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演技类综艺节目的叙事主体与叙事结构研究
——以 《演员的诞生》为例

2022-11-05任祎寒

今传媒 2022年4期
关键词:叙事学线性演技

任祎寒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上海 200000)

近年来,随着综艺节目原创力度的持续增强、垂直领域的不断细分,以及大众对节目质量的需求与日俱增,以 《演员的诞生》为首的演技类综艺节目应运而生。在 《演员的诞生》成功掀起综艺圈第一波“演技”风潮后,《演员请就位》《我就是演员》《演员的品格》《声临其境》等一系列演技类综艺节目相继推出,不仅向观众普及了影视表演的专业知识,同时还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影视演员磨练演技、寻求职业认同提供了平台。

一、电视叙事学

“叙事学”(Narratology)在国内学界也被称为“叙述学”,学者谭君强对此的定义是:(叙事学)是关于叙事文本或叙事作品的理论,它在对意义构成单位进行切分的基础上探讨叙事文本内在的构成机制,以及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内在关联……它的目的是为了对相关的文学艺术实践作更好的阐释、分析、概括与总结。

20世纪90年代,叙事学的发展进入到了新阶段——“后经典叙事学”。与经典叙事学相比,后经典叙事学更强调叙事文本与读者、社会文化语境的作用,更加注重跨学科的研究。因此,叙事学不再拘泥于以语言和文字为媒介的文学叙事,研究范畴逐渐拓展到音乐、绘画、建筑、电影、电视和舞蹈等文化领域,只要含有“讲述故事”意义的文学作品皆可作为研究对象。同时,电视叙事学、电影叙事学、戏剧叙事学、小说叙事学、景观叙事学、美学叙事学等新兴的学科分支也不断产生。

作为叙事学研究的一个分支,我国电视叙事学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末逐渐兴起,并于21世纪渐趋成熟,石长顺等学者如此定义:电视叙事学是以叙事学的方式来研究一切电视节目形态的学科,它是叙事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其研究对象是整个电视叙事的影像文本,如电视新闻、纪录片、娱乐节目、体育节目、社教节目、电视剧、广告等一切能以电视进行叙事的形态。

学者宋家玲在 《影视叙事学》一书中,将电视叙事学的研究框架分为叙事风格、叙事手段、叙事形态、叙事策略 (包括叙事主体、事件、人物、情节、时空、结构)、叙事心理五个部分。还有学者将电视叙事学分为以下八个研究角度:叙事内容、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时空、叙事技巧、叙事主体、叙事模式和叙事话语。

由于本文篇幅有限,笔者从中选取了最为重要的叙事主体、叙事结构作为本文的研究视角,分别回答“由谁叙事”和“如何叙事”两个问题。

二、叙事主体

叙事主体 (Narrator)就是“讲故事的人”,任何一个以叙述事件为表现形式的文本,都离不开叙事主体的存在。信息不会自行传递,故事不会自行讲述,叙事主体既是信息的传播者,也是叙事行为的组织者。

在电视叙事学中,相较于文字、声音或图画等文本符号载体的单一性,电视节目是一种特殊而复杂的叙事文本,它融汇了时间、空间,人物、故事,画面、音响和字幕等多种多样的叙事元素。在大众传播时代,图像叙事的主体并不是由一个人承担,而是一个群体化的概念,包括策划、采编、撰稿、制作、后期等工作。

叙事学研究者通常将叙事主体分为真实作者、隐含作者、叙事者和真实读者、隐含读者、接受者六大类。基于此,笔者将 《演员的诞生》中的叙事主体提炼为两大类:台前的主持人、导师、演员等“外显叙事者”,以及幕后的导演、编剧、灯光音响师等“内隐叙事者”。

(一)台前的“外显叙事者”

在电视节目中,“外显叙事者”通常指出现在舞台上和镜头前,对节目的环节设置、剧情走向具有引导和推动作用的人物,具有鲜明的自我意识和强烈的表达欲望。在 《演员的诞生》中“外显叙事者”包括以下五类:

