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动类拷贝式话述结构的句法特征初探

2022-11-04吴文婷

现代语文 2022年10期
关键词:拷贝句法谓语

吴文婷

(南京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3;南京体育学院 体育发展与规划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14)

萨丕尔最早提出了语言学意义上的“话题(topic)”和“述题(comment)”两个概念,作者指出:“它(句子)是一个命题的语言表达,它把说话的主题和对这个主题的陈述二者结合起来。”[1](P31)赵元任首次把“话题—述题”概念运用于汉语研究,作者指出,汉语的主语和谓语间是动作者和动作的关系,可以把主语和谓语看作话题和说明[2](P45)。Li & Thompson提出了“主语—话题”类型学,认为汉语属于“话题优先(topic-prominent)”的语言,而英语属于“主语优先(subject-prominent)”的语言,由此将汉语研究上升到语言类型学的高度[3]。此后,汉语学界引发了关于汉语话题的讨论,将话题和话题结构研究引入结构主义语法[4]、功能语法[5]、认知语用[6]、话语信息[7]-[9]、构式语法[10]等各类语言学理论中,使得话题研究在汉语语法研究中掀起了新的热潮。其中,徐烈炯、刘丹青提出了“拷贝式话题结构”这一概念,认为拷贝式话题跟句子中的有关句法成分如主语、宾语甚至谓语动词在形式上完全同形或部分同形,在语义上也是同一的,话题也是一种句法成分[9](P121)。本文所讨论的汉语动类拷贝式话述结构,则属于拷贝式话题结构的下位类型,既具有一般拷贝式话题结构的特点和功能,又具有自身的形式和意义特色。以往关于动类拷贝式话述结构的研究,大多是从单一类型拷贝结构(如重动句、同语式、动词拷贝结构)、微观的具体构式(如“V 都/也V 了”“V 是V”“V 就V”“VOV 的”)等角度进行研究,鲜见从话题和述题的角度对该结构的多样性整体进行系统分析。下面,我们将以动类拷贝式话述结构的句法特征为切入点,深入考察该结构的句法类型、句法功能和多样性变换等特点,以期为汉语话题结构的语法理论研究提供有效例证,同时,也为工具书的编纂、汉语国际教育等语言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例句语料均来自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CCL)。

一、动类拷贝式话述结构的界定

徐烈炯、刘丹青指出,拷贝式话题可以是名词性的,也可以是谓词性的;话题不仅应是语篇分析的研究对象,更应是句法语义分析的研究对象[9](P121)。邱述德、臧国芝认为,“TC(topic-comment)”结构反映一个言语在一定的语境中以一确定的对象为基础进行信息传输的心理模式[11]。本文将话题作为汉语句法成分,采用“TC 结构”中的“话述结构”观点,把研究对象确定为“动类拷贝式话述结构”,这一方面与传统的纯语用概念“话题结构”相区别,另一方面也将话题成分和述题成分作为同等地位的句法成分进行分析。动类拷贝式话述结构属于拷贝式话题结构的一种类型,是指动词性话题跟句中的谓语动词完全同形或部分同形,语义上同一或相关的结构。例如:

(1)同意倒是同意了的。不过,满以为还会长高些,因此才娶的呀!

(2)我们可能有漏洞,他连说都不敢说。

(3)这个没有,保留我是毫无保留,没有一点保留。

(4)算了,摊都摊牌了,就不信如果她坚持去找雷廷昭,天仰哥能拿她怎么样?

(5)玩命玩了三十年,现在我有珍惜生命的理由了,哪敢再漫不经心?

例(1)中,话题“同意”和述题谓语形成拷贝关系,话题标记为副词“倒是”;例(2)中,话题“说”和述题谓语中心语形成拷贝关系,话题标记为“连……都……”;例(3)中,话题“保留”和述题谓语中心语形成拷贝关系;例(4)中,话题“摊”和述题谓语“摊牌”形成拷贝关系,话题标记为副词“都”;例(5)中,话题动语“玩”和述题谓语中心语形成拷贝关系。

上述例句中的话题跟句子中的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完全同形或部分同形,形成完全或部分拷贝关系,语义上同一或相关,这就是我们所要研究的动类拷贝式话述结构。下面,将从句法类型、句法功能和多样性变换三个角度,分析动类拷贝式话述结构的句法特征。

