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假设中的预览:中外科幻电影未来性与媒体性探析
2022-11-05杨溟何坤
杨 溟 何 坤
科幻电影一般被定义为“科学”+“幻想”+“电影”。而对其核心要素的解读则各有侧重,如认为第一要素是科技感,第二要素是想象力等。本文认为,科幻电影的核心要素是未来性、媒体性、文学性和美学,包含上述要素且能逻辑自洽是判断科幻电影类型的基本要求。
本文主要就科幻电影中未来性和媒体性的呈现,探究科幻电影的独特社会功能。想象力虽是科幻电影不可或缺的元素,但在魔幻、奇幻和玄幻等非现实类电影中同样占据重要位置,就如工业性和文学性也是电影的共性特征。“未来性”则是科幻电影最为突出的特征,是基于人类走向进行的社会系统建构和世界观,且兼具非现实性和实现可能。因此它既包括科学原理、知识基础和科学理性,也具备预见性和可验证性,是有一定逻辑支撑的趋势假设与预览。大量案例证明,科幻电影中未来性的价值在于它与科学原创力互为作用,往往将预见性转变为现实性,进而影响社会发展进程。以此观之,科幻电影在未来学研究中也将占有一席之地。
在科幻电影中与未来性密不可分的“媒体性”强调趋势预览中的反思、批判性和人文精神。如果把人文精神、反思与批判纳入媒体性范畴,那么未来性+媒体性+逻辑自洽是科幻电影的基本要求。媒体性与未来性共同构成了科幻电影文化与科技、哲学等相融合的独特生态。
一、未来学成长脉络与科幻的渊源
(一)科幻电影与未来学研究的精神契合
“未来学”从诞生之初就充满争议。究竟是科学幻想还是占卜算命、未来学算不算一门系统性学科?有没有学术价值?至今仍有不同观点。美国历史学者洛扎克认为未来学是庸俗社会学、文学与幻想的拙劣混合物,虽然他本人的《信息崇拜》一书刚刚问世,就被当作另一种类型的未来学畅销著作。
和未来学处境相似,包括科幻电影在内的科幻作品很长时间以来也处于尴尬的地位,无论文学还是科学的圈子里似乎都入不了主流。标志性的英国科幻作家如赫伯特·乔治·威尔斯一直试图“证明自己也能从事令人尊敬的科学工作”,年过70还向伦敦大学提交博士论文,但即便在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上发表26篇学术性文章,并有著名生物学家郝胥黎推荐,也从未被英国皇家学会这样的科学团体真正接纳。
图1.电影《黑客帝国》剧照
这种边缘状态与科幻类作品特殊的属性相关,其主旨、形式和内核都不同于主流或纯粹的电影、文学或科学评价体系,而契合于未来学研究的方向和精神。
1902年,威尔斯提出建立一门“关于未来的科学”的设想,可视为未来学与科幻最早的渊源。而科幻电影的发展历程也正实践了未来学研究中未来性与媒体性的有机融合,也使科幻电影具备了有别于其他类型电影的独特身份。
在威尔斯本人的科幻作品中,外星人入侵、生物科学、隐身以及时光穿梭等现代科幻元素纷纷出现,其文中提到的如飞机、军事坦克、核武器、卫星电视、太空旅行等后来都成为现实。自威尔斯始,预测趋势、带有预见性的“未来性”和“媒体性”成为科幻作品最重要的内核。确实,科幻电影的故事性呈现和场景化预设,所蕴含的对人类命运的探究、对科学探索与现实的反思,其建构性、假设性、批判性、哲学性和极强的预见性,已构成未来学研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现代意义上的未来学发展历程
1943年德国学者奥·弗莱希泰创造了未来学这一概念,从此开启了以历史学思维对未来进行推演、预测的学术研究之路。美国受欧洲未来学派影响,一直非常重视未来研究。1945年底,美国著名的“兰德计划”发表了《环球航天飞机实验计划的初步构想》。在此基础上,1948年福特基金会出资设立美国首家独立的智库机构兰德公司(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简称RAND),标志着体系化的未来学研究在美国奠基。战后美国科学技术逐渐超越欧洲,大批科学家云集,成立了各级未来研究机构,“最多时曾达600多个,是世界上未来研究专门机构最多的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美国逐渐成为世界未来研究的中心。
随着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重视,未来学的本体学研究开始受到关注,研究领域涉及未来学的定义、研究原则、研究领域、研究任务、研究分类、研究流派以及研究方法论等,未来学理论成果不断出现。他们借助其他科学领域的方法研究未来,如马蒂诺的《用于决策的技术预测》等,使未来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系统学科知识体系。
1932年在美国总统胡佛支持下,威廉·奥格本主持编撰了巨著《最近社会趋势》,1964年法国的贝特朗·德·儒弗内尔出版了未来学代表作《推测的艺术》,1973年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编著《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系统阐述有关“后工业社会”理论,回答了“人类向何处去”这个敏感的问题。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1970年出版的《未来的冲击》、1980年的《第三次浪潮》、1990年的《权力的转移》等未来三部曲,享誉全球,成为未来学巨擘,对当今社会思潮仍有着广泛影响。
科幻电影受未来学影响,留有明显的未来性印迹。1999年经典之作《黑客帝国》导演沃卓斯基兄弟曾要求演员必读三本书,其中《失控》的作者凯文凯利、《拟像与仿真》作者鲍德里亚都被视作未来学家。而当今传媒界奉为圭臬的“媒体融合”(Media Convergence)鼻祖尼古拉斯·葛洛庞帝更是未来学家的代表人物。
(三)未来学影响中国科幻电影的社会文化基础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未来学对刚打开国门的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立志于中华崛起的一代人起到了积极的启蒙作用。
