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音乐教育技术协会(ATMI)近年议题分析及其启示①

2022-11-06陈培刚淮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江苏淮安223300

关键词:论题理论学科

陈培刚(淮阴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江苏 淮安 223300)

教育技术是人们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发展起来的,融合科学技术和理论成果以及方法论的结晶。“教育技术”这一术语初见于20 世纪60 年代初,其定义有多种,目前文献引用较多的定义有两种:一是根据顾明远1990 年主编的《教育大辞典》的定义,“教育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的总和,包括物化形态的技术和智能型的技术两大类”。二是根据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学会(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简称AECT)1994 年发布的定义,“教育(教学)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估的理论与实践”。2005 年,AECT 又进行了新的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由于新兴技术深度介入教育领域,并对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教育技术越发成为21 世纪以来重要的研究领域。

美国自二战以来,一直引领着世界信息技术的发展,其先进的信息技术以及教育理念很早就被应用于教育领域,推动了美国教育的发展。观察美国当下音乐教育技术的近年发展动向,可为我国音乐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研究带来更多启示和参考。

美国音乐教学技术协会(Association for Technology in Music Instruction,简称ATMI)是从事音乐教育技术研究的重要学术团体,对美国音乐教育技术开发与应用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但遗憾的是国内学界对该组织的学术动向知之甚少,研究也很不够。本文拟通过透视ATMI 近年来的学会活动,从中捕捉音乐教育科技信息和音乐教育技术最新发展动态,为我国音乐教育技术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考虑到当今世界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更新迭代速度,为了更好地呈现美国音乐教育技术新近动向,本文对该协会近年来(2015-2019)年会活动的主题、论文、工作坊等议题进行了分析和梳理,以期揭示美国音乐教育技术研究的主题、热点、亮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以便从中汲取智慧。

一、ATMI 简况

美国音乐教学技术协会(ATMI)是美国从事音乐教育技术研究的专业学术团体,成立于1975 年。该协会最初是以特拉华大学为基地,由 11 所大学组成的全美计算机音乐教学联盟(National Consortium for Computer-Based Music Instruction,简称NCCBMI)发展而来,该联盟是计算机教学系统发展协会(Associ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Based Instructional Systems,简称ADCIS)的一个特别利益集团,有自己的年鉴、期刊,美国《计算机教学杂志》定期发表其特刊和时事通讯。NCCBMI 年会与ADCIS会议同时举行。1979 年,NCCBMI 与大学音乐协会(College Music Society,简称CMS)建立了合作关系。自1994 年以来,ATMI 举办年度会议,会议包括学术报告、软件和硬件演示、小组和讨论组的论坛。年会常与大学音乐协会(CMS)全国会议同时举行,吸引了教师、管理人员、研究生、独立学者、作曲家、出版商和音乐业务人员等,他们有着共同的兴趣,即致力于改善音乐及其与高等教育其他学科的关系。该协会计划提出高等教育最广泛的一系列涉及音乐教学技术的主题、新硬件和软件的使用,以各种形式进行探索。通过论文、小组讨论、海报和研讨会,ATMI 会议为探索技术在音乐教学各个方面的应用提供了机会,在美国音乐教育领域有着较为广泛的影响。

近年来,该协会活动内容日趋丰富,活动形式更加多样,论题日趋广泛而深刻,涉及音乐、技术、信息工程、教育、心理、哲学以及神经认知等领域。其理论探讨也已经由原来的重音乐技术开发和应用转向音乐教育技术的理论建构、音乐技术与音乐课程的深度融合,不仅重视音乐教育技术的实践探索,也越来越重视吸收先进教育理论成果,并将其与音乐教学技术进行有机融合,更好地服务于学科教学目标。

二、ATMI 近年主要论题

(一)音乐教育技术开发

近年来,美国音乐教育技术软硬件的开发主要集中在音频处理、录音技术以及应用软件的开发方面,其技术的开发往往跟音乐学科内容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注重技术的实用性、便利性、学科性、教育性。

