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译英策略与方法(四)
2022-11-08鲍川运
文/鲍川运
由于中文和英文在结构及表述习惯方面的差别,翻译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结构调整,而主语的调整则是经常发生的。我们在“英汉口译策略与方法(四)”中曾经讨论过英汉翻译中主语的调整,例如:
The United Nations General Assembly, at its 65th session, adopted a resolution on this important issue.
按照英文的结构顺序,主语不作调整,可以译为:
联合国大会在其第65届会议上就这一重要问题通过了一项决议。
主语进行调整,可以译为:
联合国大会第65届会议就这一重要问题通过了一项决议。
也就是将英文的短语at its 65th session直接与“联合国大会”放在一起形成中文的主语。应该说,这样更符合中文的表述习惯。
但如果我们把这句中文翻译为英文,也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按照中文的语法结构对应处理,主语不调整:
The 65th session of the UN General Assembly adopted a resolution on this important issue.
主语进行调整,可以译为:
The United Nations General Assembly, at its 65th session, adopted a resolution on this important issue.
再看一句:
我们救灾工作的效率还可以更好一些。
按照中文的语法结构,可以译为:
The efficiency of our rescue and relief work could have been improved.
调整主语:
We could have been more efficient with our rescue and relief effort.
从上面两个例句不难看出,翻译中主语的选择是可以灵活的,并非一定按照语法对应的方式。原文的主语通过翻译,到目标语后并非一定也是主语。英译中和中译英两个方向翻译中主语的调整实际上存在相当有规律的现象,其调整的方式是相对应的:英译中的调整中,对主语的选择往往是向右移,通常采用英文中的宾语或者短语作中文的主语,例如上面例句中的 at its 65th session。而中译英主语的选择往往是向左移,通常选择中文的修饰语,例如上句中的“我们”。
我们再看一个例句:
董事会第三次会议作出投资西北的决定。
The third meeting of the board decided to invest in the northwestern region.
The board decided at its third meeting to invest in the northwestern region.
从逻辑上来分析,这两句话似乎还是有些区别。用“董事会”作主语,表示作决定的主体是董事会,而“第三次”会议是作出决定的场合。但从语法上来说,这两句话都是正确的,而且表达的意思也都很清楚。这里试图说明的并非是哪一句翻译更为正确,因为如何翻译常常还是要取决于具体的语境。但是有一点值得说明,即由于中文结构的特点,中译英时,词性对应翻译,特别是主语对应翻译的现象比较普遍。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第一个原因是主语对应翻译在语法上是可行的,能够解决问题。第二个原因便是对中英文两种语言主语使用的特点了解不透彻。
那么中文的主语有什么特点呢?在“中译英的策略与方法(三)”中我们提到,中文是一个“过程取向”的语言。“过程取向”语言的特点之一是修饰语的位置前置,除状语位置前置外,形容词或修饰性名词也都是前置,而且其顺序是从大到小。还是拿“联合国大会第65届会议”为例。中文的逻辑关系非常清晰,其主要的手段是通过词汇排列的顺序表达其中的所属关系,大的在前,小的在后,小的属于大的。而英文表达的习惯则不相同,显然不能使用词汇排列的顺序表达,UN General Assembly 65th session 这样的结构在英文中显然是不符合语法规则的,因此需要将顺序颠倒过来,the 65th session of the UN General Assembly。这样的转换是任何一个有英语语言知识的人都能够做到的,单纯从主语的角度看,似乎这也是唯一的方法,由此也就形成了定式思维,普遍采用“A of B” 结构表达修饰语与被修饰名词之间的关系,对主语作对应式的翻译。
中文另外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是受事主语结构。例如:
你的作业还没交吧?
受事主语的特点是动作的受动成分担任句子的主语,例如这一句中的主语是“作业”,但在逻辑上又是动词“交”的宾语。动作的实施者清楚,译员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不会受到源语的干扰,会进行调整,选择适当的主语:
You haven’t submitted your homework assignment, have you?
当然,按照原文顺序也可以翻译为:
Your homework assignment has not been submitted, has it?
不过这样的表述方法显得有些别扭,听起来交作业好像与本人没有直接的关系。
以非人称的事物作主语是中文一个很常见的现象,其出现的频率应该超过英文类似结构。这也是专业翻译教学应该注意的一个现象:某一种语法结构,在英文和中文中可能都有,而且有对等的信息,但使用的频率却不一样。如果不考虑到这一点,将源语的高频率结构植入目标语言,貌似对等,但却不一定适当。
再看几个类似的例句:
国家战略的优势已经凸显。
这句话的主语是优势,但我们可以调整一下,用“国家战略”作主语:
National strategies have demonstrated their advantages.