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于1982年出版的《大趋势》在中国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他在书中提到,“中国在创造一个崭新的社会、经济和政治体制,它的新型经济模式已经把中国提升到了世界经济的领导地位。”他预言大概2021年中国可能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经济体,但是在其他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面对很大的挑战——比如户籍制度与环境的问题。该书被誉为“能够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脉搏”的三大巨著之一。据《金融时报》称,《大趋势》中没有一条预测是错误的。
1980年托夫勒出版轰动世界的《第三次浪潮》,形成了自己的未来学思想体系。他提出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第三次浪潮是人类文明史的新阶段,是一种独特的社会状态。他对“明天的社会”进行了认真构思,提出“把注意力集中在人和社会在适应这些变化中的种种困难和障碍”,如果不尽快适应这些转变,人们将付出沉重的代价。1980年代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的顾问、著名社会学家吉登斯曾经评价他,“托夫勒将社会学通俗化了,让人们都来关注社会变迁。他是一位站在一个世纪预言下一个世纪的天才式人物!”该书1983年由三联出版社出版,很快风靡中国。“他也许并没有给我们带来直接财富,但他许给人们一个梦想,多年以后,当年阅读托夫勒的年轻人已成为中国经济建设的中流砥柱,托夫勒的思想或多或少仍在指引着他们创造未来。”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尼葛洛庞帝是媒体融合理念最早的提出者,他的观点已深刻影响中国媒体转型的路径。截至2022年8月,中国已建成2585个县级融媒体中心。尼葛洛庞帝1996年出版的《数字化生存》预言人类将生存在一个虚拟的、数字化的生存活动空间,即数字化生存。该书堪称二十世纪信息技术及理念发展的圣经,对信息时代的启蒙、发展具有深远价值。1996年,他被《时代》周刊列为当代最重要的未来学家之一。
近年来,《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凯文凯利的未来学著作《失控》《必然》《科技想要什么》等书在中国都拥有广大的受众,他对于未来百年的预言,和众多未来学家一样,都成为影响中国科幻电影发展的重要文化基础。
(四)新时期中国科幻电影发展历程中的“未来性”
中国从2 0世纪七八十年代起开始注意未来研究,该阶段恰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科幻电影起步的阶段。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考古专业的学者童恩正压箱底多年的科幻小说《珊瑚岛上的死光》得以在《人民文学》这样的顶级主流文学刊物上发表,并获得最高级别的全国小说奖,还于1980年被改编成电影上映,这样的情况是前所未有的,也绝非孤立。
从1978年到1999年,中国内地拍摄的科幻电影还有:《异想天开》《霹雳贝贝》《凶宅美人头》《潜影》《大气层消失》《隐身博士》《魔表》《错位》《毒吻》《疯狂的兔子》《再生勇士》《男人的世界》《合成人》等。被称作“新时期”的这21年里,中国科幻电影数量显著上升,既受到国外未来学对国内辐射的影响,也通过独特的电影手段和未来学研究一起推动了全民科学素养和“未来”意识的形成。
该时期的中国科幻电影,包含了对超能量、外星生命、机器人、激光技术等未来技术的想象,也表现出对未来科技滥用、资本裹挟、异邦威胁等的担忧与警惕。
以1980年拍摄的《珊瑚岛上的死光》为例。据现有资料,除了1938年由韩兰根、刘继群等主演的《六十年后上海滩》具备“未来性”元素的科幻电影外,《珊瑚岛上的死光》可视为具备鲜明“未来性”特征的当代中国第一部科幻电影。与科普教育为主旨的《十三陵水库畅想曲》(1958年)和《小太阳》(1963年)相比,它是真正将新科技与人类命运、预设场景、预览危险结合的科幻电影。
《珊瑚岛上的死光》中出现的科幻概念包括:机器人、人工降雨、空间放电、高效原子能电池、大功率激光器、自动识别的开门技术、可视电话、能量枪等等。这些,放在当时的美国科幻电影中,也许不算稀奇——毕竟已经有1968年的《2001太空漫游》、1977年的《星球大战》和1979年的《星际迷航》等珠玉在前了。但放在中国电影中,可以说是极少见的对科技进行深入描绘的作品了。该片编剧童恩正也是同名小说作者,他的另一重身份是考古学家。他的科学贡献包括在极艰苦条件下编制出缀合甲骨文的程序软件,并于1980年受到邀请赴美访问。在考古结合心理学、人类学成果对祭祀铜鼓进行的幻象研究方面,童恩正都有很高的学术建树。
自新时期起,未来学成果就对国内科幻电影有着深刻影响,但以受重视程度和影响力而言尚无法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
(五)未来性在中外科幻电影中体现的文化差异
中国与西方在文化上的差异也体现在科幻电影“未来性”的阐释上。国产科幻电影面临的差距,首先不是剧情问题,而是对于未来性的浅层化使用。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其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曾提出,为何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而是出现在十七世纪的西方,特别是文艺复兴后的欧洲。他的解释是,中国不具备宜于科学成长的自然观,另外中国太讲究实用,很多发现滞留在经验阶段。冯友兰、马克思·韦伯等中外学者也都曾探讨过中国古代为何缺乏科学意识,这与传统文化中对科学的轻视和限制分不开,“天人合一的哲学观致使本土哲学没有形成主客体二分的概念,很少把自然当作与主体相对立的客体去认识、去探索、去发现”。这种“入世而属世的”哲学观,不鼓励学术发展和科学所重视的理性和怀疑精神,对研究自然规律进而改造世界毫无兴趣更谈不上文艺表达对科学的期许和渴望,以及对自我和整个世界相互关系的未来想象,所以彼时文化中很少出现主体把握对象世界的不倦动力和理性精神,是中国科幻文化薄弱的重要原因。
