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slanger 心电现象三例

2022-11-04金华勇张春芳方焱张建明

中国循环杂志 2022年10期
关键词:导联心电中段

金华勇,张春芳,方焱,张建明

1 临床资料

病例1,男性,41岁,因“胸闷、气促5 h 余”于2020年3月27日于本院急诊就诊。入院查体:体温37.0℃,心率128 次/min,呼吸30 次/min,血压132/72 mmHg(1 mmHg=0.133 kPa),面罩10 L 吸氧下氧饱和度77%,气促明显,端坐呼吸,伴咳嗽、咳痰。辅助检查:肌钙蛋白34.35 ng/ml(参考值 0~1 ng/ml),肌酸激酶同工酶178.5 U/L(参考值 0~25.0 U/L),D-二聚体1.4 mg/L(参考值 0~0.9 mg/L)。心电图显示(图1):窦性心律,室性早搏,Ⅲ导联可见异常Q波,Ⅲ、V1导联ST 段抬高0.05~0.10 mV,Ⅰ、aVL、V2~V6导联ST 段上斜型压低0.15~0.50 mV,Ⅱ、Ⅲ、aVF 导联T 波低平或倒置。

图1 病例1 入院时心电图

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在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下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左前降支近段完全闭塞,TIMI 血流0 级;左回旋支为左前降支中段提供侧支,左回旋支全程斑块浸润,近段80%狭窄,中段90%狭窄(图2A);右冠状动脉中远段99%狭窄,TIMI 血流1 级(图2B)。于右冠状动脉病变处置入1 枚药物洗脱支架,因病情危重,术后转入重症监护病房进一步治疗。2020年4月7日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予拔除口插管,改面罩吸氧,心电图显示ST 段恢复至基线附近,经心内科会诊后转心脏监护病房继续治疗。

图2 病例1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病例2,男性,39岁,因“胸闷伴大汗淋漓1 d”于2021年5月29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查体:体温37.5℃,心率105 次/min,呼吸17次/min,血压100/73 mmHg,无特殊病容。辅助检查:肌酸激酶478.4 U/L(参考值 38.0~174.0 U/L),肌钙蛋白22.36 ng/ml。心电图显示(图3):窦性心动过速,Ⅲ导联可见异常Q波,ST 段抬高0.1 mV,Ⅰ、Ⅱ、aVL、V2~V6导联ST 段上斜型压低0.10~0.25 mV,Ⅱ、Ⅲ、aVF、V6导联T 波低平或倒置。

图3 病例2 入院时心电图

与家属充分沟通后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术,结果显示:左前降支全程70%~90%弥漫性狭窄,左回旋支细小,中段次全闭塞,TIMI 血流2 级(图4A);右冠状动脉近段、中段多处70%~80%狭窄,中远段80%~90%狭窄,远段90%~95%狭窄(图4B)。术后胸外科会诊认为:冠心病三支病变诊断明确,因远端血管细小,建议前往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

图4 病例2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病例3,男性,51岁,因“胸闷3 d”于2021年6月29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查体:体温36.8℃,心率64 次/min,呼吸17 次/min,血压109/61 mmHg。辅助检查:肌钙蛋白2.37 ng/ml,肌酸激酶230.7 U/L。心电图显示(图5):窦性心律,Ⅲ导联可见异常Q波,ST 段抬高0.05 mV,Ⅰ、Ⅱ、aVL、V5~V6导联ST 段压低0.05~0.10 mV,T 波低平或倒置。

图5 病例3 入院时心电图

2021年7月12日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前降支近中段80%弥漫性狭窄,左回旋支管壁不规则,钝缘支中段起100%闭塞,左回旋支远段向右冠状动脉远段侧支供血,TIMI 血流1 级(图6A);右冠状动脉近段起99%次全闭塞(图6B)。术后与家属商量后,决定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

图6 病例3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2 讨论

国际上要求至少两个相邻导联出现进行性ST 段抬高,用于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诊断和定位[1]。近年来不断有学者对这一概念提出质疑,2020年4月,Aslanger 等[2]报道了一种特殊的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即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其他冠状动脉临界狭窄,且并无连续导联ST 段抬高。这类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有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心肌梗死面积大,病情重,死亡率高。Aslanger 等[2]提出的新心电图表现为:(1)Ⅲ导联ST 段抬高,Ⅱ、aVF 导联无ST段抬高;(2)V4~V6导联ST 段压低伴T 波终末正向,V2导联无ST 段压低;(3)V1导联ST 段抬高幅度>V2导联;(4)可伴aVR 导联ST 段抬高。仅Ⅲ导联ST 段抬高并伴多个导联ST 段压低时,属于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Aslanger 等的研究表明,有上述新心电图表现者的病情比NSTEMI 患者更严重:(1)24 h内肌钙蛋白升高更显著;(2)常导致下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更常见的是左回旋支,而非右冠状动脉;(3)患者多伴多支冠状动脉病变;(4)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中,慢性完全闭塞检出率高;(5)住院率和1年死亡率更高,甚至高于急性下壁STEMI 患者。

本文中3 个病例均出现Ⅲ导联ST 段抬高,并有异常Q波,Ⅱ、aVF 导联无ST 段抬高,V4~V6导联ST 段压低伴T 波终末正向,心电图表现均符合Aslanger 心电现象。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均显示严重三支病变,病例1 考虑罪犯血管为右冠状动脉,与家属沟通后在右冠状动脉置入药物支架1 枚;病例2和病例3 建议行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通常情况下,ST 段抬高导联与主要罪犯血管定位高度一致,但情况并非总是如此,Aslanger 心电现象心电图仅出现Ⅲ导联ST 段抬高,并不符合指南所推荐的STEMI诊断标准。如临床未能及时识别这种心电图表现,患者就可能会失去接受紧急血运重建治疗的机会。

Aslanger 心电现象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可能和下壁心肌梗死ST 段损伤向量与广泛心内膜下心肌缺血损伤向量综合有关[2]。下壁心肌梗死时ST 段向量指向下、向右,而心内膜下心肌缺血时ST 段向量指向aVR 导联,两个向量综合后则指向正右侧,几乎与aVF 导联成直角,投影到Ⅱ导联负向和Ⅲ导联正向,引起Ⅲ、aVR 导联ST 段抬高,Ⅰ、Ⅱ导联ST 段压低,aVF 导联ST 段呈等电位线,又因ST 段向量背离侧壁导联,致V4~V6导联ST 段压低。而病例1 与病例2 还有V2、V3导联ST 段压低表现,考虑为下壁缺血损伤ST 段向量在额面导联指向下、向右,但在水平面胸导联则指向后侧,从而导致V2、V3导联ST 段向量背离压低。

综上,识别和诊断Aslanger 心电现象有重要意义,临床医生可将其视为STEMI 进行处理,尽快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术,明确诊断,避免因延误而造成不必要的后果。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导联心电中段
心电导联向量的数理基础及其临床应用
尿检时如何取中段尿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一流心电大数据平台的创建及发展前景
基于非接触式电极的心电监测系统
小学中段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初探
小学低中段儿童诗自主创编教学实践探微
卡片式智能心电采集仪
18导联动态心电图的应用价值研究
迈好从低段到中段的“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