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背景下高校体育公共课“体医融合”教学的创新探究
2022-11-07冯灿长沙学院体育学院赖志强长沙县昌济小学罗虹霞湖南师大附中星城实验学校
冯灿 长沙学院 体育学院 赖志强 长沙县昌济小学 罗虹霞 湖南师大附中星城实验学校
党中央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以全方位、全周期的视角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统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先后出台《“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等文件,就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全民健康更高水平的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的健康和健身需求,强化体医融合,加强非医疗健康干预,发挥全民健康在健康促进、慢性疾病预防和康复等健康管理工作方面的促进作用。2018年9月10日,国家领导人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却逐年下降,增强体质、身心健康成为人们对美好生活愿望的诉求。近年来,虽然青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有所改善,但是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仍然存在下滑的趋势,由于大学生进入大学后不良的生活作息,从小没有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体育健康意识淡薄,以及高校体育教育体系缺失,学生体育锻炼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高校学生驼背、近视、肥胖和体质健康率下降成为常态化。高等教育是学生走入社会的最后一里路,学生在校形成的良好运动习惯和科学锻炼常识对其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都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高校大学生健康问题是当前学生健康发展中的痛点和难点,也是我国共同关注的重点议题。在“健康中国”视域下,通过考察,结合我校“以体育人”传统以及实践工作,明晰我国高校“体医融合”教学改革的战略性意义,探寻地方高校公共体育课“体医结合”教学改革的教学目标,提出具有对性的可行性教学改革策略等建设性建议,为我国高校体育公共课“体医融合”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性建议和理论上的帮助。
一、体医融合的内涵
体医融合强调从体育看医疗,认识基本根源,明确为了降低疾病风险该如何运动,从而增强体质,减少各种疾病发生,提高工作和生活效率;从医疗看体育,发现体育在健康促进、疾病预防等方面的功能价值,因此医疗和体育结合是实现全民健康的迫切需求,努力推进体育与医疗的更好结合,要想二者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就需要体育和医疗的融合,通过科学的运动改善健康水平、预防和治疗慢性病,用精准、精湛的医疗手段来服务科学运动。
对于“体医融合”定义也是众说纷纭,最早是由我国学者宣海德提出并阐释了体医结合的概念,近年来,国家多部门相继颁发了《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共同指出要促进体育与医疗深度融合发展、推进形成运动健康促进服务模式。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认为体医融合就是运动保健、运动康复、运动医学、运动评估、运动处方等多方面知识的融合,是体育与医学的紧密结合,它是以医疗为导向,是一种综合性健康促进手段,用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精湛的医疗技术来指导人们科学运动、疾病预防治疗与康复,是身体迅速回归健康的最有效手段。其中体是指通过掌握正确的身体锻炼方法理论和技巧体系,科学、安全地进行有效的体育锻炼,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二、高校体育公共课“体医融合”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体医融合”教学改革的战略意义
随着“全民健康”和“全民健身”的深入开展,学生们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涨,但是参与运动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健康知识和运动损伤知识不够,导致学生经常发生运动损伤的问题。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健康中国建设,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也相应地逐渐全面发展,全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得到稳步提升,体育产业发展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本文在探析我国体育教学过程中“体医融合”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地方高校公共体育课“体医融合”教学改革路径研究与实践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向学生普及健康、科学而安全的体育锻炼知识和健身方法,充分发挥“体医融合”在学生健康促进、非医疗健康干预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向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的方向去努力。在健康中国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指引下,通过体医融合培养方式,让学生获得体育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还要培养学生健康意识、健康常识和运动康复知识等体育素养,全民培养健康守门人,让学生形成科学的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有效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让学生成为“基础厚、素质高、能力强、全面协调发展”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二)学生亚健康高发趋势呈常态化
由于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后,抵挡不住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诱惑,导致久坐时间越来越长,伴随着亚健康情况和群体主体呈现年轻化趋势,尤其是在校大学生,他们已成为亚健康的高发人群。在学习生活中,学生的平衡性差、协调性差、情绪不稳定等情况越来越多,以及经常出现学生的头颈前引、驼背、高低肩、脊柱侧弯、X型腿和O型腿不良身体姿态,这些亚健康状况长此以往将会更加严重,妨碍学生机体器官正常的生长发育,引发肥胖、发育不良骨骼疾病。因此,新时代背景下实现体医融合势在必行,改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刻不容缓。