他们使用的工具恐怕是这个行业最先进的了。
这句话可以使用原文的主语:
The tools they are using are the most advanced in the industry.
但也可以调整主语:
They are using tools that are the most advanced in the industry.
现在外国公司的人才本土化,主要方式有几个。
这句话里“主要方式” 是主语,但可以换一个角度,用“外国公司”作主语:
Foreign companies are now hiring local employees in several ways.
在汉语里面,能作为主语使用的成分多种多样,其中包括动词词组、名词词组,甚至还有句子。翻译成英文,也不是机械的形式转换,而是需要根据句子本身形成的语境判断句子比较符合逻辑的主语,然后加以调整。例如这样一句话:
中国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克服许多困难,解决许多问题。
看起来“中国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是主语,后面又有明确的动词,因此有些译员很可能采取下面的结构: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power industry must overcome many difficulties and solve many problems.
但根据语义分析,“中国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应该有表示目的的意思,是“为了实现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其逻辑主语应该是“中国”或者“我们”。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这样处理:
In order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hina’s power industry, we must overcome many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或者:China’s power industry must overcome many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before it can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再看一句:
本次疫情的这些特点,要求我们进一步提升监测预警的灵敏性。
前面的短句在主语的位置上,后面又有动词,译员很容易使用这样的结构:
Thes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ndemic require u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sensitivity of the monitoring and early-warning system.
但是我们再从语义的角度分析一下,前后两个部分实际上还有一个因果关系:由于疫情的这些特点,我们需要进一步提升监测预警的灵敏性。所以,这句话的翻译就不一定非要拘泥于原文的结构,也可以这样处理:
Given these features of the pandemic, we need to have a more effective monitoring and warning system.
中文主语的定式思维方式,作为一个问题,实际上是从同声传译先开始的,具体的解决办法也是在同声传译的过程中进行探索的。例如这样一句话:
发展中国家,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屿国家的经济近十年来遇到很多困难。
这句话的主语是“经济”,但是译员不可能把前面的名词都放过去,等听到了“经济”,确定了主语才开始翻译。译员很可能已经把前面的名词修饰语当作了主语,已经开始译了,等到真正的主语“经济”在后面出现的时候,没有办法,只有调整结构,采用其他方法处理: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least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small island countries have encountered a lot of difficulties in their economy in the last 10 years.
这样变通之后,中文的主语“经济”,在英文里变成了状语in their economy,主语变了,但意思没有变。
再看一句:
风能、太阳能、水电等可再生能源,我国政府是非常重视的。
这是中文的主题句结构,前面部分是要说的主题,是宾语,而动词“重视”在后面。在笔译或交替传译中,这样的结构对翻译不会造成任何问题,但是在同声传译的过程中,译员很有可能将“风能、太阳能、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当作这句话的主语,前面翻译出来了,但是第二个主语“我国政府”出来之后,英语的结构如果不灵活处理,就无法形成既符合语法规则又意思表达明确的句子。我们可以这样处理:
Wind power, solar power and hydropower are renewable sources of energy on which my government has put a lot of emphasis.
再看一句:
加拿大这个提案,我们还没时间研究。
同样,在正常的情况下,这句话对翻译不会造成任何挑战。但在同声传译时,译员听到“加拿大这个提案”,很有可能将其当作主语, 但后面的“我们”出现后,常常会给译员弄个措手不及。因此英文中主语的灵活转换非常重要:
The Canadian proposal is something that we haven’t had time to study yet.
中文主题句位置前置,处于主语的位置,但在意思上又是后面动词的宾语。英语中已经将其作为主语译出,但在中间增加一个过渡结构 is something that,马上就将其再转回到宾语的位置上去,形成的英语结构语言地道,表述明确。
中文主语前面的名词修饰语或主题句在同声传译中给译员造成挑战,译员常常错把修饰语或宾语当作主语翻译,进行非自愿的主语调整。这种起初是出于无奈而寻求的变通手段,促使译员对中英文两种语言的结构特点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和了解,从而促成了翻译中的一个很有规律、易于理解且切实可行的翻译策略,既可用于口译,也可以用于笔译。形成了策略,译员就成为有意识译者,避免定式思维,对源语有更深刻的认识,对主语进行适当的但非盲目的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