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生活教育视野下幼儿园游戏化课程开展研究

2022-11-07赵晓梅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28期
关键词:玩具幼儿园过程

王 婷 赵晓梅

(合肥市马岗幼儿园 安徽合肥 230011)

生活是幼儿成长的第一环境,也是幼儿接受教育的第一个重要场所,游戏化课程是幼儿园教育的主要形式,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丰富幼儿的认识,达到幼儿教育的目标。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与知识建立良好的情感联系,从而达到知识深化的效果,对幼儿的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生活教育视野下幼儿园开展游戏化课程的重要性

(一)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

幼儿处于思维启蒙和语言发展的重要阶段。具有生活气息的游戏化课程,可以让幼儿在熟悉的场景中发挥想象,积极活动,从而对各种陌生的事物进行有效的认知。另一方面,游戏化的课程可以帮助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主动聆听,而教师的引导可以帮助幼儿拥有开口的机会,在听和说的过程中对幼儿的语言能力进行培养。而从幼儿认知的角度上来看,生活是幼儿最熟悉的内容,在熟悉的内容和环境中,幼儿的思维也会更加活跃,可以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对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和思考,让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生活教育视野下的游戏化课程,更加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不但可以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还可以在游戏的引导过程中,发展幼儿自主判断能力,从而达到认知水平的提升效果。

(二)符合幼儿园教育的情感需求

情感是幼儿展开行动的强大驱动力。游戏教学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调动幼儿的情感,让幼儿参与到游戏过程中,其中丰富多样的游戏形式、方法以及内容可以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对事物的认知和游戏的参与,在情绪的驱动下变得更加有效。生活教育视野下的游戏化课程,可以让幼儿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来体验不同的社会角色,进而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使其在未来遇到类似问题时,可以根据个人的角色扮演经验来展开积极的活动,并让幼儿的行动更加积极主动。同时情感可以让幼儿在面对各类问题时采用积极的态度,使其在生活、学习、活动的过程中,用乐观向上的态度来面对不同的问题,也让幼儿拥有较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二、生活教育视野下幼儿园开展游戏化课程的策略

(一)立足于生活的游戏教学

游戏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幼儿进行游戏活动,而是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让幼儿获得认知、思维等智能的有效发育。一方面,游戏化课程具有较高的趣味性,使幼儿可以主动参与的教学过程中,并在此过程中进行主动的思考和探索。另一方面,知识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中事物的总结,因此在进行游戏化课程的设计过程中也需要立足于生活,选择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再结合幼儿认知规律的基础上达到良好的教育目标。比如3~6岁的幼儿认知能力和理解水平有限,如果单纯使用文字图片等抽象性较强的教学内容,不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还会导致幼儿对教育产生抵触情绪。而教师可以采用幼儿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事物融入戏课程中,使幼儿亲身体验有趣且具有真实感的游戏活动,使教学内容能够深入幼儿心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幼儿的生活情况,选择来自生活的游戏教学内容,并引导幼儿对其进行探索和发掘,让幼儿在关联事物探索的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果。例如很多幼儿对生活中的花花草草十分感兴趣,教师可以从幼儿的喜好入手,展开植物科学的游戏活动,如“花朵染色”实验,在色彩的变化过程中,使幼儿持续保持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紧密联系生活的幼儿园活动

幼儿园活动与生活的脱节,导致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园内和园外表现天差地别的情况。为了让幼儿园的教育内容能够帮助幼儿获得有效成长,幼儿园活动也应与实际生活进行紧密相连。一方面需要选择与幼儿生活相关的事物和场景来进行幼儿园活动,另一方面还需要鼓励幼儿园游戏化课程的社会化展开。与幼儿生活相关的事物和场景,需要教师在活动过程中为幼儿创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而幼儿园游戏化课程的社会化展开,则需要鼓励幼儿园课程与社会教育进行紧密的结合,而社会化的游戏课程也是紧密联系生活的一环。例如在户外游戏化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在不同的游戏区域,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主动参加集体活动,一方面锻炼幼儿的社会性,另一方面在尊重幼儿自主性的同时,幼儿自主思考,在游戏区域中与他人合作的方法。如在积木区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幼儿分配不同类型的积木,鼓励幼儿向其他小伙伴获取不同的积木资源,达到对幼儿社交能力培养的作用。

(三)“三生”教育的有效融入

生命、生态、生活的“三生”教育互为一体,具有紧密的联系,在幼儿园游戏化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融入“三生”教育的价值体系,对幼儿的“三观”进行有效的培养,让幼儿体验生命的灵动和活力,回归自然、生活,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并让幼儿在观察周围事物的过程中,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教育和个性化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方向。一方面需要加强家园合力,使幼儿原生的家庭生活融入游戏化课程中,并通过健康、自然的生活环境,彰显“三生”游戏的活力,并引导幼儿通过观察、体验、探索,建立自己与身边环境之间的联系,为幼儿提供真实的游戏活动环境。另一方面需要为幼儿创造生机勃勃的生活学习环境,从而让幼儿在正常自然的生活环境中去体验和感知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例如幼儿园可以利用大型亲子活动,来展开游戏化课程,在亲子互动的过程中,走向大自然,对环境中各种生物、植物,在教师和父母的引导下进行有效、安全的接触,从而为幼儿的能力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体验,并在真实的自然环境中,展开学习、探索,感受自然的同时,对昆虫、天气、森林、阳光有更加深入的感受,以实现对幼儿能力的全面培养。

