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省粮食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2022-11-07王晓燕

粮食问题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粮油贵州省粮食

◎李 旭 王晓燕

近年来,贵州始终牢牢守住安全底线,创新完善粮食宏观调控,统筹抓好军粮供应保障,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全面加强粮食流通监管,有效促进了粮食增产、粮农增收及粮食市场供应稳定,有力保障了粮食安全。 但粮食安全保障任务仍然艰巨, 地方粮食储备能力有待加强,粮食产业发展问题依然存在。

一、发展现状

(一)粮食生产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1年贵州省粮食播种面积4181.55万亩,同比增长1.22%;粮食总产量1094.9万吨,同比增长3.49%;全省夏粮播种面积1326万亩、 产量256万吨, 产量同比增长1.7%;秋粮播种面积稳中有增,秋粮长势好于常年。 通过“中国好粮油”示范县建设,培育了15个优质粮油新品种,示范县优质稻、杂粮、油料种植面积累计达100多万亩。

(二)粮食购进

2021年贵州省入统粮食企业商品粮油累计购进量较上年同期增加152.6万吨(折合原粮),其中省外购进量较上年同期增加111.1万吨,粮食进口量较上年同期增加14.6万吨。 饲料用粮和酿酒用粮需求旺盛,小麦、玉米、高粱、谷子、大豆等粮食品种需求量大幅增加是粮食外购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购进来源:粳稻(米)主要从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购进,籼稻(米)主要从湖北、江西等省购进,小麦(面粉)主要从河南、山东等省购进,玉米主要从东三省、内蒙等省区购进。 目前贵州与黑龙江、湖北、河南等14个省区签订了粮食产销合作协议;与中粮集团、贵州磷化集团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建立异地生产基地20多万亩,年生产调入粮食8万吨。 粮食储备规模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储备库存数量真实、账实相符、质量良好、储存安全。

(三)粮食加工

截至2021年末, 贵州省共有粮油加工入统企业319家,粮油加工企业295家(不含酒类),年处理粮油能力382万吨。 其中大米加工企业103家,年处理稻谷能力310万吨, 主要加工能力集中在遵义, 加工能力较为薄弱的有贵阳、 六盘水、毕节;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31家,年处理油料能力71万吨,主要加工能力集中在遵义和安顺,无食用植物油加工能力的是六盘水和黔西南。 粮食应急加工点168家,其中大米加工148家,食用油加工28家(8家既加工大米,又加工食用油);日加工50吨以上的104家,50吨以下的64家。 通过“中国好粮油”示范县建设,对40多套加工设备、90多条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

2021年贵州省工业总产值1261亿元,同比下降12%,其中,粮油加工总产值227亿元(不含酒类), 同比增长16%。 其中大米加工产值18.73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1.4%,比上年下降21%;食用油加工产值14.63亿元,占1%,比上年下降2.5%;饲料加工产值为58.44亿元,占4.63%,比上年增长24.34%;酒类企业加工产值1034.72亿元,占82%,比上年下降16.49%。 全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达44家,比上年增加8家。

(四)粮食销售

贵州省有优质米、特色米、薏仁米、香禾糯及山茶油等核心优势产业。 兴仁市是“中国薏仁米之乡”、榕江县是“中国原生态锡利贡米之乡”,形成“兴仁薏仁米”“锡利贡米”等公共品牌。 截至2021年末,贵州省共有五个品牌荣获“中国好粮油”称号,分别是“茅贡牌大米”“侗粮牌锡利贡米”“茅坝万万岁大米”“昊宇米业”和贵州兴仁聚丰薏苡有限公司的“兴仁”薏仁米。 2020年10月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举办的第三届中国 (福州)粮食交易大会暨第二届全国贫困地区优质特色粮油产品展销会上, 全省现场成交额71.78万元,意向成交额2305万元,签约金额37053万元。

二、存在问题

(一)企业竞争力有待提高

贵州近年涌现出一批成长较快、规模较大的产业化龙头企业, 但是由于历史和市场等原因,规模小、 起点低的家庭作坊式企业数量较多,大多采用产销一体化的初级产品经营模式,缺少精深加工技术、产品和知名品牌,带动能力较弱。 省内粮食企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相对滞后,同质化现象严重,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导致企业竞争力不高。

