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高位视角引领深度学习

2022-11-04张春燕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22年29期
关键词:小数计数深度

□张春燕

执教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整百、整千数加减法》时,教师在呈现例题(如图1)后,就“买这两件商品,500元够吗”这一问题,请学生展开独立思考,然后进行交流。

图1

有学生认为“358+218=576(元),576>500,不够”。对此,教师迅速做出回应:三位数的加法,我们还没有学过,所以在这里不用这个方法来解决问题。有学生认为“将358估成400,把218估成200,加起来是600元,所以500元不够”。学生将一个加数估大,一个加数估小,然后进行判断,在逻辑上是不严密的,但是“细究原委”又是一件挺麻烦的事,所以,教师说:“这种估算方法不是最合适的……”而当学生认为“电话机价格超过300元,电吹风价格超过200元,300+200=500,带500元不够”时,教师则大力赞扬:这种方法也是课本上着重呈现的。事实上,“还没学过的”笔算也好,“不是最合适的”估算也罢,以及教材所编的最佳算法,都是学生在解决问题情境下学习“数与运算”时的真实想法,有其独特的数学魅力。教师如果站在“完成教学内容”的角度,只教学第三种方法是最好的选择;如果站在“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的角度,三种方法都值得珍视。通过“基于多样算法的深入对比”来领悟最佳策略,体会优化思想,是发展“运算能力”的重要进阶。因此,从“运算能力”培养的视角,看待这个问题的解决过程,剖析这道例题的教学生态,是教师应该具备的高位视角。

一、高位视角的常见内涵

为了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走向深入,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可以从“课程核心概念”“学科结构体系”“思维发展轨迹”三个维度确立常见的高位视角,支撑自身的教学创新。

(一)视角一:用“课程核心概念”观照常态教学

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会什么知识,掌握什么技能,还需要进一步发掘数学课程的育人功能,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了数感、量感、空间观念、几何直观等11种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我们称之为“课程核心概念”。教师一定要从“课程核心概念”出发,来看待每节常态课的目标确立与活动设计。唯有如此,教学才不会停留于浅层,才能帮助学生深度领略数学的魅力,感悟数学的本质。如教学“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内容时,教学目标不应仅仅是“读懂、绘制各类统计图表”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培育学生的“数据意识”,引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自然生成“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的信息”等数据意识,不断强化“用数据说话”的科学精神。

(二)视角二:用“学科结构体系”审视课时内容

数学常态课大多依照教学内容划分单元,分课时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按数学知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顺序逐层推进、有序落实。当然,缺点也显而易见,学生的认知常常只聚集在一个个“知识点”上,无法完整地构建知识结构与知识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而制约了对学科结构的整体把握,束缚了融合与拓展的空间。如教学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时,是不是只要学生知道“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就行了呢?学生套用公式计算面积是没问题的,但这样的学习所得缺乏“燎原”的能量。如果站在学科结构的视角,可引导学生从整个“度量板块”进行审视,使学生意识到:测量长度、时间、质量等都需要一个“单位量”,度量就是“单位量”的叠加,由此推断,测量面积也需“单位量”,计算公式的本质就是“计算单位量叠加的总数”……如果有了这样的意识,学生就领会了测量的本质意义,数学学习便有了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可能。

(三)视角三:用“思维发展轨迹”看待学习过程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需要逐渐掌握问题解决的能力,不仅关注“问题有没有解决”,还要关注“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在深度学习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希望看到,学生在面临问题时,能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能关联地、系统地、结构化地规划解题路径,能适时地调整解决问题的策略。数学常态课的设计,应该着眼这样的“思维发展轨迹”来展开。如教学《一个数除以小数》时,学生面对新知该如何开启学习呢?教师引导学生自主产生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通过扩大相应倍数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想法,这个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其中,蕴含着“转化”思想。在学生经历将“未知问题”转化成“已有经验”的过程后,教师要有意识地对这一过程进行概括、聚焦与放大,促使学生对“转化”思想的领悟与积累,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用高位视角引领深度学习

上述三种常见的高位视角,能为教师优化教学设计、提升课堂教学品质奠定基础。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怎样用高位视角来引领深度学习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条路径着手。

(一)提升目标立意,凸显素养追求,预约深度学习

教师在备课时,总会先研读教材,从教学内容出发考量教学目标,这样很容易局限于从知识层面定位目标。教学立意,决定一堂课的理念高度及实践深度。笔者认为,备课时必须结合“数学课标”,教师要深入思考“让学生学些什么”。教学目标要围绕“课程核心概念”,从数学知识、数学能力、核心素养层面去设计与确立。如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是“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的起始课,从教材编排的内容看,似乎学会“把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改写成小数”“了解什么是小数的计数单位”“熟知计数单位间的进率”,便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然而,如果教学目标仅定位于此,学生的认知活动是相对浅层的,难以实现深度学习。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真正困惑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将“分数改小数”“计数单位”“进率”的教学都统整到发展“数感”的高度上来考虑与推进。

(二)聚焦知识演变,把握意义关联,推进深度学习

数学知识有其逻辑性和结构性。教师应帮助学生追溯知识的“前生”,体验知识的“今生”,展望知识的“未来”。比如《小数的意义》这节课,如何突出“计数单位”在“数的认识”中的重要价值,并与学生已有的整数学习经验进行联结呢?笔者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如下尝试:“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数’。看到这个‘数’,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很自然地说出了“计数单位”。“计数单位‘一’是什么样的?”“计数单位‘十’是什么样的?”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数“计数单位”的由来,让学生再次明晰:数都是由不同计数单位组成的,小数也是如此。通过类比,学生很快找到了组成“0.3”的计数单位是“0.1”。随后,教师又让学生用计数单位“0.1”创造出其他的数,不仅有“零点几”,还顺势生成了“一点几”“二点几”。就这样,通过“用计数单位创造数”的活动,构建了小数与整数之间的意义关联。

(三)精设探究路径,优化逻辑思辨,助力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需要深度思考作为支撑。数学学习中,教师需要设置一些高认知水平的任务,精心设计探究路径及层次,激发学生深度思考,促进学生的逻辑思辨,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在《小数的意义》教学中,学生完成“用计数单位创造数”的任务时,遇到了一个实际问题:“0.9再加一个计数单位‘0.1’会变成什么数?”对此,学生中出现了两个答案:1和1.0。教师提问:“这两种答案都可以吗?”引起了学生激烈的思辨。有学生借用直观图形进行辨析:“10个0.1就组成了整数计数单位‘一’,所以可以用1表示。”这样的理解,说明学生对“计数单位的累加及累加后形成新的计数单位”的感知已经形成。也有学生这样回答:“因为我们在整数计数时,满十进一,如从1数到9,再到10,原来数位上的0是保留的,所以0.9再加一个0.1也要满十进一,原来数位上的0也可以保留,所以1.0也是对的。”这样有根有据的逻辑说理让人欣喜,学生推理能力的发展落到了实处。在这个过程中,“满十进一”已不再是冰冷的规则,而是学生理解了数与数之间的内在关系后的深切感悟,其认知具有较高的思维内涵。

猜你喜欢

小数计数深度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认识
递归计数的六种方式
古代的计数方法
古代的人们是如何计数的?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数轴上的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