例如在音频技术的开发方面,重视音响的质量以及即时传输问题,致力于解决声音延时和音调的精准问题以及录音的品质问题。例如“获得好声音的技术”(ATMI,2017)这一工作坊介绍了录取人声的技术,注重实用。

在音乐软件技术的开发方面,首先注重软件技术的可用性、兼容性、便利性,并且尤为重视其在音乐学科内的有效应用,较好地体现了音乐技术的学科特色。例如工作坊“语言游戏和系列音乐之间的并行模式”(ATMI,2018)运用语言学和技术工程原理演示了“在语言游戏中应用的相同规则也可以用于描述系列曲目中的音高类转换”。语言学研究已经证明,一组有限的规则能够捕捉到在跨语言游戏中发现的顺序操作的范围。该演示说明“在语言游戏中应用的相同规则也可以用于描述系列曲目中的音高类转换”。该技术报告提供了一种简单、直观的方法来理解听音辨调类的转换过程。

其次,重视基于网络的音乐技术开发。例如工作坊“从Finale 到Flash 和HTML5:为音乐创建基于web的交互式多媒体及指南”(ATMI,2015)、报告《听觉技能工作坊:使用ARC进行在线视频性能评估》(ATMI,2017)等。后者重点介绍了几种基于web 的技术的使用,包括MySearchLab、MediaShare、Canvas 和ARC 视频应用程序,并认为ARC 在音乐教育和以表演为基础的环境中具有意义,如应用课程、大师班和室内乐训练。

(二)音乐教育技术应用

音乐教育技术的应用是ATMI 讨论得较多的话题,也是美国音乐教育技术研究的重点之一。从近年来的研究内容看,音乐教育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音乐学科的各个层面。一方面,从音乐理论到音乐实践都可以看到音乐教育技术的强力渗透;另一方面,音乐教育技术也在这些领域发挥了独特的影响,展现了传统音乐手段无法企及的优越性。这些音乐教育技术在音乐创作、演奏、表演、视唱练耳、音乐学理论、作品分析、乐团排练等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对当代学生产生了越来越强大的吸引力。

例如工作坊“Live with Live:Ableton Push 作为作曲的工具”(ATMI,2016)介绍了一款新颖而小巧的工具,利用该工具可以轻松地实现作曲(或编曲)、混音、演奏,可以非常直观地听到音响效果。“IPAD用于现场表演”(ATMI,2016)展示了IPAD 用于各种类型音乐现场表演,并介绍了这样的乐队如何服务于课程与教学。报告《使用iPad Pro 提供创新的音乐理论教学和学习体验》(ATMI,2017)展示了作者仅通过一个iPad Pro 和一个应用程序驱动的生态系统来教授本科音乐理论课的经验,“这项研究将表明,通过这种方法,一个人能够成功地教学、创新,并以新的方式吸引学生。它还可能降低学生的总体材料成本,并提供一种不用纸张的绿色体验”。软件应用展示“核心理论的重新启动:在乐理课堂中利用自动调性分析技术”(ATMI,2016)介绍了一个跨平台(Mac,PC)软件应用,它“可以自动评估音乐符号、解析调性音乐、和弦结构、分析声音以及调性音乐的和声功能。该软件应用可为教师和学生带来便利,如文献搜索,或练习反馈,评估成绩并及时反馈”。

这些音乐技术的应用给21 世纪的音乐教育增添了新的内容,激发了学生的热情,也对21 世纪音乐教师学科素养提出了新问题,值得教育工作者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三)音乐教育技术理论研究

ATMI 除了注重音乐教育技术软硬件的开发外,也十分注重音乐教育技术理论的研究,其活动的论题相对广泛,内容涉及课程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课程评价等,具有较为深厚的理论思考和学理追问。其论题往往紧扣音乐学科教学原理,将音乐教育技术和音乐教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充分展现了音乐教育技术的优势,较好服务于教学目标。