文化差异令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困顿吃力,尤其体现在建构未来新世界的能力上。鲁迅曾指出,西方人的梦是去月球或者海底两万里,而中国人的梦还是封妻荫子、升官发财,这是当时中国落后的原因。鲁迅希望用科幻文学改造中国的现实,对科幻文学的评价对后世影响很大:“故苟欲弥今日译界之缺点,导中国人群以进行,必自科学小说始。”
“未来性”的缺失还体现在对科幻电影的定性和定位上。比如1963年《小太阳》作为国内第一部具有科幻内核的儿童电影诞生,带有较强的科普性质。电影界还将科幻电影视作儿童片的亚类型。最重要的是缺乏对未来世界的开放格局和自由想象。
二、科幻电影中的媒体属性
科幻电影最鲜明也最重要的媒体属性体现在技术伦理批评和融合传播趋势。如果说未来性奠定了科幻电影知识解读与前景预测的科学底色,那么媒体性则强调了对无限“幻想”的现实提醒和风险假设,其传播观念、手段、方式对技术的敏感,具有实验性和探索意义。西方科幻电影事实上承担的大众娱乐消费“科学传播”角色,根本原因在于其兼顾了技术伦理批评和想象力启蒙,实现了媒体性和未来性的统一。
(一)科幻电影呈现出特殊的媒体监督功能
媒体监督是社会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指报纸、刊物、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对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及公权力扩张进行揭露、报道、评论或抨击。其监督的对象确实存在,监督的事实已经发生。科幻电影则不同,其对象多为虚构的未经证实的主体或尚未发生的行为,甚至完全是将来时态里的假设场景。由于科幻电影广泛与开放的传播特征、娱乐化与故事化的艺术表现特点,它将可能出现的破坏及其后果展示或放大后所起到的社会影响和警示作用,涵盖社会治理、企业治理、文明反思等诸多领域,是新闻媒体社会监督的有效补充。
解释性与预测性融合的自省与反思特质,使科幻电影独特的功能在科学界逐步被发现。以创刊于1869年的英国《自然()》杂志为例。这本百余年来一直雄居世界学术期刊顶级地位的刊物,对科幻电影有着“长期的、异乎寻常的兴趣”。2013年的科幻影片《地心引力》热映,2013年11月20日《自然》杂志于显著位置发表了《地心引力》的影评,称它“确实是一部伟大的影片”。这篇影评让许多对《自然》杂志顶礼膜拜的人士感到“震撼”,他们惊呼:《自然》上竟会刊发影评?其实早在2004年《后天》上映时,《自然》上就先后刊登了3篇影评。更早的例子是1936年根据科幻作家威尔斯同名小说改编的《未来事件》,《自然》杂志先后发表两篇影评,称其为“不同凡响的影片”。
多年以来,《自然》一直坚持发表影评和科幻小说。其中较为著名的科幻影片包括《2001:太空奥德赛》《侏罗纪公园》《接触》《X档案》《后天》《盗梦空间》等,甚至包括被国人视为儿童低幼类动画片的《海底总动员》。
上述影评都刊登在它自1999年起辟出的“未来”(Futures)专栏上。20多年来,《自然》杂志每期刊登完全原创、每篇900个单词的优秀科幻作品,科幻专栏的选稿标准可以很好地诠释其出版人和编辑者对于科幻“媒体性”的理解和对于科学反思的媒体精神。虽然这些影评几乎没有在电影界产生过影响,但这个科学界的“异数”却影响了科学研究的受众反思科学、揭示科学技术的负面价值、设想科学发明被滥用的灾难性后果。
图2.电影《地心引力》剧照
“未来”专栏的开设及其价值观,使《自然》真正归属于“媒体”而非“论文集”。
科幻电影在西方大众层面的传播辐射,放大了这种社会危机意识,唤醒社会对科技创新的辩证思考。
(二)科幻电影技术伦理批评和风险预警的主要类别
科幻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类型,以深远广阔的想象力对现实世界进行批判、对技术发展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提出警告。
梳理下科幻类在媒体性批判方面的类型,科幻电影几乎全面涉及。现实揭露和监督报道给了科幻以题材线索,科幻电影则加以深化、放大,以影像的方式预览呈现。
2005年欧洲科幻学会将“最佳科幻出版物”奖项颁给了学术杂志。它开设的科幻小专栏题材涉及的类型涵盖:“反乌托邦”“机器人”“人工智能”“脑科学”“克隆技术”“永生”“植物保护主义”“环境、核电污染”“地外文明”“多重宇宙”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主题。
这些中外科幻电影共同关注的人类命运走向的警示性主题,成为“媒体性”重要的社会功能,起到特殊的作用。在中国20世纪70年代后期对科技发展造福社会充满憧憬之时,对未来技术滥用带来的担忧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影片中。外星生命到达地球引发的后果;机器人控制人类并重建社会秩序;实验失误造成的巨大灾难……反思现代工业和科技文明产生的不确定性,探索科技发展中的人类安全和文明走向等宏大主题,是科幻电影特有的基因。这些影片有意识地将人类视为宇宙中的一个族群,站在宇宙角度对地球人类可能面临的灾难性生存危机进行逻辑推理和大胆设想。