二、动类拷贝式话述结构的句法类型

(一)基本类型

按照动类拷贝式话述结构中话题和述题成分的线性长度以及完全或部分同形与否,其结构内部可以分为四种基本类型:等式、扩充式、缩减式和交叉式。所谓“等式”,是指话题和述题完全同形(不包括情态标记、话题标记)的话述结构,一般分为词和词拷贝、短语和短语拷贝两种类型,话题和述题形成全拷贝关系。所谓“扩充式”,是指述题构成成分多于话题构成成分的话述结构,话题一般由动词(动类语素)构成,述题一般由动词或动词短语构成。所谓“缩减式”,是指述题构成成分少于话题构成成分的话述结构,话题一般由动词短语或动词构成,述题一般由动词(动类语素)构成。所谓“交叉式”,是指话题和述题的构成成分相比,除了拷贝成分之外,还具有其他成分且线性长度不同的话述结构,话题和述题一般由动词或动词短语构成。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使用下列符号组合来分别表示话题或述题:v 表示动类语素、V 表示动词、VP 表示动词短语,S 表示主语、P 表示谓语、O 表示宾语、C 表示补语、Adv 表示状语等,两者连接构成话述结构则采用“+”表示。在这四种基本类型下,又可以按照话题和述题的构成成分划分为不同的小类,形成动类拷贝式话述结构基本类型体系。具体可如表1 所示:

表1 动类拷贝式话述结构基本类型体系

(V+v)+(v+O)那个小孩发烧烧了一嘴泡。他旅游游遍了全世界。(V+v)+(v+C+O)(V+v)+(v+C)我昨天晚上做梦还梦见他了,很诡异啊!(v+o)+(v+C1+O+C2)他连叹气都叹不出口来了。由于表现主义者描写的并非个别人而是人的“原型”,这个揭发就揭到全人类头上去了。(v+o)+(v+C)(v+V)+(v+C)路两边,商铺不让修,拆迁没拆到位。(v+o)+(Adv+v)李超练功在早上练。(S+v)+(v+C)地震震得墙倒屋塌。(S+v)+(v+C+O)汤姆枪扫是扫掉了几个敌人,打死敌人师长骑的一匹马。(Adv+v)+(v+C)我全是瞎碰碰上的。(v+o)+(S+v)跳舞女生跳。(v+C)+(v+o)感觉还是家里好,在外边打工也是打工,打十年、二十年还是打工。(V+O)+[(V+C1)+(V+C2)]李爽的手伸进衣兜掏钥匙掏半天也没掏出来。V+vP 共1 1类交叉式vP+V 共1类VP1+(VP2+VP3)共1类

从表1 可以看出,在动类拷贝式话述结构中,等式包括2 大类6 小类,扩充式包括2 大类13 小类,缩减式包括2 大类4 小类,交叉式包括4 大类32 小类。其中,交叉式所包括的种类最多,扩充式次之,缩减式最少。由此可知,动类拷贝式话述结构的类型体系复杂多样,而以交叉式最为典型。

(二)层次类型

从动类拷贝式话述结构层次分析的角度来看,话题在句子层次结构中占有一个特定的位置,可以分为三类:主话题(main topic)、次话题(subtopic)和次次话题(sub-subtopic)[9](P44-45)。在动类拷贝式话述结构所在的句子中,有的句子只有一种类型的话题,有的句子具有两种以上类型的话题,因此,它可以分为三种层次类型:单一型、复杂型和兼类型。

所谓“单一型话题”,是指在汉语句子中只有一种类型的话题,即主话题、次话题或次次话题只有其中之一。其中,主话题型句式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只有话题而没有主语、既有话题又有主语,主语一般位于主话题之后。在次话题型句式中,话题一般位于主语之后充当次话题。在次次话题型句式中,话题不但位于主语之后,而且位于句子的主要动词之后;同时,次次话题主要出现在兼语句中。例如:

(6)停么停三辆车的,一辆都不开的,要开的车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来。

(7)睡他睡的是席梦思,我睡的是木板床。

(8)我生为革命生,死为革命死。

(9)我叫他吃饭也不吃,睡觉也不睡。

例(6)属于主话题型,只有话题“停”而没有主语。例(7)属于主话题型,既有话题“睡”又有主语“他”。例(8)属于次话题型,次话题“生”“死”位于主语“我”之后。例(9)属于次次话题型,次次话题“吃饭、睡觉”位于主语“我”和主要动词“叫”之后。

所谓“复杂型话题”,是指在句子中同时包含主话题、次话题、次次话题两者或两者以上不同层次的话题。一般为“名+动”型话述结构,其中,动类拷贝式话题作为次话题或次次话题。

第一,次话题型。具体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句子中同时包含主话题、次话题;二是句子中同时包含主语、主话题、次话题。例如:

(10)呵呵,家里带的这被子i 真舒服,暖和,iΦ踢啊踢不动。

(11)既然你这么行,桌上i 那份报名表j 为什么不寄出去?ijΦ填都填好了,不是吗?

