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人的需求视角的乡村文化记忆景观设计探析
——以秭归县石柱村为例

2022-10-15李丽媛谭源武汉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景观设计景观群体

李丽媛 谭源 | 武汉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一、引言

中国文化景观的根本在乡村,它是民族可识别性和身份认同的重要依据,也是实现差异性,保持个性化的精髓。作为乡村文化的载体,乡村文化记忆景观对于实现文化传承、文化复兴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的乡村景观设计存在乡土文化特色模糊、意境营造粗拙、公共服务设施不足、公共空间功能单一缺乏弹性等问题,千村一面的设计也会对原有景观环境产生破坏。本研究围绕本地居民、外来游客、返乡创业者等不同群体的多元化需求,分析乡村文化记忆景观所面临的问题,结合对秭归县石柱村的景观规划设计 ,提出“全景 - 全时 - 全民”的乡村文化记忆景观设计策略,以提升乡村景观环境品质,促进乡村发展。

二、理论分析

1.景观设计中的共生

在共生的视角下, 景观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系统,系统内的各个组成部分相互影响,协调活动,维持着相对稳定的状态,达到动态的平衡。就像正常机体的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景观内的地理环境、生态系统、文化系统也是互相联系影响的。对于机体来说,不仅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会影响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机体内环境中不断进行的代谢活动与化学成分的变化也会对机体产生影响。同理,景观也是具有偶发性与动态变化的一个系统。社会经济的发展会影响景观设计的趋势,场地内人口构成的流动变化也会对空间的功能需求产生影响。因此,面对不同对象共生关系下各种需求的动态发展,乡村文化记忆景观设计应在不同功能之间实现兼容,将社会经济发展、维护生态平衡和历史文化传承等多方需求融合,营造共生的景观形态。

2.主客群体需求的双向关怀

乡村内的人群主要包括外来者及本土居民。不同群体从时间、空间、文化和情感等维度对乡村文化产生认知与情感联系,但对乡村文化记忆空间的感知、体验与理解的角度存在差异。不同群体的需求动机都会对各维度的感知强度产生影响,应从各方的需求视角出发,营造能同时承载乡村生产生活,体现乡村文化精神与满足外来创业需求的乡村环境。

(1)本土居民

乡村文化记忆景观对于本土居民而言,是自身成长过程中许多重要的时刻,是村落随时间产生变化的缩影。因此,场地面貌与人们的记忆紧密相连,它能引发居民对于过去经历的回忆,也能展示其发展的历程。道路、农田、植物、溪水、山林、广场均为能直接触发本土居民的依恋与感知的特征要素。地方依恋感的产生与空间感受有直接联系,场地面貌的变化能影响人们所处该空间时与记忆呼应的吻合程度,由此可能导致人们依恋感的淡化。本土居民生产生活的场景也蕴含着当地的特色文化,通过在乡村文化记忆景观的设计中加强地方文化的表达、保留地域景观特征,构建能与居民生活记忆呼应的空间。在满足基本生产生活功能需求的同时,提高居民对于本土文化的自豪感。

(2)外来游客

乡村文化记忆景观区别于城市景观与纯自然风景,本地居民的生产生活与本土自然风貌等特点综合形成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是一种具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乡村中的游客群体以周边城镇的居民为主,通常将休闲、娱乐、认知及民俗体验作为主要目的进行出游活动。吸引游客的因素有许多,例如独具乡土气息、民俗风格的田园风光对游客有强烈的景观吸引力;参与性活动设施令游客通过肢体感官对本土生活有更直观的体验感受;特色的地域性文化活动能为游客带来新颖的认知。此外,对于垃圾桶、公共厕所、路牌、路灯等公共服务设施也需要在满足游客使用需求的基础上增强其地域特色。自然原生感的环境氛围能将真实状态的乡村生活带给游客,真情实感的乡土感受也能唤起心底的乡愁。因此,在乡村文化记忆景观设计当中,不仅要关注游客群体对于地域文化审美价值的需求,考虑协调自然和人文来提升整体景观观赏性,也要关注新颖的体验感与游览的舒适度。通过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发掘地域性乡土特征、营造协调环境氛围等设计方式,满足游客的出行需求并提升游客满意度,以此吸引游客前来,达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3)返乡创业人群