从近年来的研究趋势看,课程设计的研究论文和相关论题的探讨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有显著增长。课程设计的研究主要讨论信息化背景下在线课程(含传统课程)的原理、方法、课程编制以及电子教科书的设计等。例如在《自定进程,在线教育基本原理》(ATMI,2015)中,作者探讨了即将入学的学生通过在线课程完成乐理课程的学习问题。这个演讲提供了这门课的背景知识,阐述了它的教学理念,展示了它的各种特点,并讨论了从该课程中学到的收获。《在音乐技术课程中教授和指导学生音乐才能》(ATMI,2015)讨论了音乐技术课程如何优化问题。《音乐技术素养:一个国际视野的四年研究》(ATMI,2015)是关于音乐技术素养的讨论,从国际视野探讨是否存在被国际认同的素养和能够融入音乐课程的方法。该文从音乐教育课程目标的视角探讨新世纪人才培养问题,与当今世界近年掀起的“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遥相呼应。《渗透创新的音乐史课程设计,突显多元与包容》(ATMI,2017)遵循全美音乐学院联盟的指导方针,也反映了作者所在大学在研究、写作和跨学科课题上的新博雅教育目标。《你知道我们学了多少吗——一年级理论课程的剧目启发模型》(ATMI,2017)一文重新诠释了本科音乐理论的重点,重新考虑了课程结果、教学策略和评估手段。他们发现:从必修课程材料的列表中删除教科书是一个英明的决定,它促进了学生的参与,提高了学习成绩。“学院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活动和模仿真实生活场景的日常作业中,这两方面都鼓励学生将乐理与他们个人的专业追求联系起来。”这篇论文涉及课程整合和真实情境中的概念理解。

运用音乐教育技术创造丰富的音乐学习手段、音乐学习环境以及学习文化是ATMI 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比较重要的议题有:工作坊“设计音乐学习和创作的经验”(ATMI,2015)介绍了两个软件的设计过程及其背后的方法论,并探索嵌入音乐课程内外的可能性。调查报告《改善即兴和作曲课程:一个音乐理论家和两个教师教育的教师“自主学习”》(ATMI,2017),该报告进行了数据采集,调查报告分四个部分:个人和合作的挑战,全国会议上的展示,转折点的想法和讨论,被改变的教学方法,其通过调查发现,“将即兴和作曲相结合取得了重要的成功,无论是自信心和合作意识还是听、奏、唱以及技能迁移方面”。论文《学生教学学生:在演播室和教室创造卓越文化的策略》(ATMI,2017)的作者认为:“成功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创造一种优秀的文化,让学生彼此负责。这也有助于强化这样一种观念,即学生应该学会自己做出明智的决定,并最终成为自立的音乐家和批判性思考者。创造这种优秀的文化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成就也至关重要。”该论文涉及音乐教学中的课程文化问题,重视教育环境的营造,是一篇比较重要的音乐教育技术文献。其他关于信息化背景下的学习理论研究还有《音乐生的学习方式:运用技术进行教学的启示》(ATMI,2015)等。

利用信息技术辅助音乐教学一直是ATMI 的常设话题,近年来,ATMI 对该论题的讨论也比较深入。实践报告《使用移动设备反馈指导实践》(ATMI,2016)介绍了“以铃木教学法为基础的移动应用,并概述如何有效地应用程序为学生提供一个更紧密的反馈循环”,认为学生和老师都能从音乐教育的工具使用中获益,该研究对音乐教育技术的应用分析涉及学科教学原理,这是音乐教育技术分析的一大亮点,它标志着音乐教育技术的教学研究走出了经验主义的“惯习”,使音乐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更具学理性。《我错过了谁的声音?在音乐课堂中运用反思性教学法》(ATMI,2017)概述了反思性教学法在这门音乐课程中的应用,以说明反思教学法的优点。工作坊“运用戏剧即兴改进音乐理论教学方法”(ATMI,2019)展示了相关案例,演讲者认为即兴戏剧可以更好地让非传统的教学技术起作用。其他有关教学理论的相关研究活动还有关于“沉浸式音乐技术教学法”(ATMI,2018)主题的探讨等。

