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
2022-11-06吴端涛美术杂志社
吴端涛 | 《美术》杂志社
全球史研究从世界史研究中发展而来,但在研究方法上,注重从全球角度面对和分析某一地区或跨地区的历史,注意局部表象背后潜在的普遍联系和深远影响。在研究对象上,依托国别、地区独特性与多样性,聚焦具有跨地区、跨文化、世界性影响的历史事件。在研究时段上,主要面向大航海时代以来真正具备全球性交流的文化现象。但近年来,作为一种研究范式,随着全球史研究在艺术史领域所产生的持续深远的影响力,正以超越历史时段限制的态势,被积极实践于中古时期物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显然,人类历史从来不是铁板一块,文化也并非如水流般由高势能向低势能的单向流动,决定文化交流的根本是文化差异,而绝非文化势能的高低。中古时期跨地域、跨民族、跨文化的艺术交流是客观存在的。但限于交通,往往呈现出与当地文化、社会、政治和经济等因素捆绑更密切的特点。因而对该阶段文化交流的研究也更具挑战意义。同时,在往迎拒斥的文化选择中,挪用借鉴、保存重塑等关键词成为研究的重点,同时对选择背后因素的关注也是重要方面,因此如何认识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也成为全球史研究的重要议题。
此次邀请三位青年学者,分别从石窟、外销瓷、墓葬三个完全不同的艺术媒介,对其承载的视觉图像展开分析,探讨在西秦、唐、辽三个不同历史时期跨区域、跨民族的文化艺术传播情况。
作为国内目前所见最早的维摩变相,西秦时期的炳灵寺第169窟无疑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其侧卧维摩并非源自汉魏图像传统,也不见于同时期的中原创作,却在西域的犍陀罗和中亚地区发现了相似的样式。唐宇的《会饮与示疾:炳灵寺第169窟维摩变相渊源考》试图在中原传统与中西交流的背景下,探讨本土画师的图像挪用与169窟维摩变相的艺术渊源。
孙兵的《纹饰制造与文化交流:长沙窑叶状椰枣纹研究》聚焦唐代重要的外销瓷产地长沙窑,通过对“黑石号”沉船出水的长沙窑代表瓷器纹样的分析,注意到源出于西亚北非地区的椰枣纹图像,通过从金银器到瓷器的跨媒介传播,以及印模的跨区域流动,形成了凝固于长沙窑瓷器上的叶状椰枣纹饰,进而生动揭示了唐代南北方陶瓷文化的互动交流。
魏聪聪的《“消失”的影作木构门庭——辽墓壁画的继承与发展》聚焦辽墓壁画,通过考察唐墓中流行的影作木构门庭在不同时期辽墓中由继承到变化再消失的现象,见证了从借鉴外来墓葬形制到最终形成具有契丹本民族特色壁画墓的转变,并分析了辽代中期以后契丹贵族的营建需求对辽墓视觉体系的影响,以此凸显了辽代在承继唐制中重塑本土性文化的重要议题。
以上文章鲜明体现了三位学者的全球史视野,闪动着思想的火花,希望他们的探索能对当前的美术史研究有所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