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肉鸡坏死性肠炎的发病机制、诱发因素和防治措施

2022-11-05常磊安侠

家禽科学 2022年8期
关键词:梭菌产气球虫病

常磊,安侠

(1.陕西省澄城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陕西 渭南 715200;2.陕西省澄城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陕西 渭南 715200)

坏死性肠炎,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主要致病菌型是A型和C型。发病时,死亡率最高可以达到50%,严重影响肉鸡养殖业经济效益,仅在2000年就在全世界范围内造成超过2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全年各个季节都有可能发生该病,一般在7~10月多发。急性发病,死亡率短时间内暴增;亚急性会引起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腹泻和体重减少等症状;慢性表现生长发育减缓,食欲减退,身体衰弱。

1 发病机制

受某些应激因素诱发后,肉鸡小肠内环境发生改变,最显著的变化就是由有氧环境变成厌氧环境,促进了产气荚膜梭菌在消化道内大量增殖,产生多种毒素,由此引发坏死性肠炎。长期以来,认为具有强细胞毒性的α毒素蛋白是引起坏死性肠炎的关键毒力因子。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和CSIRO家畜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α毒素蛋白不是该病的主要病因,一种产气荚膜梭菌大量产生的另外一种毒素NetB是肉鸡坏死性肠炎发病机制中最关键的毒力因子,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研发有效的疫苗。NetB粘附到消化道上皮细胞的能力极强,有研究认为NetB的产生和坏死性肠炎的发生之间存在100%的相关性。此外,β毒素、γ毒素和肠毒素都是可能引发坏死性肠炎的致病毒力因子。

2 诱发因素

产气荚膜梭菌少量存在于肉鸡的消化道内,当肉鸡出现抵抗力下降或其它诱发因素导致该菌大量繁殖时才能引起疾病发生,产生侵袭鸡肠道的细胞外毒素而引起病变。该病一般呈散发,病菌污染的垫料、尘埃等肉鸡日常接触的物品都有可能成为传染源。

2.1 饲料问题

肉鸡消化道环境发生改变是引发坏死性肠炎的风险因素,而饲料是影响消化道环境的重要非微生物因素。含有大量难消化的水溶性非淀粉多糖的饲粮,如小麦、大麦、黑麦、燕麦等在饲粮中占比较多,容易引发坏死性肠炎。肉鸡饲粮中通常会被加入一定的动物蛋白,含量过高或劣质、变质等质量问题也容易引发坏死性肠炎,因为动物蛋白相对不易被消化,在消化道内聚集会成为病菌发酵增殖的底物。饲料颗粒大小相差过大和硬度过大难以被消化也是重要诱发因素之一,有饲料厂商会将饲料先酸化以降低产气荚膜梭菌含量。饲料中含有的霉菌都有可能使该病的发病率升高。

2.2 应激

任何应激都可能增加肉鸡患坏死性肠炎的风险,尤其是饲粮的忽然更换会改变消化道环境;饲养密度的忽然增加,使鸡群紧张,发生争斗、啄咬等,也被认为容易诱发坏死性肠炎。

2.3 球虫病

球虫病被认为是诱发肉鸡坏死性肠炎的最主要因素,在球虫病发生的同时常伴有坏死性肠炎发生。因为引发球虫病的艾美耳球虫寄生于小肠,小肠上皮细胞被杀死而使血浆蛋白流入到肠腔中,成为被产气荚膜梭菌利用的底物,且艾美耳球虫会引起肠道炎症反应,所产生的粘液也利于产气荚膜梭菌生长。两种疾病可以通过肠道切片进行区分,所以临床用药一般也会兼顾对球虫病的治疗。湿热的环境利于球虫卵囊的发育,一般针对球虫感染和坏死性肠炎的药物只预防一次是不够的,需要根据病情严重进行科学合理用药。

3 防治措施

坏死性肠炎的治疗可在饮水中添加适量的青霉素、痢菌净、土霉素和酒石酸泰乐菌素等。饲料中混入安来霉素,有抑制产气荚膜梭菌增殖的作用,杆菌肽、维吉尼亚霉素、林肯霉素、土霉素、阿伏霉素和酒石酸泰乐菌素也常被使用。林可霉素和亚甲基双水杨酸杆菌肽对坏死性肠炎的治疗效果较好,林可霉素减缓发病症状的效果好,亚甲基双水杨酸杆菌肽能明显降低该病引起的死亡率。一般合理用药3 d后,病鸡症状消失,再继续用药2 d使鸡群恢复正常,但要注意使用药物的休药期。为避免肉鸡产生耐药性,要严格按照药物的使用说明和配伍规定,应当尽量使用养殖场之前没有用过的药物,或采集病料进行细菌培养后进行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

产气荚膜梭菌能形成芽孢,肉鸡养殖场一旦感染极难被清除,也就是说对于该病重在预防。一是加强日常的饲养管理,注意饲粮的质量安全,饲料霉变后禁止用来饲喂;确保合适的饲养密度;为鸡提供适宜的温湿度环境和清洁饮水;如果是垫料养殖肉鸡,要勤换垫料,确保鸡舍卫生与干燥;鸡舍内的消毒应交替使用菌灭杀、百毒杀、过氧乙酸等进行喷雾消毒;尽量驱赶或清除鸡场内野鸟和鼠类,以免传入病菌;尽量避免任何引起肉鸡应激的因素,不突然更换饲粮,应循序渐进,转群和疫苗注射错开时间,冬季加强保暖,夏季加强防暑降温;二是对球虫病的有效防治,治疗坏死性肠炎时应配伍使用抗球虫药物,如多醚离子载体类药物就对这两种疾病具有良好的作用。同时做好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法氏囊病等疫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也利于减少该病的发生。

4 结语

2019年国家农业农村部发布公告,禁止除中药外所有促生长性药物用于动物饲料,同时正式出台全面“禁抗”的决定。这就要求我们对肉鸡坏死性肠炎的防控,从提高养殖场管理水平和生物安全体系建设、改善养殖环境、提高肉鸡营养与保健、调整饲料营养设计以及研制噬菌体药物、选用新型绿色替抗产品等方面入手,科学养殖、科学用药仍是硬道理。

猜你喜欢

梭菌产气球虫病
林下养鸡球虫病的综合防治措施研究
饲用益生菌丁酸梭菌抑菌性能的研究
丁酸梭菌的生物学功能及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复合丁酸梭菌发酵饲料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
抽气负压发酵法对丁酸梭菌生长及芽孢形成的影响
鸡球虫病的防治研究
冷却液溢出问题研究
关于鸡球虫病的流行因素及防控措施研究进展
浅谈牛球虫病的流行病学诊断和防治
沼液絮凝上清液预处理对甜高粱秸秆厌氧发酵特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