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助推减贫的实践案例与行动策略
——“职业教育助推全球减贫进程论坛”综述
2022-11-06王斯迪
2022年8月20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协办的“职业教育助推全球减贫进程论坛”在天津举办。作为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的平行论坛之一,此次论坛围绕全球减贫及国际合作的经验,分享了各国减贫的有效做法,介绍了中国职业教育助力脱贫攻坚案例,共同探讨职业教育助推国际减贫行动策略。本次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党总支书记、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中国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琦主持。围绕论坛主题,国家乡村振兴局考核评估司副司长延欣、云南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副局长宁亚宁、贵州省教育厅副厅长杨天仪以及来自马来西亚、瑞士、德国等10个国家的24位专家学者分别作报告,为职业教育助推全球减贫进程提供借鉴。
一、职业教育助推全球减贫的理论背景及政策导向
(一)职业教育促进扶贫减贫的理论背景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李兴洲作了题为“职业教育扶贫减贫的内在优势与行动机理”的报告。他提出,教育扶贫减贫是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精准扶贫方式,是促进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也是因地制宜办好适宜对路的教育、提高教育扶贫减贫效果的关键。其内在机理是要保证职业教育目标与精准扶贫减贫目标的一致性、职业教育对象与精准扶贫减贫对象的重合性、职业教育内容与精准扶贫减贫内容的兼容性、职业教育方式与精准扶贫减贫方法的协调性。其行动模式包括制定职业教育政策、校企合作、送教下乡实地扶贫减贫以及创新创业高效扶贫。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所所长史枫作了题为“贫困的个体归因与职业教育终身化应对策略”的报告。他认为,从世界范围看,消除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充满挑战,中国的贫困人口主要在农村,而个体原因是贫困产生的关键性归因。学习型社会和技能型社会的理念对于农村脱贫走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应以职业教育终身化应对农村农民脱贫,以终身学习为引领,以数字化赋能助力减贫,以终身化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
国家乡村振兴局考核评估司副司长延欣作了题为“雨露计划:职教赋能就业增收”的报告。他介绍了“雨露计划”的源起、成效以及未来展望。“雨露计划”始于2004年,由早期的以短期培训为主,逐渐转变为扶持农村贫困家庭新成长劳动力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到持续支持脱贫家庭、防止返贫,同时关注充分就业。期间,“雨露计划”充分发挥作用,高效带动贫困人口脱贫,显著增加脱贫人口收入,极大改善脱贫劳动力素质结构。2022年4月,“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正式启动,将持续重点做好全面摸清底数、健全工作机制、精准就业帮扶、突出重点区域、加强跟踪监测五方面工作,近期也将加快推动成立“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联盟,为“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落地见效提供重要保障。
(二)职业教育助力扶贫减贫的政策导向
云南省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宁亚宁作了题为“职教一人,脱贫一户——云南职教扶贫精准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报告。她提出,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职业教育展示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首先,构建体系,夯实基础,推动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滇西边境片区由教育部直接牵头定点帮扶,教育部直属大学及其直属单位共同参与,稳定的帮扶架构,为云南开展以职业教育为中心的智力扶贫奠定了坚实基础。其次,依托联盟,多方协作,推动职业教育再上新台阶。教育部参与扶贫的部属大学在参与扶贫工作中,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让滇西边境片区“人力资源开发扶贫示范区”建设的各种扶贫项目得以顺利进行。最后,政策加持,创新模式,增强职业教育正向激励作用,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香港大学亚洲创业及营商价值中心副总监陈炳雄作了题为“教育创新为全球减贫之催化剂”的报告。他提出,人才发展路径是从初高中的基础性教育到专业性和技能相结合的职业教育,最后由行业和职业教育共同培养专业人才,实现为社会创造价值、产生良性社会影响。在此期间,政府将创新作为优先事项,并分配资源以建设社区和支持创新活动。
