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彝族“确比舞”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研究
2022-11-05许乔贵曲靖师范学院
许乔贵 曲靖师范学院
在第三届中国艺术节上,云南推出的带有泥土芬芳的民族民间舞蹈《跳云南》中“确比舞”首次进入大众视野,完成了从丧葬祭祀到舞蹈表演的华丽转变,从此以后,“确比舞”得到了地区从业者的高度重视。在2005 年,曲靖市地方政府正式批准麒麟区的“确比舞”进入市级保护名录,同时把舞蹈申报为省级“非遗”保护名录。随后“确比舞”开始演变为曲靖地方的典型少数民族民间舞蹈,国内各界也开始频频关注这个彝族的民间舞蹈。
一、曲靖彝族“确比舞”的基本情况
曲靖彝族“确比舞”最早出现在民间丧葬仪式活动中,其中蕴含着彝族人民的精神内涵及崇拜先祖的信念,随着时间的发展,如今已经演变为以尊敬先人、向后人传播精神内涵的舞蹈理念,以及表达着对生命的推崇和赞美。曲靖“确比舞”是云南境内彝族的一种传统祭祖舞蹈,原本是族内老人葬礼中的祭祀舞蹈,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具有民族代表性的舞蹈形式,逐渐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内,具有极强的表演性。曲靖的茨营镇、东山镇,罗平县等地现在依然流传着丧葬仪式,“确比舞”是闹丧中最为激烈的表演,彝族人围绕着葬礼主人载歌载舞的跳,这种跳也叫闹,是为亡灵驱赶恶灵、虫蚁,引导他们走向天堂,以表达生者对死者的告慰、缅怀、祝祷。
“确比舞”最初源自滇东曲靖区域的“金狗仙下凡”传说:在很久之前,天上的金狗仙进入到凡间,和普通的彝族少女结婚,总共养育三个孩子。时间流逝,随着亲人们的故去,三个孩子格外伤心,为表现出对家人长辈的尊重,感恩家人的照顾之恩,于是就想要筹备盛大的葬礼,在三个人筹备葬礼的时候,他们将家人的尸体放在野外树木上,避免被野兽蚕食,然而因为他们选择下葬的时间过长,尸体全部腐烂生蛆,导致乌鸦聚集,因此三个孩子和族人们不断用手驱逐乌鸦,用脚搓产生的蛆虫,渐渐的他们发现很多蛆虫会沿着相应的路线爬,他们觉得这就是死者的灵魂。因此族人们为保护已故人的尸体和灵魂,集中围成圆圈,用脚搓随意攀爬的虫子,用手拿着毛巾跳舞驱赶乌鸦,还在圆圈之中留下出口,让死者的“灵魂”爬出来,这也就是“确比舞”的早期形态,也是后期葬礼中不可缺少的仪式。
曲靖彝族有着信奉老人的习俗,如果有老人去世,年纪越高,身份越尊贵,家人子女越多,那么葬礼的规格就越大,参加的族人数量也随之增加。在选择下葬的时候,参加的人们全部集中起来,唢呐队正式开始吹奏不同类型的丧葬曲牌,曲牌的内容通常是民族支系的源流、迁徙、历史重大事件、风土民情以及死者的人生事迹等。“确比舞”往往以歌开头,以歌结束,舞蹈则穿插其中。“确比舞”只能由男子来跳,舞蹈时以圆形顺时针围棺进行,人数可多可少,由鼓、铜锣、钹、镲等打击乐器伴奏,着也是祭祖活动的最高潮,除了念、唱、吹奏乐曲之外,舞蹈更是祭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舞蹈通常是围棺形式,包含十四套舞蹈动作,搭配打击乐,节奏分为四分之三,四分之二反复进行。采用以上的舞蹈方式是为把去世的人送到祖先身边,通常状况下,如果长辈去世,舞蹈需要让亲人先跳,如果没有按照顺序跳,会被当作不懂礼节,甚至引起其他人的议论。
二、曲靖彝族“确比舞”的嬗变及动因
随着现代社会观念发展,影响了传统民族文化的继承和传播,也让原本简单的民族文化在复杂的信息世界中出现较大变化。“确比舞”在社会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开始从原本简单的、固定的民间丧葬祭祀仪式中解放出来,通过民俗节日中的创新和演变,最后摆脱传统祭祀形式的舞蹈限制,演变为在不同时空都可以表演的民间舞蹈艺术。“确比舞”在满足民族传承以及社会发展需求的时候,逐渐被创新成为一种全新的舞蹈表演艺术,舞台展演也逐渐成为“确比舞”的全新发展形式。
