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心、育力、育境:绘制“未来教育”新图景
2022-11-04林晓斌浙江省温州市绣山中学
林晓斌|浙江省温州市绣山中学
温州市绣山中学作为温州市首批“未来教育”窗口校,在2022 年——办学满20 年之际,迎来了民改公、校园拆改建两件大事,使学校在“未来教育”行动上面临更大的挑战。践行鹿城区“首位教育,学在鹿城”品牌的总体要求,打造一所“为未来、向未来、创未来”的“新绣中”,成为当前这一代绣中人的责任与使命。
2015 年,在浙江省提出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之际,学校以“让孩子遇见一生的伙伴”的校园期待为起点,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力、合作力、规划力为目标,推出了“预见学习”课程理念及框架,并以此为主线,通过德育创新、课堂改革、教师培养等途径,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成为温州市初中优质教育的典范。但随着项目化学习、“双减”政策、智慧课堂以及新课标的推出,重构“未来教育”的校本理论及行动框架,进行课程体系、学习方式、家校融合的迭代,是引领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厘清“未来教育”的行动框架
2021 年11 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教育的新社会契约》,这是继《学会生存:今天和明天的教育世界》(1972年)、《学习:内在的财富》(1996年)、《反思教育》(2016 年)之后,被认为对当前至2050 年最有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报告。报告基于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现实的脆弱性与未来的不确定性,抛出了三个关于教育的基本问题:“当我们展望2050年,我们应继续做什么?我们应该抛弃什么?我们需要创新什么?”报告还提出了“学校承载着支持包容、公平以及个人和集体健康的职责,应成为受保护的教育场所”等观点。由此可见,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角度、上层还是底层思维,教育都承载着建设公正、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世界的关键责任,因此,学校以提供高质量、可持续教育作为“未来教育”的核心,构建了朴素却有无限延展性的“三育”框架(详见图1),以期不断实践、不断丰富与创新。
图1 温州市绣山中学“未来教育”的“三育”框架
“育心”指育人方向,注重培育有信仰有担当的精神底色,呵护真实灵动的生命本色,凸显有个性有特长的成长亮色,夯实学校育人体系的基础。比如针对当下学生会因社会大事件、舆论风潮而重新判断教科书内容等现状,2022 年4 月学校推出以“点亮前行的明灯”为主题的每月一期“思政大讲坛”,选择俄乌战争、粮食安全、航天事业发展等话题,使其以“大事件、小言语”的方式走向学生生活的立场、未来的立场、思想的立场,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建立对事实应有的态度,触摸事实,尊重事实”的思想。在具体操作上,学校选择在师生晨会等大场景,由思政教师、党员教师分别进行全程脱稿的八分钟演讲。这种现场的震撼与共鸣,让师生感受到除了学习,我们也面临着来自广阔世界的抉择和担当,需要有坚定的红色信仰作为自己的精神底色。
“育力”指以课程为载体的育人方式,注重培养具有学习力、合作力、规划力的现代公民,旨在让每个学生具备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能力。《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教育的新社会契约》提到:“培养学生在智力、社会交往能力和合乎道德的行动能力,使其能在同理心和同情心基础上共同改造世界。”从课程改革初期的拓展性课程群到小组合作教学尝试,从学科文化节合作项目的设计到田径运动会增加“体育嘉年华”,学校将能力培养渗透在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并在项目化学习、人工智能的赋能下,以“职涯规划”“学涯规划”为引领,产生更多生动又有意义的学习,以实现“培养‘有本领’的人”的目标。
