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贤文化助推乡村共同富裕的作用机理与实践路径

2022-11-07钱兴成

新农民 2022年26期
关键词:乡贤共同富裕建设

钱兴成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 310000)

1 问题的提出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乡村共同富裕既包括物质富裕,也包含精神富裕,是“口袋”和“脑袋”的共同富裕。乡村共同富裕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村振兴促进法》指出,乡村振兴战略旨在开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进城乡融合发展。2015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创新乡贤文化,弘扬善行义举,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传承乡村文明”。

乡贤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新时代背景下,提高乡贤文化价值的认识,丰富乡贤文化内涵,发挥乡贤文化在助力乡村治理现代化和促进乡村文明建设等方面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北大中文系教授张颐武(2016)认为,乡贤在乡村传统秩序与现代观念碰撞中能扮演关键人物的作用。湖南社科院黄海(2017)认为,乡贤文化作为一种“软约束”“软治理”,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有效推手。王梨(2017)认为,新农村道德建设及农民教育是乡村建设的重要话题,守护传统乡村伦理精神,继承道德传统 的伦理精华,是构建乡村社会及其农民教育的基本策略和方向。杨军(2019)在《乡贤文化与乡村治理探究》中提出,人文乡贤文化与乡贤治理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乡贤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的作用更是不能忽视,并逐步形成了农村特有的乡贤文化。马永定等(2019)认为构建传统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有效衔接机制,对于动员和组织广大群众推动农村公共事业发展和基层民主建设,完善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增强农村自治活力,提高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具有十分重要。如何把乡贤文化的发展放到乡村振兴的环境下,融入乡村共同富裕的重大场景中,进一步推陈出新乡贤文化的时代内涵,更好发挥乡贤文化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增强乡村文化自信、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独特价值是实现中国式乡村现代化建设需要做的重要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2 乡贤文化在助力乡村共同富裕中的作用机理

乡贤文化作为一种乡土文化,蕴涵着浓郁的乡土气息,随着中国乡土社会的变迁而赋予新的时代意蕴,对乡村文明建设,促进乡村共同富裕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价值和作用。

2.1 新时代乡贤文化的定义

随着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的次第展开和共同富裕建设的稳步推进,乡贤和乡贤文化日益成为地方政府和乡村治理的关注点。新时代赋予了乡贤以新的内涵,也赋予了其新的责任。新乡贤是村落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是乡村自治的实践者,是乡村富裕的引领者。在共同富裕建设的新时代背景下,乡贤文化体现出极强的内生力,即坚守着本土文化理念又积极地适应着时代的发展变迁,是乡村保持其传统与现代和谐发展的调和剂。

2.2 发展乡贤文化是乡村实现共富的内在要求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是千百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劳动创造出来的智慧结晶,每个民族和地区在文明演绎变革中都积淀了丰富的乡贤文化,构成了中国源远流长、经久不息的乡土文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包括物质共同富裕和精神共同富裕。乡风文明强调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和精神富裕程度。治理有效强调党领导下的各级组织要能够全面领导统筹协调,更好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繁荣乡贤文化,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也是实现共富的内在要求。

2.3 乡贤文化以共建、共融、共享理念为引领

在促进产业发展、营造文明乡风、重塑农村自治模式和打造宜居环境中的独特价值和作用。乡贤文化所蕴含的乡土情结、生态伦理思想、耕读文化、德治文化是最能够回应当代乡村振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等现实诉求的优势内核。《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要挖掘和保护乡土文化资源,建设新乡贤文化,培育和扶持乡贤文化骨干,提升乡土文化内涵,形成良性乡贤文化生态,让子孙后代记得住乡愁。通过促进产业发展为乡村经济建设营造积极的文化环境,营造文明乡风推动现代化城市文明与乡贤乡土情结的紧密融合,重塑治理模式作为一种“软治理”促进乡村善治,打造宜居环境为建设美丽乡村奠定文化基础。

3 当前乡贤文化发展的困境

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着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在农业农村以经济发展为主要驱动力的现代化过程中,乡贤文化被逐渐边缘化,面临着载体消失、主体缺位、价值认同危机与话语体系残缺的发展困境。

3.1 主体困境:乡贤文化建设的主体队伍虚化

“城乡二元结构”的出现和城市巨大的虹吸效应,吸引着乡村中青年去城市寻求发展机会,乡村的“空心化”成为影响乡村发展的最大屏障。《2021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21年全国外出农民工17172万人,比上年增加213万人,同比增长1.3%,其中进城农民工13309万人,比上年增加208万人,增长1.6%,在外出农民工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7.1%,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而这种趋势已经持续多年。这样的客观社会现实,一方面具有较高学历的乡村年轻一代经过“城市化”“洗礼”后很多不愿意再回农村,甚至已经不适应农村的生活环境,更不要说“反哺”农村建设了,另一方面乡村留守的老弱群体和小部分中青年由于受教育程度、能力水平、价值观念、年龄等因素等影响,很难堪当“顶梁柱”。这种趋势如果持续一两代人后,就很难再扭转。

3.2 载体困境:乡贤文化建设的承载资源退化

乡贤文化作为一种中国传统乡村文化形态,需要依托特有的文化载体,实施特别的路径来守正创新。当前,乡村建设重经济、轻文化的价值取向在相当长时间内很难根本性改变,乡贤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正在不断衰减,乡贤文化的载体普遍存在利用率低、建设失衡、缺乏特色等问题,乡贤文化所依附的人才、技术、设施、器物、村落空间、语言文字等载体正在衰减,乡贤文化与具有较高的资本、人才、技术门槛的新形态网络媒体还没有形成很好的“接口”,让与之相辅相成、互相塑造的乡贤文化失去赖以生存的社会载体和政治基础,构成其走向退化的社会原因。

