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文博事业的历史沿革与未来挑战
2022-11-05陈迎宪
陈迎宪
―、至2000年粤港澳文博事业的历史沿革
博物馆(Museum)的外文原意为“缪斯神殿”。缪斯为希腊的艺术女神,因此Museum可称之为艺术殿堂。最古老的博物馆据称为埃及国王托勒密于公元前3世纪所建立,从属于亚历山蒂利亚图书馆内的博物馆。
在中国,具标志性的华人所建博物馆多诞生于20世纪初期。如故宫博物院建于1925年,由实业家张謇在南通创立的“博物苑”建于1905年。1868年,法国传教士韩伯禄在上海徐家汇创立“韩伯禄博物院”(Mus&Heude),1930年并入震旦大学新建博物馆,称“震旦博物院”,并营运至1952年。这些可谓是中国的博物馆“先驱”。
博物馆在中国的源起,岭南地区并不落后,成为中国最早拥有博物馆的地区:
广东首家博物馆:岭南学堂(今中山大学)的马丁堂所设博物院,建于1913年,岭南大学文学教授冼玉清女士曾于1927年起担任该馆馆长。此外,1929年落成于镇海楼侧的“广州市立博物院”(今广州博物馆),也是岭南地区最早的博物馆之一。
而香港早期的博物馆、设于旧香港大会堂内的大会堂博物院,可追溯到1869年。该博物院主要收藏图书和一些动植物标本,并营运至1947年。
在澳门,1885年卫生司兼澳门中学校长高斯华(Jose Gomes da Silva)曾建立一座小型自然历史博物馆,收藏有植物、矿石和动物标本;1906年,该博物馆迁入澳门中学。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历经军阀割据、国内战争、日本侵华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国家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国内的博物馆事业陷于停顿状态。
新中国成立后,博物馆事业发展迅速。1959年,北京落成“十大建筑”,当中有一批国家级的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览馆等。各省也开始陆续兴建省级和市级的博物馆。在广东,位于广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东莞的林则徐纪念馆率先在1957年建成开放;而坐落在广州文明路的广东省博物馆,以及鲁迅纪念馆、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均在1959年10月1日同日落成。此外,一批具有文化艺术价值的历史古迹,如广州陈家祠、顺德清晖园、佛山祖庙等也在1959年获得修复和开放;东莞可园在1966年初完成修复开放。
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内地文博事业一度处于停滞状态。广东的主要古迹景点暂停开放,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却因此免受冲击而保存至今。
得益于内地改革开放和经济增长,粤港澳地区文博事业自20世纪80年代起,分别陆续复兴,并在90年代获得快速发展。至20世纪末,岭南地区的博物馆(包括港澳地区),均达到当地历史上空前规模。
以在中国博物馆协会登记的广州市(政府)博物馆为例:在20世纪50年代前只有2家;50年代新增8家,60年代新增1家,70年代没有新增,80年代新增8家,90年代再新增8家,20世纪末广州市的博物馆总数达27家;2000年新增14家,21世纪前十年新增11家;至2020年底,总数为52家。
香港的政府博物馆在20世纪70年代只有2家;80年代新增7家,90年代新增9家;20世纪末总数达18家;2000年新增15家;2010年代新增2家;2020年底,总数为35家。
澳门的政府博物馆在20世纪70年代只有2家;80年代新增3家,90年代新增8家,20世纪末博物馆总数为13家;2000年代新增6家,2020年代新增11家;2020年底,总数为30家。
在20世纪,粤港澳三地文博机构基本上各自发展,除有少数民间交流外,官方博物馆间交往甚少。
二、21世纪前20年粤港澳湾区的文博交流
伴随1997年香港及1999年澳门相继回归祖国,进入21世纪始,粤港澳政府间文博机构交流日益增加。经过多次充分酝酿沟通,由时任广东省文化厅厅长曹淳亮、香港特别行政区民政事务局局长何志平、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局长何丽钻等领衔,2002年11月粤港澳三地文化合作第一次会议在香港召开,开启了三地官方博物馆的全面合作关系,其中第三小组是“文博小组”负责策划三地文博联合活动。粤港澳三地于2003年8月签署《粤港澳艺文合作协议书》。根据协议,三方轮流主办粤港澳文化合作会议,并筹办第一次粤港澳文物大展。