(12)为了集体的事i,iΦ吵是吵,iΦ嚷是嚷,心里没仇没恨的。

上述例句中同时包含主话题和次话题,其中的主话题和次话题可以是单个或多个。在例(10)中,单个名词性主话题“家里带的这被子”为话题化话题(链话题),其语义管辖范围至次话述结构“踢啊踢不动”,是谓词“踢”的受事宾语话题化至小句句首形成的,动词“踢”为次话题。在例(11)中,两个名词性主话题分别为语域式地点话题“桌上”和话题化话题“那份报名表”的组合,该双主话题为链话题,其语义管辖范围至第二个句子,述题为次话述结构“填都填好了”,动词“填”为次话题。

(13)整个暑假i,iΦ他跑钟家跑得最勤。

(14)才五十块钱i 嘛!——iΦ我借也借得到,抢也抢得来,造也造得成,死也死得出呀!

(15)今天这衣服你买也得买,不买也得买!

上述例句中同时包含主语、主话题和次话题,其中的主话题和次话题可以是单个或多个。在例(13)中,单个名词性主话题“整个暑假”为语域式话题,主语为“他”,次话述结构“跑钟家跑得最勤”整体作为述题,动宾短语“跑钟家”为次话题。在例(15)中,两个名词性主话题分别为语域式时间话题“今天”和话题化话题“这衣服”的组合,话题化话题“这衣服”是由谓词“买”的受事宾语话题化而来,主语为“你”,两个次话述结构“买也得买,不买也得买”整体作为述题,两个动词“买”为次话题。

第二,次次话题型。动类拷贝式话题在句中充当次次话题,一般位于句中主要动词之后,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句子中同时包含主话题、次话题和次次话题,二是句子中同时包含主语、次话题和次次话题。例如:

(16)从此开始中国的长篇小说,就在写那个日常的“道”当中,而这个三戒又戒不掉,少年人你叫他戒色戒不了的,中年人叫他戒斗也戒不了,老年人叫他戒得也戒不了。

(17)饼是粘着芝麻的那种烧饼,他咬了一口,一粒芝麻i 就掉到了桌缝里,iΦ抠,抠不出来,iΦ再抠,还是抠不出来。

上述例句中的主话题和次话题可以是单个或多个。在例(16)中,单个名词性主话题为数量短语“三戒”,三个名词性次话题“少年人”“中年人”“老年人”分别由小句中主要动词“叫”的受事宾语话题化而来,次次话述结构“戒色戒不了”“戒斗也戒不了”“戒得也戒不了”位于主要动词“叫”之后,三个动宾短语“戒色”“戒斗”“戒得”为次次话题。在例(17)中,主语为人称代词“他”,单个名词性主话题“一粒芝麻”为话题化话题(链话题),其语义管辖范围至次次话述结构“抠,抠不出来,再抠,还是抠不出来”,是谓词“抠”的受事宾语话题化至小句句首形成的,两个动词“抠”为次次话题。

所谓“兼类型话题”,是指该话题在句中同时充当主话题和次话题,从而形成“动+动”型话述结构。该类型话述结构一般为顶真式,即前一句中末尾的词或短语在下一句句首位置上进行自身拷贝,形成下一句中的动类拷贝式话述结构中的话题。例如:

(18)表演呢,表演也不一定这样表演,这样表演不是欺骗人嘛。

(19)一定要跟你们鼓励,喝酒,喝酒喝多了,结果火车开走了都不知道。

在例(18)中,主话题为动词“表演”,次话述结构“表演也不一定这样表演”整体作为述题,其中,次话题“表演”与主话题形成复指关系。

我们对动类拷贝式话题的层次类型进行了归纳,具体可如表2 所示:

表2 动类拷贝式话述结构层次类型

从表2 可以看出,动类拷贝式话述结构包含多种层次类型,每种类型又可下分为不同的次类和小类,这反映出话述结构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多样性是指动类拷贝式话题的类型丰富多彩,包括单一型、复杂型和兼类型等类型;层次性是指动类拷贝式话题结构具有大类、次类和小类不同的层次,大层次和小层次之间的话题具有不同程度的相似性和相关性。