1.主持人

《演员的诞生》有两位主持人,他们所承担的叙事任务是不相同、不平衡的,其中一位凭借多年来在影视表演领域积累的人气口碑、专业知识和实战经验,承担了较多且更重要的叙事任务:担当演员推荐人、推进节目环节与流程、随机采访演员及导师、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演技指导;而另一位主持人虽是科班出身,但由于在影视表演方面缺乏经验,只能承担最基本的叙事任务:推进节目环节与流程、播报广告宣传语、交待转场过渡语等。

2.导师

在大部分竞技类综艺中,指导、点评和投票的叙事任务都需要导师来完成,他们往往是节目中最具有表达威信和话语权力的叙事者。在 《演员的诞生》中,导师的叙事任务包括:点评演员表现、投票决出胜负、挑选和指导战队成员并部署战队间的比拼、和学员进行影视化拍摄等。导师的叙事意义是:体现节目的专业性、丰富节目的内容、推进节目的进程、增强节目的戏剧冲突和可看性等。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赛程设置,导师需要和挑战赛中晋级的学员在影视化拍摄中进行比拼,因此,导师并非轻松无虑,他们也要放平姿态,去接受学员的挑战、助梦BOSS团的点评和现场观众的投票,甚至可能在全国观众面前以导师的身份输给学员。这种“导师”和“学员”间的身份对抗与挑战,不仅给节目提供了更多戏剧性的冲突和悬念,还让“舞台上只看演技”的节目初衷得以彰显。

3.表演指导

由于“演技”这一核心元素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因此,《演员的诞生》专门设置了一位表演指导,其所承担的叙事任务包括幕后和台前:首先需要在录制前与演员进行剧本交流、排戏、演戏指导、表演训练等;其次,在录制中要坐在导师旁专属的表演指导座位,在导师评价结束后再对演员进行点评,要对舞台上的表演和训练时的表现进行对比评价。

表演指导的叙事意义,就是作为学界“理论派”的代表,配合三位专业导师和业界的“实践派”(助梦BOSS团),共同让节目发挥较高的专业水准,是节目更具专业性、说服力和可看性。此外,还保证了众多表演剧目能够按时、保质、保量地呈现在舞台和观众眼前。

4.参赛演员

在竞技类节目中,参赛者和导师同样重要甚至更加关键。《演员的诞生》中一共推荐了48位参赛演员,他们作为最主要的叙事主体,承担着以下叙事任务:和搭档交流、按剧本排戏、进行舞台表演、接受点评与投票、拍摄影视化作品、接受节目采访以及为节目拍摄宣传软广告等,其中第三、五点是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叙事任务。

经过笔者统计,参赛演员的整体特征为:年龄上,以80后“实力派”为主,70后“老戏骨”和90后“小鲜肉”数量相当,甚至还有00后,表明了栏目组对演员的选择很好地兼顾了“老中青”三代,较为客观和全面地反映了演艺圈整体的艺人生态;性别上,男女演员数量较均衡,这也为剧本的选择和演员的搭档提供了便利;毕业院校上,来自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这两所影视表演专业顶级院校的演员超过了一半,体现了该档节目演员的专业性较强。

5.助梦 BOSS团

这一群体由各大影视传媒公司的总裁、知名导演、制片人、编剧等组成,在工作关系上,他们是演员的“上级”,具有对演员进行选任、培养、管理、合作、签约和解雇的权利。在节目中,助梦BOSS团主要承担以下叙事任务:在演员上台前,对参赛演员进行介绍;在舞台表演结束后,对演员的表现进行点评和投票;在投票结果出炉后,对投票结果进行点评或表达自己的看法。

(二)幕后的“内隐叙事者”

