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民族声乐演唱方法的创新研究
2022-11-05杨立军
杨立军
[内容提要]民族声乐作品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较强的民族特色,并凭借其多样的表现形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受到听众的欢迎。民族唱法重在表现民族内涵和生活风俗。如何改进并创新民族声乐演唱人才的教学培养方法,一直是民族声乐教学团队探讨的焦点。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对民族声乐演唱方法进行反思和总结,以期对民族声乐教育教学有所助益。
我国的民族声乐从广义上可以分为传统戏曲、民间歌舞及民间歌唱三大类别。民族声乐具有丰富的演唱方式,如新歌剧、新民歌等。民族声乐演唱是在传承上的进步,它在汲取和延续传统民歌演唱方法的同时,也借鉴了西方美声唱法的长处和经验。在几十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深刻感受到民族声乐在无数工作者、爱好者努力下取得的长足进步,这是令人兴奋和值得骄傲的。在此过程中,笔者也总结了一些个人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对民族声乐教学和演唱有所帮助。
一、切勿急于求成,打好“哼鸣”根基
在民族声乐教学中,声音训练方法丰富多样,但其中部分方法科学性有待商榷,有的演唱者出现了不重视甚至忽略声乐基础练习,急于求成,直接演唱作品的情况,这不仅会影响演唱效果,限制演唱能力的进步,久而久之也会对声带机能造成危害。学习民族声乐,要经历从自然到不自然,再到自然的过程。要打好民族声乐演唱的基础,哼鸣练习是相当重要,不容忽视的。近年来,哼鸣愈发受到业内外人士的关注和探讨。究其根本,笔者认为,哼鸣是找到轻松的“高位置”声音的最有效方式。要注意的是,虽然哼鸣的声音类似于鼻音,但切忌将鼻音和哼鸣混为一谈。在练习时,我们要具备分辨自己和他人哼鸣是否正确的能力。有很多声乐初学者在练习哼鸣时,气息不流动,声音不集中,喉部肌肉不放松,造成或是声音空、虚,或是声音挤、夹的情况。要更好地找到哼鸣位置,钢琴不失为一个好的工具。钢琴的声音具有轻松、高位置的特性。我们可以在钢琴上弹奏“mi,re,do”,通过模仿钢琴的声音,并根据相应的音高,在二度音程中哼唱“em”找到哼鸣。或是想象当我们面对一件事发出轻蔑、不屑的声音“hm”,想象伤心时小声哭泣的声音“em”,发出这些声音时,我们的下巴、喉部和口腔都较为放松,声音也较为集中,哼鸣也要求我们有这种放松、集中的状态。所谓“宽马路,小汽车”,哼鸣不仅有助于我们形成一个较为通畅的共鸣腔体,也能让我们的声音保持集中、密实,又不失放松的状态。
二、兼顾咬字吐字的清晰度和形象性
民族声乐发展至今,其对发音吐字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当科学的理论。语言是歌唱的根基,在解决了歌唱的发声技术问题后,就要让听众听清演唱的内容。这要求我们务必做到咬字吐字精确、细腻,保证清晰度。想做到上述要点,首先要说好普通话。针对一些学生存在的普通话不标准的现象,我们通过台词课,确保每一位学生说好普通话,口齿清晰伶俐。在课堂练习中,要让学生明白歌词是情感的载体,一首歌曲无论是表达何种情感,都要以歌词作为依托,二者不可分离。学习一首新作品切忌直接演唱,而应先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体会歌词中蕴含的情感,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明晰作者的创作初心,这将有利于演唱者以更投入的状态演绎作品,也将对其今后的演唱大有益处。
不同地域的歌曲在语言、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也就对演唱者的发音、咬字吐字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想要更好地表现作品风格,可以采用当地方言进行演唱。应尽可能契合当地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还原地方特色,使人物性格更鲜明,做到字里含情,保证形象性。
除此之外,在演唱过程中,可以适当调节演唱的音量、语气、强弱对比等,在使声音与旋律更紧密地结合,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同时,也使作品具有更突出的艺术效果和更明晰的意境。以歌曲《万里春色满家园》为例,“我走,我走,不犹豫,不悲叹”,要突出该句中的动词“走”,可以采用硬咬的方式,这不仅确保了发音咬字的刚劲有力,更表现了主人公坚定的信念和忠贞不渝的人物形象,使歌曲的思想感情得到更充分的展现。可见,民族声乐的演唱只有做到将情感融于语言,将情感融入旋律,才是一部有温度的作品,才是一部完整的作品,才能真正地将作品的思想与情感传递给每一位听众,实现演唱者与听众的心灵互通。
三、精确把握作品情感