在社会治理和技术伦理方面,科幻电影始终存在着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悖论性对立。“媒体性”在于其对现实世界的再现、批判与重构:“乌托邦的核心精神就是批判,批判经验现实中不合理、反理性的东西,并提供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也正因如此,科幻文学艺术作品才具备超脱现实功利主义的能力,将人类的普遍处境悬置于更高维度进行审视,从而展现出更为广阔的哲学思辨空间。这一审视既是毁灭性的,又是建设性的——它通过一场场思想实验甚至是文明实验重新拷问人类社会的终极价值,在不断的推翻与重构中向理想世界接近。从《大都会》《银翼杀手2049》再到《我,机器人》,电子人、克隆人、生化人等一系列“后人类”的想象重置了人类本体论。在技术恐慌和伦理隐忧之外,也拷问着人类意识、身体与情感的真实性和重要性。在影片《笃定发生》《一九八四》中,它直指人类当下所面临的生存危机、政治极权、社会分化等重要议题。科幻文化所提出的问题并非局限于特定个体、民族、种族或国家的困境,而是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立场上,揭示作为无差别的“人类”所面对的生存危机、道德挑战与秩序重建等重大议题。
(三)“媒体性”的传播与科幻电影发展趋向融合——科学传播
科幻电影与未来学渊源颇深。有意思的是,许多未来学家具有媒体背景或经历。前文提到的生于1928年的未来学家托夫勒,曾在多家媒体做过记者,为《财富》杂志撰写专栏,后来担任著名杂志《幸福》的副主编。
另一位未来学家、《大趋势》作者约翰·奈斯比特在自己创办的都市研究机构里,使用自创的“内容分析”方法,广泛收集各地报纸,每天对报纸内容进行分类编排,建立索引和分析比较。奈斯比特始终认为重大的社会变化都是从地方开始,自下而上的,因而通过对城市、乡村变化的研究和分析,能够判断出将来的一些发展趋势。他的机构定期作出研究报告,并兜售给一些客户。当年在全球畅销1400万册的《大趋势》一书蓝本正是这些定期作出的研究报告。
1981年,凯文·凯利创办了杂志《步行》。他曾是《全球评论》《信号》《全球概览》的编辑和重要的撰稿人,并为《经济学人》《纽约时报》《时代》周刊、《科学》杂志等重量级媒体撰写专栏文章。他参与创办的全球电子链接WELL(Whole Earth ELectronic Link)迄今仍然是最具人气、最有智慧的社区之一。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尼葛拉庞蒂1992年参与了《连线》杂志的创刊。1993年至1998年间,他每月写一篇专栏文章在杂志上,重复论述他的信念:“Move bits,not atoms.”(“由原子的世界蜕变至位元世界”)。
记者生涯的磨砺对社会问题,特别是对人类向何处去这样的宏大命题产生浓厚的兴趣。传媒业的泛连接性又为他们提供了广泛接触多个行业的条件。
从媒体视角观察科幻电影未来发展趋势,与传媒业颇多相似之处。从单向传播趋向交互、从资源垄断向平台开放门槛降维、专业生产到用户生成内容,未来从观众被动的信息消费走向用户场景体验、最终参与共同生产内容或成趋势。
国内有专家研究发现,科幻电影出品地主要分布在北京(91部)、上海(24部)、江苏(17部)、广东(11部)、浙江(11部)等地,与我国传媒产业的区域分布格局趋同。其他地区的影视出品公司仅投拍过1至2部科幻作品。
从国内科幻产业的角度看,近年新媒体平台上的科幻元素与短片、剧集有逐步上升势头。比起在影视特效等方面耗资巨大的院线科幻电影,更低成本、更方便技术门槛操作的科幻短片将依托新媒体平台得到更快速、广泛的传播。资料显示,国内“爱优腾”三大平台自制的网络科幻电影2020年—2021年共30部,科幻类动画剧14部;B站(哔哩哔哩)、爱奇艺、西瓜等网络科幻剧集共有25部上线。其中,迷雾剧场在原系列的悬疑特色中加入科幻元素、B站对二次元受众群体的探索,都体现出科幻电影在生产、传播手段和样式上已经有别于电影传统观念。
三、科幻电影“未来性”“媒体性”融合下的科学传播路径
科幻电影在欧美等西方国家构建科技竞争力和价值观传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中国其价值一直被严重低估。于此科技创新高歌猛进、带来人类社会剧烈变革的当下,应正视中国在科学精神、原创力和科学素养方面的先天短板和不足,站在民族振兴和国家竞争力的高度,树立大科学传播理念,重视本土科幻电影创作、生产、营销、研发和产业扶持,积极引进海外优秀科幻影片,并尽快战略布局和实施,落实“科幻十条”等政策要求,探索科幻电影发展的中国道路。
(一)西方科幻电影中好莱坞模式和政策性扶持
1.好莱坞电影工业的宣发与预览模式,可以视作媒体传播属性的又一体现。商业性是科幻电影最重要特性之一,往往选择的宣发时点、策划角度、创意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一部影片的票房成败,为此好莱坞科幻电影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市场运作方式。
首先,重视品牌效应的系统化塑造。在西方,对经典的科幻作品形成的价值有综合评估,并作系统化设计,使之具备可持续、可延伸的强大品牌,从而最大程度地获得商业回报,激发创作者与投资方的热情。往往围绕一个强品牌,可形成游戏、动漫、电影、旅游、出版及各种衍生产品,塑造极具号召力的品牌生态群。各种资源汇聚,产业链会在无声无息中自主形成。迪士尼品牌的持续火爆就很说明“品牌”效应的重要性。这种品牌打造方式,使科幻电影中宣发成本在影片总成本中占有极大比重。针对不同受众,开展精准化的推广营销。“流行”“新潮”的主题和令人震撼的视觉特效往往是其法宝,背后则有细致的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做支撑。新技术的尝试,也往往率先应用在用户体验和传播效果分析等方面。
图3.电影《侏罗纪公园》剧照
通过有系统的、贯穿全产业链的全球化营销推广,进行价值观和文化输出是科幻电影自身获得成长性的动力基础。
2.科幻人才培养与科幻扶持政策
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建成了完备的科幻人才培养体系。1961年,美国科尔盖特学院和斯坦福大学就正式开设了科幻小说课程。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已经有大约2000多所大专院校开设了科幻课程,更多的中学也将科幻小说列入教学计划中。英国已经设立了科幻文学方向的博士点,日本和俄罗斯也在大学教育中引入了科幻课程。而中国在科幻人才培养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中国科幻人才的长期供给不足是科幻产业无法发展起来的基础性原因。
