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话语·真实景观·人物群像
——抗疫纪录片《一起走过》的主流价值传播
2022-11-07王文斌
◆熊 越 王文斌
庚子年春,新冠病毒在世界范围内蔓延扩散,成为新世纪以来对全人类影响最深远和破坏性最大的公共事件。作为国内疫情的首发地,湖北武汉一夜之间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全国人民用不同的方式驰援疫区,逆向而行,投入到这场艰苦的抗疫战役中。站在暴风之眼的湖北电影业以“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使命担当,推出了一系列抗疫题材的电影作品,记录抗疫故事,传播主流价值,树立国家形象。截至2021年底,由湖北省摄制、出品并对外公映的纪录片和故事片多达十余部,取得了突出成绩并受到国内外媒体关注。其中,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和湖北长江电影集团等单位联合出品,由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联合摄制的《一起走过》,是我国首部全景式真实记录武汉抗疫历程的纪录电影,先后荣获2021年第17届中美电影节金天使奖“年度最佳纪录电影奖”和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纪录片提名奖”,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该片不渲染恐慌,也无意重新揭开人们的伤痛,而是重点展现疫情中普通群众的勇敢和温情,在传播主流价值和弘扬英雄主义的同时,也让观众反思生命、感恩生活,成为众多抗疫题材影片中的一抹亮色。正如影片总导演朱勤效所说,“我们要让后人看到这段真实的历史。同时这部电影不是为了去触碰大家的伤痛,而是要温暖有爱,传递出希望。这种温暖,是人类情感共通的。”
一、国家话语:民族精神的生成与传播
国家话语是国家意志的代表,是话语主体在代表国家或政府处理国内外相关事务时所产生的言语作品。国家话语体系的建构,有利于国家实现对外塑造国家形象、展现国家实力,对内加强民族凝聚力、提高文化向心力的整体目标。国家话语既是国家意识形态的载体,是国家意志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对外交流和对内宣传的有力表现,同样也是一种具体的实践行为。国家意志在影视作品中的贯彻,本质上是主流意识形态的对外传播,成为现代化话语体系生成的重要部分。纪录片《一起走过》在刻意弱化“宏大叙事”的拍摄策略下,通过加强国家话语的生成与传播来展示国家的关怀和民族的力量,有效提高了影片话语的权威性和真实性。
《一起走过》在无解说词、无旁白的单纯记录下,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播报》的声音作为时间线索进行叙事,串联起平民英雄的故事。从影片开头中央电视台于2019年12月31日播报武汉卫健委发布关于不明原因肺炎救治工作的通知,到2020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为新冠肺炎防控救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再到1月23日武汉封城,以及影片最后播报2020年4月8日武汉市解除离汉通道管控措施,这四条央视《新闻播报》构成整个影片的时间框架,期间穿插数条抗疫相关的央视新闻,使整个武汉抗疫乃至全民抗疫的过程被真实且权威地呈现出来。导演选择央视《新闻播报》作为事件切口并非巧合,而是因为央视新闻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其内容是代表国家的政务媒体话语。新世纪以来,它早已成为国家话语在国内外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并无形中成为人们社会实践活动中衡量真实和权威的标尺。可以说,抗疫题材纪录片中国家话语的出现是重建国民信心、给予民众力量,并唤起观众对国家及民族身份认同的直接途径,也是纪录片影像内容跨越时空还原事实,建构观众和影片之间心灵共鸣的有力支撑。伴随着央视《新闻播报》的画外音,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特征彰显出来,观众也再次成为历史的见证者。在广州、南京、成都等各地亮起的“武汉加油”“中国加油”的霓虹灯触动了银幕前的每一个人,镜像语言的精神内涵和政治内涵在这些画面中传递出来。《一起走过》用镜头记录下一系列的感动和感恩画面:“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各地的人们纷纷为湖北捐赠医疗和生活物资;“江苏来了”“山东来了”……各地医务人员义无反顾地奔向湖北;尚未出院的病患老人,在自己的小本上记下了一个个医生的名字和地址,“你们太好了”,“我要记住你们的名字”。国家精神和民族力量在此刻得以彰显,在这一场浩劫中中国人迸发出极强的民族凝聚能力与社会动员能力。“中国人从不把自己视为地域性的、个别的统一体,相反,他们把自己看作无所不包的统一体”,“无所不包的统一体”所指的便是“家国天下的统一体”。影片中,民族精神与个人精神融为一体,成为国家精神的真实写照。
