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党建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路径探究
2022-11-08刘祝仪
刘祝仪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贵州 都匀 558000)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特色学校。加强学校党建工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学校的管理至关重要。二者职责不同、目的任务不同,相互协同融合,使学校党建工作的范围扩大,使思想教育的工作内容更丰富,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思想打好坚实基础,探讨党建工作和思政教育融合的路径,目的是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为国家培养具有民族责任感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党建工作和思政教育的意义及相互关系
党中央提出要坚定立德树人的思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学校是培养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阵地,学校要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积极作用。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是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优秀人才的基地。国家提出的方针和政策,为学校的党建工作和思政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要坚持把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融合,协同育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管理中的两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党建工作主要体现在党组织的建设方面,是学校外在的形象,党建工作的目标和发展方向,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以此来确立学校党建的内容,通过对日常工作的深入了解和具体操作,切实履行党组织的职责,把党建工作做到实处,有了实践基础,再结合理论教学,促进党建工作的落实。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它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包含社会形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德树人、文化强国、人才培养等方面。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与学生的生活和实践相关联,注重学生社会实践参与度,体现学生自主能动性,以引导为主、教育为辅,潜移默化贯穿到方方面面。以党建工作为总方向,以思想政治教育为辅助,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学生的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学校党建和思政教育的现状分析
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是党建工作的内容。党建非常注重政治建设,即党组织的发展问题,通过政治建设加强对党员的管理,增强其政治和思想觉悟,培养优秀人才,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其他学生共同进步。
思政教育是全面教育,包含所有学生,它以党建工作为依托,以学校团干部、教师、辅导员为引领,采用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文化熏陶、行为管理、品格养成等方式和路径,坚持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政治合格、技术过硬的新时代优秀学生。
新时代背景下,学校都在积极探索党建工作的新方法、新路径,载体创新、品牌打造、质量控制,加强党建组织的向心力,涌现了很多经验和方法,但也存在很多不足。
(一)党建与思政教育相互独立,缺乏融合
党建工作和思政教育属于不同的研究范畴,其理论基础和研究对象也不相同。党建的部门组织有党务办公室、组织部门、宣传部门等,思政教育由两方面构成,思想政治课程和日常思政教育,负责的部门是学校的学生工作处,分属两种不同的部门,因此在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层面,往往配合不到位,意见不统一,不能很好地上传下达,各自为政,从而对党建工作和思政教育的协调育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学校在党建工作实践上,流于表面化和程序化。思想政治教育脱离了学生行为管理、品格养成的初衷,取代的是以学习成绩为考量的优先标准。表现在发展党员过程中,规定思想政治课程的成绩要达到一定的等级,只注重试卷或分值,对于学生思想政治觉悟、思想政治高度等考核不够严格,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品德培养的作用,导致党员的积极性不高,服务意识不强,思想高度不够。
(二)党建与思政教育缺乏交集,形式单一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党建工作为依托的,党建工作为思政教育提供了指导和途径。然而,一方面,学校思政教育存在内容、形式单一,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不连贯,缺乏行之有效的培训机制和培训方案,工作不能很好地落实到位。另一方面,对党建工作的实践只停留在单纯的会议学习阶段,没有创新性。只关注少数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对党员的政治教育缺乏足够的关注。
学校党建工作和思政教育之间虽有交集,但相互之间没有制约,彼此独立,因此沟通不顺畅,工作脱钩,配合不足,二者之间缺少连接的纽带。
因此,可结合信息技术时代的特征,创新工作方式,采用更贴近生活的方式,利用互联网平台,同时多组织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二者融合,把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
