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模式探析
2022-11-06储莉
【摘 要】现阶段,新时期的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工作已正式进入启动阶段,为了确保我国各地区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仍能保持良好的发展状态,各地企业在产业发展方面作出了相应的转变。自《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发布以来,在相应法规和规范的共同指导下,皖江城市带已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截至目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涵盖近60个县(市、区),总面积7.6万平方公里,占安徽省总面积的一半以上。论文结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背景,分析了产业转移和皖江城市带发展的关键点,在总结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
【关键词】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模式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2)08-0114-03
1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背景
①经济发展形势瞬息万变。在国家区域改革等工作迅速推进的同时,深入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和转型升级成为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任务。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地处我国沿海地区的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各种开发成本与过去相比显著增加,这是影响我国传统产业可持续發展和进步的关键因素。上述地区以往的发展优势伴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削减,且向外扩张工作尚未正式得到有效执行。此外,受到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我国将加快实施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基础设施条件的不断改善,促使我国中西部地区在复杂的时代背景下显示出一定的要素成本优势,基础产业的发展空间非常广阔[1]。因此,我国的产业转移方向发生了显著变化,在相应的政府规划指导下,沿海地区原有的大量产业提高了转移至中西部地区发展的积极性。从实际情况来看,产业发展效果良好,这也是扩大产业分工、构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具体实践。
②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为了落实国家发展过程中制定和遵循的重要理念。早在2008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发展的主要方向,并且明确了安徽省在长江三角洲区域分工合作环节中的重要作用,制定了相应的任务目标和规划方案。为了完成这项重要的国家任务,安徽省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并在2008年全国两会期间制定了详细的规划,提出了在安徽建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重要构想。2008年10月,安徽省政府向国务院上报《关于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积极推进泛长三角区域合作的请示》。2009年1月,国务院领导同意关于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有关问题的请示[2]。
③与其他城市相比,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中的各个城市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这也是皖江城市带在全国范围内能够始终走在转移产业承接前列的关键因素。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体现,皖江城市带的发展是必要的,地理上的天然优势促进了产业的持续发展,夯实了丰富的基础产业,同时,降低了各种要素的成本。直至20世纪90年代,皖江城市带表现出的优势达到顶峰,特别是在招商引资方面,通过与长三角地区的创新性对接,充分发挥土地集约利用的优势和作用,在随后的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建设中积累了宝贵的发展经验[3]。相应地,随着承接产业自身规模的扩大和结构的复杂化,正向循环的发展特征促进了发展过程中整体效应的发挥,走出了一条具有探索特点的产业转移承接之路,为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崛起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2 产业转移与皖江城市带发展的关键点
2.1 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必然性
2.1.1 结构趋同与重复建设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呈现出明显的快速发展趋势,但由于受经济、地理等条件的影响,其产业结构表现出了趋同的不利特性。本文以上海、江苏和浙江为例进行分析,上海市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为0.7∶39.9∶59.9,浙江省为5.1∶51.8∶43.1,江苏省为6.5∶53.9∶39.6。从上述省市的产业比例来看,浙江省和江苏省的第二产业比重较高,第三产业处于中等位置[4]。由于主导产业类型在各省市的选择环节表现出了同质化严重的特征,这使得多数产业实际上已经步入了重复建设的恶性循环。
2.1.2 要素价格上涨
当前,出生率的下降导致原本为长三角发展提供的劳动力优势消失,自身资源储备的枯竭大大降低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据统计,2009年上海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约为4.3万元,江苏省约为3.6万元,浙江省约为2.7万元;2010年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的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约为4.7万元、4.1万元、3.1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3%、12.9%、11.5%。基于此,城市人口基数的减少导致企业雇佣劳动力时的经济成本增加,促使多数具有劳动密集特征的产业开始进入转移状态。此外,经过多年的基础设施和建筑工程建设,长三角地区的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土地价格也在持续上涨。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发展规模受到了严重限制[5]。因为各种资源的匮乏,长三角地区的企业在生产上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迫使其将部分产业向外进行转移,希望能够找到适合企业发展的正确方向。
