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给予了品牌发展新机会
2022-11-08白洋
■ 白洋
今天,时代的变化,催生了很多独角兽企业。同时,从早期的“淘品牌”到“直播品牌”,对于市场新晋品牌而言,时代的变化其实赋予了其更多的发展机会。
实际上,所谓新与旧,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区隔。以最大变化之一的电商为例,现在最热门的,是新电商。
新变化新品牌的绽放机会
所谓新与旧,并没有形成严格的区隔。新电商相对而言,是以京东、天猫为主要代表的传统电商,相对应的,新电商是小红书、抖音、快手等为主的新兴的、并以内容为主的社交型平台。但现在,京东和天猫也采用了直播、视频等新兴营销推广和销售方式。
所以,新与旧,没有明显界限,而在于方式和方法的变化。
按照这样的逻辑,之所以说现在家电产业进入了新时代,而这个时代对新品配而言意味着更多机会,可以从整个产业的供应链层面进行解构。
人、货、场,是从来未变的供应链条,但变化的,是里面的形式和内容。
首先,是“人”。
现在,消费主力已经由过去的60后群体转移到90后、95后,乃至零零后。消费主力群体的变化是时代变化的一个缩影。这是从横向层面进行的消费群分析。
以消费需求细化为中轴,又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消费群体的细化。例如,母婴经济、儿童经济、青年经济和银发经济。
消费群的变化和需求的变化,让这个时代的变化加速。影射到家电行业,是产品迭代速度的加快。新品牌虽然综合制造能力积淀不足,但是有局部聚焦优势,有资金和整合优势,可以通过产研销供应量与电商新玩法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快速决策切入市场,抢占先机和商机,从对市场反应、决策、切入这个角度来看,行动迅速的品牌、尤其是新品牌,优势更大。
人的本质,是用户逻辑,正是这个时代给予行业的共性。
围绕用户逻辑,可以展开一系列的配合行为,或者活动。包括新阵地的选择,新营销内容的选择,新制造的选择,新金融和新零售的组合,等等,只要为品牌所用,都可以通过快速整合实现。
其次,货。
新时代,新客群,新需求,使产品类目发生了非常多的变化,更多新奇特、高颜值的产品出现。实际上,这些新产品的本质,是将硬件再做一遍。
而用户对货(产品)的需求,也发生着变化,只要解决用户1~2个核心痛点,足够。
新的变化,给品牌的机会非常多,对于已经有市场沉淀和既有用户群的品牌而言,如何进行新旧之间的平衡?包括目标客群不同需求之间的平衡?有些品牌通过产品差异化进行区隔,有些品牌通过多品牌运作进行不同客群的覆盖。
目前,市面非常受欢迎的一款产品——烹饪机器人,受到非常多年轻一族的青睐。既有外资品牌,也有国货精品。还有双品牌运作的案例。一方面出于品牌和渠道布局的综合考虑,如何在现有的优势基础之上进行新零售的在扩充?在不影响原有客群和基础的情况下,通过赋予新品牌新零售的新意义进行探索,拉开与传统品牌、传统渠道、传统客群的差异。
第三,场。
疫情的原因,限制了线下客流,也进一步加大了线下的销售压力。
实际上,场的本质,是“人在哪里,场就在哪里”。90后和零零后,已经很少出现在传统卖场。而对于新品牌而言,进传统卖场没有品牌力优势,相对而言压力较大。今天,渠道的多元化和碎片化给了新品牌更多展示的机会,线上,包括电商和新电商;线下,包括潮品店和电影院、电玩城等新兴场所,都是新品牌入驻的机会,这些新场合和新场景,貌似和家电产品关系不大,但却聚焦了大量的新兴客群,提高自身产品在目标客群中的曝光度。
包括线上,从传统到新兴电商,从公域平台到私域流量,均是随着目标客群的转移而进行场景的转移。
现在,我国的新基建发展势头迅猛,包括直播等软件的发展建设也不断完善升级,这些成本低、见效快的场景化渠道成为很多新晋品牌的选择。相比传统家电卖场,第一是压力小;第二可以化解品牌尴尬;第三,可以做到私域流量的引流和转化。
传统的经销商,也可以复制获取流量的场景转移,尝试通过直播等形式打造自己的私域流量入口,即进行分销直播,所有分销流量聚集到一起形成品牌的私域流量,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协同作战的效率。
聚焦目标客群+聚焦目标产品+聚焦目标渠道,是现在人、货、场的定义。
新晋品牌在新时代的绽放,有新奇特的产品做支撑,有私域流量做积累,就已经成功了一半。过去,只要有整合能力、有资金,创业做工厂容易,因为所有上下游的资源都可以整合,但做品牌的难度非常大,需要不断进行沉淀。现在,用户有更多渠道和方式接触到新产品和新品牌,降低了做品牌的难度。对于传统品牌和传统厂商而言,新模式的兴起,曾经一度是传统厂商的危机,但机会往往也蕴含在挑战中。
发展从来不偏向某一方。
所谓机会,是解决需要解决的问题。对实体商家而言,实体店未来将蓬勃发展。实体可以对门店进行数字化打造,通过私域运营实现自身运营。实体最大价值是本地化,用户画像不用描述,即聚焦本地消费者。对消费者而言,家电产品是刚需,但又是高价低频的产品,从这个产品属性而言,如果没有需求,价格再低也会无人问津。
