联网、云计算技术和智慧城市的信息技术融合的基础上完成。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 年)就如何建设智慧城市问题提出,“整合城市人力、信息及物质资源,加快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实现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可以说,建设智慧城市是未来中国新型城市化的重要方向。
一、相关概念界定阐述
(一)智慧城市的概念
目前,在工业界和学术界对智慧城市均没有一个统一规范的定义,全球学者从各自不同的维度对智慧城市进行了阐述。通过对现存文献进行阅读剖析和对相关资料收集分类,发现智慧城市概念主要通过以下三个维度进行分类。
第一个维度,一些学者强调“物智”的重要性,认为智慧城市是一个先进的智能城市,它以强大的技术来改善城市管理。这一观点主要强调技术是智慧城市的基石,但却忽略了“人智”是技术的产生者,在智慧城市的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二个维度,从人的角度对城市进行管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实现公共管理与服务的升级,以达到智能化管理的目的。该观点的优点是没有忽略“人智”的作用,但缺乏实现目标的途径。第三个维度,兼具“人智”和“物智”两个维度整体对智慧城市进行研究。
通过对现有的智慧城市三种维度观点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本文将智慧城市的定义总结为:智慧城市是以新信息技术为基础,具有智能感知、相互协同的方式运行,以此提高城市公共管理效率和维护城市运转,以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美好生活创建为目的的智能化城市。
(二)应急管理的概念
应急管理又称危机管理或者紧急事态管理,是应对特重大事故灾害及其产生的危险问题提出的保护生态环境安全以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有组织行为。应急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共享行为指的是突发事件发生前后及发生期间,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媒体、群众之间彼此进行信息互动的过程。应急管理过程中应急管理协同决策是应急管理较为关键和困难的一步。
(三)智慧城市与应急管理之间的关系
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智慧城市应急管理体系能突破现阶段各专业指挥中心的局限性,实现城市的正常管理和应急事件的全生命周期指挥。同时,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监测与决策,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涉及智慧城市的动态监测与分析。因此,应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及时准确地发现灾害隐患,分析其动态发展趋势,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事故。危机发生后,它为智能合作、互操控性和数据分享提供战略消息支持;同时,为事后重建的各个环节提供科学、有效和全面的支持,提高城市应急管理的安全性和效率性。
二、我国城市应急管理的发展实践——以深圳市为例
深圳市作为国际化超大城市,为城市内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建立起一套具有深圳市特色的公共安全事件管理组织体系。(1)深圳市处置突发事件委员会肩负着处理、管理突发公共事件的责任,主要负责协调制定本市突发公共事件管理的法规、政策和实施办法,以及整个市内突发公共事件处理总体预案,掌控和调度全市重特大突发公共事件的解决及事故调查处理。(2)深圳市安委会、市防委会、市食安委会、市森林防火指挥部等专业应急机构主要负责指挥处置相应重大突发公共事件。(3)深圳市应急指挥中心是该市处理突发事件委员会的专属办事机关,其主要任务是拟定针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法规、规章和总体预案;整合各种应急资源;规范专项预案;汇集分析信息,提供应急决策措施;建立市预警机制并协调全市预警信息发布工作;组织全面应急演练。(4)深圳市下属区处置突发事件委员会是负责处理和管制各区普通、严重突发公共事件的区一级领导指挥机构。
深圳市城市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虽具有一定科学性、合理性,但目前深圳市应急管理实践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碎片化”的组织体系,阻碍应急管理体系运行的系统性。(2)处理滞后,影响应急管理的时效性。(3)新兴技术应用水平有限,无法满足应急管理的新需求。(4)联动性差,影响应急管理的有序性等问题。
三、我国现有应急管理出现的问题
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还处在刚起步阶段,受我国制度、文化和环境特点的影响,在国外的研究成果和经验中难以找到匹配符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发展体系。自SARS 事件以来,我国逐步建成了以“一案三制”为中心的应急管理体系。其中,“一案”即“一个案例”,指的是应急预案;“三制”即“三个系统”,指的是应急管理系统的机制和法治。结合中国“一案三制”的实践发现,除中国部分城市采用“报警”为统一的城市应急管理模式外,其他城市统一的市级应急指挥中心的这种应急模式在纵向管理方面已基本完善,但在很大程度上与建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服务有关,缺乏永久的独立机制管理协调和应急决策服务,在应对突发事件中会遇到决策不及时、信息的丢失等问题。综上所述,中国构建智慧城市应急管理体系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一)纵向管理相对完善,横向控制能力不够