城市人才向乡村的回流,是城乡关系相互调节的一部分。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城归”现象出现的本质是具有能力与梦想的人才从城市到乡村空间上的转移。返乡群体可分两种,一为受外部原因影响的被动返乡群体,例如受身体素质限制无法在外务工者、需照顾家庭留守老人儿童者、因劳务环境季节性返乡群体。二为对乡村生活有强烈情感或返乡创业的主动返乡群体。无论是被动还是主动返乡群体,在生活过程中均会对乡村的生态环境、文化、经济带来一定影响。主动返乡群体会更为积极地参与乡村营建,是推动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他们不仅可以带动乡村发展,还可以为被动返乡群体提供就业机会,带动共同建设。中国人自古以来具有故土情结与隐世情怀,浓烈的乡土情结激发城归者们的主动返乡。乡村中的器物、环境、传统风俗活动是乡村文化的载体,是建立返乡人群与乡村紧密关联的物质媒介。在乡村文化景观设计中,保护乡村原有风貌的魅力,强化乡土文化符号,提升生活与办公综合性场所的品质,通过营造创意市集等各类活动丰富返乡人群与本土居民的交流,将显性的空间设计与隐性的社群营造共同编织成一条关系链,加强返乡创业人群与乡村的链接,从而促使他们成为“新居民”,以此推动乡村的发展。

3.人的环境需求层次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划分为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五个层级,同时也提出介于尊重和自我实现间的求知与审美需求。日本建筑师芦原义信认为空间是由人与人对物品的感受共同交织形成的。空间设计应贴合人的行为方式,考虑各种人群的需求。因此,我们要从人的需求的角度出发,创造能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层次需求的景观场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文明的进步,人与环境的关系也逐渐由最初从自然界中索取到尊重自然环境,逐渐发展到思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作为分析人在环境中心理需求的基础,可将人对景观的环境需求归纳为:基本生理需求、必须行为需求、休闲活动需求、审美需求、参与需求与情感认同需求。人在环境中的行为活动会产生人与空间的感知交流,形成人与环境的记忆联系,如果将各类能唤起记忆的情感线索通过乡村文化记忆景观的营造,形成易识别的空间形态,就能激发人对环境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以满足人们的情感认同需求。因此,文章基于需求分析提出了以视觉审美的提升、空间的易识别为目的的“全景”;通过功能复合的设定满足随时间变化的人的需求的“全时”;保留地域特征同时加强不同人群可参与性的“全民”的设计策略。

三、设计策略

1.全景

以自然风貌为基础开展乡村文化记忆景观设计,在保留原有地形地貌、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结合当地特色风土人情有效的美化乡村环境,营造生态宜居的乡村。从“全景”的设计视角出发,加强景观系统内的地理环境、生态、人文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维持乡村文化记忆景观表达的稳态,通过着重发掘乡村特色文化,以自然山水为基底,将显性的地理特征、生态环境与隐性的农耕文明、人文精神进行综合设计,注重人造公共环境与周边自然地貌的整体性,把自然资源融入乡村景观营造中达到记忆认同的目的,发挥景观自身承载的乡情。该策略不仅能准确描绘出乡村特点,也能避免乡村景观设计趋同。

(1)以自然为基底的生态设计

乡村的山水林田是一个整体的自然环境,其中各类自然要素相互依存构成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通过发掘利用本土自然资源提升景观吸引力的同时增强生态系统的循环能力,保护生态平衡提升景观的可持续性,以感受自然的方式构建人与环境的积极联系。

石柱村境内最低海拔490米、最高海拔900米,为小盆地半高山型地貌,自然条件湿润宜人,雨量充沛,境内溪流丰富。整个村域地形呈南北向狭长型、中间为盆地,东西两侧高山形成夹抱之势。中间盆地溪水汇流,长达12公里的花桥河贯穿全村,森林覆盖率达85%,溪流两侧大片农田郁郁葱葱。村庄周围的水光山色不仅能展现当地地形特征,具有天然的审美价值,也是本土居民记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能满足青少年群体在成长过程中探索的需求。在对现有的环境资源进行规划整合后,设计从山林、农田、溪流三大板块出发,协调营造出自然的“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的乡村景观格局,强调乡村生活气息。因此,设计采取借景的方式,将村庄周围起伏的山脉、穿行而过的溪流、耕种的农田都作为景观设计的一部分。在已有地形优势的基础上,运用土家族特色吊脚楼元素与本土材料,将部分体验性民宿融入山林,贴合当地居民傍山而居的传统,增加游客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还原出更具趣味互动性的乡野景观空间。对滨水空间进行梳理,通过自然驳岸的设计,运用当地块石、植物材料维持景观原生性,利用草阶与浅滩提供亲水平台,借用溪水旁形成的沼泽、浅滩等微地形保持自然生物的多样性,通过对原生景观自净化系统的维护,达到景观可持续性的目的(图1)。利用当地的竹、瓦等为主要材料,在靠近农田的区域设置观景休闲的茶亭,拉近游客与农耕活动的距离,感受乡村农耕文化。把当地石材作为主要材料堆砌模拟田埂的形态,提供休息的场地。将人工景观融入自然景观,在满足人的功能需求的同时,保留更多的本土特征(图2)。