舞蹈功能的拓展与延伸。在表演场域的不断延伸中,“确比舞”的属性和功能出现较大变化。在原本丧葬仪式活动中,崇尚“灵魂不灭以及祖先崇拜”的精神内涵,基于生命本源与世界之间的关系,“确比舞”逐渐成为连接生和死、亲人和死者、死者和祖先的重要感情桥梁,通过跳舞的形式,表达亲人离世的悲痛和对死者的悼念。“确比舞”是引导死者灵魂不灭的渠道和媒介,通过舞蹈的形式,让灵魂基于祖先迁徙的路线进入到最初远古先民的旧居地,和远古祖先以及身边的亲人团聚。此外,以舞“娱尸”可以让死者的灵魂永生,永远脱离痛苦,得到世俗的解脱,维护子孙后代以及亲人的福禄。因此,就产生了该舞蹈的祭祀、丧葬娱尸以及送灵的特殊功能和作用。在社会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人类思维随之变化,确比舞改变了只在丧仪活动中表演的原则,逐渐在彝族的火把节、地区风俗节日等庆典中出现,此时的“确比舞”在留存原始属性的基础上,逐渐在节日中展现出除恶灾害、营造节庆氛围的效果,开始从“娱尸”到“娱人”的功能转变。步入现代社会之后,在多元文化发展浪潮的影响下,“确比舞” 并未遭受主流文化的深刻影响,主要根据自我发展演变的轨迹持续向前,开始从曲靖彝族的地头进入到更大的舞台。在全新生态的文化语境中,“确比舞” 并非某个曲靖彝族民众孤芳自赏的产物,而是民族传统文化世界中的经典作品,最终转变为具备祭祀性、娱乐性以及表演性的舞蹈艺术形式。
舞蹈本体形式的改变。在舞蹈表演场域以及诸多属性变化之后,舞蹈也出现了变化。第一,在不同的动作中新增模拟现实生产生活的动作,比如“跺燕麦”“拍灰”“找蜂”等;第二,女性积极参加进来和男性共同跳舞,尝试和男舞者完成对舞,民间丧仪中因为女性成员的参加,打破了原本的伦理规则和秩序。第三,原本的主体开始从男性转变为女性;在舞蹈形态上,从早期的徒手跳转变为之后的双手持巾舞动,当前不管是在节庆还是民俗活动中跳舞,都可以拿着手巾或者不拿。第四,道具手帕的改变,早期是手持孝帕,之后变成手持毛巾,巾帕的颜色全部是白色,当“确比舞”进入到艺术展演舞台之后,因为受众群体从最初的死者亲属以及进行吊丧的人们发展为一般民众,因此手持白色手巾跳舞的场面并不合适,所以产生了在表演的时候采用红色或黄色巾帕的情况。
三、曲靖彝族“确比舞”的改变与发展
曲靖彝族“确比舞”最初源自丧葬习俗,主要功能以及效果是“娱尸”,也就是让死者的灵魂安心和快乐。在少数民族的传统理念中,逝者的灵魂和肉体不只存在关系,也有一定的差别,人死之后必须对尸体进行安置,才可以让灵魂得到永生,死者灵魂得到安息之后,也会保护生者。让死者的灵魂得到快乐的最佳形式是歌舞,因此就产生了“闹丧”这种古老的丧葬习俗。在日常生活持续变化的时候,“确比舞”的性质以及属性出现较大的变化,从“娱尸”开始转变为娱人,特别是在新时代的发展中,舞蹈的功能也变得更为突出,曾经只能在重大葬礼时才可以看到“确比舞”,如今可以在其他场合中看到,如在彝族的火把节和不同地区的庆典、重要节日活动中,都有采用“确比舞”进行歌舞表演活动的,显然舞蹈的主要内容与形式都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在功能与作用变化之后,表演者的心态出现较大的变化,从被动表演发展到积极的创造。传统的“确比舞”在“闹丧”仪式中主要根据传统程序以及套路进行表演,不能进行创新和变化,不然就会被当作对死者的不尊敬而遭受人们谴责,表演者的内心相对拘谨。但是现代的“确比舞”则有了不一样的变化,舞蹈在艺术表演以及自我娱乐的活动中,不会受到唱词以及动作的影响,表演者能表达内心的情感以及创作心理,产生充分想象,得到内心的解脱。内心解放产生的表现欲望一定会进入到日常表演活动中,扭转原本的程序与套路,促使其全面满足表演者表达情感的现实需求,因此当前大众欣赏到的“确比舞”就是如此,在舞蹈形式以及肢体动作中会有一些适应时代的改变。例如队形部分,改变原本围绕某个中心进行圆形舞蹈的简单队形,通过不同中心、不同的排列、纵横交杂的队形变化,增强了作品的观赏性。另外在形体动作部分,不只留存原生舞蹈的主要步伐、体态律动,此外也增加了部分技巧性突出的舞蹈动作,比如“雄鹰展翅”“泰山摸月”“猴子掰包谷”等,以上高难度的动作有助于提高舞蹈的表现力,表达表演者的情感,具有积极影响。
