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审计目标的实现路径研究
2022-11-04周济平
周济平
【摘 要】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审计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基础保障,企业要实现稳健发展,应加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审计目标的制定和落实。论文以审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功能为基础,针对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审计目标的实现路径进行研究,以期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审计目标的实现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金融风险审计;金融企业;国家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2)07-0188-03
1 引言
金融风险审计目标是企业开展金融活动的基础,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基础性的保障作用。制定和健全防范性、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审计目标,有助于企业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实现稳健发展。审计对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预示性、揭示性以及防御性等功能,是金融领域开展业务活动、完成风险识别以及风险防控的基础。企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要实现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审计目标,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首先应健全与监督管理相协调的管理机制,同时,加强政策监管,在监督管理的过程中采用责权分离的管理方式,建立监管问责管理模式;其次,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利用信息化技术,增强风险预防管理的科学性和前瞻性;最后,从自身审计人才队伍入手,为实现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审计目标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2 审计防范金融风险的作用机理
2.1 经济监督职能
审计防范金融风险作为企业经营活动中经济监督管理最根本的体现,在企业审计管理中发挥基础性保障作用。我国《审计法》明确指出,国家审计监督对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率、稳健社会市场经济等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加强金融审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维护企业运行中的经济安全、确保企业稳健发展的基础,对企业内部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具有揭示性作用,是维持企业稳定运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
2.2 经济评价职能
进一步细化审计对于金融风险的防范,能够体现出其经济评价的职能,企业相关审计机构在审计活动中对企业业务活动、经济资料以及内部控制管理相关内容进行综合性的评价,依据一定的审计标准对相应的事实进行分析和判断,是金融风险评估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在企业审计管理中,审计防范金融风险承担经济评价的职能,是对企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的反映,同时也是对金融行业市场经济环境的综合评价。
2.3 信息提供职能
审计防范金融风险是金融企业经营管理中审计结果以及管理流程信息的直接提供者,美国会计学会[1]在研究中将审计定义为客观地获取和评价与经济活动和经济事项的认定有关的证据,以确认这些认定与既定的目标之间的符合程度,并把审计结果传达给有利害关系的用户的系统过程。
3 审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功能
3.1 预防性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不断发展,金融行业形态日益复杂,金融企业为了实现各自的稳健发展,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形成金融机构之间相互合作的管理模式,为金融企業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方向,但在金融企业合作发展的过程中,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隐患增加。审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对金融风险的系统性管理模式,在企业经营管理与持续发展中具有风险防范的作用和意义。系统性金融风险是指一个或几个金融机构之间的风险通过企业之间的联系,引起其他金融企业的风险,对于具有联系的金融企业产生实质性的负面影响。审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是指在管理的过程中从审计的角度出发,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控。审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预见性的作用,在金融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审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针对金融企业自身发展的情况以及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联系,对自身经营管理模式下业务活动的开展以及具有联系的其他金融机构的市场风险进行预估[2]。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能够对金融企业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行预见性的分析,预防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
3.2 揭示性
企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审计的预防性功能,在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控中,能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风险隐患,降低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成本损失,提高金融企业的经济效益,保障金融企业的稳健发展[3]。同时,审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在金融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具有揭示性的作用。金融企业在审计管理的过程中能对企业内部以及外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管理的过程中对投资等业务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系统性风险进行揭示。金融审计通过对金融企业机构的财务状况以及经营管理的成果等方面进行真实的审计,能及时发现金融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违法行为以及内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制度缺陷,揭示金融企业运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以及问题。
3.3 抵御性
审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不仅要对金融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行预防和揭示,同时,在金融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应针对审计管理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的预防,找出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并为金融企业管理提出相应的针对性措施,从制度以及管理组织结构上进行优化改革,发现风险发生的原因,并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以提高审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实用性,防止金融企业在发展中出现相同的问题,从而保障审计抵御性功能的发挥。抵御性是审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功能,也是审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促进金融企业稳健发展的关键。
4 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审计目标的实现路径
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审计目标的实现路径应具有针对性及创新性,因为系统性金融风险是宏观环境因素对金融所造成的不确定性,所以应将一般审计程序中的风险评估转化为宏观审慎评估,评估宏观层面的风险,评估审慎监管政策的执行情况。
4.1 健全监管协作机制
金融企业要实现稳健发展,保障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审计目标的实现,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应从制度的角度出发,健全监管协作机制,实现监督机构以及管理机构之间的协作,形成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控合力,提高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审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4]。首先,金融企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应加强与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之间的联系,企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加强信息沟通,联合银行、保险公司形成联合监管体系,以提高企业监管的效率和效果。其次,企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应与地方金融监管机构、税务机关等部门联系,构建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信息交流和共享,以便于监督活动的开展,形成第三方监督管理模式,提高监管的效率和质量。最后,金融企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应加强金融机构内部审计部门之间的协作,在企业内部建立健全合作机制与共享平台,形成内部监督管理模式,以规范金融企业审计管理行为,提高内部审计管理的准确性以及管理效率。