图1

图2

(2)以土家文化为肌理的人文设计

乡村经历长期的发展与变化,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人们的生活痕迹承载着乡村的生长过程与当地的人文精神。乡村文化记忆景观在传承当地文化的同时,也能将人们的乡愁情感与乡村串联,建立起人与环境的关系。设计通过保留当地传统建筑,发掘本土文化,协调生态与人文的建设,将文化记忆在乡村景观中情境重现,减少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冲击,维持景观系统内人文组成部分的稳定表达。通过景观营造呼应不同人群的乡愁情感,以乡情作为乡村可持续的内驱力。

作为秭归县唯一的少数民族村,石柱土家族村保留有“赶毛狗、闹元宵”活动、九畹溪皮影戏、土家摆手舞、篝火晚会、土家腰鼓舞、土家族舞狮、土家哭丧礼等民俗活动。保有造纸坊旧址、天井屋、祠堂等人文景观资源。在设计中,注重反映乡村景观所体现的场所历史、延续场所文脉,成为构建新景观、体现场所独特性的一种方式。充分发挥土家族与楚巫文化特色,白虎作为土家族的图腾代表,体现是人们对于氏族先祖廪君的崇拜思想。将白虎与题材广泛的土家族石雕结合运用到入口景观的设计里,也能体现出土家族人真诚、豪放的特点。入口景观采用当地石料在整体上与环境更协调(图3)。西兰卡普作为土家传统织锦艺术,具有豪放、自然独特的特点,有浓烈的民族特色,把民族服饰常用的元素融入室内设计中,利用其装饰作用营造民宿的民族风格(图4)。在人工景观的营造时,搜集当地老物件与老旧房屋拆除产生的木石为基础材料,复原原有建筑特征,保持场地原貌。保留场地原有土坯房、天井式建筑形式,形成土家风味浓郁的特色乡村。保留当地白墙灰瓦、木质窗檐与将外墙体下层涂成灰蓝色的特点,佐以特色墙绘营建特色民宿建筑。通过就地取材的方式,在达到景观营造目的的同时,也能保留当地营建特色,沿袭当地文化传统,尽量达到设计隐形的目的。新旧结合,依旧呈现原有的乡村生活的记忆。

图3

图4

将石柱村四周环抱的山林与南北向贯穿的山水资源与本土居民记忆归属、外来人群的游览需求与生态价值综合,把生活与生态串联,打造绿色共享的公共活动空间。

2.全时

乡村以青山绿水的自然人居环境特点,满足城市居民体验田园生活的需求,吸引外来游客群体与创业群体。因此,乡村景观空间不仅要承载居民日常的生产生活,也需要考虑游客与创客等群体的需求。将多元主体的需求整合,以乡村文化记忆景观为载体,考虑不同时段内,乡村人群构成变化带来的空间利用需求的流动,将生产生活、文化生态空间进行整合提高景观空间的可转化性,从“全时”的设计视角出发,打造能维持人群构成变化与景观资源合理利用动态平衡的乡村文化记忆景观。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旅游淡旺季带来的空间闲置问题。在淡季时村内道路、院坝、广场、农地等区域主要使用人群是当地居民,以日常生产生活活动需求为主。旺季人流量增大则需兼顾满足外来游客的娱乐休闲、民俗活动体验、餐饮居住活动需求。因此在设计中应考虑到将不同时段的空间功能需求,以达到空间使用性质的可转化目的,避免旅游淡旺季带来的空间闲置。通过慢行步道将农田、溪流、集会广场等不同类型的公共空间串联,以完善道路网络的方式提高可达性,不仅满足游客通行游览,也能在日常满足居民休闲散步的需求。在景观空间的营造时,以中小型空间为主,打造乡村文化广场,将闲置废旧农具、老旧房屋拆除产生的建筑材料等回收再利用,以传统方式重砌、陈设展示的方式塑造具有符号特性的地标,强调本村特征相关的文化符号,直接反映当地乡村文化特色,唤醒乡土文化记忆,点燃乡愁。把村内稻米农田以及以山谷地带的茶园、种植果林等特色农业资源作为田园农耕风景,减少外来植物的引入。结合四时变化引入相应的农作物,不论何时游客走入田间地头,都能体验乡村农耕乐趣(图5)。

图5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景观就像人的机体,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除四季变换带来自然条件的改变外,工作节假日人的行为活动、交往方式等社会因素也会影响人对于景观功能的需求。设计中要遵循自然的规律,将人的需求与自然的变化相结合,保护生态环境,顺应自然更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才能达到实时是景、处处是景的可持续发展。

