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全口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短期疗效分析
2022-11-07方丽
方丽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宿迁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江苏宿迁 223800
牙周炎是一种因牙菌斑生物膜中的细菌侵犯牙周组织所致的慢性炎症疾病,慢性牙周炎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牙周炎疾病[1-5]。在传统治疗中,临床医师通常会采用分区的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quadrant subgingival scaling and root planning,Q-SRP),即将全口分为4个象限,分次治疗,1周/次,1~2个象限/次,具体治疗时间和治疗范围视患者具体病情而定。1995年,Quirynen M等[6]首次提出一次性全口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full-mouth sub gingival scaling and root planning,FM-SRP)的概念,其目的在于降低已治疗区域再感染风险,维持已治疗牙周位点的康复状态,进一步提升牙周炎的临床疗效。选择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宿迁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1年3月治疗的88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分别对其一次性1 d内完成治疗和分象限4周内完成治疗疗效进行探讨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收治的88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分象限行全口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4周内完成)与观察组(44例,行一次性全口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1 d内完成)。对照组男19例、女25例;病症类型:轻度12例、中度19例、重度13例。观察组男16例、女28例;病症类型:轻度13例、中度20例、重度11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年龄、病程、性别组成、病症类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患者、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通知书。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表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s)
组别观察组(n=44)对照组(n=44)t值P值年龄(岁)年龄范20~5021~50平均年龄35.34±3.1235.83±3.550.6880.494病程(个月)病程范1~51~6平均病程3.05±1.033.49±1.421.6640.100
1.2 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符合《重度牙周炎诊断标准及特殊人群牙周病治疗原则的中国专家共识》[7];有牙龈炎症、出血、口臭等典型病症。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年龄20~50岁;②牙列中牙齿≥20颗;③每个象限有≥2个不相邻位点,且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5 mm;④基本资料齐全。排除标准:①在本研究前1年内,接受过牙周治疗,或6个月内有过抗生素、激素类药物治疗;②有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③合并其他牙周病者;④依从性过差或中途退出者。
1.4 方法
两组患者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治疗前均接受治疗前口腔、牙齿检查,龈上洁治术。
观察组:行一次性全口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1 d内完成。主要操作过程:调整患者合适体位后局部麻醉,待患者麻醉效果满意后,用超声牙周治疗仪对全口牙齿行超声龈下刮治术及超声根面平整术,少量区域结合手工龈下刮治器,对嵌入牙骨质的牙石和牙根表面受毒素污染的病变牙骨质进行适量微创刮除。治疗时间约1 h/次,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安排少许休息时间,缓解张口时间过长引起的颞下颌关节不适。在1 d内完成全口的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治疗。
对照组:分象限行全口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4周内完成。本组治疗方式与观察组完全一致,只是治疗时间有所不同。本组是1个象限/周,共计治疗4周。
分别于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时复诊并记录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I)、牙龈指数(gingiva index,GI)、探诊出血(Bleeding on Probing,BOP)、PD、附着丧失程度(attachment loss,AL)等指标,复诊时根据情况进行局部补充治疗。两组患者在本研究治疗前后均未接受过其他药物治疗,且两种治疗措施均由同一名医师完成。
1.5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口腔卫生指数及牙龈炎症程度指数。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牙周炎症程度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BOP。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统计开始治疗至跟踪随访6个月内,两组患者可达的治疗效果,其中显著:牙龈出血、口臭等症状基本消退,PI、GI、PD、GI等指标数据显著下降,在治疗后3个月内,能有效控制探诊出血情况,无出血现象;一般:牙龈出血、口臭等症状有显著改善,PI、GI、PD、GI等指标数据有所下降,在治疗后3个月内,有轻微探诊出血现象,对疗效无影响;较差:牙龈出血、口臭等症状无显著改善,或是PI、GI、PD、GI等指标数据无明显下降,或是在治疗后6个月,仍有严重探诊出血现象,对疗效有影响。总有效率=(总例数-无效例数)/总例数×100.00%。
1.6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口腔卫生指数及牙龈炎症程度指数对比