马来西亚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首席顾问萧进平作了题为“减贫与包容性增长”的报告。他提出,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形式,能够改善生活方式,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区域整体发展。普通教育由于僵化的时间分级结构和不灵活的性质将穷人排除在其优势之外,而技能教育能够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便利。因此,政府部门应更加重视非正规和非正式教育战略作用的政策和方法,注重教师培训体系的有效运作,以促进区域经济繁荣发展。
瑞士发展与合作署经济与教育科科长迪帕克·埃尔默作了题为“瑞士发展合作组织中的职业技能发展”的报告。他指出,职业教育与培训已经成为瑞士经济成功发展的重要支柱,在完成基础教育之后,2/3的年轻人选择了基于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学徒制,因为他们认为在培训后可以成为专业人才。瑞士的实践经验可以为其他地区提供参考:一是职业教育不能仅依赖于政策导向;二是职业教育要符合行业企业的需求;三是职业教育要符合绿色经济的发展模式。
赞比亚技术教育、职业和创业培训局局长克利奥法斯·高井佐作了题为“通过技术教育、职业和创业培训解决青年失业问题”的报告。他指出,赞比亚政府制定一系列职业教育政策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促进技能发展和创业精神来解决青年的高失业率。同时,实施“青年赋权技能计划”培养青年就业能力和创业精神,政府与技术科学部共同促进并协调管理所有技能培训。
二、职业教育助推全球减贫的国际经验
与会专家学者就全球减贫的国际经验作了交流分享,深入探讨了职业教育应如何结合区域特征,以国际合作的形式促进人才培养,借助行业企业推动经济增长。
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在华农村发展项目首席代表迈克尔·克劳斯作了题为“职业教育对乡村振兴的贡献:总体构想与特定情形”的报告。他指出,农村地区面临村镇中心功能的丧失、基础设施维护、生活质量难以保证等诸多难题,农村地区综合发展是克服现实和未来挑战的有力工具。振兴农村需要农村地区自身具有稳定的贡献力,获得相关机构支持,挖掘商业附加值,以及通过教育改革关注职业培训,以实现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最终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
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博士布鲁纳·卡拉多作了题为“教育在消除贫穷方面的角色”的报告。他介绍了荷兰的教育方法是基于问题的学习,学生所学的新知识要与现实相联系,而教师是这个过程的促进者。职业教育作为所有教育体系的一部分要为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服务。因此,教育必须与当地现实直接联系起来,以教育为脱贫转型的工具,这也是荷兰减贫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刚果外交学院外交事务司司长巴卡图拉·恩祖齐·玛丽·玛德琳作了题为“作为中刚友谊的成果,CDA孔子学院对刚果民主共和国减贫及其在职业培训中的地位与影响”的报告。她表示,孔子学院的培训能够为刚果带来诸多益处:首先是这些项目将为学生申请矿业、医学、农业等学科的学位提供奖学金;同时也培训他们的笔译和口译的技能,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另外,也能够让他们了解中国文化,让他们感受到世界的多样性。
智利圣塞瓦斯蒂安大学数字设计与创意产业学院院长卡洛斯·欣里希森作了题为“值得进行的对话:使学习计划与社会和行业需求保持一致”的报告。他强调,贫困地区的学生通过参加职业教育不仅能够获得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能改善自身生活质量,同时,校企合作也是进一步助力减贫的有效手段。
厄瓜多尔大都会设计学院教授达莎·桑切斯·马克西莫娃作了关于“拉丁美洲的贫困与高等教育:一个统计方法”的报告。从统计方法的视角,指出拉丁美洲私立高等教育机构市场份额从2013年的43%提升至2018年的55%,引发了高等教育的变革,并同时提出行业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作用。
三、职业教育助推全球减贫的中国实践创新
与会专家学者们就全球减贫的中国实践创新作了交流分享,深入探讨了社会组织参与乡村人才培养、数字化教育培养职业技能,并介绍了助力乡村振兴的减贫实践经验。
国务院参事、友成基金会副理事长汤敏作了题为“如何大规模、低成本、高效率地培养乡村振兴人才”的报告。他介绍,2018年十余家机构与企业发起“乡村振兴领头雁计划”,为全国范围内的“新农人”骨干接入更加全面的综合赋能体系,以实现更好的人才支持。此计划已开展三期,做到了线上学习、线下孵化、社群营造、市场对接相结合。
