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钢带-外包钢复合加固混凝土短柱循环轴压性能研究
2022-11-07王梓旋王亨谢剑
王梓旋 王亨 谢剑,3
1.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300350
2.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300350
3.北京市既有建筑改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分中心 300350
引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的提高,我国进入了新建与加固并重的阶段。在钢筋混凝土柱的加固工程中,对混凝土柱进行横向主动约束,可使其提前处于三向受压状态,有效克服约束材料应变滞后问题,充分发挥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1]。目前,国内外学者提出了预应力钢带[2]、预应力钢绞线[3]、预应力钢箍[4]和预应力FRP[5]等主动预应力约束加固技术。研究表明[6],用约束材料缠绕钢筋混凝土柱来提高承载力,其提高程度是有限的,但可以显著约束混凝土的横向变形,提高其变形能力和延性。预应力钢带-外包钢复合加固法在预应力钢带加固法的基础上引入外包钢,进一步提升承载能力,实现了承载力和延性双向提升的高效加固。复合加固作为一种适合应用于抗震区的加固方式,其在循环荷载下的性能研究也显得尤其重要。本文以不同加固方式和钢带间距为研究参数,通过试验研究了预应力钢带-外包钢复合加固混凝土短柱在循环轴压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
1 试验概况
1.1 试件设计
共设计了10 个短柱试件,其中5 个单调加载(Z),5 个循环加载(R)。Z0/R0 为未加固试件,Z1/R1 为预应力钢带加固试件,Z2 ~Z4 和R2 ~R4 为复合加固试件。研究参数包括:不同的加固方式和钢带间距(C)。试件编号及详细参数见表1。混凝土柱的尺寸均为150mm×150mm×550mm;所用钢带的宽度为32mm,厚度为0.9mm;所用外包钢壁厚为3mm。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0,在浇筑混凝土柱的同时预留6个边长为100mm 的立方体试块,将其与混凝土柱在同一条件下自然养护。混凝土立方体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为36.28MPa。通过万能拉伸试验机对钢带和外包钢的拉伸性能进行测试,实测结果见表2。
表1 各试件详细设计参数及主要试验结果Tab.1 Detailed design parameters and main test results of specimens
表2 钢带及外包钢拉伸试验结果Tab.2 Tensile test results of steel strip and external steel frame
1.2 复合加固流程
加固流程如下:
(1)试件倒角处理:为了优化预应力的施加,通过切割机和角磨机进行半径为30mm 的倒角处理。
(2)放置外包钢:将弧形外包钢放置在柱边4 个倒角处,并用皮筋进行临时固定。
(3)张拉钢带及锚固:由气泵提供动力,通过拉紧器和锚固器进行钢带的张拉及锚固。
1.3 预应力测量
试验中通过气泵气压值的大小来控制预应力施加的大小,测试发现本试验气泵压力值在使用过程中恒定在0.8MPa。在试验前,对钢带预拉应变进行测量,测量方法为在同一条钢带上粘贴3 个应变片,在张拉过程中进行应变采集。试验发现,钢带平均预应力比为0.31,见表3。
表3 初始预拉应变和预应力比Tab.3 Initial pretension strain and prestress ratio
1.4 加载装置及测量装置
试验在天津大学结构实验室5000kN 电液伺服压力试验机上进行。柱子竖向位移通过百分表测量试验机顶底板相对位移得到。试验开始前,将高强石膏涂抹在已打磨过的柱端,并施以一定压力至高强石膏硬化,以保证试件为全截面均匀受压。
1.5 加载制度