“育境”指育人空间,包含校园的物境(即物态空间)、情境(即教育场景)与意境(即人际氛围)。《温州“未来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坚持灵活、智慧、开放、集成原则,优化创设学习场景,实现学校空间“为个性学习而建”。多年来,学校通过对每位师生特有的爱与关照,不仅构建了无数精致的教育场景,也营造了朴素、真挚、温暖的人际氛围。在校园重建之际,学校以“文化地标、花园绣中”为设计理念,进行空间布局与场景设计,相信“新绣中”将实现全体师生对“未来教育”空间的诸多期待。
二、指向“未来教育”的行动探索
在学习教育新政并不断审视自己的办学行为时,学校发现,教育改革的路径应由自上而下逐步过渡到自下而上,既要关注教育体系架构、课程设置、课堂改革、师生成长,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家长乃至教师的体验感和获得感。为此,以办学举措体现对每一个体的关照,实践育心、育力、育境的“三育”行动,是学校“未来教育”的必经之路。
(一)课程迭代,唤醒成长内驱力
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学校的“预见学习”课程体系以“指向当下,培养学生的学习力”“重在实践,培养学生的应用力”“预见未来,培养学生的规划力”为课程目标,以“构建学生未来生活与工作的预见学习”为指向,设计了丰富的课程群,成为基础性课程的有效补充。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其中指向职涯规划、学涯引领的“梦未来·享青春”(以下简称“梦·享”)课程逐渐做大做强。比如“职业体验”部分,以“自我认知—家族职业图谱绘制—职业向往调查—学长(家长)职业引领—模拟招聘会—职业体验—梦·享达人展示—学涯规划”为课程路径。比如一年一度“梦·享”校园招聘会,完全模拟了真实社会的求职双向选择。双向选择成功后,学生们将在职业导师、校方导师的共同带领下,于暑假期间走进社会,成为“暑期工”,掂量属于自己的梦想分量。“梦·享”课程因为有着“从他育走向自育”的宗旨,有着跳出“学业水平”关照每一个孩子梦想的美好,得到了师生、家长的认可。
2021 年,学校加入北京师范大学项目化学习试点学校共同体,看到了“梦·享”课程与项目化学习关键要素的不谋而合之处,于是尝试以成长内驱力为起点,不断丰厚、迭代学校课程。如利用课后服务设计了每班每周两节的30 分钟专业健身课,实现了每天一节体育课的目标;又推出“悦读记”全科阅读活动,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音乐和美术的阅读,统整为一个“大阅读项目化学习”课程;再以“梦启人生,享育素养”为主题,推出了12门指向职涯规划、指向学涯素养的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并对学科目标、任务、课时分工进行设计,以此带动学科微项目的实施,引领学生从小项目到大项目、从书本到实践、从单点到多点和从校内到校外开展学习。
基于“关照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获得感”的目标,“唤醒成长内驱力”成为撬动课程迭代的重要杠杆。随着新课标的出台和学校“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建成,学校将在“有意义的任务”引领下,在“将孩子放在更长远的时间去考量”的师爱浸润下,对“预见学习”课程体系进行重构,以期打造更加未来化、项目化、人文化的学校课程。
(二)学力培育,改变教育惯性
“双减”政策实施之初,学校本以为难度最大的是课后服务,因为它改变了教师群体的生活状态。实施一段时间后,学校发现,作业的“控量提质”远比增加教师工作时长来得艰难——教育的惯性往往是改革的最大阻力。
从《可见的学习》(约翰·哈蒂著)一书的研究列表上看到,一直以来被教师寄予厚望的“作业”,其效应量只有0.29,在影响学习的138项元素中排名第88 名,远低于0.40 的效应量标准。可见,作业只是作为课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深度学习的工具,而不是教学目标的落实。同时,相同难度、等量的学习任务,对不同的人产生的负担不尽相同,即作业不仅是“客观任务”,还有“主观压力”。为此,学校通过多次问卷调查、分析反馈,让教师直面学生和家长对“五项管理”实施后的身心体验感。其中“双减”之初的问卷,反映出单一推进的“作业限时令”并没有让学生有明显的获得感,而且教师只做简单的作业时长减法后,很多孩子缺乏自主安排能力,多出来的时间反而衍生亲子矛盾。