二、真实景观:纪录电影的聚焦与内核
就纪录片而言,导演对于真实事件如何取舍和呈现,以及如何权衡真实与艺术之间的关系,直接决定了影片的艺术水平和整体风格。尤其是对于新冠疫情题材电影来说,一方面,抗疫过程时间长、跨度大、内容杂、风险高,给拍摄增加了很大难度,也对后期剪辑提出考验;另一方面,全国人民都是新冠疫情的亲历者,人们的感知各不相同,如何在不同的现实记忆里寻找共通感则显得尤为重要。是追求现实性的再现还是艺术性的营造?看似二元对立的电影制作过程体现着导演对于生活世界的艺术再造。
《一起走过》用全景记录方式将镜头聚焦于武汉抗疫一线,并重点展示武汉封城期间的真实景观。除夕前夜,当全国家家户户准备阖家团圆时,常住人口高达1100万的武汉却被按下了暂停键。封一座城、护一国人。影片用航拍镜头记录下封城中的武汉,空荡荡的城市在灰色滤镜的加持下越发阴暗,犹如世界末日。夜晚寂静的马路,唯有道路两旁灯光闪耀,霓虹灯照耀出“武汉加油”的标语,看似一片和谐的画面背后却隐藏着未知的恐惧。车辆限行、小区封闭、物资限购,导演没有用过多的笔墨来渲染武汉封城下的恐慌和不安,而是用几个全景镜头展示街道两旁全部关闭的商铺,以及道路上架起的黄色围栏,栏杆上高高挂起的红色中国结和冷清的街道形成鲜明对比,将观众拉回曾经的紧张时刻。封城下的武汉,是疫情在全国各地肆意蔓延的城市缩影,每一个观众都能在其中看到熟悉的“街景”和“故事”。火神山医院同样以航拍镜头呈现,排着长长队伍的救护车在阴云笼罩下显得格外渺小。此后,导演用一系列的跟拍镜头展示医院里医护人员对病人救助的真实场景,病人的无助和医生的坚持交织在一起,镜头的晃动伴随着医护人员的喘气声,呈现出一股生命无常的现实感。无论是特写镜头中突然变成直线的心电监护仪,还是医生摘下口罩后脸上的勒痕,还是厚重防护服下遮挡不住的水汽,无不在告诉人们这场“战争”的不易。但不易只是灾难的表象,是真实景观于各方面的再现,它们最终都指向同一内核:对生命的反思,对日常生活的珍惜。
世界著名电影理论家巴赞在评价西部片时曾提出:“西部片必然蕴含着比青春的活力更深一层次的奥秘:永恒性的奥秘;这个奥秘在一定意义上等同于电影的本性。”德勒兹也有着类似的观点,认为如果直接用语言来表达意义,那么意义反而会失去。艺术需要使用语言的可能性,而非能指和所指的直接关系。记录灾难和伤痛并不只是要让后人重温这一历史,更多的是要触发这一历史背后的“奥秘”,引发我们对后疫情时代的深刻反思,这也是影片的艺术性目标所在。当习以为常的牛奶和蔬菜成为稀有物资,当日常出门遛弯变成一种禁忌,当自由呼吸成为病毒传播的途径,甚至当健康地活着都变成一种奢望时,人们不得不开始反思生活,反思生命。正如影片所说,“不只是武汉按下了暂停键,就是对我们每个个体,可能对全社会都按下了暂停键。武汉在重启,我们自己,似乎也在重启”。在这样一场灾难中,人们停下奔波的脚步,付出惨痛的代价,最终得以重启自己。《一路走过》结尾处,紧急救援队的志愿者王紫懿和王震在一起经历了抗疫救援志愿任务之后,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他们的婚姻代表着新生活的开始,是他们的“重启”,也是影片传递给我们对于新生活的希望。
三、人物群像:个体与集体的融合
疫情之下,许多人民英雄涌现出来,他们平凡而普通,却展露出一股强大的力量,“乔木亭亭倚盖苍,栉风沐雨自担当”。《一起走过》将集体英雄摆在台前,以多线叙事的方式展示巨大时代背景下个体的选择: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钟鸣医生在封城当天逆行出发,坐着空无一人的动车来到武汉,并立即投入到抗疫一线;武汉中心医院的蔡毅医生带领科室的医生和护士始终坚守自己的岗位,不曾停歇;志愿者王紫懿自发组建“W大武汉紧急救援队”,在封城期间专门接送缺乏交通工具的待产孕妇去医院生产,被称为“新生命的摆渡人”;饭店老板娘邱贝文坚持给医院送外卖,24小时在线,为医护人员提供了坚强的后盾;多闻社区的党支部书记田霖每天碎片化睡眠,帮助群众解决生活所需,却很少有时间回家照顾自己的家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援鄂医疗队的代表陈红已经57岁,仍坚持每天奔跑于各个病房之间,亲自推车运输医疗物资,并细心地和每一个病患沟通;中建三局火神山医院建设者代表刘伟,放弃春节阖家团圆的机会,第一时间前往火神山,夜以继日、不分昼夜地建设医院。