四、曲靖彝族“确比舞”的传承和保护思考
(一)地方政府要进一步切实加强领导
重视民族传统精神文化的继承和传播工作,也是加快新阶段文化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求,还是政府相关机构必须承担的重要责任。地方政府需要强化对曲靖彝族“确比舞”的保护传承工作,要把工作纳入到议事工作中,确定各方承担的责任,不同文化、民族工作组织和相关机构必须彰显出自身的职能作用,自觉配合产生整体合力,在宣传教育方面,自主引导更多干部群众,产生社会各界的认同、扶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使彝族“确比舞”被全面的扶持及持续发展。其实很多“确比舞”的继承者在传承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困难,继承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就是资金不足,演员外出表演的时候都要独自支出资金,这就使得舞蹈的继承人越来越少,而如果大面积的进行资金帮助,也是杯水车薪的事情,因此要想得到良好的抢救效果,维护确比舞的民族文化资源,就必须借助社会各领域的帮助,筹措更多的资金,设立单独组织,稳扎稳打的完成工作。
(二)专家学者对曲靖彝族“确比舞”传承保护的宣传
专家学者的学术调研和实地考察活动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进行,这也是曲靖彝族“确比舞”走向大众视野的最佳方式,通过学者们的研究调查,再加上媒体的报道宣传,可以最大限度地对舞蹈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到彝族“确比舞”的价值,这是让民族传统文化从田野调查到学术推广的关键渠道。关于曲靖“确比舞”的保护,各学术单位及团体应该秉持科学的保护观念以及原则,持续进行学术调研以及实地调查活动,撰写文章与出版书籍,得到学术文化领域的普遍共识,这样在宣传的过程中就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对彝族“确比舞”的传承、保护有着积极作用。自觉探究,全面分析,在调查探讨的前提下,全面掌握彝族确比舞的发展现状,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保护方式,根据实地调查结果,保护和“确比舞”有关的自然场所和人文环境,且在保护以及发展的时候深入探究、科学开发,妥善解决继承和变异、发展和保护之间的矛盾。
(三)扩展曲靖彝族“确比舞”表演形式,打造体育旅游竞技项目
曲靖彝族 “确比舞” 要想得到稳定的传播和发展,重点是为其创造和谐发展的环境,必须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和潮流,满足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在留存自身“基因”以及主要精神后,要积极寻找社会需求的资源,让舞蹈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例如在现在社会发展中,旅游经济已经是地区收入的主要来源,而很多云南曲靖地区更是国内旅游的重点场所,大部分游客都喜欢参加休闲娱乐性突出的旅游项目,因此可以尝试从彝族“确比舞”自身具有的娱乐性属性进行挖掘,增加一些适用于大众的舞蹈动作,比如节奏感突出、动作简洁、内容充实的舞蹈,舞蹈里面增加一些娱乐属性,让游客可以与族人们一起载歌载舞。曲靖彝族“确比舞”主要利用肢体语言展现内在的感情,属于外在艺术方式,不仅可以愉悦放松身心、陶怡情操、摆脱烦恼,还可以利用身体姿态的变化动作提高身体素质。彝族“确比舞”集体性相对较高,体现出强大的集体娱乐舞蹈,所以在旅游开发时期,可以把“确比舞”当作重要的观赏活动,引导游客积极参加和感受,实现舞蹈、艺术、观赏、旅游等目标,不仅能寻找更多的表演方式,此外也可以纳入到地方旅游经济体系中来。