所以,本地用户+刚需,实体商家抓住这两点引流到门店,也就成功了一半。
传统制造企业的危与机
传统企业在新时代,出现了“走得慢”现象,这有着必然。
首先,传统企业产业链长,资产重,需要按部就班的走,所以也就造成了市场决策和反应相对较慢。
其次,传统企业业务链长,人员等重资产运营导致负担重。
这些都是传统企业所面临的实际问题。2021年,哪个企业保持了销售的平稳,就算赢。今年,正视自己的短板和优势,只有找到实现新增长的突破口,才算赢。
打破焦虑,控制成本和利润结构,尝试创新。
对于传统商家而言,线上线下没有绝对性。很多企业之所以焦虑,一方面是没有理清思路,一方面是没有找到方法。以直播为例,很多厂商想做,但不知道怎么做,担心转化率不高。自我分析不明确,投入很多却没有相应回报,95%的企业做的一般。如何打破,还需要从自身剖析。
某地方零售企业的做法是,人人直播。调动所有内部员工的积极性,尝试自播直播,这种尝试成本低,也没有硬性销售要求,是较好的品牌传播方式,主要目的是在当地做引流,进行升量传播。
同时,该企业还在地方展开了直播达人大赛,设定奖品进行奖励。当时,报名人数超过200人,为自身品牌带来更大的传播。
对于品牌商而言,也不断进行新的尝试,包括天猫直播,也曾自己培养主播。但实际情况是,发现专业度不够,转化率不高。同时,电商的热度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因为线上价格拉的非常低,导致行业利润下降,没有利润支撑,何谈产品和服务?
厂家利益在哪?消费者利益在哪里?只有足够的利润,才能做好产品、做好服务、做好品牌,长期拼价格,对整个行业而言,绝非易事。
对于企业而言,坚持做好产品的底线,同时大胆尝试新模式,量力而行。同时,从只关注产品中将视野放大,关注更多方式和平台,适当调整,做部分性价比产品矩阵适应平台,让流量和平台为我所用。
另外,制造企业要关注整体利润结构的梳理,电商固然可以实现去中心化,让产品和消费者面对面,但中间销售环节的利润一定要预留,这块空间一定要留住,深挖,因为对于传统企业而言,销售和代运营是二选一,选任何一个,都要有利润支撑。
另外,避免被平台裹挟难以为继。以爆品的实际情况为例,爆品固然可以引爆市场,但是短期行为,实际上有时候爆品走的量越大,越痛苦。制造企业的根基是产品为王,产品延伸做不好,性价比不高,无法成为爆品。如果每款产品都是爆品,又要平衡利润结构,这是一个难点。但原则是,产品一定要坚持做好、做精、做新。例如,根据发展大方向和用户需求,进行产品创新,其中非常明显的,是疫情带来消杀产品的热销。一些空净品牌,在原有产品基础上,进行延伸和创新。同时在模式上,通过社群模式,进驻生活集中地,产品需求集中地。消杀产品,包括果蔬洗菜机,等等,都是疫情时代带来的再一次产品商机。
从思路上总结变化,如何进行创造。
所有做实体店的企业,都应该关注国家政策扶持和发展走向。尤其是今年,除了关注整体,还要关注一些地方性的扶持政策。
今年,物流补贴、运营补贴等政策补贴的力度更大,包括人员补贴,均会有地方政府的支持,以刺激整体消费。
对于零售商家而言,没有供应链、也没有强大的互联网做背书,在供应链中处于较弱势的地位。这时候需要学会自我整合,把供应链做强非常关键。做延伸产品,可以缓解供应链不足的弊端,包括中央空调、新风、净水等个性化产品的引进,融入自己的地方服务优势,进行把供应链做强,通过创造用户需求,满足用户需求,深挖用户需求,把客单值做大。
在行业积累之上,放大人才优势。
很多认知以为,新的时代和新的模式,是新人的机会,对于传统家电人而言,似乎并不适合。这种认知其实有着片面性,目前很多京东、天猫,包括淘宝、抖音、快手的中高层,均有传统行业的从业经历。专业坚守依然很重要,在专业基础上创新,拥抱新趋势,新平台。之前经验和能力依然重要。
现在,市场上有不同的声音,很多人说传统企业不行,不是不行,而是大有未来。只是传统做法不行,新时代首先改变的是思维,可以说,在上个时代活的越好,这个时代越难改变。但,不进则退。
新零售除了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思考模式的底层逻辑,国内供应链的强大,足以支撑上百万、上千万的产品需求。一场成百上千的直播,国外很多供应链难以支撑如此庞大的销量。新零售为行业提供了销售新机会,把产品做好重要,卖得好更重要。
在产品层面坚守固执,是传统家电人的商业本质。
今天,传统家电商家还要“超级花心”。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追逐流量要“超级花心”,所有新模式,都要敢于尝新,获取流量新方式最先做的,必然最先获利。只要对发展愿景和使命有益,就不拒绝。
无论新品牌、还是老商家,亦或是传统品牌,用拥抱、创新、与时俱进心态与用户/粉丝做链接,参与时代红利。通过转型、升级追赶并融入时代的新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