在政府扶持举措方面,对科幻电影加强知识产权立法保护,推行税收补贴政策;设置政府职能部门,与行业协会沟通合作;应对国内外产业形势,制定激励竞争策略;扶持高校、组织教育培训;提供行政服务,参与市场传播营销,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
3.科学顾问机制
好莱坞为科幻影片聘请科学顾问的模式已经发展了50多年,最早始于1966年的科幻电视剧《星际迷航》。制片方为还原真实的宇宙飞船模样和不同星球造成的重力表现,特意聘请了NASA的工作人员。这种超真实的还原度让《星际迷航》笼络了大批科学粉丝,也为无数小朋友提供了航天知识的启蒙教育。后来,越来越多的物理系教授参与进好莱坞电影项目。从2001年第一部《蜘蛛侠》请到明尼苏达大学的物理教授James Kakalios,到《地球引力》《火星救援》《侏罗纪公园》等,都聘请了科学顾问。“硬科幻”经典代表作《星际穿越》的科学顾问是诺贝尔奖得主基普·索恩,这部电影也正是建立在其关于“虫洞”和黑洞的多年研究基础上。该片请到了超过20人的物理科学团队做顾问,耗资数百万美元,就是为了让太空远距离飞行、虫洞、四维空间等在故事里最大的合理化。即便是美剧,也常闪现着科学顾问的身影。如《生活大爆炸》和《绝命毒师》都聘请了专业的物理学教授和神经学博士来担任顾问。好莱坞用几十年的实践证明,科学真实性会产生巨大的娱乐价值。
图4.电影《流浪地球》剧照
为保证科学顾问的权益和权威性,美国国家科学院2009年成立“Science&Entertainment Exchange”部门,为影视项目输送科学顾问,愿意参与电影项目的科学家可以报名加入这个部门里,匹配项目参加。
综上,品牌、消费、人才、科研、投资的合力,形成了围绕原创力的闭环。以美国为例,硅谷与好莱坞、迪士尼和华尔街金融帝国创造了从造梦到圆梦创新文化生态,这是国家创新竞争力的核心。
(二)中国科幻电影发展的政策扶持与趋势预测
1.科幻电影在中国的价值被严重低估
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科幻电影在中国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首先是观念上尚未达成共识,面临的任务很重、挑战很多。重视科幻电影蕴含的“未来性”和“媒体性”,对于科幻电影在当下中国发挥的作用会有新的定位和作为。
据近两年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科幻产业总值658.71亿元,比2018年的456.35亿元有所增长。其中科幻影视在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单部异军突起的情况下,整体还是较前一年有所下降。2019年科幻电影在中国市场的累计票房为195.11亿元,占中国院线全年总票房的30.36%,较前年下降约6.6%。科幻网剧17部,总产值约为20亿元。
受疫情影响,2020年中国电影产业受到重创。中国科幻产业总值551.09亿元,其中科幻影视产业总值仅为26.49亿元。
可见,把科幻电影仅定位于传统的影视范畴,是对其价值的严重低估,也很难撬动更多关联性产业,并会限制其在科研(“未来性”)与传播(“媒体性”)上的资源配置与价值开掘,发挥出在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中应有的作用。
中国科幻电影的成功往往仅被归为特效技术的赶超,并以耗资巨大的投入作为电影工业水平提振的标准。自2020年《流浪地球》开启“中国科幻元年”之后,目前尚无振奋人心的消息传出。事实上,在“人类与世界未来”这个宏大又细腻的命题上,无论创作者还是消费者均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加以消化。前者需要未来世界的建构能力和批判力,后者则以科学精神与求真态度为底蕴。两者恰恰都是我们需要补课的真正短板。因为缺乏新世界的创建力,框架结构就难以支撑科幻电影的系列叙事——这一点与欧美科幻电影形成鲜明对比——也难以形成可持续生产并摊销成本的IP投入。
“说到底,对于讲好科幻电影和科幻电影市场的不自信依旧是横亘其中的一把利刃。但其实,科幻电影或许可以在场外迎来新的可能性。”当我们在探讨科幻电影的中国模式时,其实基础条件确实远未具备。
也正因为此,随着疫情等外部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投入规模与原创技术的匮乏,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只会越发显得脆弱而艰难。而跳出传统的圈层,其辐射与关联可涵盖及赋能智能科技、教育、健康、游戏等诸多相关领域,焕发出科幻电影的核心价值与社会意义,也藉此可以获得更多弘扬和扶持。因此,厘清科幻电影在当下中国的现实定位与边界甚为必要。
2.“科幻十条”促进中国科幻电影发展
2020年,国家电影局、中国科协印发《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若干意见》),提出将科幻电影打造成为电影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新动能,把创作优秀电影作为中心环节,推动我国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若干意见》提出了对科幻电影创作生产、发行放映、特效技术、人才培养等加强扶持引导的10条政策措施,被称为“科幻十条”。
《若干意见》要求以科幻电影特效技术发展引领带动电影特效水平整体提升,鼓励从科幻电影剧本的源头创新,鼓励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影特效底层核心技术和平台工具。