导演借用他们的故事,将个人融入宏大叙事中,向观众展示平民英雄人物群像,让人们知道中国人在疫情中是怎样一起走过的。这些个体既是特殊的,也是普遍的,他们是一类人的“脸谱”,是在疫情中挺身而出、贡献自己微弱力量并不求回报的群体缩影,他们共同构筑起疫情背景下的集体记忆。正如影片中志愿者王紫懿所说,“在这个特殊时刻,你反而感觉到人间比平时更温暖”,影片传递出的影像记忆是温暖和坚韧的,随着时间流逝与记忆衰退,这股温暖将始终活跃在国人的骨血里。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一起走过》在描画平民英雄人物群像的同时,也尽力纪录下每一个个体的点滴,虽没有将这些个体的故事一一铺开展示,然而他们的形象是一样的,他们同样也是平民英雄。特写镜头中展示医务人员的防护服,上面写着“多多妈”“糖豆妈”“小天使”等;坚守在一线的护士对着镜头哽咽,回忆起女儿的话“妈妈,能不能不报名”,这提醒观众他们不仅仅是医务人员,还是妈妈,是女儿,是父亲,是各自家庭中不可缺少的成员;志愿者老杨在送孕妇前往医院生产后,返程途中被告知孕妇是疑似病例,全家惊慌不已,而他自己却坦然地独自前往隔离;社区书记田霖每天工作长达二十多个小时,面对群众的不理解,他没有抱怨也没有愤怒,但却在听到一声感谢时抑制不住地留下泪来;还有在方舱医院内隔离的“小品哥”夏斌,家中尚有未成年的儿子,夫妻二人却同时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他强压住内心的恐慌和焦虑,坚持每天拍摄各种表演逗妻子和病友开心,帮助他们减少不安……影片还插入了患者在病区内拍摄的几段小视频,向观众展示出一个超出人们认知的、充满欢笑的生活环境:医护人员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和患者一起做操、跳舞,表演时十分开心。对于病患来说,医护人员不仅是治病,更是治心。同样对于医护人员而言,这些欢声笑语也是对紧绷着的心弦的舒缓。
影片将这些碎片化的内容串联在一起,一点点积累,再在影片最后完成情感的迸发,最终实现了传统的大团圆结局。结尾处特意拍摄钟鸣医生和蔡毅医生回家后父母孩子团聚在一起的画面,那一刻的团聚,将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内在情感和精神融为一体。那不是个体的团聚,而是集体的团圆。在个体和集体这场看似二元对立的博弈中,“家”与“国”最终交织、融合在一起,有国才有家。影片中形形色色的个体毅然地选择了集体,走上没有硝烟的战场,这正是鲁迅先生在其杂文中所说的,“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结语
不可否认,影片《一起走过》仍有些许不足,由于时长所限,多角度叙事结构使影片故事内容略显笼统,在强化感动的基调下并没有完全树立起饱满丰富的人物形象。这也是大多纪录电影容易出现的弊端,关涉到纪录电影实践过程中对“概意”生成的理解。但瑕不掩瑜,作为最早深入武汉抗疫一线进行拍摄的纪录电影,《一起走过》成功讲述了在逆境中前行,在磨难中坚守,在悲痛中守护的平凡英雄的故事。摄制组在拍摄过程中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为新冠疫情的阴霾尚未彻底散去的寒冬带来暖暖的温情,生成真正的“治愈系”力量,传播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透过这些珍贵的影像,我们致敬过去,感恩当下,思考未来。
注释:
[1]王诤:《纪录电影〈一起走过〉今日公映:温暖、有爱,传递希望》,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294101,2021年4月 20日。
[3]许纪霖:《家国天下:现代中国的个人、国家与世界认同》,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72页。
[2]【法】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崔君衍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204页。
[4]邢北冽:《生成视域下的纪录电影构建策略研究》,《当代电影》,2021年第12期。
[5]王文斌:《青春摆渡与镜像疗法——当下中国“治愈系”影视剧的文化征候》,《文艺研究》,201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