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以认知过程为导向的翻译教学模式

2022-11-07于德晶

校园英语·下旬 2022年9期
关键词:翻译能力

摘 要:本研究通過审查学生译者的翻译学习和翻译过程的元认知状况,发现影响译文质量的突显性因素,以此提出构建以认知过程为导向和以翻译能力为目标的翻译教学模式。

关键词:认知过程;翻译元认知策略;翻译能力;翻译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于德晶,吉林外国语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认知翻译学、翻译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2019年立项课题“以认知过程为导向的有声思维翻译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编号:GH19384)、吉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9年立项课题“翻译元认知策略与翻译能力的培养研究”(课题编号:JJKH090399SK)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引言

译者的认知能力培养是翻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关注学生译者本身的翻译认知行为,才能真正使翻译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过程为导向”。从认知科学和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观察审视翻译过程,探索构建翻译教学新模式成为翻译过程研究和翻译教学研究的新趋势。关于元认知视角下的翻译教学模式研究,吴波认为,认知翻译观为探讨翻译本质和翻译教学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谭业升从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翻译学角度提出了域依赖的认知翻译教学模式的构想,并以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翻译专业教学实验设计为例,分析了域依赖认知翻译教学模式实施的策略和方法。谢芮分析了翻译教育中的元认知研究现状,从翻译能力、翻译过程及翻译教学法来分析元认知在翻译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本文笔者基于翻译元认知策略的调查,提出了翻译教学模式的具体改进措施。

二、基于翻译元认知策略的调查与结果分析

本研究首先调查学生译者的元认知监控情况,研究对象为两个班级翻译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对翻译基本知识有所了解和体会,同时也有了一定的翻译实践训练经历。研究方法为定量与定性结合法,通过调查问卷和测试,定量统计分析学生翻译元认知监控情况,获得学生译者在翻译过程的识别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方面翻译认知情况数据;定性法通过有声思维和访谈获得学生在翻译过程中的认知活动情况。翻译元认知策略使用情况的问卷关注学生在翻译前、翻译中和翻译后识别翻译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情况,以及使用概括性的和具体的翻译策略情况。针对学生翻译元认知弱势与不足之处调整翻译教学重点,尝试构建基于翻译元认知策略的翻译教学模式。

翻译策略认知问卷收集到的翻译前、翻译中、翻译后三个阶段学生识别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大类别下具体策略使用情况数据如下:

本次汉英翻译测试中的翻译问题是指译员在从事翻译工作时遇到的问题,包括由于两种语言之间存在差异而产生的第二语言问题。在进行当前测试的转录工作时,已标记并计算翻译问题。

统计结果表明,在翻译前、翻译中分别有71.43%和87.5% 的学生经常进行翻译问题的识别,但也有53.57%的学生忽略翻译后仍然可能存在的翻译问题。另有约30%的学生偶尔或从不识别翻译前阶段问题,如原语背景、原文风格基调等影响翻译质量的重要因素。

在翻译前,虽然有71.43%的学生经常进行翻译问题的识别,但经常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比例很低。这表明,学生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自主性较差,对翻译活动缺少深层次认知,非常不利于翻译能力的提升和产出高质量译文。这种情况下,教师有必要针对问题进行翻译元认知策略培训,引导学生在翻译自主学习方面有一定的方向和目标。

在解决翻译问题方面,大部分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发现问题后,能够客观分析问题所在并积极寻找解决办法。而且,大部分学生都会在翻译转换过程中能够解决遇到的问题和难点,但仍有约90%和约35%的学生偶尔和从不在翻译前和翻译后继续查找并解决翻译中存在的问题,这说明学生还没有形成较为科学系统的翻译学习方法和认知策略。

在有声思维录音和访谈中,研究者也了解到一个共性的问题:即在问题覆盖方面,除了一些语法、词汇和句法问题,能够考虑其他因素,例如文本类型、文本连贯性和上下文衔接问题,以及词典的权威性和网站资源可靠性和读者群需求等的学生比例并不高。同样的问题也反映在以下翻译策略的使用上:

1.在翻译过程中对翻译内容的难易度进行评价。

2.利用上下文语境来帮助准确理解和表达。

3.尽量保持原文风格。

4.有意识地使用各种翻译技巧。

5.翻译过程中反复思考原语文本作者要传达给原语读者的主要意思。

6.对使用的翻译方法技巧进行总结。

7.关照大于字词、短语、句子的翻译单位。

8.工具书、平行文本和网络解决不了问题时询问专业人士。

9.与老师、同学交流翻译学习心得。

关于参与测试的学生译者翻译过程的研究,结合学生对翻译活动整体认知情况、有声思维汉译英翻译策略使用的测试和访谈结果,本研究总结出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1)宏观角度分析,学生经过前期的翻译课程学习,大部分学生在主体认知、客体认知、本体认知、自我认知等方面的表现是比较令人满意的。这说明,翻译专业学生了解翻译的本质、翻译的过程和翻译的标准,对翻译活动有了一定的认知,证明学生翻译基础知识学习的有效性。

(2)微观角度来看,翻译元认知策略的数据显示,大部分学生在翻译前有了充分的准备,如翻译工具的利用达到100%,网络资源也是大部分学生首选的参考资料,但对于平行文本的利用率略显不足。这与课堂教学中观察到的情况相符合,也与测试后的访谈中了解的情况一致。但在一定程度上学生对翻译策略的认知还存在局限,翻译学习习惯需要有更科学的方法指导。翻译过程中平行文本的作用不容忽视。

(3)关于识别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分配精力方面,所有分学生会把大部分精力放在解决问题上,比例达到100%,但分配到识别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比例略显不足,分别为约20% 和30%。认知视角下,翻译过程始于翻译问题或翻译难点(也是翻译重点)的识别,它是指除自动翻译之外的所有翻译难点的总和。从“翻译中”这一阶段识别出的难点和解决策略的数据看,95%以上的学生从词汇和句子方面描述翻译难点,然后通过查字典、网络查询等办法去解决这些翻译难点,这也是传统翻译活动的特点,但是仅从词汇和句子这些翻译单位进行翻译转换还不足够。此外,问卷数据显示,翻译之前定下译文基调也被多数学生所忽视。这说明学生的翻译策略局限于局部问题的处理,而对全局的掌控还需加大提升力度。

(4)解决策略方面,关于字典和网络资源提供的译文的权威性和可靠性,很少有学生提及或质疑。在访谈中了解到,学生遇到翻译问题时的解决方法比较单一,除了靠工具书和网络外,在解决翻译问题时他们很少询问专业人士或进行深度查证或实地考察。此外,虽然大多数学生能够做到有意识地对译文进行检查,但有意识评估译文的忠实度、可读性却不足。这对于学生将来从事专业翻译解决实际翻译任务或项目中的困难十分不利,这在翻译教学中应引起教师的重视。否则,学生的翻译能力将难以得到切实地提高,译文的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

三、翻译教学模式的改进与重新构建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自主学习理论的指导下,综合以上各种因素,笔者认为,翻译教学模式需要改进和重建,需构建一种能够加深学生对翻译活动认知的翻译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应该以翻译能力为目标导向。因此,教师应相应地调整和改进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翻译练习的设置和译文的评价方式。具体改进措施如下:

1.教学大綱的修订。教学大纲是明确规定课程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确定本门课程教学的基本任务和要求的纲领性文件。大纲除了依据学科的知识系统与有关先行课、后继课之间的联系,确定各章、节的基本内容、重难点外,要求反映出本学科的新成就和学科发展的方向。因此,针对学生的翻译元认知情况调查,大纲设计中应明确翻译能力目标导向,并且把翻译能力具体化,分配到每一次课的教学方案和课中及课后翻译训练。同时,教学大纲中要提出本门课程教学组织实施的原则,使教师能够依据元认知理论把教学重难点转移到翻译策略的培训上,而非传统的翻译理论和知识的简单传授以及目的不明确的翻译实践。

2.教学内容的更新。元认知策略下,要想真正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翻译过程,教学人员应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更新,以元认知知识指导学生适应元认知的翻译教学,更要对学生的元认知水平和认知监控能力有充分的了解。教师在课程准备阶段要对翻译教学的全过程进行全局性考虑,包括教学目标与任务、教学材料与次序、学生特性与需求。