部门管理是中国城市突发事件常用的模式。纵向管理虽然比较完整,但是在横向部门之间的管理职责中,整合不足、沟通不顺畅,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划分现象经常发生。例如,在城市的各个部门中都有自己的应急体系,当有火灾发生时,需要消防、医疗、环境保护以及地方政府实施应急响应,此时若想达到良好的应急管理效果,部门与部门之间必须要互相配合调度。但是,在实际情况中,我国的应急管理出现了部门之间分开工作、管理较为混乱的现象。因此,对时间的管理是应急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只有各个部门相互积极配合响应,才能迅速做出响应,在应急事件中赢得与时间的赛跑。
(二)未在各地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
信息平台的主要作用是对各类应急信息进行收集和分类,应将收集到的信息传递给应急管理决策服务机构提供决策支持。我国的应急管理水平虽高,但信息流差,违反应急管理的基本要求。尽管所有地区和部门都建立了自己的信息管理系统,但是信息管理水平与科学技术水平是不兼容的,各部门的使用平台是独立的,缺乏兼容性,没有统一的信息。因此,各部门之间需要建立统一的储存标准,且需要保证在信息传输过程中无信息滞后、缺失等问题出现。为此,需建立一个统一管理和服务决策服务机构,并组建统一信息共享平台,以起到信息共享的作用。
(三)尚未建立充分的协调和联络机制
当前我国大多数城市应急管理系统仍具有分级和分段的应急管理部门,但是,除现行的城市应急管理系统外,各级政府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和联络机制。所提倡的“同时重视虚拟现实、和平与战争”的方法还需要在人员配备方面更多地考虑交流,以便员工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彼此了解知识、技能和能力。我国将大数据和云计算集成到了紧急监视中,预期这种方法将改变传统的应急管理体系,并且该体系将更加全面。综上所述,尽管我国城市突发事件的管理已开始改善,但未来的发展之路仍很漫长,必须逐步解决现有的问题,才能形成标准的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应急管理体系。
四、智慧城市背景下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策略
(一)构筑智慧城市应急管理的整体架构
智慧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必须从总体框架出发,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横向管理主要区别于日常管理和应急危机管理,既保证了城市的安全标准,又保证了应急的灵活性。在纵向上,要对公共活动的各个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战略管理,实现有针对性、有计划的发展。
1.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横向维度
智慧城市下的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不仅要重视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还要保证日常管理的有效性。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非一朝之功,只有在保证城市的正常运行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应对突发危机。
2.智慧城市应急管理纵向维度
智慧城市管理垂直维度的建设应采取循序渐进的策略方法,对突发事件进行划分、预测和预警,并持续监测突发事件的来源;在事件发生期间及时进行有效的救援行动,并进行协调,以减少救援行动的混乱和无效性;随后分析总结经验和教训,通过分步管理模型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并且每个步骤都相互链接,以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二)建立智能应急管理整体架构
虽然旧的组织结构比较完整,但与先进的智慧管理理念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要构建一个与智慧城市相对应的智能化应急管理系统,就应该摒弃传统的应急管理理念,结束分散管理状态。在网络管理系统中,对资源进行高质量的整合和配置,加强业务联系,提高整体管理效率。
在组织结构上,建立透明的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管理机构。成立区域日常安全管理委员会,与区域应急管理委员会建立联系,形成紧密联系的兄弟部门。在区域应急管理委员会授权下成立社区级日常安全管理办公室,覆盖全国各个城市。实现社会治安日常监督管理的全面、普遍化,规范社会治安管理,打造“水平走向边缘,垂直终点”的社会治安管理网络,使日常管理与社会治安应急管理齐头并进,真正做到全面规范管理。
(三)升级智慧政府应急联动机制
1.利用智能城市进行信息平台全方位建设
全方位建设安全信息平台,可以使救援部门了解安全事故发生后的情况,通过科学分析,明确救援队伍的正确部署,有利于救援人员的安全工作和领导人对危机的总体把握。事实上,应根据危机的发展,及时调整救援方案,提高救援效率。还可以避免因信息不及时、不清楚而造成的重复或错误操作,避免错过救援机会。
2.加强救援部门的整体联动
目前应急救援存在以下问题。各救援部门治理分离、交流不畅,无法协调运作,大大降低了突发事件发生后救援的效率和质量。因此,科学的应急救援非常重要。首先,成立应急管委会,按应急预案的行动指令服从统一指挥,层层负责,保持各部门之间的良好交流,有效整合资源,建立应急联动体系,使联系协调高效运作。其次,通过先进的科技系统收集灾区情况,并利用3D 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PS 定位系统模拟现场,寻找安全疏散路线,找出可能发生的第二次危机。迅速安全撤离人员,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首要任务。同时,自动启动应急预案,按照权威专家建议落实救援物资,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智能感应能感知生命,迅速施救,减少未知危险,在提高救援效率以及最大程度确保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方面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