与基线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PI、GI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基线、治疗后3个月、6个月,两组患者的PI、GI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口腔卫生指数及牙龈炎症程度指数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口腔卫生指数及牙龈炎症程度指数对比(±s)
注:与基线相比,*P<0.05
组别观察组(n=44)对照组(n=44)t值P值PI基线1.31±0.371.32±0.360.1290.898治疗后3个月(0.58±0.19)*(0.61±0.21)*0.7030.484治疗后6个月(0.59±0.24)*(0.57±0.25)*0.3830.703 GI基线0.99±0.341.01±0.360.2680.789治疗后3个月(0.44±0.21)*(0.46±0.24)*0.4160.678治疗后6个月(0.41±0.23)*(0.43±0.25)*0.3910.697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牙周炎症程度指标对比
与基线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PD、AL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基线、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PD、A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牙周炎症程度指标对比[(±s),mm]
表3 两组患者牙周炎症程度指标对比[(±s),mm]
注:与基线相比,*P<0.05
组别观察组(n=44)对照组(n=44)t值P值PD基线5.31±0.495.33±0.470.1950.846治疗后3个月(3.59±0.43)*(3.62±0.45)*0.3200.750治疗后6个月(3.55±0.45)*(3.59±0.48)*0.4030.688 AL基线5.97±0.576.01±0.520.3440.732治疗后3个月(4.88±0.52)*(4.91±0.55)*0.2630.793治疗后6个月(4.88±0.43)*(4.91±0.55)*0.2810.779
2.3 两组患者的BOP对比
与基线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BOP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基线、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BOP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BOP对比[n(%)]
2.4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45%)与对照组(100.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3 讨论
牙周炎是由牙菌斑中的微生物所引起的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感染疾病,长期的慢性炎症反应会对牙周支持组织造成巨大损伤,会增加牙齿松动、脱落等病症的发生风险,严重影响口腔健康。根据流行病学统计可知,牙周炎是我国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深牙周袋、附着丧失等症状的检出率随年龄增长呈显著上升趋势,其中55~64岁年龄段人群的深牙周袋、附着丧失的检出率高达15.1%、69.9%,与其他年龄段人群相比,50~60岁人群的牙周炎发病率普遍更高[8-14]。国内有研究表明,与单纯超声龈下清创术相比,超声龈下清创联合手工根面平整术能更有效地降低牙周袋深度及减少临床附着丧失,临床上有必要在超声龈下清创后使用手工器械进行根面平整,以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15]。
本研究所实施的一次性或分象限进行的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术均是以超声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为主,以手工根面平整为辅。这与国内的传统的一次性和分象限使用的手工龈下刮治和手工根面平整为主的研究有所不同。因为中国人群的口腔卫生状况及牙周状况相对较差[16]。另外,Ro-hanizadeh R等[17]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牙周炎患者的牙石和根面牙骨质直接接触甚至融合,且牙石与根面的结合强度远大于牙石自身内部的结合强度,嵌入牙骨质中的牙石很难通过超声器械加以清除,因此本研究以超声龈下清创为主,并使用手工刮治器加以补充,则能够实现更好的清创效果。《Carranza's clinical periodontology》(第12版)一书中也提到[18],在去除大多数牙石和菌斑沉积物后,应使用长而轻柔的力量进行根面平整,以尽量避免根面组织被过多去除,同时保障刺激物的有效去除,进一步促进牙周支持组织健康的恢复。相对来说,超声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比手工清创更高效、微创。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PI(0.59±0.24)、GI(0.41±0.23)、PD(3.55±0.45)mm、AL(4.88±0.43)mm、BOP 0.00%、总有效率95.45%与对照 组(0.57±0.25)、(0.43±0.25)、(3.59±0.48)mm、(4.91±0.55)mm、4.55%、100.00%相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虽然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的两种治疗方式中存在明显治疗时间差异,但治疗措施完全一致,随牙石、牙菌斑等致病因素的有效清除,能达较好的牙周炎症改善效果。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数据均有显著改善,说明全口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能有效清除牙石,改善患者的口腔健康状态。表明对慢性牙周炎患者行超声龈下刮治联合手工根面平整治疗,能有效降低PI、GI、PD、AL等指标数据,能缓解炎症反应,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朱菲[19]的研究中,根据其研究数据可知,观察组PI(0.58±0.41)、PD(3.72±0.62)mm与对照组(0.62±0.36)、(3.76±0.51)mm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一次性治疗方式能达同分象限4周治疗一样的疗效,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将一次性全口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应用到慢性牙周炎疾病的治疗中,能达与分象限4周内完成全口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一样的治疗效果,均能促进牙周组织的恢复,达到控制牙周炎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