从全国文博系统生态看,粤港澳三地的文博合作是一个先行的试验田和“摸着石头过河”的特殊范例:在实行“一国两制”的条件下,三地所实施的法律均各不相同,也分属三个不同的关税区,在首次粤港澳文物展览开始时,文物在三地之间的运输,便牵涉到需要符合三种不同体制、法律、报关、运输、安保条件的棘手问题,相对内地博物馆之间的交流复杂了许多。但也因为有了第一次的实践和体验,三地从中学习和积累了文物展览在不同法律和关税区所需要遵循的制度和规范等经验。港澳两地博物馆虽然基本上是沿袭欧洲的文博和法律体系,但两者之间又有不同之处:香港施行欧洲的海洋法系,澳门施行的则是欧洲的大陆法系。因此,粤港澳的文博合作模式无形之中使三地的文博机构乃至他们从属的文化部门,同时积累了与不同制度机构合作的可贵经验,这对三地的文博部门而言,都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训练。而后内地多省联合引进外国文博机构展览,均由广东省博物馆牵头洽谈。
三地首次文博合作的重要成果《东西汇流:粤港澳文物大展》,在香港历史博物馆丁新豹总馆长担任总策展人统领下,三地22家文博机构提供展品,2005年9月30日在香港历史博物馆揭幕,2006年4月展览移师澳门博物馆,12月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展出。本次展览揭开了粤港澳文博合作的大幕,影响深远。
此外,每年的国际博物馆日活动,粤港澳三地均派出代表参与彼此间的活动,三地还组织博物馆论坛,交流文博理论和经验,形成良性互动的局面。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三地联合申报了“粤剧”“凉茶制作技艺”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协同开展保护和传承工作。
为配合国家建设五年计划的步伐,2009年,时任广东省文化厅厅长方健宏、香港民政事务局局长曾德成、澳门文化局局长何丽钻在香港第十次三地文化合作会议上,共同签署《粤港澳文化交流合作发展规划(2009—2013)》,提出促进三地文博科技信息交流等一系列文化合作项目,进一步丰富合作内涵。
除大湾区内粤港澳三地的联动合作以外,三地的合作成果也辐射到内地各省级博物馆:粤港澳文博合作的第二个展览《海上瓷路:粤港澳文物大展》(2012)除在大湾区的四个博物馆:澳门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香港艺术馆、深圳博物馆轮流展出外,还应邀前往湖北省博物馆和浙江省博物馆(2015)展出,成为迄今为止巡展地点最多的三地文物展览。
此后,三地合作举办的文物大展还包括《岭南印记:粤港澳考古成果展》(2014),分别在广东省博物馆、香港历史博物馆和澳门博物馆展出。同时,由香港孙中山纪念馆、澳门博物馆、深圳博物馆、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五馆联合举办的《孙中山次女孙琬和戴恩赛伉俪文物展》(2015)也分别在穗、港、澳、深、沪等地展出。
此外,大湾区许多博物馆也与内地文博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合作项目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文博人才。博物馆的功能也伴随科技进步和理念的提升扩大了教育规模。进入博物馆的观众,由少数知识精英普及至大多数的民众、学生、游客等群体。在21世纪的前二十年(2000—2019)间,进入博物馆的观众,达至空前的规模。参观博物馆成为旅游人士的新潮流,博物馆成为进行社会教育的大学堂,并深植广大民众的心中。各地博物馆的参观人数节节上升,一再刷新各馆自己的历史最佳纪录。
然而,在三地文博系统一片趋好的形势下,也出现了一些阻力而呈现延滞的情况:
1.香港政治风波的干扰
自2013年初至2020年中,一些外国势力及其代理人,在香港策动了一系列政治风波。这也冲击了香港文博系统:2021年3月,香港历史博物馆的常设展览《香港故事》被指称为“以中国的视角叙述香港史,强调中港不可分割的关系”。展览中的《(中英)联合声明》展板上被贴上抗议文宣,“还有不少政治行动者手持文宣或相关字句在展场中拍照”。
另外一个代表性事件是2016年,西九管理局主席林郑月娥与北京故宫签订合作备忘录,计划2017年在西九文化区兴建并在2022年落成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虽受到普遍欢迎,但也被一些人指责为决策不透明、选址不宜,并在2017年西九故宫文化博物馆动工之前在工地附近举行示威活动。
香港政治风波严重干扰了香港的正常社会秩序,并对香港的公共环境、经济、旅游、对外交往等产生了极其负面的影响。尽管如此,三地的合作项目仍然持续进行。2019年6月20日,粤港澳文化合作第二十次会议在澳门举行,会议商定香港在当年11月再度举办博物馆高峰论坛,以配合香港艺术馆翻新后的重开,并邀请粤澳两地文博同业参与。
2.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
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流行,粤港澳也受影响而进入封城状态。博物馆因密闭空间暂停开放、公众减少外出、游客几近绝迹。至2021年,粤港澳三地文博机构仍因疫情影响,多次因防疫要求而暂停开放或限制入场人数。自2020年起,粤港澳文化合作会议也因三地疫情防控原因而未能正常举行。