(四)曲靖地区要做好彝族“确比舞”的非遗申报
针对曲靖彝族“确比舞”的非遗申报,其目的就是更好的进行传承与保护。因此要想顺利完成申报,需要从以下几个部分着手:第一,修订科学的彝族“确比舞”保护工作战略,有计划、有方法的筹备文化遗产的实地审核工作;第二,顺利进行彝族“确比舞”调查、记录、录音、录像、认定、建档等活动,保证采集信息和数据的真实性,针对保护发现的实物资料必须马上记录,且完成征集和储存工作;第三,创建保护彝族“确比舞”的资料数据库,编写相关名录:第四,明确曲靖地区“确比舞”的具体继承人。此外创新原本的保守传承方式,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传播效率不断提高,科学使用现代影音设施,对数据和资料进行整理和储存,创建彝族“确比舞”文化数据库,整合与编写完整的舞蹈发展历程和艺人传承档案,全方面维护“确比舞”的生态因子以及文化资源。
(五)做好彝族“确比舞”的人才储备和培养工作
要继承和传播曲靖彝族“确比舞”文化,就需要重视专业人员的培养,要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每年定期进行进修以及短期培训,持续提升相关人才的综合能力。此外,根据目前的现实保护情况,政府要积极修订扶持和优惠政策,全面激发不同群体的积极性以及创新性,关注老、中、青不同年龄段的人才,重视彝族“确比舞”传、帮、带的作用。储备人才是不可缺少的资源,也是“确比舞”能否稳定发展的重中之重。各地区政府以及相关组织必须从现实着手,关注储备人才的培育和发展,创建彝族“确比舞”业务发展基地,招聘专业民间艺人承担“确比舞”舞蹈教学任务,让学生充分了解优秀的民族文化,吸纳民间文化的精华,培育学生友爱互助、珍惜民族文化的优秀品质,为培养彝族“确比舞”后备人才提供必要的支持。
(六)彝族“确比舞”进校园加强教育传承
教育领域要加强宣传和普及“民族歌舞进校园”项目,确保民族歌舞的传承活动从学生抓起,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学习彝族“确比舞”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促使学生具备爱国情怀。教师需要提前了解曲靖彝族“确比舞”的相关背景文化,把这些文化融入到学校校本课程里,并搭配相关配套影音资料,还可以设置民族民间传统艺术第二课堂,按时让学校师生学习和表演,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真正走进彝族村寨中,感受彝族文化的热情,让学生与彝族人近距离接触,让学生真正感受“确比舞”的原始魅力。学校还可以定期邀请彝族“确比舞”的传承人来校进行传授,让传承人亲自示范,手把手进行传授,这样对于学生来说非常有帮助,同时对于传承人来说也是宣传的好方式,在教育领域里让学生对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和热爱,可以将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贯彻到现实中,从学生着手,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五、结语
曲靖彝族传统丧葬舞蹈“确比舞”在长期的发展中经历无数次变革和创新,在无数次激烈的自我更迭之中得到更大的发展。“确比舞”不只要在发展变化之中留存原本的属性,继承原始形态之中的文化基因,继承和传播其独有的民族精神、文化内容以及艺术特点,此外,也要自觉和新时代融合,吸收新时期的不同精神内容。目前的彝族“确比舞”不只存在于民间传统丧葬习俗之中,也开始凭借全新的舞态进入到传统民俗节庆、学校教育以及舞台表演中,因此要建设多元化、多渠道以及多领域的全新民族舞蹈发展格局,促使彝族“确比舞”在稳定之中得到更好的发展,顺利的走出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