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语法化过程中主要特征分析

2022-11-07张天祺

校园英语·下旬 2022年9期

摘 要:以英语情态动词的演化为例讨论了英语语法化过程中的四个主要特征:首先,经过语法化的單词和短语将经历语音还原;其次,其具体的、详细的含义变得普遍化和抽象化;第三,随着语法化结构的发展,新结构的使用频率发生了变化;第四,语法化的变化是缓慢而微妙的,而不是激进的;最后,讨论了语言使用造成的社会影响以及教师教授描述性语法与规定性语法的不同理念和教学模式。

关键词:语法化过程;情态动词;语音还原;使用频率;描述性语法;规定性语法

作者简介:张天祺(1989-),女,贵州贵阳人,贵阳信息科技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

一、引言

英语语法不是一个静态的或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系统,它受到语言的高度影响,很容易发生变化。语法化通常被定义为一个或一系列词汇成为语法语素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改变其分布和功能。英语情态动词随时间的变化是语法化过程中的一个典型例子,古英语中的情态动词在减少使用频率时语音被弱化,同时它们也失去了原有的意义,而新出现的情态动词使用频率越来越频繁,并随着时间而变化。

语言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因不同的原因在各个方面都可能发生变化,当不同地区的人们接触时,他们可能会借用对方的话。例如,美式英语从加利福尼亚州和美国西南地区以西班牙语为母语的人们那里借用了许多西班牙语词汇。语言变化可能发生在不同的层面,可能有语音变化和句法上的变化,最后,可能会出现语义变化,其中包括词义的变化。

二、语法化过程中的主要特征

(一)情态动词的语音还原

经过语法化的单词和短语通常通过同化、删除和单音化辅音和元音等过程进行语音缩减。同化,指的是一个声音变得更像另一个,如一个清音擦音可能会被周围的声音同化,变成浊音。删除,是指声音不再发音的情况。单音化,包括从双元音(由两个元音组成的声音)到更简单的元音(单音)的变化。所有描述的过程都涉及语音还原,发生此过程可能涉及不同的原因,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进化的过程,只需较少的嘴部肌肉力量就能读出较短的单词。比如,情态动词“magan”演化成了“may”“ cunnan”演化成了 “can”等等。

此外,像“gonna”和“wanna”这样的助词现在越来越流行,尤其是在英语口语中。这两种结构是“want to”和“going to”使用的语音简化结构。在英语中“going to”在结构中被语法化即“to”后面加动词,而没有将此结构后面加名词,“going to”作为表示将来时的标志性助动词已经演化成为“gonna”。此外,语法化涉及新结构的创造,它不仅涉及特定语素的变化,还涉及其他如词序模式创建的变化。

(二)单词和短语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经过语法化的单词和短语,其详细的、具体的含义变得更一般化、更抽象。因此,它们可以在更广泛的语境中使用,并根据这些新的语境获得不同的含义。例如,“going to”的最初含义是移动双脚,然后去某个地方,现在它也可以用来表达将来时态:“They are going to love it!”(他们会喜欢的)或意图:“We are going to get a car.”(我们打算买辆车),而语法化结构“going to+动词原形”可以在更抽象的语境下使用。

正如Fischer所述,古英语动词逐渐失去了完整的动词词义,直到它们都被限制在道义、动态或认知用法上。这种意义上的改变是词义的“解放”(emancipation)。“解放”指的是一串单词的字面意义或工具性功能通过反复练习而改变,并在特定语境中开始具有不同的功能和意义(见表1)。

此外,在古英语时期,“should”和“would”最初分别是“sceal”和“willan”的过去时,“should”是过去时态表达主体的命运、责任或义务。类似的“would”对应于“wolde”是过去时态用来表示主体的意志。在中期英语时期,“should”和“would”开始出现在表达现在时态的语境中,尤其是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中。之后,在早期现代英语时期,这两种语言几乎都只出现在假设语境和现在时态中。它们大多以第一人称单数出现,如“If he gave me money, then I would go to the store.” (如果他给我钱,我就会去商店)是假设语境的条件句,“I would go to the store.”(我会去商店)则是表达现在时态。情态动词的这种假设用法事实上表明情态动词已经进化为传达假设的义务和意愿的例子之一。

(三)情态动词使用频率的变化

随着语法化结构的发展,其使用频率发生变化。Myhill分析了自1824年以来,美国口语和书面表达中5000多个含情态动词的句子,指出频率变化的一个原因是新结构可能出现的语境类型的增加,随着主语和动词类型的增多,这种结构在语篇中出现的频率也随之改变。从1889年到1911年,“should”的使用大幅减少(从87%减少到4%),而ought to的使用却有了增加(从11%增加到50%)。在之后的1927到1984年,“should”使用频率增加至65%,并一直保持这一水平,原因是它的语境发生了变化。另外,如“may”的使用越来越少,“mayn't”可能已经不再使用了,而“might”的使用频率却在上升。比如,年轻人更喜爱说“It might rain”(可能会下雨),但较年长、较保守的说话者会选择“It may rain”,而且这些变化仍在继续。