3.3 价值困境:传统乡村文化的主流价值弱化

传统的乡村主流文化在多元文化的碰撞和交锋中容易处于弱势地位,特别是在一些乡村中过多的物质化宣传或引导,更多地强调一些所谓的排场,如大操大办红白喜事,有些地方甚至家里买辆新车、小孩考上大学等都要操办一下,这些习气在不断增加村民经济和精神负担的同时,也导致整个社会风气出现不好的迹象,甚至有些陈规陋习死灰复燃,这必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主流价值带来一定的冲击和破坏,甚至被混淆,被打上“旗号”招摇撞骗。作为普通村民光靠一己之力又很难去扭转,只能在这种“漩涡”里艰难生存。

4 共同富裕背景下发展乡贤文化的路径探索

习近平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中央《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挖掘和保护乡土文化资源,建设新乡贤文化,培育和扶持乡村文化骨干,提升乡土文化内涵,形成良性乡村文化生态,让子孙后代记得住乡愁。”乡贤文化如何在这样一个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中营造氛围、搭建平台、创新机制、真抓实干,是实现乡村共同富裕的题中之义。

4.1 营造“引贤”的氛围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在推进新乡贤文化建设中,要把良好的氛围营造作为首要,让乡贤充分感受当地关心乡贤、渴望乡贤的诚意和用意。要结合乡村党员文化素质好、带动致富能力强的特点,进一步挖掘和弘扬乡贤文化,让“党建引领”成为新时代乡贤文化的鲜明特色。传统的乡贤作为基层民众的代表,也是统治阶级维持基层稳定的重要代理人,而现代社会也需要“乡贤”来带领乡村,团结民心,指引方向。如浙江上虞2001年建立全国第一个区域性民间乡贤研究会,并在乡镇建立乡贤研究分会,在村(社区)建立乡贤传承基地,通过乡贤文化的挖掘和梳理,出版《上虞名贤名人》等专著30余本、《上虞乡贤文化》8辑。

4.2 打造“用贤”的平台

良好的工作平台是个体和组织价值最大化的重要载体。通过打造合适的平台,切实发挥乡贤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增强乡贤回乡的意愿,为扎根乡村、服务乡村提供动力。建立乡贤联络机制,深入实施“乡贤+”模式,充分发挥乡贤独特优势,凝聚乡贤之心、汇聚乡贤之智、集聚乡贤之力,鼓励、支持和引导新乡贤通过下乡担任顾问智囊、投资兴业、行医办学、捐资捐物、提供法律服务等,发挥乡贤优势,助力共同富裕,并打造一批具有乡贤特色的共同富裕实践成果。如浙江桐乡市通过在乡镇成立“乡贤工作室”的方式,涉及基层矛盾调解、乡村振兴、文艺特长等多个方面的工作,围绕当地中心工作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同时也营造了乡村大统战浓厚氛围,在助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中彰显了乡贤的责任与担当。

4.3 构建“管贤”的机制

发展乡贤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推进实施中要注重搭建平台,加大投入,强化考核,发挥乡贤治村的最大效能。地方党委政府要建立健全乡贤研究机制、乡贤联谊机制、乡贤参事机制、乡贤服务机制、乡贤礼遇机制,制定乡贤文化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乡贤文化工作组,通过召开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等途径进行推荐和挖掘,开展调研和摸排,整理乡贤文化脉络和线索。把培育“乡贤文化”工作纳入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创建目标体系,实施动态监测和考核评估。浙江绍兴柯桥区政府成立了乡贤总会,持续激发乡贤整体活力,凝聚乡贤力量,不断推动资金回流、项目回归、信息回传、人才回乡,有力地助推了柯桥高质量发展,目前,柯桥已实现镇村两级乡贤组织建设全覆盖,乡贤联络联谊常态化。

4.4 出台“兴贤”的实招

乡贤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文化,在保持原土味、原创性的同时,要注重传承创新,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内涵,赋予其新的时代元素,创建新的文化强盛机制,注重把培育“新乡贤”、发挥“新乡贤”作用作为工作重点,使乡贤文化保持持久的生命力。四川岳池县为了传颂乡贤事迹,弘扬院士文化,以张家院子为依托,对其进行修复、保护和改造,建立起院士图书馆和乡贤馆,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激发广大群众读书学习、干事创业的热情,展列本地彪炳史册的先贤忠烈和各界优秀乡贤人士,进一步凝聚乡贤力量,激活乡贤资源,推动乡贤参与家乡建设。

5 结语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基础、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兴盛是一个时代、一个地域现代化的重要体现。乡贤文化是一种散发着泥土芬芳的宝贵文化资源,同时又蕴含着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巨大能量。在文化自信的战略引领下,包含乡贤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必将迎来新的机遇,成为留住乡愁、振兴乡村、实现共富的重要精神支撑和思想纽带。

猜你喜欢

乡贤共同富裕建设
论相对剥夺与共同富裕的关系*
“蜀”润乡贤,“陶”享美好
共同富裕:绘就美好生活蓝图
奔向共同富裕的路上
如何正确理解共同富裕
寒露
“支部+”乡贤护航乡村治理
靠大多数,还是靠“乡贤”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别让“乡贤”成“乡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