长期以来,对学生音乐学业质量进行评价一直是音乐学科课程评价的难题,这个难题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音乐学科课程与教学理论的完善。一直以来,广大音乐教科研人员在此领域曾有过诸多尝试,随着信息技术手段的大规模应用,音乐教育技术试图介入课程评价的努力也出现在教学实践中,近年来的ATMI论题涉及课程评价的论题虽然不多,但也时有出现。近年来(2015—2019),共有5 篇论文和3 个工作坊专门涉及课程评价问题。例如:论文《如果我没有赢得格莱美奖,我还能得a +吗——音乐技术项目的伦理和真实性评估的反馈回路模型》(ATMI,2017),该评估采用质性方法,将真实世界的反思性实践评价整合在学习项目中。值得一提的是该论文不但涉及音乐技术评价,而且将课程评价伦理纳入学科评价的视野,令人耳目一新。

此外,相关的工作坊探讨的主题也让人印象深刻,如“音乐技术教学:在实战中学习”(ATMI,2017)、“练耳数字工具与理论:在线作业的分发与评估策略”(ATMI,2019)等,这些工作坊用直观的实践案例和生动的实践演示并探讨了音乐课程评价的问题,值得进一步关注和研究。

(四)音乐教育技术批判

学术批判一直是西方学术研究的传统之一,是推动西方学术创新的重要力量。在ATMI 论题中,对音乐教育技术的批判同样展示了西方的这种学统。对音乐教育技术的批判既有哲学的、伦理的诘问,也有对音乐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反思。

例如《聆听电子声音:对位多媒体的话语和意义》(ATMI,2015)探讨了通过多媒体获得深度体验的隐喻交换,反思了电声音乐的深度体验带来的隐喻变化。《如果我没有赢得格莱美奖,我还能得a +吗——音乐技术项目的伦理和真实性评估的反馈回路模型》(ATMI,2017)一文对音乐评估的伦理提出了诘问。《我应该知道什么直播事件?》(ATMI,2017)提出了直播制度问题。《音乐技术教育中的女性声音在哪里?》(ATMI,2017)提出了音乐教育技术中的女性主义问题。《学生的声音≠学生的选择》(ATMI,2018)提出了文化权利的问题。这些论文反思和追问直击音乐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的要点和痛点,主题深刻而有力量,对推动音乐教育技术研究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具有很强的张力。

(五)跨界融合与STEAM 教育

随着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现象越来越普遍,科学和艺术融合成为当下社会的现实需求。在教育领域,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英文首字母缩写)课程日益兴盛,这反映了现代社会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反映了未来社会对创新性人才的新要求。在此背景下,STEAM 教育成为艺术教育研究的热点。从近5 年来ATMI 的论题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跨界融合研究的重要性以及STEAM 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

ATMI 的多篇论文论述了STEAM 教育的重要意义。如《STEM 之前的STEAM:刘易斯芒福德的艺术和技术以及艺术在今天为何重要》作者呼吁:“音乐学院必须推进我们自己的课程创新,平衡艺术和技术,如数字人文、音乐和计算、音乐和沉浸式环境的创造,以及数字故事。”《以音乐为中心:通过STEAM 沉浸式学习,创造有意义且有重大作用的音乐教育》(ATMI,2019)介绍了作者“开发了一个全面的,以音乐为中心的STEAM 沉浸式学习课程。……课程的每个方面都与STEAM 领域相关,并依赖于使用各种形式的技术”。作者认为:“STEAM 沉浸式学习有效地为学生提供了机会,将综合的知识和经验作为理解音乐的背景。”

STEAM 教育在音乐方面的具体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音景研究、环境科学、乐器声学、材料实验、歌词的语音处理以及音乐学科课程内部的整合等。如《MaKey MaKey 发明实验室作为一个基于学校的缩影》(ATMI,2016)、《生态游乐场:乐器设计中的STEAM 融合》(ATMI,2017)等。