试件Z0 ~Z4 采用单调位移加载,直至试件破坏,加载速率为0.5mm/min。试件R0 ~R4 采用单次循环加载,加载阶段采用等位移加载,每级加载0.5mm(R0 每级加载0.25mm),加载速率为0.5mm/min;卸载阶段采用力控制,卸载速率为10kN/s,在荷载为5kN时停止。
2 试验现象
2.1 未加固柱破坏
未加固混凝土柱试件R0 组在循环加载初期没有明显的变化,循环加载到峰值荷载的50%~70%时,在柱中部出现细小微裂缝;之后随着加载等级的增加,裂缝向两端延伸;到达峰值荷载后一个循环内斜裂缝贯通,荷载快速下降。破坏结果如图1b所示。
2.2 预应力钢带加固柱破坏
预应力钢带加固混凝土柱试件R1 组在循环加载初期没有明显的变化;加载到峰值荷载时,中间钢带间未约束区方柱角部混凝土小面积裂缝开展,随后经过2 ~3 个循环,中部未约束区裂缝开展,随后成片碎裂,最终被挤压破碎,钢带断开试验结束。破坏过程和结果如图1d所示。
2.3 复合加固柱破坏
复合加固试件在加载前中期的现象基本相同:加载初期无明显现象,荷载上升阶段伴随着钢带拉紧发出的响声,加载到峰值荷载左右混凝土出现微裂纹。根据加载后期钢带和外包钢的破坏顺序以及试件最终破坏形态,可以将试件分为以下两类:(1)R2 试件在钢带之间的外包钢先发生了明显的局部的屈曲外凸,然后钢带断开,混凝土压碎;(2)R3 和R4 试件在加载后期钢带断开之前外包钢未发现明显的屈曲外凸,钢带断开后外包钢局部屈曲外凸,混凝土被压碎。复合加固试件破坏照片以R3 为例,如图1f所示。
此外,单调加载试件的最终破坏模式与对应的循环加载试件类似,见图1a、1c和1e所示。
图1 试件典型破坏模式Fig.1 Failure modes of specimens
3 试验结果及分析
通过分析不同试件的荷载-位移曲线,研究不同试验参数对加固效果的影响规律。各试件的主要试验结果如表1 所示。
3.1 荷载-位移曲线
图2 给出了所有试件的荷载-位移曲线以及循环加载工况下的包络线,各试件具有部分相同的循环加载特征。在加载初期,试件处于弹性阶段,试件总体变形较小,卸载后的残余变形也较小,加载时曲线斜率变化较小。弹塑性工作阶段,加载时曲线的斜率随加载位移的增大而减小,卸载后的残余变形不断增大。随着位移进一步增大,试件进入塑性阶段,位移迅速增大,变形恢复较小。
从图2 可以看出,循环加载下的荷载位移曲线包络线与相应的单调轴压下荷载-位移曲线基本吻合,表明不同加载方式对加固效果的影响很小,复合加固的抗震性能良好。对于预应力钢带加固组R1,钢带对核心混凝土有效的侧向约束,限制了混凝土竖向裂缝的延伸和开展;预应力的施加,可以主动约束核心混凝土,进一步促使竖向裂缝宽度减小和弥合。所以R1 试件的峰值荷载和峰值位移与R0 相比有所增加。对于复合加固组R2 ~R4,预应力钢带的作用下,混凝土和外包钢在加载前期能够协同受力,外包钢提供全截面的侧向压力,在加载中期减小了钢带间未约束区的破坏,试件的峰值荷载和峰值位移进一步提高。
对比图2a、2b、2d,循环荷载作用下,从承载力提升幅度来看,预应力钢带加固提升了38%,复合加固提升了81%;从峰值位移提升幅度来看,预应力钢带加固提升了59%,复合加固提升了103%。对于复合加固试件来说,外包钢承受了一部分荷载且对钢带的约束力起到了分散作用,大大提升了试件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对比图2c、2d、2e 曲线,钢带间距分别为100mm、75mm和50mm 时,试件的峰值荷载分别提高65%、81%和101%,试件的峰值位移分别提升64%、103%和154%。减小钢带间距有利于对外包钢和混凝土形成更强的约束,从而提升试件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
根据图2 曲线中的共同特征,图3 表明了典型的循环荷载-位移曲线及其包络线,并指出其中的关键参数,以便于后续的结果分析。图3中,当加载到A点(Δun,Pun)时卸载,卸载至B点时,残余变形为Δca;再加载至上一级位移加载等级C点(Δun,Pnew),最后加载至新的位移加载等级D 点(Δre,Pre),完成一个卸载-加载循环。
图2 荷载-位移曲线Fig.2 Load-displacement curves
图3 循环荷载-位移曲线中关键参数Fig.3 Key parameters in load-displacement curves
3.2 残余变形