体会作品主题和艺术内涵,进而更好地表现作品的风格性,是歌者不可或缺的基础能力,是演唱前的“必修课”。作为一名合格的演唱者,一定要有从歌词中体会情感的能力,感悟作者的创作初心和意图,掌控作品情绪的“开关”,这也是演唱者表现情感的关键。在日常的声乐教学中我们应该认识到,每部作品的创作都有情感基调作为基础,或是对国家的深情敬意,或是对家人温暖的问候……精准把握了作品情感,也就找到了作品的“主旋律”;精准把握了不同作品中包含的不同情绪,将对演唱者的表达和舞台表现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由此可见把握作品情感的重要性,其对演唱者的提升也是综合的、多方面的。
以印度尼西亚民歌《宝贝》为例,该歌曲具有较强的旋律性,描绘了一位年轻妻子的丈夫参加游击英勇抗战,取得了战斗胜利,却在最后不幸牺牲的故事。作品中蕴含的情感是复杂的,但其中饱含的坚定信念是鲜明的。如果演唱者不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情感,以委婉柔美的腔调无根据地演唱,也就模糊了作者的本意,没有准确表达出作品真正的涵义。同样,在歌曲《军港之夜》中,曲调虽有相当的抒情性,但切勿在演唱中一味追求温柔甜蜜,甚至唱出催眠曲的感觉,而应在演唱中做到既不失海军的飒爽英姿和军营气息,又有军港夜晚的寂静细腻。
除此之外,我们不妨学习了解与作品相关的地域知识。在五千余年的发展过程中,五十六个民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和别具一格的地域风情。想要更精准地确定并把握歌曲的情感,对民族文化的分析和认同也是必不可少的。
四、声情并茂,融会贯通
“声”、“情”是民族声乐演唱的必备要素,二者必须共存,否则就不足够称之为演唱。其中,“声”是相对外在的表现形式,通过演唱者对音色的把控、气息的调节、咬字的方式等加以体现;“情”则对艺术内涵、文化底蕴有更高的要求,需要演唱者对作品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在平时的考试、比赛、音乐会等舞台实践中,我们发现有的演唱者声音和情感不能兼顾,不能通过歌曲的演绎引起听众的“共情”,有的演唱者则能够做到声情并茂,甚至演唱至动人的情节时能够催人泪下,达到引人入胜的境地。这充分说明了声音与情感相互配合的重要性。“一声唱到融神处,毛骨萧然六月寒。”演唱趋于成熟,并可以称之为演唱艺术的过程,是一个全面积累经验的过程;是充分发挥演唱者想象力和自身能动性,将自己融入作品情节之中的过程;是将作品情感与声音完美融合,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过程。声音和语言的训练是相对基础的训练,而情感表现的训练是更具难度的。其实,我们的日常生活不失为生动的艺术,每一部作品的创作灵感都由生活中迸发。正所谓“艺术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当不能很好地感受作品中蕴含的喜怒哀乐时,不妨将作品带入现实生活中,以更利于自身理解的方式,演绎情感,歌唱生活,达到声情并茂的歌唱境地。
五、活跃课堂,调动学生演唱热情
在民族声乐演唱教学中,我们应培养学生自如使用人声“乐器”的能力。我们应当认为歌唱是一种运动,依靠身体各器官协调配合完成歌唱。如同体育竞技前运动员要有兴奋的状态和赛前热身一样,演唱者也要有投入的状态和情绪。生理学表明,当演唱者有较为良好的情绪时,各器官的协调配合也将处于良好的状态。身为教学者,应有调动学生演唱热情的能力,为学生营造愉悦的上课氛围,以保证其良好的歌唱状态。如加强教师自身的语言修养与表达能力。授课时,首先要注重语言表达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这是声乐教学的基本保障;同时,要尽量保证易解性。演唱与数学等学科不同,很大程度上要靠学生自己用心感悟和体会。因此,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是对民族声乐教师的一种要求和需要;最后,教学中也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性,它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一环和点睛之笔。语言修辞与表达能力,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授课的进程与学生理解的效率。运用言简意赅、生动形象、具有启发性的语言,有助于实现知识理解难度的降低,也更容易提高学生课上的学习兴趣与课后的反思能力,从而实现学生声乐学习积极性的提高,确保学习成果。