3.教学方法的创新。元认知视角下,翻译教学方法不可能如传统翻译课堂一样,以教师为主导,对教材内容中涉及的翻译知识和理论进行讲解,对具体的翻译方法和技巧进行或归纳或演绎。元认知指导下的翻译教学会把教学的重点转移到学生身上,关注学生在翻译各个阶段的真实表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主动描述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及解决方法。在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后,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培训翻译认知策略。

4.译文的评价方式的改革。学生掌握了翻译元认知策略,就可以在翻译各个阶段注意译文的质量。翻译前可以充分利用工具和网络资源进行翻译问题的查证,翻译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调动各种翻译技巧,辅助完成非自动加工(翻译)部分,翻译完成后针对悬而未决的问题主动咨询同伴、老师或其他专业人士。不能像传统的翻译学习一样,学生主要依赖教师去评价译文的优劣,而是要发挥自身的主动性,逐步培养自我译文鉴赏能力。当然,也要结合同伴互评和教师评价方式,多角度客观全面地进行译文评价。

笔者认为,要改变传统翻译教学的弊端,弥补翻译能力培养的缺失,提升学生译者的学习内驱力,教师应从社会学、教育学和心理学入手,开展翻译认知策略培训,监控学生翻译认知活动,指导其利用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监控,逐步培养和提升翻译策略能力。制订翻译学习策略培训方案,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学习平台的利用。

①利用学习通平台建立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料库,为学生提供各种翻译素材。

②介绍翻译自主学习可操作性强的具体方法,如查证工具书,利用平行文本,外网验证等。

③提供网上答疑、互动交流的机会,上传优质的双语资料。

④指导学生灵活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课内教学的策略培训。

①元认知策略培训。学生通过翻译日志记录自主学习过程中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情况。包括学生的翻译学习习惯、学习困难、短期的翻译训练计划和目标、目标的实施步骤及实施情况记录、翻译效果及存在的问题、自我反思及他人指导帮助等信息。教师实时监督检查,及时反馈和帮助学生解决困惑,最终对每名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给予形成性评价。

②认知策略培训。翻译认知策略包括译前准备、翻译过程中难点的识别、问题的分析、问题的解决思路,利用文内文外语境、利用工具书、平行文本、网络资源,咨询行业人、专家等。教师在课内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对以上策略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训练,提高学生对认知策略的理解和把握,最终达到自主熟练应用的程度。

③情感策略培训。强化翻译过程中情绪的调节和控制。教师尤其要关注对翻译活动的复杂性认知不足,认为翻译就是简单的语言转换,或者认为靠查查字典就能完成任务的学生。帮助学生提升译者责任感,追求高质量译文,对疑惑点进行科学验证,同时应关注学生是否有翻译焦虑和压力,帮助学生排除紧张情绪,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3)课外自主学习的监测。将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效果及表现可以记录在学生的课程日常表现中,并占有一定的比例,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自主训练提高课程学习成绩;组织学生在班级范围进行自主学习方法和经验交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表现突出的同学进行适当加分等鼓励,以激发全体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

四、结语

本文是根据56名受试进行翻译过程的审查和分析发现的问题,难免存在局限性,但笔者相信,元认知翻译策略指导下的翻译教学模式的探索将为翻译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这种模式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在翻译实践中逐步培养学生在翻译各个阶段发现翻译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翻译问题的综合翻译能力,以实现翻译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翻译能力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友勋.认知翻译法[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2]谭业升.论域依赖的认知翻译教学模式:以应用型本科翻译专业实验教学设计为示例[J].外语电化教学,2019(5):62-68.

[3]王巍巍,李德超.汉英交替传译策略使用特征:基于有声思维法的学生译员与职业译员对比研究[J].中国翻译,2015(6):41-47,129.

[4]文军,殷玲.翻译过程中翻译策略的实证性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4):75-80,128.

猜你喜欢

翻译能力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与翻译能力培养研究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
关注教学过程,发展学生翻译能力
高中英语学习中翻译能力的养成
中国传统哲学典籍外译中的译者术语能力研究探索
大学英语教学与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
浅析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汉译英翻译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