三、学校党建工作和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策略
(一)学校党建工作和思政教育相互融合,相互协作
(1)学校党建工作不能自我分割,学校相关部门也要做出适当调整,对于学校的相关管理层要提高要求,拒绝各自为政的困局。学校的党建工作和思政教育要立足全局,统筹规划,探寻可持续发展,政策走向要考虑长远导向,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考核和评比机制,在提升党员的专业素质的同时,提高党建工作完成的考核和可细化的指标,把对党建工作的考核纳入教学工作中,以此促进党员积极性,提高其工作能力和素质。学校是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场所,同时也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对于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两方面都不能松懈,要共同关注,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
(2)作为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师和思想政治具体工作的辅导员,在党建和思政教育融合的过程当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他们连接了党政部门和思政教学两个方面。作为辅导员要保持和党建部门的积极沟通,及时了解党建工作的最新部署和理论支持,把党建工作融入思政教育当中,使其达到有机融合,分工合作,共同作用到学校创建当中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师要通过各种方式积极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积极调整课程内容和授课方式,参与党建工作,对学校的党政教育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学校应该从多维度、多途径考量,寻找党组织和学工处、团队组织的紧密合作。要严格落实从严治党的方针,加强党组织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水平,提升党组织的重要性。
(3)学校自身的教育体制对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学校以外的因素也会对学校的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一定作用。比如,本地教育相关单位对党建和思政的关注和资源的投放。积极正向的教育资源能够很大程度地配合学校的党政工作和思政教育的开展,为其提供外部资源环境,相反则使学校的党政和思政教育工作处于孤岛之中,无法走出困局。因此要加强校内和校外资源的配合,共同努力提升学生的思想教育水平,为国家培养高质量、高标准的优秀人才。
(二)提供党建工作和思政教育融合的平台,创新形式
(1)传统党建工作和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方式比较固定和陈旧,缺乏创新的思维和新颖的模式。时代飞速发展,要想适应只能不断创新和尝试,党建工作不能停留在原地,对于党建工作的目标、内容、方式都应不断变化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但是党建的宗旨不能变,对党组织的思想教育和党建工作的要求不能降低。党组织应该充分发挥群众团体的作用,让更多的老师和学生参与到共创工作中来,使党建工作的范围能够不断扩大,更有利于党建工作的开展,也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展开。
(2)互联网助力党建工作和思政教育协同育人,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新媒体、自媒体、短视频平台崛起迅速,学生的朋友圈正在被放大,学生通过这些平台接收各种信息,发表自己的观点,当然也包括各种负能量的信息。学生如果长期被这些信息包围,很容易失去自我,产生消极的心态、不良的嗜好等。因此,如何使学生主动利用互联网接收思想教育信息,平台的合理利用,内容的形式和精准度是非常有必要的。要求做到有网络的地方就有我们的思政教育工作。例如,借助学习强国、学校公众号等平台,开展知识竞赛等答题互动环节,组织评比模范人物,开设工作专栏,优秀人物推荐、实践工作展示,等不同内容分区,利用文字、图片、动画、美术创作、电影、短片等形式,使学校的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直观、更加立体,更容易根植学生的内心。
(3)党建工作和思政教育需要协同发展,在学校内部体现在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和协同,在外部,各学校之间以及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之间要形成统一的思想,相互合作分享,共同构建一个资源共享、相互交流的大平台。平台可实现资源共享,教师可以从这个平台获取充分的知识内容,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以此指导本身的教学工作,把党建和思政教育融入课程的建设和教学当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理念信仰,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身心能够健康发展。平台搭建者之间要加强沟通和紧密合作,共同探讨党建和思政教育的方方面面,做到精准细致。
四、结语
贯彻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发挥学校党组织的主导作用,全面加强党组织的职能建设,严格责任划分,完善考核机制,发展组织力量,认真履行党组织的权利,完善学校党建工作。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学生参与为前提,符合当代社会发展趋向,符合学生心理情感需要,增加思政教育的互动性和融入性。党建和思政教育要充分融合,借助各种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强部门之间、学校之间、学校与教育部门之间的深度合作,共同发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提倡学生个性发展,为国家培养一批素质过硬、本领高强,能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综合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