“内隐叙事者”是相对于“外显叙事者”的特定概念,指在叙事过程中身份隐蔽,但对叙事文本又具有强大操控权和影响力的叙事主体。在电视节目中,“内隐叙事者”通常是幕后的栏目组和制作团队,他们全方位掌握着节目的定位、策划、编排、录制、剪辑、播放等过程。

最重要的内隐叙事者一般是指对节目进行精准定位和全局策划的总导演。《演员的诞生》的总导演吴彤,曾担任过 《我不是明星》《掌声响起来》《王牌对王牌》《中国好声音第四季》的制片人,具有丰富的综艺制片经验,他在接受采访时表达了打造这档综艺节目的初衷:“希望通过这一档节目,让演技回到舞台上、银幕上和观众的心里。”因此,对于“演技”的探讨和呼吁是该档节目的核心和灵魂。

此外,在 《演员的诞生》中,编剧团队也是非常重要的内隐叙事者,他们所挑选、拟定的剧目是演员表演内容的直接来源,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节目的价值观。节目中出现的剧目类型多样,涵盖了古代历史剧、神话玄幻剧、宫廷古装剧、抗战谍战剧、悬疑探案剧、都市情感剧、农村情感剧以及众多影视史上的经典剧集,既是对影视经典的致敬,也是对演员的多重考验,同时还为观众提供了多种“口味”的选择。

除了总导演和编剧,负责服装、化妆、道具 (也称“服化道”)和灯光、音响、舞台 (也称“舞美”)的分管导演也不容忽视。《演员的诞生》作为一档以影视表演为主题的“棚内+纪实”综艺节目,其最终质量和呈现效果与服化道、舞美密不可分。

三、叙事结构

叙事结构 (Narrative Structure)是叙事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对叙事文本最终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著名编剧悉德·菲尔德在他的著作 《电影剧本写作基础》中说:“结构,就是把故事按照一定位置安排好的东西。”美国知名作家、导演、剧作家罗伯特·麦基在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中说:“结构是对人物生活故事中一系列事件的选择,这种选择将事件组合成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序列,以激发特定而具体的情感,并表达一种特定而具体的人生观。”

石长顺等学者认为,一档电视节目的表现模式和叙事结构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关性——模式是结构的外在形式,而结构是模式的内在形态。《演员的诞生》最大的创新之处就在于其表现模式的独创性:将“电视综艺”“舞台戏剧”和“电影拍摄”三种融汇时空、视听、虚实却又相互独立的艺术形式,进行了创新性的高度融合,同时也保留了每一种艺术形式独特的形态特点和叙事功能。

(一)电视综艺、电影拍摄:戏剧式线性结构

戏剧式线性结构,是叙事中最基本、最常用的结构方式。悉德·菲尔德对此的定义是:“一系列互为关联的事变、情节或事件按照线性安排,最终导致一个戏剧性结局。”宋家玲在 《影视叙事学》中对该结构作出如下归纳:“以时间的顺序发展为主导,以事件的因果关系为叙述动力,追求情节结构上的环环相扣和完整圆满的故事结局。”

由此可见,戏剧式线性结构强调两个基本点——“戏剧冲突性”和“时间线性”,通常按照“起因→开端→发展→高潮→结尾”的时间线索完成叙事。在 《演员的诞生》中,“电视综艺”和“电影拍摄”都按照戏剧式线性结构展开。

1.电视综艺

《演员的诞生》归根结底是一档电视综艺节目(虽然也因为以网络平台为传播载体而被称为网络综艺),因此,它的叙事结构必须遵循电视节目的规则,如强调时间线索、戏剧冲突、因果关系等元素,下面从宏观和微观上对此进行分析。

宏观上,《演员的诞生》一共15期节目,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可以归类并排列为:挑战赛 (1~8期)、导师分组赛 (8~10期)、导师团战赛 (10~12期)、单挑赛 (13~14期)、总决赛 (15期)五个赛段,越往后竞争越激烈、精彩程度越高、冲突戏剧性场面也越多,比赛的终极悬念在总决赛中揭晓。