国家开放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主任单从凯作了题为“数字化学习助力乡村减贫”的报告。他指出,消除贫困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首要任务,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意图通过数字化赋能,对乡村贫困人口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职业技能素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减贫能力。“智富云课堂”针对地方需求,配置海量微课,采用分级管理方式,从多维度采集数据进行资源推送和教学组织。同时,有关部门及学校通过共同实施“智富课堂”进乡村项目、开展教师普通话培训等方式助力减贫工作。
贵州省教育厅副厅长杨天仪作了题为“贵州省职业教育助推脱贫增收的实践”的报告。他从四方面介绍了贵州省职业教育助推脱贫增收的实践:一是抓好“顶层设计”,搭建职教兴黔富民通道;二是首创“校农结合”,开辟群众增收致富渠道;三是落实“四个精准”,构筑脱贫输血造血管道;四是立足“技能贵州”,铺就衔接乡村振兴大道。
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校长段福生作了题为“精准扶贫中的职教作为——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的思考与实践”的报告。他指出,消除贫困是人类发展的共同目标,也是全球发展面临的共同挑战,他还介绍了职业教育减贫的“五子”经验,分别为钉好“长学制”的钉子、挂好“短培训”的牌子、研好“新产业”的点子、系好“东西部”的带子以及下好“大数据”的棋子,致力于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苑大勇作了题为“‘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合作与教育援助”的报告。他提出,“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合作与教育援助提供了多层次的政策保障,拓宽国际职业教育合作新路径,开创国际人才合作培养新局面。因此,应构建“一带一路”跨文化师资培训体系,推动“一带一路”职业教育援助,并以鲁班工坊的形式打造国际职业教育援助的典型案例。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余德华作了题为“发挥职业教育优势,助力秦巴山区乡村振兴”的报告。他指出,可通过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服务对接需求进而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其实施路径包括以下四点:一是实施产教协同育人工程,搭建校地深度融合平台;二是实施“65432”工程,建立秦巴山区产业发展人才矩阵;三是实施铸魂强技助困工程,培养扎根秦巴合格人才;四是实施秦巴山区匠师工程,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大局。
聊城市技师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刘德云作了题为“践行孔繁森精神‘雨露计划’赋技减贫”的报告。他以聊城市技师学院为例分享了学校积极创新扶贫减贫模式,介绍了“雨露计划”职业教育扶贫减贫政策。其实践路径包括:加强组织领导,为职教扶贫扶智工作开展提供保障;积极统筹协调,做好“雨露计划”政策宣传与申报工作;关心关爱学生,培养“德技并修”高素质技能人才。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范勇毅作了题为“多措并举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的报告。他以兴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享了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的多项举措:一是强化组织引领,高擎统筹协调、模范领航的工作机制;二是聚力精准施策,构建上下联动、多维合作的帮扶格局;三是坚持立德树人,探索因地制宜、扎根大地的育人模式。
四、论坛总结
本次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职业教育助推全球减贫进程论坛构建了各国关于职业教育助推全球减贫成果展示的重要平台,论坛聚焦疫情背景下全球减贫的实践案例和行动策略,紧扣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和自身使命,对职业教育如何助力世界范围内的减贫脱贫提供了有益的信息。与会各国政府机构代表与职业教育专家围绕全球减贫发展的理论背景、政策导向、有效做法、实践经验等议题展开精彩研讨,在职业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助推全球减贫进程、解决青年失业、振兴乡村经济上达成了共识,还进一步阐述了对于后续持续国际经验交流、加强国际合作、构建合作交流机制以强化减贫效果、推动和加快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美好期望。但是,从全球化视角来看,如何破解贫困地区发展的技术短板?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如何有效落地?疫情背景下国际化合作如何可持续发展?这些内容还需要各国政府部门、职教组织、研究机构能够共同研究探讨,为各国职业教育深入合作与交流提供有力数据与经验参考,以更精准地服务于我国乡村振兴和全球减贫进程,建设好各国职业教育助力减贫的交流平台,共同推动各国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