教学构思设计方面,应尽量从学生的兴趣点入手,激发学习欲望。如在学习具有浓郁新疆风格的作品《阿凡提之歌》时,很多学生没有实地到访过新疆,对当地文化不够了解,但却有很多同学知道阿凡提的故事,看过阿凡提的动画片或电影,其中主人公阿凡提热情开朗、机智幽默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在课前,教师与学生们要重温阿凡提的相关故事,感受新疆人民热烈的生活气息。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同学对新疆的美食很感兴趣,也听过售卖羊肉串时既热情又富有感染力的吆喝声。在演唱这首作品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们,试着把歌曲的“孜然味”唱得浓一些,唱出羊肉串在火上迸发出强烈香味的感觉。这些与生活日常对接的话语,激起了学生对地域音乐文化的探索欲望和浓厚的兴趣。同时,鼓励式教学应该得到提倡。要对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展示自我的表现提出表扬。鼓励和肯定能有效提升学生演唱的信心和积极性,也将为师生间更好地交流构筑桥梁。
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训练
民族声乐演唱需有过硬的心理素质,首先需要坚实的演唱技术做支撑,其次要有丰富的舞台经验做积累,最后以自我调节的能力作保障。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民族声乐演唱绝无捷径可言。打好基础,脚踏实地打磨功底,才能以从容的心态面对舞台和观众;多参与舞台实践,才能冷静处理舞台上的各种突发状况;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把琴房当考场,把考场当琴房”的观念。演唱者的情绪变化将直接影响其在舞台上的演唱效果,因此,培养学生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尤为重要。如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和心理调整,同时可以通过深呼吸、伸展运动、深蹲运动等放松身体,舒缓紧张情绪。当然,上台前的紧张是不可避免的,许多人认为紧张不利于演唱者的发挥,其实不然。适度的紧张,有助于我们更快地投入演唱状态,同时也让我们的注意力更集中,从而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有助于调动自身的兴奋感,实现身体各器官更默契、更协调的配合,表现出更充沛的情感,完善舞台演出的效果。其实,不给自己强加过高的目标,思想负担也会相应降低。因此,不妨保持平和的心态,享受过程,看淡结果;保持专注的状态,但不是紧张;保证松弛的状态,但不是松懈;保持兴奋、积极的状态,但不是慌张。在声乐演唱过程中,心理活动是贯穿始终的,因此,学生心理素质训练是相当重要,不容忽视的。
七、与时俱进,开放包容
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具有更开放的思维,具有面向世界的眼界。民族声乐要做到扎根民族,服务社会,融入时代,走向世界,就要做到在继承、发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借鉴世界其它国家的艺术精髓,这不仅对民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大有裨益,更有助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与共通,从而推动中国的民族声乐成为以我国民族文化为基础,同时拥有更多元、更开放、更融合、更具活力特点的演唱艺术。这一思维其实在我国的声乐发展史中早有体现。如20世纪30 年代作曲家黄自先生赴美留学归国后,他将所学的现代西方作曲技法与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相结合,创作了大批耳熟能详的作品,如以我国古诗词为基础创作的艺术歌曲《南乡子》、《花非花》、《点绛唇》;独具德奥风格的艺术歌曲《玫瑰三愿》、《思乡》;更具感召力,鼓舞人心的抗战爱国歌曲《旗正飘飘》;大型声乐套曲兼具西方特色与民族底蕴的清唱剧《长恨歌》等,他的一系列音乐创作推动我国声乐艺术走向了音乐形象生动鲜明、作品风格典雅精致、旋律简洁流畅、更具时代感的新高度。20 世纪我国的第一部民族歌剧《白毛女》,也是在开展新秧歌运动和秧歌剧创作实践的过程中,以我国民间故事传说为基础,灵活运用我国传统戏曲、说唱等民间音调,紧密联系国情,同时又创造性地吸收借鉴西方歌剧的形式和经验创作而成的,使得这部作品兼具民族风格和时代特征,有效推动了我国歌剧的发展,这种综合性艺术形式也在我国近现代音乐发展史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通过世界各国音乐的共存交融,促进人民对自身和其他文化的了解、认同与尊重,促进艺术的进一步创新与发展。
八、提高思想站位,专业思政同向同行
在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一直在探索专业课与思政课相结合的新模式。在日常教学中,坚持以专业教学为基础,以思想政治学习为动力,以教学改革为抓手,推进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为民族声乐演唱教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如在开展学术讲座、教学公开课的过程中,邀请思政部教师参与其中,将民族声乐作品与思想政治内容结合,不仅有专业课教师与师生共同探讨、交流声乐方面的知识,也有思政部教师为我们讲述与作品相关的故事,促进师生对作品的进一步理解,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推进思想政治与专业发展的有机整合,提高民族声乐演唱专业探索能力和教学团队创新力,培养业务精良、学业优秀、思想健康的综合人才。