(六)核心素养与深度学习

近年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成为世界课程与教学领域改革的目标,其核心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应对未来信息社会的挑战,实现终身的、可持续的发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意味着需要改变原来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转向以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性学习,深度学习成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桥梁。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走进深度学习成为ATMI 关注的论题。

音乐学科如何走进深度学习?在《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从第一天开始》(ATMI,2019)小组讨论中,道格·沙德尔“要求学生们集体讨论将音乐从作曲家的脑海中带入我们的耳朵所需要的所有材料和过程”。通过练习,学生认识到“音乐的审美体验从来没有脱离过全球政治、复杂的经济体系和快速的技术变革”。《规范评分,自主学习,图形教学大纲:琳达·尼尔森的教学创新应用于音乐课堂》(ATMI,2018)介绍了琳达·尼尔森(Linda Nilson)利用图形教学大纲帮助学生建立起学科知识间的联系,“呈现了一种比传统的文本材料更容易吸收和保留的教学大纲”,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即兴创作作为一门人文艺术:声音与动作的个案研究》(ATMI,2018)旨在探索“即兴的声音和动作,解决挑战,分享词汇,以及表演元素如何描绘师生合作的蓝图”,将即兴置于广阔的人文领域,探讨“种族与身份形成的文化与社会概念”,将音乐学习引向更加深刻的人文与社会主题。论文《走进自由艺术音乐课程的新方法》(ATMI,2019)采用跨学科的方法促进深度学习,使学生核心素养得到发展。

(七)音乐教育技术实证研究

近年来,ATMI 一直注重音乐教育技术实证方面的研究,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实践调查涉及音乐教育技术。这些实践调查或实证研究包括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以及高等教育、社区音乐教育。研究主题主要涉及音乐技术实践效能、高等教育机构教师音乐技术实用状况、在线学习介入本科音乐理论课程相关问题等。

例如论文《北美公立学校音乐技术实践调查:混合法》(ATMI,2015)对音乐技术的使用状况进行了调查:“这项研究的结果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关于当代技术在音乐课堂上的应用,并确定了一套有前途的做法,可以作为一个资源,让其他感兴趣的教师将技术集成在自己的教室。”再如《网络是什么——在线音乐课程调查结果对比(2016 年更新)》(ATMI,2016),这一报告“对2013-2016 在线课程教学进行了比较,并做出了趋势判断,最后为那些考虑的转向在线音乐课程的人提供最佳实践:每个领域和课程水平的建议”。

(八)音乐教育技术与教师教育素养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以及音乐技术在教育领域大规模的应用,音乐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深刻地影响了音乐教学传统、音乐教育观念、课程形态、教学方法等,21 世纪音乐教师的音乐教育技术素养成为新的话题。

例如《21 世纪音乐教师的音乐才能》(ATMI,2016)认为:“美国音乐教师教育者的挑战是让学生了解音乐技术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可行途径。作为一个音乐教授和音乐教师教育家,我们的目标是帮助我们的学生拥抱技术作为两个有用的工具和作为有效的音乐媒体和工具。”该论文探索了培养21 世纪音乐教师技能的政策问题。《在线音乐教师的转型》(ATMI,2016)探讨了音乐教师转型的步骤:重新思考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编写课程,编排学习经验等以及规划如何在 “上线”时进行课程。《重新设计核心音乐课程:面向99%的人的基于项目学习的一则案例》(ATMI,2019)介绍了作者所在大学音乐课程重构情况,他们“重新设计了音乐历史和音乐理论序列,变得更加灵活,专注于批判性聆听,扩大体裁,并让学生在积极的学习。我们增加了音乐技术和即兴表演作为必修的核心课程,并改编了我们的听觉技能课程来教授终身学习和人才发展”。这些思考无疑对提高21 世纪音乐教师新型教育素养有诸多启发。

(九)其他

除了以上论域比较集中的论题外,还有一些论题虽然数量较少,但题材重大,论题比较新颖,展现出未来音乐教育技术研究的潜在方向。

譬如,《建立全球音乐技术研究联盟》(ATMI,2015)主张将音乐认知和音乐神经科学研究人员聚集起来更好地为音乐技术服务。《运用智能手机app,改善实践记忆》(ATMI,2019)从不同角度将音乐心理学和神经认知与音乐教育技术联系起来,解决音乐教学问题。一些论文探讨了音乐电子教科书及出版物的开发问题。还有一些工作坊则演示探讨了增强现实技术(AR)在音乐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

