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能决定反弹持续性
2022-11-04沐恩
沐恩
本周出现标志性K线,算是反转了吗?
周三的K线符合长下影、中阳线,两市成交额在7000亿元,结构上符合,只是量能不那么完美。换言之,短期不会是强势反转,但有反弹的需求,放量的持续性决定了反弹的力度。目前也没有太高的期望,只要能横住就可以接受,关键还是看个股表现。当然也别激动,好的方向也是利用调整,而不是追高。
正常情况下,沪指先站上5日线,下一压力是10日线,站上20日线才算是趋势反转,目前看还是有难度,一步一步看吧,毕竟目前信心较弱。创业板略好一些,但大体也会同步。如果短期继续大跌,创新低,那周三这根K线就无意义,目前看这种概率不大,就算指数还会创新低,也得反弹几天再跌,因为量能不足6000亿元,想继续杀,需要重新积攒能量,具体再跟踪。
相对长一点的周期看,通常因系统性或者多杀多带来大量恐慌盘的下跌,容易出现V形反转,类似4月底那次。如果是连续缩量阴跌调整,则大概率是结束下跌趋势后开始横盘慢慢筑底。如果10月震荡筑底,那11月会舒服一些,以上只是预判,具体还需跟踪,调整中是寻找中期机会的好时候。
之前说过多次:反弹只能靠新能源,具体细分赛道和龙头在“滚雪球”中反复梳理,虽然在指数弱的时候也会调整,但只要盘面情绪转好,这些方向资金力度更强。尤其是储能相关细分赛道,这是目前资金预期最高的。另一个更强的方向是信创,近一段时间走势更独立,相对大市值龙头可以按照趋势应对,小市值游资炒作的较多,短期可以按照情绪和技术应对,但中期逻辑还需观察。
锂电多家企业发布三季报预告,结果怎样?
目前披露的几个细分龙头有的小幅超预期,有的相对正常。如宁德时代预计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165亿~180亿元,第三季度净利润为88亿~98亿元,扣非净利83亿~93亿元。市场此前预期第三季度归母净利在85亿元附近,小幅超预期。验证了之前说的整电池公司二、三季度盈利持续环比改善。电池“老二”同样也是超预期。
短期看,由于情绪弱势,指望这种消息直接扭转难度较大,但这么早发布体现出呵护股价的态度,也验证了行业发展逻辑。年初市场预计公司全年净利在280亿元附近,在一季度不及预期后,市场预期有所下调到240亿元,结合当前预告以及四季度是旺季,电池和储能业务毛利还会持续修复,所以全年有望超270亿元。
中期市场对整电池的担忧主要是明年新能源车增速和海外扩张,目前均没有明确答案,只能持续跟踪。产品价格、实际产销、调整幅度、股价位置等决定锂电和整车的走势,市场的预期也会根据情况不断调整。
汽车销量和海外的最新情况如何?
本周乘联会披露了9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数据。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61.1万辆,同比增长82.9%,环比增长14.7%,创下有数据以来的单月新高。今年前9月累计销量达387.7万辆,同比增长113.2%。整体数据是符合预期的好,新势力(蔚小理)、新新势力(哪零问)和老牌车企(迪王埃安)占据半壁江山,其中迪王是当之无愧的王者。
海外市场主要看欧洲和美国。前者受制于之前基数高(渗透率超20%)和特殊事件影响供应链,今年增速放缓是预期内的,短期大幅提升的可能性不大。后者虽然体量较小,但发展阶段不同,由于基数低,是短期增速最快的市场。包括储能和光伏都会是明年增速最快的,所以相关业务能在美国市场占比较高的公司,更容易被資金喜欢。
对于出海逻辑,近期有一则新闻值得注意:国轩高科全资公司美国国轩将在该州的大瀑布城投资23.6亿美元,建设动力电池组件工厂。国轩高科是相关法案出台后,首家在美建厂的中国锂电企业。
如果进展顺利,未来会有更多企业去北美建厂,这样就符合供应要求,所以出海逻辑并没有被破坏,只是中间会有扰动,具体情况还需跟踪。与新能源车相比,担心相对少的是储能、风能、光伏中的部分细分赛道,注意这里说的是部分,不是整个行业,这些都会在“滚雪球”中持续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