(四)语法化过程的变化特点

语法化过程的变化是缓慢而微妙,这些变化是渐进的,而不是激进的,可能涉及几个阶段在形式和功能上的改变。语言学家的研究展示了特定语言的语法化过程,语法化是这些频繁出现的语言元素及其序列自动化过程(process of automatization)的结果,这是通过练习和重复来实现的。

英语情态动词随时间的变化和发展,是语法化过程中的一个典型例子。情态动词“shall”“will”“must”“may”“ought”“should”和“can”是英语中的核心情态动词。现在,情态动词被定义为是一类助动词,主要用来表达情态以及可能性、能力或义务等属性。情态动词和实义动词有许多区别。首先,情态动词不像其他词汇动词那样有第三人称单数,如错误例句“He musts come here tomorrow”,正确例句“He must come here tomorrow.”。其次,情态动词没有非限定形式,它们一般用不带“to”的不定式,而大多数其他动词后面要带“to”。如错误例句“He must to eat that hamburger”,正确例句“He wants to eat that hamburger”。

情态动词的一个关键特征是语义模糊甚至不确定,情态动词可以表达愿望、义务、必要性或意圖,但所表达的行为并不一定要完成。人们可能会说“I should call them”(我应该给他们打电话),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我真的会打电话,或者当我打算打电话的时候。

随着人们使用语境的变化,情态动词逐步从全动词过渡成为辅助动词,例如“cunnan(can)”“sceal(shall)”和“magan(may)”等开始出现虚拟语气的词义,前情态动词逐渐失去了完整的动词词义,每个情态动词都出现了表示“deontic”(道义)、“dynamic” (动态)或是 “epistemic”(认知)的词义。“deontic”(道义)指的是允许和义务,而 “dynamic”(动态)指的是能力和意志,相反“epistemic”(认知)是以说话人为中心的,表达说话人希望意图在语篇中发挥的作用。认知确定性可以解释为“it is possible that...”(有可能……)“You must eat now” (你必须现在吃饭) 是情态动词“must”的道义用法,它表达了某人有义务吃饭。“I can leave now.”(我现在可以离开)是情态动词“can”的动态用法,表达了主体具有离开的能力。而 “You must be cold!”(你一定很冷)是情态动词“must”的认知用法,表达了说话者对听者的了解或确定。

三、描述性语法与规定性语法的教学模式

教师在教授学生规定性语法(prescriptive grammar)中的情态动词时,通常是让学生了解它们基本的用法和句子结构,但是可能会忽略它所具有的社会意义。例如,在规定性语法中“shall”仅限于在正式语境中使用(如学校、舞会等场所),而在描述性语法(descriptive grammar)中人们的期望可能会有所不同,这取决于一个人与什么样的人交流。如果听众希望你使用“shall”,例如“Shall we proceed?”(我们继续吗),此时,它的使用是恰当的。然而,“shall”在一些语境中有命令或要求的语气,使用不当则可能会导致混乱和尴尬。

情态动词的使用可能因文化而异。一个典型的刻板印象是一些英国人非常固执,因为他们经常使用动词“must”和“shall”,而在一些地区文化中频繁地使用这两个词被认为是不礼貌的。正如前面所提到的,语言变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如果它发生在一个国家,并不意味着它已经发生或正在另一个国家发生。作为英语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不同情态动词的使用,这可能会影响人们对彼此的认知方式。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英语的语法化过程中,大多数情态动词都是通过还原过程进行语音还原的,动词的原始含义几乎消失。此外,与原始结构相比,新的语法化结构的使用频率增加,原始的古英语情态动词形式的使用频率降低。语法显然受到了语言使用的高度影响,它很容易改变,这些变化是循序渐进的并且包括不同的变化,一旦这个过程开始,它似乎是单向的,很少会产生逆转。

参考文献:

[1]Mihalicek V, Wilson C. (Eds.). Language files: Materials for 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11th ed.)[M]. Columbus, Ohio: 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11.

[2]Fischer 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als in English; Radical versus gradualchange[J]. English Modality in Context, volume, 2003(11):17-32.

[3]Myhill J. Change and continuity in the functions of the americanenglish modals[J]. Linguistics, 1995(2):157-211.

[4]Jacobsson B. Modality and the modals of necessity must and have to[J]. English Studies, 1979(3):2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