三、ATMI 近年论题特点

(一)近年来美国音乐教育技术发展特点

从近年来美国音乐教育技术协会议题看,美国音乐教育技术研究亮点突出,基础性、实践性、反思性、前瞻性都非常突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尽管音乐教育技术的研究带有很强的实用色彩,但从ATMI 的活动论题看,很多研究和思考触及音乐教育技术的根本问题,具有基础性。例如《自定进程,在线教育基本原理》(ATMI,2015)提出了在线教育基本问题,《我应该知道什么直播事件?》(ATMI,2017)提出了直播制度问题。如此种种,不一而足。这些问题从基本原理、媒介使用制度、数字人文素养、技术素养等方面论述了音乐教育技术的根本问题,因此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它们对音乐教育技术的理论建构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音乐教育技术的研究其实践性特征具有普遍性,这是技术本身实用功能的具体表现。音乐技术的开发以及其利用都是具有实践性特征的,但从ATMI 的论题看,美国音乐教育技术的理论研究表现出研究者强烈的实践意识和脚踏实地、严谨求真的研究态度。既有理论的构想,又有实践案例的支撑,更有翔实的个案调查。例如:《北美公立学校音乐技术实践调查:混合法》(ATMI,2015)、《网络是什么——在线音乐课程调查结果对比(2016 年更新)》(ATMI,2016)等都反映了这种特点。

美国音乐教育技术的研究始终充满了对技术理性的批判和反思,在音乐技术高歌猛进、攻城略地,大举进入音乐各个领域并取得累累硕果的同时,理性的批判和反思就显得尤为珍贵。《音乐技术教育中的女性声音在哪里?》(ATMI,2017)、《我错过了谁的声音?在音乐课堂中运用反思性教学法》(ATMI,2017)等都反映了这种特点。当然,类似这样的反思和批判在ATMI 的很多论文、工作坊、研讨会中都有较为充分的体现。

美国音乐教育技术的发展始终紧扣信息时代主题,同时又密切联系学科前言教育理论,因此,无论在前言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还是音乐教育技术理论的研究方面均表现出较强的前瞻性,对即将到来的信息科技变革和教育变革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例如:随着流媒体的出现,教科书的形态出现了新的变化,同纸质书相比,音乐类的电子教科书如何设计就成为这个时代新的课题。从ATMI 的论题看,很多论文就涉及这类问题。

(二)美国音乐教育技术研究亮点

从近年来ATMI 的论题看,美国音乐教育技术发展关注音乐教育技术发展的真问题、立足实践,表现出较强的问题意识和脚踏实地的实践品格,亮点突出。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既有宏观视野,又有微观实践,紧扣世界教育发展趋势,关注学科深度融合,重视技术环境下的深度学习研究。

ATMI 近年的论题涉及范围相当广泛,既有音乐技术软硬件的研发,又有音乐理论和实践的深入思考。论题包括:音乐教育技术开发、应用;音乐技术音乐学习理论、教学理论、教育理论、课程设计、课程评价;音乐学科跨界融合研究(如STEAM 教育)、音乐教育技术批判、核心素养与深度学习、音乐教师教育研究、音乐教育技术实证研究等。这些论题既有新颖的理论预设,又有脚踏实地的实践论证。例如《音乐技术素养:一个国际视野的四年研究》(ATMI,2015)一文提出了音乐教育技术素养问题,这是一个较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是关于音乐技术素养的讨论,这样的理论思考容易流于宏观的理论思辨,但作者用其扎实的文献研究和广泛的国际比较有效回答了是否存在被国际认同的音乐技术素养问题。很多论题都反映了在美国音乐教育技术飞速发展进程中,研究者们对现代音乐教育技术系统性的理论思考和反思批判。可以预见,这必将对音乐教育技术未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美国音乐教育技术的发展紧扣音乐学科问题,努力寻求用技术手段解决音乐学科教学中的真问题,展示了美国音乐教育技术研发、应用和教育理论研究的问题意识。例如:视唱练耳教学中的痛点之一是学生在课外练习时很少能够依靠自己的听觉解决音准、节奏方面的问题,因为这仅凭学生自身的勤奋练习是不可能解决的。工作坊“利用SmartMusic®提供综合的听力课程”(ATMI,2017)介绍了SmartMusic 充当练耳技能的陪练教师,有效解决了练耳技能的陪练问题。再如,音乐课程学业评价一直是困扰广大音乐教师的难题。ATMI 近年来向这个难题发起了冲击,如前文所述,多个工作坊和论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同时对学业评价问题提出了反思,这些反思不仅对音乐教育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有益,而且对整个音乐教育理论的发展都极富启迪。