《若干意见》强调了对科幻电影剧本的培育力度,鼓励扶持原创,促进科幻文学、动漫、游戏等资源转化,丰富科幻电影内容创新源头,推动建立多层次多样化可持续的科幻电影剧本供给体系;支持在夏衍杯优秀电影剧本征集、扶持青年优秀电影剧作计划、电影剧本孵化计划等工作中设立科幻类别;鼓励有关电影节设立科幻电影单元等。它进一步提出,鼓励组建全国科幻科普电影放映联盟,支持各级科技馆、科学馆、工业博物馆、青少年宫、文化主题公园等加盟,推进资源共享,丰富片源供给,支持加入全国电影票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应该说,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首次从政策层面对科幻电影进行系统化剖析并全面给予指导,也是首次将中国电影的特效技术单独列为行业竞争的核心要素。《若干意见》里“支持电影数字内容加工处理和数字版权保护等领域的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支持国产高精尖电影装备的研发生产和推广应用,建立完善电影特效技术标准体系。”
对《若干意见》里将中国科幻电影的单薄羸弱归因于缺乏创新的思想和好的剧本,《综艺》杂志则表达了不同的观点,“中国的电影产业比较急功近利,投资者通常都会选择投资回报快的电影项目,这导致中国缺少优质的科幻电影”。而将科幻电影的振兴寄托于技术层面和特效体验的竞争则过于简单化,甚至会引起政策方向、资源投入与条件保障的偏差,使本就缺乏雄厚资金实力和行业经验的中国科幻电影更加捉襟见肘。
当然,《若干意见》的出台,不仅是科幻电影产业自身的利好,更是社会各界对“未来性”与“媒体性”展望与期许的福音。
著名科幻作家、新华社对外新闻编辑部副主任韩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科幻电影产业目前要做的是怎么把这个利好政策落到实处,这需要包括编剧、导演、制片人、演员、特效、投资者在内的广大电影工作者,甚至是观众等在各个方面进行突破。《若干意见》的发布无疑会是一个非常大的推动力。
《若干意见》出台后,科影融合专委会成立,并连续两年成为国内首个独立的科幻电影节展“蓝星球”科幻电影周的指导机构。科影融合专委会积极参与各类科幻科普学术活动。2022年,电影《独行月球》片尾的演职员表中首次出现科学顾问身影和科学支持机构名称,中国科幻电影重新被定位与以及坚忍前行的努力令人振奋。
四、“蓝星球”科幻电影的中国路径与全球化视野探索
(一)科幻电影的未来走向
科幻电影所具备的“未来性”和“媒体性”决定了其发展趋势,也解构了工业化时代所形成的“电影”概念及其产业边界。
1.技术
影响科幻电影发展的核心技术并非特效或目前的互动等虚拟人数字技术,而是与生物智能等AI与人交互关系密切相关的观念、科技突破。三维网络体验或扩展现实等技术,无法给科幻电影乃至社会带来“下一代”的变革。体现“未来性”的突破性技术将伴随从数字化、智能化到生命化的演进路径和脑认知等生命科学的密码破译,演绎新的人—机器—环境的融合交互生态。
2.创作
科幻电影创作、生产到传播更趋于大众化、网络化、社交化和去中心化。技术门槛和成本大幅降低、视频生产更趋便捷、分布式的共建模式形成新的众创机制,精英反思与众声喧哗裹挟“媒体性”在消解与强化中纠结、冲突。它所具备的多领域融合、对未来的创意“预览”使其具备独特的扩展性和影响力。
3.商业
既有的科幻电影运营及商业模式被颠覆。包括“元宇宙”概念在内的游戏、娱乐消费与科幻电影边界消融;电影游戏化、游戏电影化使沉浸体验成为新消费模式,或会率先出现在“科幻电影”领域,并赋能、融入和扩展到各类行业,出现新型未来生态。
4.人才
科幻电影人才培养与成长模式。科幻电影专业在高校成为具有实验性和探索性的融媒体、超学科门类,重构学科边界、内在机理与知识体系,而“科幻电影”成为更趋向于跨学科知识与媒体创意想象力、新媒体传播与营销融合,生产技术的大众性与科学认知的专业性融合的未来学科设置中重要的组成单元。
5.传播
科幻传播是更高站位、更大视野下的“大科学传播”,将成为科学普及的重要内容。科幻电影是最具吸引力的显性方式之一,感知智能与交互技术则将改变传播、交流、体验和生成样态。我们很可能无法用一个词——读者、观众、听众或用户来指代科幻电影的消费者,某种程度上看,消费者也将参与创作,并改变电影传统的叙事结构、节奏与故事内容。未来性将体现在不确定性中,结局无法预见、充满悬念。
6.协同
基于科幻电影的“媒体性”特征,靠耗费巨资、聚焦特效的模式很难在中国持续,恰需要更多扶持与构筑科幻电影节展平台,鼓励强调创意力和反思力的低成本、小制作、多元化、大众化创作与生产的科幻电影,形成协力、共享、联动、交流的互助机制,建构全球化的“未来性”与“媒体性”科幻生态。科幻电影节展平台将扮演探索人类未来命运的重要角色且承担这一使命,而跨界的创造力共同体和科幻电影联盟的建立,将发挥重要作用。
(二)“蓝星球”科幻电影周与“新物种”的中国实践
“蓝星球”科幻电影周是中国第一个以科幻为主题的电影节展活动平台,也是迄今唯一由媒体科研机构创建的以科幻为方向、以影视为驱动的跨界综合科技文化活动。作为发起方,以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科研团队牵头,在策划之初就紧扣“未来性”与“媒体性”对科幻电影周的定位、目标与架构进行了规划设计。
1.科幻电影节展平台建构的发端
“蓝星球”发端于2018年第十四届中国长春电影节的首届“蓝星球”科幻与电影高峰论坛。该论坛邀请了来自国内外的科幻电影人与科学家、科幻作家、教育工作者及媒体人共同展开跨界交流。“未来性”与“媒体性”、科幻想象与科学科普充分交流、碰撞。参加者包括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中科院粒子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双南、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员、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侯增广、人机交互与认知工程专家、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刘伟等科学家,也包括全球科幻“星云奖”得主王晋康、江波、吴霜等科幻作家,还有来自欧美的科幻电影人及国内影视界、教育界专家、学者,与媒体人共话科幻电影未来。论坛现场挤满大学生和热爱科幻的孩子,场上场下互动热烈。《吉林大学》学报为此编辑了专辑。至此,创建独立的中国科幻电影节展的设想自此萌生。