2.2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必要性
2.2.1 安徽自身经济发展的需求
当前,安徽人口基数较大,农业是支撑安徽发展的关键产业类型。与此同时,由于各种地区和经济发展因素,安徽错过了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的时机,也未能明确这一发展机遇的意义,导致安徽的发展方向不明确,影响了安徽未来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实现跨越式发展最终目标的关键是搭上新一轮产业转移的“快车”。安徽在地理位置和交通运输方面具有先天优势,是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最佳承接地区之一,这明确了安徽在整个产业转移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此次转移的成功是推动皖江城市带区域增长角色转变、引领国民经济发展浪潮的前提条件。
2.2.2 实现区域均衡发展的需求
安徽省位于我国中部地区,是连接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的桥梁。中部崛起是继西部大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之后,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的又一重大战略举措,这给位于中部地区的安徽省带来了新的经济发展机遇,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匹配中部崛起目标的产业特性,进一步凸显了安徽在区域经济發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3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制约因素
3.1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外部制约因素
对于皖江城市带来说,想要实现承接产业转移目标将会遇到重重阻碍,在执行过程中将面临许多潜在威胁。
3.1.1 来自发达省份内部的威胁
虽然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活动较为活跃的地区,但实际上其仍然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省份就是江苏省。为了缩小江苏省内部经济发展的差距,在对口支持政策的指导下,为支持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鼓励政策和优惠条件。例如,较为典型的是广东省与浙江省形成的阶段性经济发展态势,这将极大地影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效果和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
3.1.2 来自其他省份的威胁
随着新一轮产业转移发展浪潮的到来,我国大部分中西部地区在明确产业转移带来的优势后,均有意愿依托国家创造的发展机遇,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与皖江城市带相比,武汉城市圈等中部城市群在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方面差异不大。西部地区作为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核心地区,也建立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因此,其有强烈的意愿搭上产业转移这一“发展快车”,这导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压力增加。
3.2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内部制约因素
3.2.1 产业链与集群效应问题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安徽省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但其整体发展状态仍然表现出诸多不足之处,如产业链的不完善极大地影响了产业转移后的经济效应。大多数企业完成产业转移工作的核心在于具有完善的产业链与其匹配,然而,从产业布局的角度来看,皖江城市带具有分散化的特征,因此,难以在短期内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换言之,想要获取更多的产业转移机会但自身的吸引条件仍然不足[6]。
3.2.2 人才缺乏与创新不足问题
劳动力数量多并不意味着拥有大量的高科技人才储备,虽然皖江城市带的劳动力资源条件丰富,劳动力价格低廉,但缺乏高科技人才,且现有人才无法支持企业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目标。此外,由于缺乏创新能力,企业仍以加工产品为主,且具有一定科技性、创新性以及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数量过少,这也是其整体产业链生产处于低端的主要原因。
3.2.3 市场意识不足问题
小富即安的思想严重影响了安徽省部分群体积极进取意识的形成,自身内陆省份的位置特性也加速了这一思想的“蔓延”。部分市场主体严重缺乏市场意识以及竞争意识,随遇而安是其最常见的思想意识形态。同时,与外界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高,地方保护倾向依然存在,这些问题都将成为限制皖江城市带快速发展、融入长三角经济圈的关键因素。
4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
4.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障要素供给
基础设施建设是一大重要方向,如果对其进行初步划分可以分为硬与软两类环境建设内容。首先是硬环境。政府应牵头完善交通配套设施,强调交通运输和水利建设的重要意义,从而建立一套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此外,应融入现代化的思想与先进的技术,以物流为例,持续更新与完善基础设施是打造规模化与专业化物流体系的前提条件。工业园区的建设也应作为硬环境建设的关键部分,应保证园区布置的科学性,并在科学管理思想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产业转移承接的优势。其次是软环境。相关部门需要加大科学教育方面的投入力度,强化专业技术方面的培养,全面优化现阶段的劳动力,保证人才的供给能够紧跟时代的变化[7]。政府对于全面投资助力经济建设的企业要给予高度关注,并对其进行经济政策支持,此外,需要保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用电和用地等方面的需求得以满足。