随着国外STEM 教育的兴起,学科间的跨界融合现象越来越明显,这种现象的背后隐含着学科发展的未来趋势以及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发展需求。与STEM教育相应的艺术教育是STEAM 教育,它将工科的理性思维引入了人文领域,实现了现代科技与人文的统一。ATMI 多个议题涉及STEAM 教育,这些议题大都具有现实意义,立足音乐学科本位、学生本位,又不拘泥于学科的界限,致力于解决现实问题,发挥了音乐教育技术的独特作用,体现了学科特色和学科价值,对音乐学科教学理论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进入21 世纪以来,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成为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教改方向,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成为当代学生应对未来社会挑战的重要手段,深度学习则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对核心素养与深度学习的关注也同样反映在ATMI 研讨中,这表明美国音乐教育技术发展高度关注当代世界教育发展方向,致力于运用技术手段改善学生学习环境、学习条件,有效支撑最新教育理念的实施,注重从具体实践层面解决问题,而不是泛泛而谈。

四、对我国音乐教育技术发展的启示

与国外相比,我国音乐教育技术研究基础目前还比较薄弱,未来发展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逐步提高音乐教育技术研究水平,以促进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加强音乐教育技术研究队伍的组织和平台建设

我国目前尚没有专门从事音乐教育技术研究的专业组织,音乐教育技术研究人才队伍目前还很单薄。与音乐教育技术相关的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下属的中国电子音乐学会。该协会成立于2003 年,但是从成员背景以及活动内容看,其活动对音乐教育界的影响有限。协会有关音乐教育技术方面的研究,侧重在软件的应用方面,且大多属于经验性的介绍,缺乏对音乐教育技术基本问题的思考、较少关注音乐教育领域发生的课程与教学变革。在音乐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方面,研究领域相对狭窄。因此,我国音乐教育技术要想实现更大发展,还需要在人才队伍的组织建设、研究论题的拓展、成员结构的重组方面进行改革。

(二)加强音乐软硬件技术的研发

我国音乐教育技术软硬件的研发相对来说还比较滞后。目前音乐学科使用较多的音乐软件(如打谱软件、音频制作软件等)基本上都是国外公司开发的,国产软件使用相对较少,这说明我国音乐软件的发展水平与国外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尽管近年来我国信息科技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无可否认的是我国音乐教育技术的软硬件开发确实存在不少盲点和空白,与教育行业的关联程度还不够密切,软件界面的友好性以及操作方面的灵活性还有待提高。当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一些民营企业已经发现了其中的商机,正踌躇满志地进军音乐教育技术领域。可以预见,我国未来音乐教育技术研发必将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打破学科壁垒,加快学科间的合作研究

与美国的音乐教育技术研究相比,我国音乐教育技术的研究视野相对较为狭窄,学科本位意识过强,学科间的合作远远不能适应现代音乐教育发展的需要,音乐教育技术与哲学、心理学、神经认知科学等学科之间缺乏相应的有机融合,在STEAM 教育研究方面,我国音乐教育技术几近空白。虽然这些问题的形成与目前的研究队伍知识结构有关,但并非无解。要让我国音乐教育事业更好地发展,教育管理部门或专业学会等组织需要主动邀请或支持跨学科专业人才的参与,共同致力于解决当前音乐教育中存在的“真问题”,只有这样,我国音乐教育事业才能在工业4.0时代占据发展优势,实现科学与艺术的深度融合以及长远发展。