为了让作业成为培育学习力的关键一环,学校尝试丰富作业形态,推出“三自作业”,即作业的“自我控时”“自我选择”“自我设计”。“自我控时”基于学习习惯的养成,指向学习内容的巩固。借助温州市鹿城区教研院推出的“新学规示范学校”创建工作,学校为作业“自我控时”提供学规本,推出评选学规榜样人物、学规示范班等举措。“自我选择”基于作业的分层实施,着力指导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如提供分层的基础性作业、弹性作业,并开发与主题学习、项目化学习适配的综合性任务以丰富作业的类型、方式,增强作业选择性、开放性和拓展性。“自我设计”基于学习任务的个性化,指教师在实施“一生一策”时,积极引导学生自主设计个性化作业,帮助学生借助学习计划表,自主完成对学习任务的规划、设计、达成、反思、调整,形成良性循环。
为了配合“三自作业”,学校将原来的“家校联系本”改为“绣中逐梦录”,其中的“作业日志”均有“自我控时”“自我选择”“自我设计”三个栏目,包含“作业形式”“核心内容”“预估时长”“实际时长”等。为了提升学生的自主规划力,学校还设计了“周末时间规划表”。
2022 年寒假,学校整合“三自作业”和项目化学习,为七、八年级学生推出了“良品铺子”寒假作业包。经过精心设计,每一份“学科‘良品铺子’”都包括“开铺宣言”“购物指南”“选购清单”“自我设计单”等,学生将以“学习买手”的全新身份,根据期末的深度“学习营养检查”,光临“绣中良品铺子”,选择合适、心仪的“作业商品”。每个学生完成“货品”自主搭配后,即可提交“自我设计单”(一人一份,各有不同)。这有助于更高效且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假期“学习营养”。
基于“关照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体验感”,学校改变教育惯性,深研“作业的价值与呈现”这个命题。“三自作业”,不仅让学生对学习有了认同,而且让学生在作业的“自由”中获得灵动的体验。
(三)家校融合,赋能个性发展
自2014年起,学校深耕家校共建,努力建设家长学校,积极建立家长义工机制,旨在引领家长成为教育思想的学习者,成为孩子言行的示范者。同时,学校创生以“将校长会客厅搬至家庭客厅”为思路的“片区式家访”,校长们陪着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走访一个个住宅区,为学生家庭提供家教建议。这种主动靠近、真诚助力的方式,赢得了家长与社会的极大认可。
2021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出台,明确“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但是,让家长与国家、学校要求同频共振,谈何容易?“双减”政策实施后,学校做过家长体验感调查,其中对“‘双减’后,还需要在哪些方面予以完善”一问,只有16.14%的家长觉得“父母应该在孩子成长中承担更多的责任,需要更多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其余的依然指向对社会、学校的各种要求。可见大多数家长依然无法认清自我成长的急迫性。
面对学生成长的“等不及”,面对学生与家庭的各不相同,学校通过两条路径推动家校融合,赋能个性成长。一是深化指向个性诊断的“一生一策”。各班每月由班主任召集学科教师召开“任课教师问诊会”,汇总分析本班当前状况,对每个学生的德育、学业等水平进行阶段性分析,然后六位教师分别确定并认领六至八名学生作为下阶段重点跟踪对象,并阐明自己对每位学生的短板分析、提升计划、预期目标等。为了监督“一生一策”的广度、深度,保证措施落地、不漏一人,学校制作了《“一生一策”手册》,要求教师对每周每生至少两次的帮扶过程进行记录,并及时将家庭配合需求传递给家长。“双减”政策推出后,教师个性诊断后的“个别帮扶”有了时间保障,同时学校鼓励家长辅导能力不足的学生参加晚自习、参加补弱辅导,鼓励教师在值班时帮助学困生完成作业并面批,鼓励有沉迷手机倾向的学生在清明、五一等节假日到学校自习室学习(由住校的年轻教师予以管理)。二是完善指向家教诊断的“家校会”。针对个性化的家教问题,学校推出“家长有约”活动,即每月各班推出一个半天的六至八个时间段供家长预约“问诊”。家长根据需求约号后,提交议题,并说明要一起约请的任课教师。班主任导出预约单后,召集任课教师集体备课,待家长到访,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和家长分析问题,并共同订制孩子的个性化成长方案。学校还推出“校长有约”活动,每学期定期通过公众号推送预约单,让有需求的家长带着问题预约,几位校长备好课后,利用晚上时间和家长共同商讨孩子成长的精准方案。“双减”政策实施后,学校提出“随时约、家庭聚、两方议、共识达”的“家校会”想法,让有需求的家长、班主任、学生随时提交预约申请。
未来已来,在“未来教育”推进的过程中,学校明确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并以锚定当下、脚踏实地的行动,完善育心、育力、育境的“三育”框架,打造师生幸福成长的未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