三、粤港澳文博事业新挑战的思考
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重创全球文博行业。而中国文博行业可能是目前全球全面恢复得最早最快的国家。然而未来能否回复到过去,仍是未知数,而三地文博业者,须作好两手准备,为未来发展作前瞻性思考:
1.后疫情时代对文博未来发展的变量
随着新冠疫情防范的常态化,博物馆与观众的互动模式势必与过往有很大的区别。过往博物馆学的理论是不断鼓励博物馆与公众的联系,朝接触和互动的方向发展,而疫情防范的常态化,使文博事业需要对未来的某些展示模式进行调整和变革。
研究探讨适合后疫情时期所应遵循的防疫规则,建立防疫常态化的文博展演方式,以及相适应的硬件设施。如将接触式的按钮和屏幕改成感应式,开发可利用观众手机作为导览机的作业系统,开发可让观众自行操控的虚拟网上展览、网上直播的学术讲座、论坛、研讨会等。同时开发相关的硬件和软件,建立相应的标准体系。而这些所依托的是加强创新科技、网络建设以及训练有素的科技人才。
加强网络建设:网络建设是博物馆普及教育和对外交往的基础需求,在后疫情时代尤为重要,在场馆因疫情关闭时,网络仍可发挥作用。虽然广东省的博物馆在数量上领先全国许多省份,然而各博物馆的网络覆盖状况并不均衡。以在中国博物馆协会登记的广东省210家公营博物馆为例,具有网站的博物馆占比45.24%,数量不到半数。当中具有独立网站和域名的更只占总数的28.57%;附属与政府或其他机构网站的占比16.66%。而完全没有网站的则高达54.76%,这些缺乏网络的博物馆,多为大湾区以外的边远地区。香港政府博物馆的网络覆盖率为97%,澳门政府博物馆覆盖率为100%。建议乘目前国家普及5G基站战略部署的机遇,完善健全各博物馆的网站建设,丰富网上在线内容。特别是应当帮扶和协助基层或偏远地区的博物馆完善网络建设,在政策和资源上加大对这些地区的支持,争取在“十四五”规划内,完成博物馆的网络覆盖率。
藏品数字化建设:如果馆藏品只是放在库房而不加以整理和利用,藏品数目再大也毫无意义。藏品数字化建设是加强文物古籍保护的一项重要措施,各馆应将古籍文献类藏品,建成数字化储藏库。以国际通行的规范格式,将古籍文献类藏品进行扫描存档,并逐步上网展示。目的在于:完整保存数字信息,避免因查阅而使原件受损,同时也方便学习研究,使馆藏能充分发挥社会效益。即使原件因各种不可抗力受损,仍可有数字版本可供使用。建立在十四五和“2035”规划中,分期分批完成博物馆的藏品数字化。
2.全球气候变化及文博行业的使命
继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所造成的破坏,全球性气候变化已是下一个灾难性、影响人类在可见未来能否生存的重大问题。由全球195个国家科学家组成的“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今年发表的第六份报告《2022年气候变化》中显示,地球暖化的程度已跨越临界点并进入难以逆转的状况。
为此,国际博物馆协会呼吁博物馆作为关键合作伙伴,响应联合国气候委员会的号召,在推动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因此,粤港澳文博机构肩负以下使命:
在粤港澳沿海区的周期性自然灾害是台风和暴雨,以及因天文大潮、风暴潮、海水倒灌而形成的洪涝灾害。而近年骤寒酷热的极端天气多发频生,台风烈度也有强化趋势;此外世界各地频发的山火、地震等也值得警惕。文博机构对这些自然灾害应有所警戒,避免文化遗产文物遭受损失之余,也需要通过博物馆教育,让大众学习在应对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所须的知识和减灾的科学手段。
减低碳排,发挥博物馆引领作用:目前中国在工业领域已成为最大的碳排放国之一。粤港澳大湾区也是国家最重要的制造业所在地,具有引领全国在对抗碳排放的排头兵使命。具体方式可以针对各种不同的环保议题,如低碳、减排、清洁能源、新能源、再生能源、环保回收、环保物料开发、绿化造林等环保课题,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与各科创机构推动合作计划,对具有引领性的项目进行展示、推广和普及,让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并成为现实。
倡导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持续发展是为世界提供的“中国方案”。多年来,中国践行了这一以全人类最大利益为依据的全球治理理念,其中成功实现脱贫的案例,为越来越多世界人民所认可和接受。对大湾区文博业者而言,加强对海洋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总结国家精准扶贫,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成功实践、通过国家“一带一路”的国际战略部署,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深植人心。
3.大湾区文博事业未来展望