首届“蓝星球”科幻电影盛会于2019年11月在江苏南京举行。科幻作家刘慈欣作为评委会名誉主席,金牌监制王红卫、世界科幻机甲大师河森正治、好莱坞著名制片人史蒂芬·哈梅尔和科幻作家何夕等国际国内著名科幻电影人、科幻作家、科学家汇聚南京牛首山,为中国科幻电影打开了国际和跨界的视野。
第二、三届科幻电影周在首届的基础上全面升级,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影响力也越来越大。经历疫情和外部环境恶化的各种袭扰,“蓝星球”历经波折坚韧前行。2021年,“蓝星球”克服困难举办了线上为主的科幻电影周全球颁奖礼获得巨大成功。全网传播浏览量超过3亿次,抖音平台2.3亿次播放,话题在微博上达到4000万浏览量,登上全国热搜榜。
据报道,“蓝星球科幻电影周为全球影迷、科幻迷、科技爱好者和年轻群体提供了共享与交流的空间,更在中国推出了一个极具创新价值的活动平台。在中国科技高速发展、创新成为全社会共识的时候,蓝星球联动全球一流跨界资源与人才,共同推动影视、科技、科幻相关文化科技产业的落地与发展。”
2.“未来学”前沿与“蓝星球”的相遇
自2014年起,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的生物感知智能技术就已经结合戏剧和影视的“未来性”开展了跨界探索。
2014年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与中国国家话剧院合作开展中英首次联合剧场实验,在享誉英国的舞台剧《战马》中国巡演中以生物传感技术,评测观众的现场体验,以针对不同对象优化演出效果。这种剧场与科技的“跨界”实验在国内尚属首次,研究团队也是“跨国”组合。除中方的研究人员外,该团队还包括荷兰国家计算机中心的科研团队。
2016年亮相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生物传感影视评测“黑科技”生物传感评测技术引起国内外影视专家的高度关注。“电影《阿凡达》通过虚拟的幻想叙述不同星球、不同种类生物间的沟通,相类似的,现在我们通过最新的生物传感技术可以真实捕捉到人类对不同事物的体验和反应,让人类了解万物。这有望大大提高人类对世界的认知,也会给电影带来新的内容和模式。”威尼斯电影节前主席、著名电影研究者马可·穆勒评价道:“我们欣喜地听到来自中国的同行提及一些全新的理念和探索,比如利用生物传感技术进行电影方面的评测,进而了解观众的感受,这样全新的理念和探索让我感到十分欣喜。中国这种新的制作方式可以改善我们的故事、变化叙述方式,可能会带来全新的电影模式。”
当年全球首家基于传感互联的电影体验评测实验室在京成立。随后英国诺丁汉大学影视学院、湖畔艺术中心等加盟。2018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未来研究院宣布,将打造以特效观影情绪为重点的“阿修罗算法”。围绕科幻电影的用户体验与效果评测,“每一个人都会拥有属于自己的戏”。通过生物传感和人工智能技术,未来有可能使不同的观众拥有属于自己的戏剧。其基础是了解每个人在观看过程中的感受、分析个性化差异,在与创作及表演者的互动中产生新的内容、结构甚至结局。这种个性化与不确定性将可能为艺术创作带来新的想象空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真的可能实现。
与此同时,美国在科幻影视剧《黑镜》等尝试新科技与新模式、《荒野猎人》首次采用生理传感与情感计算技术进行观众体验评测等智能化研发也在深刻影响科幻电影的发展道路。
3.大科学传播的跨界试水
从创建2018年的长春电影节“蓝星球”科幻与科学论坛起,“蓝星球”就没有仅将自身定位于传统的电影节展活动和传统的专业电影类型。“未来性”的展望和“媒体性”的跨界与反思始终是“蓝星球”的平台架构原则。
(1)科幻电影的专业性与“未来性”结合。强调科学前沿的引领是“未来性”在科幻电影中最耀眼的星辰,它是探索和求解的好奇心源泉。同时,已知的科学规律与逻辑,又是避免陷入无边奇幻、无由妄想的指针,需要专业性的科学顾问机制的介入。
(2)以媒体优势科幻电影的跨学科与跨界连接。综合性的活动板块,涵盖了科普与科学板块、科学教育板块、科幻与城市、科幻与智能交通、蓝星球赛博跑等板块,还有颁奖礼嘉年华、中外科幻电影展映、论坛与大师班、科幻电影创投会、荣誉空间站等重磅活动,并率先在国内开启48小时科幻电影极限赛,已形成各影节影展效仿的模式。此外,科幻媒体人联盟、元宇宙运动健康实验室、艺术治疗联合实验室等各种模块与单元。与不同行业或领域连接,“科幻电影+”的方式,可以无限延展。
(3)实现科幻电影的社会化教育功能。“蓝星球”自创办开始,就邀请教育专家参与,并在第二届起推出“新物种”全国校园科幻电影原创大赛。该赛事不仅包括大学生,还包括了中小学生,甚至延伸至学前教育,使最富有想象力的孩子积极参与到科幻创作的大潮里,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响应。以“春光导演计划”率先在幼儿园指导孩子拍电影的原央视纪录片导演朱春光、指导学生创建国内首份中学生科幻杂志《朝闻道》的南京第十三中学语文教研组长、教授级高级教师曹勇军、江苏省科普协会科幻专委会主任委员、南京工业大学付昌义副教授等都是自首届就参与“蓝星球”活动并成为“新物种”学生科幻教育导师。
“蓝星球”在南京举办电影周,还催生了全国首个基于生物感知智能与影视教育的“幸福实验室”落地南京雨花实验小学和五老村小学……
科普与科幻的大传播,社交媒体的交互;科幻大片与短片的结合,以赛促培,逐步建立系统的科幻电影与创意创作人才,建立“未来学”知识体系,倡导科学精神,正成为可实现的路径。