三、健康中国背景下“体医融合”的教学改革目标
(一)回归体育本源,增强学生身体素质
体育的高质量发展不仅体现在高水准的竞技运动,更是全民健康和全民健身的体育发展。因此,体育课程要以促进学生“健康第一”为要务。体育课应该在教师和学生愉快互动中进行,技能和技术水平得到相应的提高。运动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心理和体验感增强。让体育教学回归体育本源和本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养,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体魄强健。
(二)转变学校体育教育理念,加强体医知识互通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指引实施健康中国战略,首先要切实转变体育教育观念,创新“体医融合”理念,打造体医融合、运动健康促进新模式。由侧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转变为健康常识、习惯养成和体育精神的培养,由重技能成绩转变为“立德树人”“以体育人”,引导学生主动、自觉、积极参与锻炼,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核心素养,养成终身体育能力要充分发挥体育在体质健康促进、慢性病管理、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体育课程改革并不是拘泥于单纯运动技能的教学,而是教学目标将增强技能和体育学生的兴趣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意识、健康常识和体育锻炼习惯。
(三)树立“健康第一”理念,发挥体育的预防、保健、康复功能
大学生涯是大学生获得专业技术知识,提高体育核心素养,拓宽知识领域的重要整合阶段,在此阶段,他们的心理、生理各方面都趋于成熟。在体育教学中要树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深度加强体医融合,把握学校体育本质,学校体育为了学生身心和健康的和谐发展,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确立“因需而教”的体育课程教学设置改革,根据学生的各种需要为他们“量身定制”,依据学生专业的选择特点及其未来从事职业的定位,开展应用性较强、学以致用的运动保健学、运动损伤与急救学、体育美学原理及各种科学健身训练方法等内容的教学,通过体育课、体育锻炼以及课余竞赛和训练等形式向学生传授“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等知识,培养学生健康体育、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的意识和理念。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开设“体医融合”处方式教学课程,开设运动处方选修课、运动损伤与急救选修课,通过学校和医院的实证研究和学习,制定头颈前引、驼背、高低肩、脊柱侧弯、X型腿和O型腿不良身体姿态的运动处方,以及制定减肥运动处方、近视的运动干预机制和防治近视运动处方的制定。通过运用形体训练、体育舞蹈和健美操等课程来培养学生的气质,塑造学生健康形体;把体育养生保健课程的普拉提、瑜伽、民族传统养生等课程,让学生掌握心理调节和控制方法。这些课程让学生在毕业后走出社会,在工作和岗位中能把学到的健身知识和健康理念学以致用,拥有健康体魄为步入社会后学生自觉锻炼创造了条件,满足社会需求,胜任工作岗位。
(四)改革体育考核评价体系
体育考核评价在学生体育学习中起着导向和激励作用,我们应以理性评价为导向,促进体育课程的优化,以有效的教学研究和实践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高校体育教学应该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充分认识终身体育和全民健身、健康之间的密切联系,了解体育健身功能和体质健康促进功能。体医融合体育课程考核不但把考勤、运动技能、身体素质作为考核指标,还要引入体医融合理论知识考核,让学生结合自身或者其他同学的身体特点和未来职业特点,来制定相适应的运动处方。
四、健康中国背景下“体医融合”的教学改革策略
第一,建设“健康中国”的视阈下,高等院校应重视体育在慢性疾病和心理疾病预防与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在高校开展“体医融合”的教学改革,改革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完善体育考核评价指标,不断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同时,让学生能基本掌握和运用康复运动知识和健身方法,加强不同专业学生的专项体能训练。
第二,强化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养。体育教师对体医融合的认识和理解及其素养能力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改革成效。优秀的教师必须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和创新。随着互联网络技术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体育教师面对“体医融合”教学新模式的改革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体育教师具备深厚体育技能知识储备的同时,还要掌握基本的医疗保健知识、心理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并不断进行多学科知识结构的更新与提高,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和兴奋点。另外,基于体医融合视角,通过各种途径提升体育教师综合素养,让老师具备整合和灵活运用扎实基础知识储备的能力。
第三,开设处方教学模式课程教师培训,增加教师处方教学能力考核等;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库,及时让教师能够客观、准确地了解学生学习动态与锻炼动态,科学把握体育锻炼的量和强度,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健康素养和应急技能要求。
五、结语
在“健康中国”的指导下,我国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改革采用“体医融合”的教学模式,深入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学校-体育-医院”三位一体的“体医融合”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体育在体质健康促进、慢性病管理、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和价值,要不断促进体医融合人才队伍建设,规范运动运动处方师的培训工作,推动体医融合的深度发展,更好地满足学生身心健康需求,努力为建设健康中国、体育强国作出积极贡献。因此,需要与时俱进地推进体育教学改革,建立学校体育与医疗的深度融合,促进高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做学生生命健康的“守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