微观上,每一期节目都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交代了如下情节:节目开场→张国立、BOSS团推荐演员→演员幕后排戏→演员上台表演→导师、BOSS团点评和投票→演员淘汰或晋级→晋级演员选择导师;进行电影拍摄→影视化拍摄现场→影视成品展示→导师、BOSS团点评和投票→演员归入战队或进入分组赛→节目结束。从中可以看出,每一期节目也是完全按照赛程设置的时间线索进行叙事的,戏剧冲突情节常发生在幕后排戏、舞台表演、点评投票、影视化拍摄这几个部分。

2.电影拍摄

电影院放映的电影除了本文所述的戏剧式线性结构,还包括戏剧式段落结构、散文式线性结构、套层非线性结构和梦幻式心理结构等众多传统或新兴的叙事结构。

而此处之所以将 《演员的诞生》中,影视化拍摄的电影成品归于戏剧式线性结构,是因为节目中的影视化拍摄只是一个辅助的、次要的部分 (舞台戏剧的演技比拼才是这档节目的主体),并且栏目组对影视化拍摄的要求较高:在三个小时内,完成不低于五分钟的、标准化拍摄的电影成品,同时要包含戏剧性、冲突性情节,那么电影拍摄就只能采取戏剧式线性结构。

(二)舞台戏剧:戏剧式段落结构

宋家玲对“戏剧式段落结构”的定义是:影视剧中的三个及其以上的故事往往统一于一个大的主题之下,但每个小故事又都“独立成段”,它们彼此独立、互无牵连,独自构成一个能够起承转合的完整结构,戏剧式段落结构是线性与非线性相结合的结构形式。

在 《演员的诞生》中,舞台戏剧是节目最核心的主体部分,承担着60%以上的叙事内容,并按照线性、非线性结合的戏剧式段落结构进行编排。“非线性”体现在每一期节目中,按照先后顺序轮番上演的三场舞台戏剧,它们相互独立、没有任何关联;而“线性”体现在,虽然剧与剧之间毫无联系,但每一部剧中又含有各自的叙事线索和戏剧性冲突。

总而言之,《演员的诞生》以“电视综艺+舞台戏剧+电影拍摄”为节目模式,其中的电视综艺、电影拍摄遵照戏剧式线性结构叙事,舞台戏剧按照戏剧式段落结构编排。这一模式和结构具有独特的叙事价值:节目模式创新性地高度融汇了电视、戏剧和电影三种相互独立又各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使“演技”这一“灵魂”在不同的表演形式和层面中得到具体而生动的彰显,也使叙述时空、真实与虚拟、叙述情境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拓展和变幻,丰富了综艺节目的叙事内容与表现形式;戏剧式线性结构与戏剧式段落结构的结合,最大程度丰富了节目的叙事内容和叙述层次,使其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部节目都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清晰又充分的演绎与呈现。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该模式与结构存在着一定缺陷:电视、戏剧和电影是三种完全独立、差异较大、发展成熟的艺术形式,它们的叙事规则与策略也不尽相同。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将三者高度融合,并最终以电视综艺节目的形式呈现,还要兼顾节目内容的专业性、丰富性与可看性,具有非常大的挑战和风险。若把握不周全,会使节目内容、环节过于繁琐复杂,叙事逻辑和线索过于混乱,从而影响节目整体效果的最终呈现。

猜你喜欢

叙事学线性演技
关于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一个证明
叙事学与文体学双重视域下的小说“三要素”教学模式重构
叙事学与文体学双重视域下的小说“三要素”教学模式重构
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常数变易法
线性耳饰
动物搞笑瞬间,绝对演技担当
请开始你的表演,我假装视而不见
外宣翻译研究——基于修辞叙事理论视角下的构想
探究向量的线性、坐标运算
人生如戏, 全靠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