九、加强交流与反思,保障专业基础课成效
当今时代是一个讲求创新的时代,但须知创新是在不断的反思中实现的。不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在不断学习中反思。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应做到敢于提问,勇于实践,开拓视野,在刻苦学习的过程中反思,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从教师的角度来说,要保证在日常教学中,确保以声乐演唱教研室为总揽,协调艺术指导教研室、形体舞蹈教研室共同参与,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如在艺术指导课程中,艺术指导教师要提高自身思想站位和对该专业的理解深度。艺术指导作为专业基础课之一,早已不是专业课的点缀,而是推动学生声乐演唱进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艺术指导教师的工作内容早已不仅限于钢琴伴奏,更要求对学生情绪的把控、作品的理解、风格的表现等做出细致的指导,在日常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有着与专业课教师相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艺术指导教师通过自身专业的优势,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在旋律中体会情感。如声乐作品的前奏、间奏,它们虽然没有歌词作为依托,但同样在营造作品氛围、调动听众和演唱者的情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承担着连接歌曲各部分的桥梁纽带作用。我们务必保证通过艺术指导教师进专业课堂的方式,通过形体舞蹈与声乐结合的方式,如民族歌剧排演课程等,实现学生在演唱技巧和艺术感悟力上的统一。同时,要深入调研学生的专业课需求,凝聚共识,群策群力,坚持每学期召开教师学术座谈会,集思广益,讨论、修订、完善教学大纲,明确分工,各负其责;交流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坚持教学质量跟踪机制,抽取本专业部分同学,采用调查问卷形式,检查教师教学效果,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改进策略,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教师教学的先进性、有效性。所谓教学相长,师生之间的学习与反思是相互的,日常的教学一定不能脱离学生,一定要多听取意见,一定要做到以学生为本。
十、以赛促教,以实践促学
日常教学中,鼓励学生多上台,多演出,多比赛,多实践,参与体现家国情怀、反映民族文化、服务社会群众的艺术活动,积极参加各项比赛,多听,多学,多思考。在此基础上,作为教师,要积极投身学术、竞赛平台的建设与完善,以赛促教、促学。近年来,笔者所在的沈阳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多次组织、承办全国民族声乐论坛,主办“全国专业音乐院校民族声乐艺术交流展”,将“小琴房”搬到“大舞台”,交流经验,互促互学;组织学生参加北方女子民歌合唱团排练及演出,参与在国家大剧院、中央电视台等多场专场音乐会和节目录制,这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在收获自信的同时,更积累了宝贵的舞台经验;扩大了教学单位的社会影响力,也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民族声乐艺术在五千余年的文化长河中绵延至今,不断探索与完善,并凭借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完整详尽的体系和丰富多样的内容,成为中国人民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更成为世界声乐舞台上一朵璀璨的奇葩,引起各国人民的关注。这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艺术的包容性和多样性,也契合了声乐发展的规律性,体现了其内在的科学价值。笔者相信,伴随时代的前进,民族声乐将继续发展与完善,满足更多人的审美需求,顺应时代潮流,稳步前行。希望一代代民族声乐人在热爱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让民族声乐艺术永葆青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