4.2 加强政策监管
政策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审计目标实现的法律保障,企业实施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应加强政策监管。国家审计部门在对金融企业进行审计监管的过程中存在制度设定不全面的情况,为进一步规范金融企业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审计工作,国家审计部门在管理的过程中应制定健全的政策体系及监督管理制度,为金融企业实现稳健发展提供基础保障[5]。一是在管理的过程中制定健全的审计管理制度,为企业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审计目标的实现提供政策和制度的保障;二是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加强与国际监管机构以及其他国家之间的协调,在管理的过程中防止外部金融环境的变化对我国金融行业造成影响;三是在管理的过程中加强监督管理,健全金融企业审计监督管理制度,以保障金融企业系统性金融风险审计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4.3 建立监管问责机制
金融企业在发展中要促进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审计目标的实现,在企业内部管理的过程中应营造积极的企业氛围,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重视管理人员工作责任感的培养[6]。金融企业建立监管问责机制,是实现管理效果提升的重要举措。建立监管问责机制,首先,应针对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审计目标管理中各流程以及各部门的责任进行明确,对审计管理活动的流程进行精细化的划分和管理,明确各部门管理的责任和内容;其次,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采用领导责任制管理方式,对审计管理活动中各组织部门的领导人员责任进行明确,采用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确保领导层在具体管理中根据部门的责任,将具体的工作以及责任进行细化,并将明确的责任落到具体责任人身上,采用审计人员责任制管理模式,提高审计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积极性;最后,在构建审计监管问责机制的过程中,可以将责任制管理模式与审计人员的薪酬绩效挂钩,对审计人员的薪资构成进行重新组合,激发审计人员在风险防控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例如,X金融企业在2021年8月实施了自上而下的责任制管理模式,在11月的审计会议上相关人员总结了下半年的审计工作,发现在实施责任制管理之前,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管理效率低下以及人员积极性不足的情况,6~8月审计工作开展的效率明显低于8月之后,责任制管理之前的审计工作错误率明显高于责任制管理之后的审计工作。
4.4 合理利用信息化技术
金融审计信息系统是面向金融审计人员,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和网络通信设备,对金融数据进行全面采集和加工,持续提供金融审计信息服务的集成化人机系统,主要由金融审计人员、安全的通信网络、金融审计数据平台和金融审计应用系统共同组成[7]。金融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建立金融审计信息系统,是发挥金融审计优势、提升金融审计宏观性作用的需要,是增强金融审计连续性、实现动態监督管理、提高金融审计管理科学性的需要,是开展金融绩效审计、充分发挥金融审计建设性作用的需要。金融企业在发展中为促进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审计目标的实现,应合理利用信息化技术,为实现动态审计监管、保障审计数据的准确性等提供技术支持。金融企业要合理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审计工作高效开展。首先,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应引进审计信息系统的软件开发人员,以人力资源保障系统构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信息化平台具有信息共享、透明度高的特点,在管理过程中为保障金融企业相关商业信息的安全性,在审计信息化平台建设的过程中,应重视安全系统以及风险管理系统的建立,防止管理中出现信息风险。在信息化平台建立后,针对保密性数据采用加密传输方式进行分享,同时,对人员的浏览记录进行保存,用以保障数据的安全性。最后,金融企业在发展中,要加强对审计人员信息化审计能力以及意识的培养,确保审计人员能够熟练使用信息化审计平台,避免由于工作人员平台使用能力不足而导致审计数据错误和丢失等风险。同时,加强信息化平台的维护和升级,提高信息化审计平台的实用性。
4.5 加强审计自身建设
审计人员的管理能力以及专业素养,对审计管理的结果具有直接影响,金融企业在进行系统性金融风险审计的过程中,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是提高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审计实效的关键[8]。在管理过程中加强审计人员队伍建设要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向入手,并以内部建设为主要内容。企业在实施内部控制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将审计人员的审计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纳入绩效考核,采用奖励方式促进审计人员进行自我专业能力的建设。同时,在进行内部管理的过程中,要定期开展相应的工作汇报交流会,对近期的审计工作进行汇报,加强审计人员之间的交流,促进企业内部形成积极的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审计氛围。在外部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将审计人员的审计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纳入审计人才的招聘要求,从源头为企业的审计管理工作寻找和提供具有更高专业素养和审计风险管控能力的人才。同时,金融企业在审计管理中应及时调查和掌握市场环境的变化,有效分析市场变化与金融风险之间的关系,以确保审计管理制度符合金融市场的要求,提高审计管理制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审计人员应实时关注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指标值和临界值的变化,对市场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行常态化监测,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率[9]。同时,评估金融企业内部审计团队的能力和审计水平,及时纠正和改进审计中的不足之处。
5 结语
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目前,基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审计目标,企业审计人员不仅要从审计理论上进行研究,还要对从总体目标、具体目标及其实现过程进行研究。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应实现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审计目标。在运行和发展过程中,应完善监督管理协调统一的管理机制,同时,加强政策监管,在监督管理过程中,应采取权责分离的管理模式,建立监督问责的管理模式,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的风险防范管理,并从审计自身建设入手,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审计目标的实现提供内部组织和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肖泽忠.从美国会计学会2008年年会看国际上研究IFRS应用的现状和动态[J].会计之友(下旬刊),2009(1):4-6.
【2】张凤元,吕平章.金融审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路径探究——基于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的分析[J].会计之友,2020(8):49-54.
【3】王溢晟,王攀,焦春鑫.大数据和“一带一路”背景下国有企业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审计防范[J].中国应急管理科学,2020(4):58-64.
【4】徐杰,董招娣.金融审计与商业银行内部监管协调问题研究——基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视角[J].财务管理研究,2020(7):28-32.
【5】单璟.以风险为导向 以乡村振兴为目标——浙江省村镇银行服务“三农”和防范风险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实践探索[J].中国审计,2020(14):38-40.
【6】吕平章,任甜甜.商业银行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基于信贷系统性风险防范视角[J].航空财会,2021,3(3):39-45.
【7】易伯明,李雄文,许伟.人民银行县级支行如何履行金融风险防控职责——以岳阳为例[J].银行家,2020(2):107-109.
【8】陈卓,鞠莹.商业银行票据业务风险与审计对策研究——以农行票据案为例[J].吉林金融研究,2021(10):25-28.
【9】许奕,张宝贤.国家审计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分析——基于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视角[J].财会通讯,2022(11):134-138.
【作者简介】周济平(1973-),男,湖南郴州人,从事企业所得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