残余变形(Δca)是卸载曲线与位移坐标轴的交点(图3 中B点)所对应的位移。为保证试验机轴力的稳定性,避免试验机上顶板与试件脱开,本试验卸载阶段荷载仅卸载至5kN,为方便取值,本文将卸载荷载为5kN时所对应的位移取为残余变形。本试验中每个试件的残余变形与卸载点位移之间的关系曲线如图4 所示。通过图4a可以看出:卸载点位移在2mm 左右时,未加固试件R0 对应的残余变形为1.23mm,预应力钢带加固试件R1 对应的残余变形为0.84mm,复合加固试件Z3 对应的残余变形为0.69mm。与未加固柱相比,相同卸载位移下,加固柱的残余变形明显减小,预应力钢带的存在有利于试件的变形恢复,减小混凝土的塑性变形。从图4b 可以看出:从残余变形来看,相同卸载位移下,不同钢带间距的残余变形相差不大,说明改变钢带间距对混凝土塑性应变的影响不大。
图4 残余变形与卸载点位移关系Fig.4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idual deformation and unloading point displacement
3.3 承载力退化
承载力退化反映结构累积损伤,是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要指标[7]。本文承载力退化系数αi按式(1)计算:
从图2 荷载-位移曲线可以看出,当试件完成一次循环加卸载后再加载至上一次循环的卸载点时,荷载会有所降低,这与混凝土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强度退化密切相关。本试验中每个试件的承载力退化与卸载点位移之间的关系曲线如图5所示。从图5a 可以看出,未加固试件R0 随着卸载位移的增加,混凝土柱的强度衰减越来越严重,表现在承载力退化系数随着卸载位移的增大而减小,这表明随着卸载位移的增加,混凝土中旧的裂缝不断扩张,新的裂缝不断产生,混凝土损伤累积加大导致承载力下降更快;预应力钢带加固试件R1 由于预应力钢带的约束作用,限制了裂缝的开展且促进了裂缝的弥合,后期的承载力退化系数有所增加;复合加固试件R3 由于外包钢对钢带应力的分散作用,使得混凝土侧向类似于全截面受压,进一步减小了承载力的退化。从图5b 可以看出,钢带间距减小,试件加载后期的承载力退化呈现减轻的趋势。
图5 承载力退化与卸载点位移关系Fig.5 Relationship between bearing capacity degradation and unloading point displacement
3.4 刚度退化
刚度退化可反映混凝土内部的损伤程度及其损伤演化过程[8]。为简化计算,假定卸载点A与塑性应变点B之间的割线斜率为卸载刚度:
本试验中每个试件的刚度退化与卸载点位移之间的关系曲线如图6 所示。从图6a 可以看出,复合加固试件由于外包钢的引入增加了前期刚度,而且在整个位移加载过程中刚度退化速度较为缓慢,复合加固表现出良好的延性。从图6b可以看出,钢带间距减小,试件的后期刚度退化速度有所放缓。钢带间距减小,试件的延性增大,表现出良好的后期性能。
图6 刚度退化与位移关系Fig.6 Relationship between stiffness degradation and displacement
4 结论
本文进行了预应力钢带-外包钢复合加固混凝土柱单轴循环加载试验,通过分析不同试件的破坏特征、荷载-位移曲线、残余变形、承载力退化和刚度退化,研究复合加固在循环轴压作用下的作用规律;同时对比研究了不同加固方式和钢带间距参数对加固性能的影响。试验研究发现:
1.循环加载下的荷载位移曲线包络线与相应的单调轴压下荷载-位移曲线基本吻合,不同加载方式对加固效果的影响很小。
2.在反复荷载作用下,从承载力提升角度讲,与未加固试件相比,预应力钢带加固试件提升了38%,复合加固提升了81%;从变形能力提升角度讲,与未加固试件相比,预应力钢带加固试件提升了59%,复合加固提升了103%;减小钢带间距有利于提高试件承载力和变形能力。
3.与未加固柱相比,加固柱的残余变形明显减小;改变钢带间距对混凝土塑性应变的影响不大。
4.与预应力钢带加固试件相比,复合加固试件加载后期的承载力退化进一步减小;钢带间距减小,试件加载后期的承载力退化呈现减轻的趋势。
5.复合加固试件前期刚度增加,后期刚度退化速度较为缓慢;钢带间距减小,试件的后期刚度退化速度放缓,表现出良好的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