(四)教学做合一理论的充分落实

教学做合一的幼儿教育理论,需要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将教师的教学,幼儿的学习、实践进行充分结合,使幼儿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身心健康能力的发展。游戏化课程的开展,也是对教学做合一理论的进一步应用,一方面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幼儿的学和做,让幼儿在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中,自主发展,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做是游戏化课程和教学做合一理论的核心,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重视幼儿的自主性。例如在游戏过程中幼儿遇到的问题,面对幼儿的求助,教师应当给予适当的引导,而不是直接给出问题的答案或者直接参与问题的解答。给幼儿一定的探索空间,让幼儿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想象和生活经验,对问题进行挖掘、分析问题的解答方法,对幼儿的自主能力和问题探索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

三、生活教育视野下幼儿园开展游戏化课程应用

(一)真实丰富的游戏材料

生活化的游戏教学,无论是工具、材料、方法、环境有需要从幼儿的生活中获得,并将其合理的利用到游戏活动中。游戏化课程的主题、开展方法与幼儿日常经历的事情有良好的联系,同时具有一定的观察、体验经历,才能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游戏中的事物,并感受游戏活动给自己带来的好处。例如在“玩具买卖”为主题的幼儿活动中,教师发放的游戏材料需要基于学生生活中的实际内容,如学生的玩偶、积木等玩具,然后提供仿真的纸币,让幼儿在自己经常看到、接触到的游戏材料中,进行自我想象,并在回忆生活中景象的过程中,模仿在商场购买、销售玩具的过程,并通过幼儿手中的玩具材料,进行商品的交换购买。由此可见,幼儿经常接触的事物、材料,可以让幼儿将游戏主题与自己的经验建立联系,甚至有幼儿在购买玩具的过程中,尝试和同伴讲价。幼儿熟悉游戏材料,获得良好的游戏体验,在体验生活、实践演练生活经验的过程中,获得社交能力、社会能力的有效提升,从而达到生活化游戏课程目标。同时,教师也应当积极开发幼儿身边常见的游戏素材,比如玩具的销售,可以使用幼儿的小板凳作为柜台,玩具盒可以作为收银盒,从而在幼儿身边的材料中,不断丰富游戏材料的内容,并引导幼儿进行积极的联想和创造。

(二)音乐游戏中的日常生活

音乐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十分常见,也是与生活联系较为紧密的内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日常生活的素材融入其中。比如儿歌中有不少家庭成员称呼的内容,朗朗上口的歌词、曲调,能够帮助幼儿在音乐游戏中,掌握家庭成员的称呼方式。同时,音乐游戏是幼儿园课程中比较受幼儿欢迎的课程,在幼儿学习歌曲的同时,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幼儿随着歌词通过身体活动,进一步体验游戏中的生活元素,在调动幼儿活动积极性的同时,可以进一步让幼儿从多个角度上,体验日常生活要素,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音乐游戏《Bingo小狗》,小狗在幼儿生活中比较常见,在展开幼儿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在音乐游戏关键的节点,如狗叫声、喂小狗等处,引导幼儿展开行动,使幼儿模仿喂狗、抚摸小狗的动作,有节奏地展开游戏活动,在注意游戏节奏的同时,让游戏活动具有更多的趣味性和生活气息,从而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目的。

(三)体育游戏中的日常生活

体育游戏主要以运动为目的,以提升幼儿的身体能力、协调能力作为主要的目的,而不同的体育游戏,其原型都来自生活。教师在展开体育游戏的过程中,也应当将生活元素巧妙地融入,使幼儿能够在体育运动中进行有效的探索,并加深对相关生活内容的印象。例如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附近的公园、风景区等区域展开远足游戏活动,并邀请家长参与,在远足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家长对行走路途中看到的不同事物、景色进行讨论,让幼儿发现常见事物中的规律、原因,引导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主动思考。在完成远足活动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幼儿,通过绘画地图、风景等方式回顾远足活动,并让幼儿在动手和思考的过程中,获得有效的发展。

(四)生活化的游戏规则

游戏课程的有效开展,离不开规则的限制,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让幼儿拥有规则、边界意识也是课程的教学目的。在设计游戏规则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游戏规则的生活化。比如幼儿园投放的游戏材料、玩具箱都会有对应的标识,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通过对应的标识来认识游戏材料、玩具箱的保存地方。如教师可以用拟人的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不同的玩具都有它自己的“家”,在玩具陪幼儿玩耍后,应该送玩具“回家”的方式,引导幼儿自主整理玩具,从而将生活规则融入到游戏规则当中。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在游戏开始前教师明确了游戏规则,但是幼儿很容易忘记游戏规则的存在。教师在遇到这些情况时,应当对幼儿的行为进行及时的引导,并通过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方式进行提醒,改善幼儿的行为。比如幼儿摔玩具的时候,教师可以用玩具的角度询问幼儿“玩具摔到地上了,看看有没有受伤,它摔得会不会很疼”,从而让幼儿通过特定的游戏规则来明白生活中的道理和规律,并不断改善自己的行为,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结语

生活教育视野下的幼儿园游戏化课程开展,应当紧紧围绕生活这一主题展开。立足幼儿的现实生活,选择幼儿熟悉并且能够很快适应的内容作为课程的切入点,使用游戏这一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让幼儿在舒适的环境中进行积极自主的探索,从而有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玩具幼儿园过程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爱“上”幼儿园
平衡玩具
丢失的玩具
小小玩具,大大乐趣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
雪花的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