(四)加强学科教学理论的研究,实现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理论的有机融合

音乐教育技术的研究不应仅仅是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而应是依托音乐教育理论而开发的技术,理应为解决音乐学科领域存在的问题而存在。遗憾的是,从目前的情况看,音乐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理论之间存在着较大的鸿沟,音乐技术的应用往往跟音乐学科教育原理、方法之间不能很好地匹配。比如我国国产编曲软件目前市场上也有不少,但能满足中小学音乐教学需求的国产编曲软件却寥寥无几。这反映出我国在音乐教育技术的研发方面存在的软肋,即缺乏应有的教育学、心理学基础,对中小学音乐教学特点、需求了解不够。因此,我国未来音乐教育技术的开发应该加强软件工程技术人员、学科专家、教学专家之间的合作,实现音乐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理论之间的有机融合,更好地服务于音乐教学。

(五)增强反思意识,加快音乐教育技术基础理论的研究

进入21 世纪以来,我国教育技术虽然获得了快速发展,但在学科教育技术研究方面,基础仍然非常薄弱,具有学科特色的教育技术基础理论研究仍然匮乏。就我国音乐教育技术基础理论研究而言,目前研究力量还非常薄弱,研究主题较为零散,尚缺少较为系统性的研究,在音乐教育技术的定义、范畴、方法、哲学基础、基本原理、教学原则、教科书开发、直播制度、教育伦理等基本问题上尚缺少深入的探讨和思考。随着5G 时代的到来,音乐教育技术深度介入音乐学科教学的趋势将会越发明显,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技术(AR)带来的“沉浸式”教学有可能会颠覆现有的音乐教学模式,引发音乐教育课程与教学领域的革命。这就迫切需要研究者对当前音乐教育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反思,对以上音乐教育技术基础问题做出前瞻性思考。

(六)紧盯世界音乐教育发展趋势,寻找新的突破口

当今世界音乐教育正在发生重要的变革,从音乐教育哲学、音乐教学方法到教学组织方式等都面临新的转折,随着信息技术手段的介入,音乐教育从观念到行动都出现了新的变化。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度、教科书形态、教学空间、媒介空间、学习方式、评价手段等正在被信息技术打破。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新的音乐教育理念和范式。我国音乐教育技术的研究和突破可以以此为契机,思考5G 时代我国音乐教学范式的创新和发展问题,在音乐教育技术研究领域找到新的突破口,为世界音乐教育贡献中国智慧。

结 语

从ATMI 论题来看,美国音乐教育技术研究论题日益广泛而深入,从音乐技术开发和应用,到音乐教育技术的反思和批判都可圈可点。美国音乐教育技术研究深植于音乐教育学科真问题,紧扣音乐技术革命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从理论的思考和具体个案的实证研究中寻找音乐教学规律,在跨学科的融合中使音乐学科的价值最大化,在与世界教育前沿理念的结合中,让音乐教育技术真正服务于音乐学科教学,有力地促进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走向深入,在反思和批判中进一步完善音乐教育技术基础理论。所有这些,不断地为音乐教育技术的发展开疆拓土,使美国音乐教育技术研究变得绚丽而夺目。了解美国音乐教育技术的近年发展状况,可以为我国音乐教育技术的研究带来多方面的启示,也可以为我国音乐教育技术的创新和突破提供有益的借鉴。

当然,管中窥豹毕竟有一定的局限性,对美国音乐教育技术的全方位了解和研究还有赖于更多的学者的关注和参与。

猜你喜欢

论题理论学科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坚持理论创新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最佳辩手请出题(二)
最佳辩手请出题(一)
最佳辩手请出题(四)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超学科”来啦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