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秋不妨“薄衣御寒”

2022-11-04霍寿喜

家庭医学 2022年17期
关键词:居室穿衣时节

霍寿喜

“初秋时节”一般是指阳历八月中旬至十月初的一个多月。这一时节的最大特点是中午如同夏日般的炎热,而早晚却凉爽许多。宋代诗人刘武子的“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就生动刻画了初秋早晨清新爽凉的境况。

我国很早以前就有人倡导“薄衣御寒”养生法,明确指出“薄衣之法,当从秋习之”。此句中的“秋”,应该是立秋以后的初秋。实践证明,这种“秋冻”的方法既顺应了自然气候(包括居室气候)的需要,又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了预防疾病、自我保健的作用。

近些年,我国气候专家通过对春秋季居室内外温度的观测分析,把“室内外温差”作为一种气候指标,进一步佐证“春捂秋冻”的科学性。春秋季温度虽然都具有“不冷不热”的特点,但气温的变化趋势是相反的——春季气温总趋势是升,秋季气温则日趋下降。只要气温过低,人体防御不当,即會受寒致病。而人体之所以受寒,与环境变化(如进出居室)也很有关系。气候观测表明,由于房屋的热惰性和温度变化趋势的不同,春季室内气温低于室外(室内外温差为负值),秋季室内外温差则为正值。这就很容易解释“春捂秋冻”了:春季从温暖的室外进入冷凉的室内,如果不多穿衣春捂,则容易受寒致病:秋季室内温度相对较高,进入室内后完全可以少穿些衣服。

另外,就全国范围看,初秋时节,冷空气势力将逐渐加强,活动趋于频繁,气温明显下降,昼夜温差增大,并且“一场秋雨一场寒”。从防病保健的角度出发,应该未“寒”绸缪,注意“秋冻”,加强御寒锻炼,提高抗寒能力,避免由于气象原因诱发和加重一些病症,如流行性感冒、气管炎、肺炎、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各种心脑血管病。

古人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在较为漫长的秋季,要正确领悟和操作“薄衣御寒”,不要气温稍有下降就立马添衣加裤,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而应该尽可能地晚一点增衣,能穿短袖衬衫,尽量不要穿长袖;能穿单衣,尽量不加外套。民谚“二八月,乱穿衣”,说的是穿衣感受,真要从保健意义上说,应该是“二月宜多穿衣,八月宜少穿衣”。不过,凡事都应该有个限度,“薄衣御寒”也不能过头。到了深秋时节,气温很低,仍然穿得很单薄,就没道理了。这时倒可以按照冬季的一些养生法则进行衣食起居(“深秋”和“初冬”本没什么明确界线),一味“秋冻”反而会致病。而对年老体弱者,或是一些慢性病患者,即便是初秋时节,“薄衣御寒”也应该慎重一点。

猜你喜欢

居室穿衣时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
老年人冬季居室应注意什么
进入画家居室的是谁
自在才是我的穿衣态度
穿衣取经
进入画家居室的是谁
有范穿衣也是性价比王
居室空间扩展AB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