4)全球化传播下塑造的命运共同体。在媒体跨平台的推广下,“蓝星球”科幻电影周的品牌影响力日渐增加。以疫情影响最巨、困难最大、严格限制线下活动规模的2021年第三届蓝星球科幻电影周为例,活动传播的全网浏览量超过3亿次;话题在抖音达到2.3亿次播放;话题在微博达到近4000万浏览量,登上全国热搜榜。2022年第四届“蓝星球”科幻电影周在全球征片期间,截至8月,海外送片已达1849部,超过前三届征片总和。锲而不舍、厚积薄发,全球国际科幻影节联动与国际国内传播已成为科幻电影强有力的平台支持力量。
综上,以“未来性”“媒体性”为维度理解科幻电影的特殊功能与社会价值,优化中国科幻电影生态,是为国家科学进步与科技创新提供原创力培养的重要保障,也是为民族科学素养提升与探索精神启蒙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1金韶.创新与未来:北京科幻产业发展报告[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22:(6).
2[英]亨利·吉 .Nature杂志科幻小说选集[M].穆蕴秋,江晓原译.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9.
3闫雯雯.科幻简史1|科幻小说的起源最早可追溯至公元2世纪[EB/OL].https://www.thecover.cn/news/1679144.2019.2.8.
4秦麟征.预测科学:未来研究学[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7:60.
5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和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2.
6柳希文.洞察现代社会的未来学者托夫勒[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E7%AC%AC%E4%B8%8 9%E6%AC%A1%E6%B5%AA%E6%BD%AE/96 34322?fr=aladdin.
7这十年,宣传文化工作都有哪些成就?[EB/OL].https://m p.weixin.qq.com/s/Uu GAo Z_pJwBWq4LRTusMSA.2022.08.21.
8电子骑士的魅影城堡.一道转瞬即逝的闪光——关于改革开放后第一部科幻电影《珊瑚岛上的死光》[EB/OL].https://view.inews.qq.com/a/20220608A0A09Y00.2022.6.8.
9张瑶.产业错位与市场争斗——中美科幻电影比较研究[J].当代电影,2013,30(8):160.
10张卫,张瑶.中国科幻片的前行痕迹与未来发展[J].电影艺术,2020,65(4):145.
11韩松,孟庆枢.科幻对谈:科幻文学的警世与疗愈功能[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65(4):134.
12胡朝凯.中美比较视野下国产科幻电影的突围与主体构建[J].文化产业,2020,13(33):153.
13同2,2.
14同2,2.
15同10,146.
16吴福仲,张铮,林天强.谁在定义未来——被垄断的科幻文化与“未来定义权”的提出[J]. 南京社会科学,2020,31(2):144.
17同1,101.
18蓝星球2021年度科幻产业报告[EB/OL].https://new.qq.com/rain/a/20220104A05HID00.
19吴苡婷.科幻产业的发展瓶颈问题剖析[J].科技传播,2014,6(20):178.
20林落.科幻电影的西方模式[J].科学新闻,2019,21(1):17.
21同19.
22周丹强玉.美国政府支持电影产业的五大方式[J].传媒,2017,19(10):55-56.
23圈圈丸.你愿意花1000万给电影请科学顾问吗?[EB/OL].https://ishare.ifeng.com/c/s/7qihmLMsHim.2019.10.13.
24同23.
25数据来源:中国科普作家网,2 0 2 0中国科幻产业报告https://www.kpcswa.org.cn/web/news/110144342020.html.
26秋名.国产科幻电影,止步「真实感」[EB/OL].https://mp.pdnews.cn/Pc/ArtInfoApi/article?id=30776147.2022.8.24.
27国家电影局网,国家电影局、中国科协印发《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https://www.chinafilm.gov.cn/chinafilm/contents/141/2533.shtml.
28杨帆.国家电影局发布的“科幻十条”,为何会引发好莱坞强烈关注?[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5350698929185382.2020.08.18.
29同28.
30中国首届“蓝星球”科幻与电影高峰论坛举行[E B/O L].http://ent.cnr.cn/zx/20180902/t20180902_524348481.shtml.
31首届蓝星球科幻电影周在南京牛首山启幕[E B/O L].http://www.js.chinanews.com.cn/news/2019/1119/191975.html.
32刘胜男.《战马》“袭”心 ——新华网携手国家话剧院开展国内首次观众传感实验[J].中国传媒科技,2015,25(12):10.
33全球首家传感体验电影测评实验室即将成立[EB/OL].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6-09/03/c_129268106.htm.
34王真峥.新华网联手电影《阿修罗》研发智能算法[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3664785166 735619&wfr=spider&for=pc.2018.06.19.
35同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