(二)科技创新不足

科技创新不足是制约贵州省粮食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在粮食仓储、加工、物流、营养健康主食及主食工业化等重点和特色产业领域缺乏企业技术创新中心或研发中心;企业与高校或科研院所的合作不够,在联合开展技术创新和示范方面还有待加强。 市场上优质黔粮占比不高,粮食产品品质趋同,特色不显著,与人们日益提升的粮油健康消费需求还有较大差距。

(三)品牌带动作用有待增强

近年来, 贵州省在打造粮油品牌方面作了一些努力,创建了5个“中国好粮油”和100个“贵州好粮油”品牌,但特色粮食产业发展重点不突出,难以形成拳头产业、特色产区和品牌产品。 市场竞争力弱、市场供求不均衡。 目前,还没有享誉全国的品牌,如“五常大米”“金龙鱼”等具有市场影响力的区域性品牌。

(四)项目谋划不够

部分市州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对项目谋划、论证不够重视,项目仍停留在表格或是项目简介阶段,对项目建设必要性、可行性、合规性的论证不充分。 个别部门调研不扎实,没有把一些亟待补短板、需要建设的项目谋划好;个别市州对项目谋划认识不到位,担当意识不强,主观重视不够,谋划项目数量不多、质量不高,特别是“等”“靠”“怕”思想严重。 有的市州明知项目能争取来,但考虑到自筹资金比例大、 实施难度大等原因,不愿谋项目,也不愿上项目。

(五)信贷支持力度不够

贵州省粮油加工企业银行贷款困难, 生存和发展日趋艰难。 需进一步完善粮油产品生产、收购、加工、流通和仓储等各环节的多元化金融服务,政策性金融机构仍需要在业务范围内适当扩大粮油产品加工贷款业务规模。

三、对策建议

(一)高科技支撑,加快粮油加工业发展

结合贵州省实际、产业特点和企业需求建立研发体系,合理完善顶层设计,建设高等级粮油产品研发机构,强化粮食产业创新研发,充分发挥“山地公园省”在地理、气候、环境等方面的原生优势, 促进传统产业与现代科技的紧密结合,在保护粮油产品天然属性的同时, 提升科技含量,针对特色产业,建立并扶持一批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有效带动贵州粮油产业向“高精尖”发展。

(二)高品质宣传,精心打造“贵字号”品牌

利用优质特色原生态的优势,定位并树立贵州粮油的整体品牌形象, 支持新型经营主体的“三品一标”认证,加大“贵州好粮油”品牌宣传推广力度,建设“中国好粮油”“贵州好粮油”产品专卖店,在外省市建立“贵字号”专供点,多方位、多形式宣传,精心打造“黔粮油”区域公共品牌,切实把当地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

(三)高效率实施,积极推动产业园区建设

立足贵州省农业产业发展实际,建议出台相关鼓励引导政策,在“十四五”期间建设一批粮食加工、贸易产业园区,提高产业聚集度,不断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副产物综合附加值。 加大招商引业力度,依托西南粮食城、修文玉米物流(产业)园等园区建设,筑巢引凤,积极发展以稻米和菜籽油为基础的中高端特色精深加工,与本地特色产业形成资源互补、产业连接。

(四)高定位谋划,项目建设推动产业发展

以第二期优质粮食工程建设、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乡村振兴等为契机,结合贵州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现状、优势和短板,编制科学的优质粮食工程实施方案。 积极谋划建设10个省级优质粮油示范县、30个优质粮油企业、100个示范优质粮油示范店;建设45个粮食质检项目、2个粮食质量追溯平台、9个市级应急保障基地、30个县级应急保障中心等项目。 重点围绕产业布局、产业基础、产业链、疫情防控政策和“十四五”规划发展方向进行谋划,实施在建项目“清零”工程,狠抓问题督导落实,有效促进项目早日落地投产达效,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五)高品质服务,提高财政资金扶持力度

统筹安排各类涉粮财政资金,建立粮油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 提高财政资金扶持力度,并为贵州省粮油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信贷、保险、税收等各项优惠政策,推动贵州省粮油加工产业发展主体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破解粮油企业融资难题。 结合全省各县(市、区)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健全和完善全省现有粮油产品的市场服务体系,组建一批粮食集团,大力发展粮食精深加工产业,促进全省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粮油贵州省粮食
珍惜粮食
十八连丰!我国粮食产能稳步提升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那些教我们珍惜粮食的金玉良言
2019年贵州省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
最新粮油批发行情
贵州省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图表
最新粮油批发行情
最新粮油批发行情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