3.全民

从人的需求角度出发,将多样化的使用群体的多元需求与村落中既有空间使用结合,使设计达到全民共享的效果。旅游者关注自然田园特色,需要丰富的旅游体验。外来创业人群居住在乡村,需要教育和创业等配套设施满足生活发展需求。习惯乡村生活的本地居民,对于服务设施完善有较高需求。通过设计考虑不同人群的基本需求与特色需求,将现有资源进行合理利用,营造符合不同需求的各类生活场景,从“全民”的设计视角出发,以保护当地自然环境为基础,加强对地方文化传承与不同人群间的交流联系,增强群体之间的凝聚力。为不同群体提供舒适便利且参与性高的本土特色文化空间,营造满足多元主体需求共生的乡村文化记忆景观环境。

乡村生活中邻里关系是与记忆紧密相连的,因此对于宅间空间设立小型公共绿地,增加树池坐凳提供交流空间,同时也能满足农作物晾晒的生活需求,以此强化环境的功能性与情感性,维系乡村亲缘、地缘关系,延续场地文脉,营造睦邻友好的场景,增强居民的依恋感(图6)。由于不同群体生产生活中需求的差异,产生了迥异的生活场景,在公共活动空间的设计中,应考虑到不同场景在原有“旧”乡村面貌上的体现。除居民生产生活场景与游客体验休闲场景之外,返乡群体所需的乡村创业场景也需纳入设计的考量中。例如,将废旧的造纸厂改造成专属的乡村创客活动中心(图7),同时增加集会空间,满足人们创业、交友、聚会的需求,加强社群之间的联系。采用草地,减少硬化铺设。采取流动组合式摊位,可从旺季的集市功能转换为集会广场,增强该空间的功能弹性,同时在集会广场上进行的传统活动也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产生对本地土家族文化的记忆(图8)。从加深本土居民与乡村生活记忆联系,满足城归群体生活工作环境需求与外来游客乡土感知需求角度出发,营造文化记忆、经济发展与景观设计融合共生的乡村。

图6

图7

图8

四、结语

乡村景观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其中自然环境、生态环境、人文环境三个构成部分相互联系并维持着动态平衡的状态。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影响当地的动植物等生态环境,在受到自然条件限制的同时,人的生产生活活动对环境的改变,也会对地貌、生态情况等带来影响。以“全景”的设计视角将环境、生态与人文同时纳入考量,使景观系统内部的稳定得以保持,并在乡村景观建设中能准确表达当地乡土元素,避免乡村景观趋同。

人群构成、社会发展带来的需求变化等外部环境也会对景观设计产生影响。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带来季节性的游客人群的增长,带动了美丽乡村的发展,更吸引返乡创业人群回归乡村,乡村经济的发展又反哺本地居民实现创收。“全时”的设计视角从游客、居民、创客三个群体的动态构成变化出发,将不同群体活动所需景观场景整合,减少资源闲置,提升乡村景观的整体性。

乡村文化记忆景观设计将场所独特的文化特色融入当地环境中,建立人与自然之间协调的联系。针对不同群体需求差异的设计即考虑满足多元主体在乡村空间中需求的共生,提升空间的使用弹性。从“全民”的设计视角出发,考虑平衡不同人群的活动需求,把乡村景观中单一的生活功能向兼具生产生活、旅游休闲、创业经营等复合功能转变,打造全民共享的乡村生活场景。

本文通过对多元需求共生的讨论,提出“全景-全时-全民”乡村文化记忆景观设计的优化策略。乡村景观营造把维持自然、保护生态与传承人文看作一个整体内部系统,通过协调统一三者的联系,以此避免千村一面的现象。将社会因素看作对景观系统产生影响的外部因素,联系外部环境发展变化对需求的影响,增加景观的功能弹性。通过从人的需求角度出发,将不同群体对于乡村文化记忆的感知需求进行融合,在服务于当地村民生产生活的同时,满足各群体对景观空间的不同需求。以此提升景观功能的复合性。发掘独特的乡土味与人文情,顺应人们的情感需求,保持乡村长久的活力。在协调平衡生活场地与公共空间活动需求的过程中,强化乡村独特的自然、人文、生态资源优势,呈现鲜明的地域人文特色,吸引人口回流,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景观设计景观群体
“可食地景”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
江苏海外新华商群体探秘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形式美的研究
达到群体免疫,没那么容易
“小团体主义”帽子不要随便扣
《景观平面图》
创意涂鸦
中间群体
伍丹景观设计作品
张鑫、靳政景观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