广东省的文博行业在21世纪的头二十年获得令人瞩目的成果。具有标志性的广东省博物馆新馆于2010年落成开放,成为广东省的文博地标。各市博物馆的老馆改造也取得成效,纷纷改建了一批新场馆。如2005年落成的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2008年落成的深圳博物馆新馆、2009年落成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2013年落成的河源市博物馆新馆、2020年落成的珠海市博物馆新馆等,这些博物馆均以高标准、新科技手段展示了地区的历史和发展成就。此外,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汕尾、顺德、小榄、开平、韶关、梅州、揭阳、潮州、英德、连南、肇庆、茂名、电白、吴川等地,在近十年内均建有新馆,广东全省文博行业焕然一新。目前在中国博物馆协会登记的广东博物馆(含非国有馆)计有293家,在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5535家博物馆中数量第五,占5.29%。
期望三地文博合作在现有基础再上新台阶:
在后疫情时代,场馆网络的作用不可或缺。博物馆可通过加强网络展演以及场馆展示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制作虚拟展览、纪录片、教育游戏、网上直播、线上讲座、连线活动等多种形式,满足公众文化需求。为此,博物馆需要培训馆员,调配人手,增加科创含量,加强对本馆藏品资源的研究、整理和利用,加强文保修复,也可制作博物馆工作视频,提升社会对博物馆和文保工作的认识和重视。博物馆可策划具引领性、影响力,反映和弘扬新时代风尚的专题展览,通过加强网络的发送,使展览不仅覆盖本地区,还可影响全国。
注重提升软实力。各地区可充分依托现有场馆的潜力,提升各馆的软实力,丰富馆藏、提高展览策划水平,建立并完善馆藏数字储存库。硬体建设可向缺少设施的偏远地区倾斜,大湾区应减少重复建设。加强监督考评,注重教育绩效。场馆需向节能减排方向建设及转型。要重视博物馆领导班子建设,遴选具有视野、有能力、有经验和有创意者担当重任,重视对后继年轻文博科创人才的培养。
继续加强粤港澳三地文博合作,包括人才培训和交流,以弘扬岭南文化、人文湾区为主题,继续引领三地文化的进一步融合。除三地大型联展外,可更多鼓励点对点的小型联展,特别是大湾区与偏远地区博物馆的联展,发挥交流、帮扶和带动的作用。充分利用港澳两地的节点优势,将内地的发展情况,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推广和影响海外的华人圈,更好地讲述华人故事,同叙乡情,凝聚人心。
粤港澳文博合作,能为全国文博行业带来不可多得的经验和成果。三地文博合作应深入研究自身的使命,补足短板,策划更多具前瞻性、启发性,有影响、有创意和有教育意义的展览及相关活动,为中国的文博发展和提升,做出应有的贡献。
[1]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冼玉清生平年表》。
[2] 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网页:《首座大会堂旧址》。
[3] Antonio Aresta,Jose Gomes da Silva:1853-1905;吴志良,汤开建,金国平:《澳门编年史》卷四,M1951 。
[4]《广东省博物馆历史沿革与概况》https://web.archive.Org/web/20120511172926/http://www.gdmuseum.com/ overview2.php。
[5] 香港立法会:CB(2)1913/11-12(04)号文件,档号:CB2/PL/HA。https://www.legco.gov.hk/yr11-12/chinese/ panels/ha/papers/hacb2-1913-4-c.pdf。
[6]澳门文化局2009年2月21日新闻:粤港澳签署五年《文化交流合作发展规划》。
[7] 黄汉锋:《博物馆作为抗争场所——香港政治行动者在博物馆中发声》。2021年3月29日《博物之岛新讯》。
[8] 德国之声:《香港故宫博物馆工程未动争议先起》。2017年1月9日。https://www.dw.com/zh/香港故宫博物馆-工程未动争议先起/a-37067726。
[9]《香港政府新闻公报》,2019年6月20日(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1906/20/P2019062000415.htm)。
[10] IPCC:《AR6综合报告:2022年气候变化》。https://www.ipcc.ch/report/sixth-assessmentreport-cycle/。
[11]《21世纪经济导报》:《广东或提前实现碳达峰,数据中心等行业或纳入广东碳市场》。2021年2月9日。http://www.cdmfund.org/28069.html。
[12] 国家文物局网页:http://www.ncha.gov.cn/col/col2267/index.html(2021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