4.2 培育主导产业,提高产业配套能力
作为促进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产业类型,主导产业的意义在于带领区域迈入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对于皖江城市带来说,应立足于现实经济条件,并联系区域发展实况推动主导产业建设,为实现上下游产业发展目标提供完备的条件。此外,应注意强调招商引资的重要意义,做好教育资源引进工作,并给予薄弱产业更多的实际扶持条件,从而对产业配套能力的提升予以持续帮助,为构建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特征的产业链奠定基础。
4.3 解放思想,增强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皖江城市带需要打破其传统保守的发展观念,要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占据主导地位,要本着“主动出击”的意识和决心去开展此项工作,通过出台和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来吸引更多的客户。与此同时,政府部门需要明确服务意识强化的重要意义,从而创设出更为优质的营商环境。在承接环节,需要给予包含更高科技含量并具有绿色环保属性的企业更大的扶持力度与现实扶持条件,引导企业逐渐迈向自主创新道路,为实现产业链层次的根本性提升目标提供完备的条件。
4.4 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
产业承接的关键在于优质企业的引入,但应该清楚的是,皖江城市带引进的不是发达地区高消耗、高成本的技术或企业,也不是被淘汰企业的“收容地”。对于优质企业来说,政府应该对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企业在当地发展做好参谋工作,同时,多渠道向企业宣传解读惠企政策举措。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政府需要先行制定产业政策,然后做好引导工作,确保区域内所有主要企业都能实现长效发展目标。
4.5 立足产业优势,拓展产业链条
良好的资源条件是皖江城市带的突出优势,经由长期发展已经逐渐形成包含基础性、资源性特征的产业链条。因此,在产业转移承接环节应明确區域特征与资源类型,依托良好的资源优势来创新发展格局,达到产业拓展的最终目的。各个沿江城市在皖江城市带整体发展的带领下,自身的产业基础条件优异,建议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建立与其他地区的合作关系,展开在重工业、建材方面更多的合作,例如,合肥、芜湖等地配套能力优秀的产业属性,使得其已经形成一套特有的产业模式,具有极为广阔的产业转移承接前景。皖江城市带应立足于自身产业优势,深入分析产业发展实况以明确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建议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电子、皮革以及塑料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方面,并将其作为产业承接的重点部分。江苏的橡胶与装备制造、上海的新材料与电子信息等产业,也应作为皖江城市带的产业承接重点。同时,大力引进投资者,努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通过各方经济的不断涌入,推动当地经济体系的快速形成,助力经济发展[8]。
4.6 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的通道
皖江城市带需要提高转移通道搭建的主动性,以更好地发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优势,建立包含梯度转移全部内容的承接网络。沿海交通线是产业转移加速的关键内容,因此,需要明确交通线建设的重要意义,从多个角度分析东部与皖江城市带的交通发展现状,切实落实交通线建设与发展方案,为建立紧密衔接的市场关系奠定基础。此外,提升皖江城市带融入长三角地区速度的关键在于物流体系的建设,首先构建物流枢纽并融入更多的现代化网络资源,其次加强信息化建设以打造便捷的交流平台,继而实现信息共享,充分发挥转移通道的优势。
5 结语
综上所述,安徽省自身条件与未来发展方向的明确,使得其应将更多目光投向承接产业转移方面,但同样应明确自身的发展重点与承接可能面临的阻碍,影响这一过程推进的关键在于自身的发展思想,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在强化基础建设的同时,落实产业配套能力提升方案,为安徽经济获得更多的提升机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打造高质量发展示范区[J].中国经贸导刊,2021(15):39-41.
【2】孙雷,崔育宝,刘桂建.产业转移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研究——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例[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20,22(5):50-59.
【3】王建民,蒋倩颖,张敏,等.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低碳发展效应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9,38(2):50-54+85.
【4】汪群,李军改.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融资能力分析[J].北方经贸,2017(9):114-117.
【5】郑艺.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的皖江城市带区域物流发展分析[J].时代金融,2017(9):50-51.
【6】余雷.皖江城市带产业区位商动态变化与承接产业转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6(20):121-124.
【7】鲁楠.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力资源发展问题研究[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5(2):12-17.
【8】闫静静,刘洒,高中雅.皖江城市带对产业转移的承接能力提升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6):93-94+97.
【作者简介】储莉(1977-),女,安徽青阳人,讲师,从事经济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