三、动类拷贝式话述结构的句法功能

语序是汉语表达的主要语法手段之一,是语法结构的线性序列。李茂莉指出,语言的三种基本语法成分有六种可能的语序类型,其中,以SVO 和SOV 为常见语序类型,这两种语序类型概括了约80%的语言类型结构[12]。汉语作为一种话题优先型语言,按照话题T 和主语S 的语序关系,STV(O)、TSV(O)、TV(O)是较为常见的语序类型。动类拷贝式话述结构呈现为不同的语序类型,相应地,话题可以充当主话题(用“T”表示)、次话题(用“t”表示)、次次话题(用“t’”表示)等句法角色,述题可以充当大谓语、小谓语等句法角色,话题和述题的句法角色搭配呈对应扭曲关系。此外,话述结构整体还可以充当多种句法成分、独立成句或作为复句中的分句。

(一)话题的句法角色

一是主话题。该类型主话题位于句子或小句句首,按照有无主语的情况,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有主语“TSV”式、“TVS”式和无主语“TV”式。例如:

(20)这个没有,保留我是毫无保留,没有一点保留。

(21)喝是喝了一点,我知道。

(22)离婚尽管离婚,夫妻终妇夫妻。

例(20)属于“TSV”式,话题“保留”位于小句句首,主语“我”位于话题之后。例(21)属于“TVS”式,话题“喝”位于句首,主语“我”位于另一小句句首。例(22)属于“TV”式,话题“离婚”位于句首,句中无主语。

二是次话题。该类型次话题位于主语、名词性主话题(用“TN”表示)或动类主话题之后,具体可分为四种类型:句中有主语(“StV”式)、名词性主话题(“TNtV”式)、动类主话题(“TtV”式)、名词性主话题和主语(“TNStV”式)。例如:

(23)我生为革命生,死为革命死。

(24)从不锻炼,体育运动我看也不会看,太极拳、气功都不会。

(25)那双鞋你穿也得穿,不穿也得穿!

(26)比如二两一个的大馒头,光看着就饱了,根本碰都不会去碰。

(27)表演呢,表演也不一定这样表演,这样表演不是欺骗人嘛!

例(23)属于“StV”式,主语为“我”,次话题“生”“死”紧接主语之后,两者位于同一句中,距离较近。例(24)属于“TNtV”式,名词性主话题“体育运动”是动词“看”的受事论元经话题化形成,部分述题为次话述结构“看也不会看”,次话题为动词“看”,主语“我”位于两者之间。例(25)、例(26)则分别属于“TNStV”式、“TNtV”式。例(27)则属于“TtV”式,在主话述结构“表演呢,表演也不一定这样表演”中,第一个动词“表演”为主话题,由语气词话题标记“呢”和话题标记停顿(,)与述题隔开;次话述结构“表演也不一定这样表演”整体作为述题,第二个动词“表演”为次话题,由副词话题标记“也”与述题隔开。可见,这里的动词“表演”既为主话题又为次话题。

三是次次话题。该类型中,话述结构位于句中主要谓词之后,动类拷贝式话题为次次话题。它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句中有主语(“SVt’”式、“StNt’V”式)和无主语(“Vt’”式、“TN1tN2Vt’”式)。例如:

(28)我叫他吃饭也不吃,睡觉也不睡。

(29)夏娜正面面对爆炸,眉毛连挑也不挑一下。

(30)派党支部书记去请还请不回来!

(31)从此开始中国的长篇小说,就在写那个日常的“道”当中,而这个三戒又戒不掉,少年人你叫他戒色戒不了的,中年人叫他戒斗也戒不了,老年人叫他戒得也戒不了。

例(28)属于“SVt’”式,次次话述结构“吃饭也不吃,睡觉也不睡”位于句中主要谓词“叫”之后,话题“吃饭”“睡觉”为次次话题,句中有主语“我”。例(29)属于“StNt’V”式,主语“夏娜”位于次话题和次次话题之前,名词性次话题为“眉毛”,是动词“挑”的受事论元经话题化形成,述题为次次话述结构“连挑也不挑一下”,次次话题为动词“挑”。例(30)、例(31)则分别属于“Vt’”式、“TN1tN2Vt’”式。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动类拷贝式话述结构中,话题可以充当主话题、次话题或次次话题。三种类型话题的句法角色分布环境,可如图1 所示:

刘丹青认为,SVO 语言优先选择受事充当话题,但占据的主要不是主话题而是次话题的位置,这种次话题是高度句法化的话题[13](P39)。从图1 可知,在动类拷贝式话述结构中,次话题和次次话题出现的句法环境类型较为多样(均为4 类):次话题和次次话题出现的位置不仅是处于主语后面,还能够出现在名词性主话题、名词性次话题之后,或者是出现在主语和名词性次话题两者之后。跟主话题主要出现在句首相比,次话题的语法化程度要高于主话题。次次话题出现在句中主要动词之后,即用于谓词后的宾语小句中,是小句句法结构内的成分,它和次话题一样具有较高的语法化程度。因此,次话题和次次话题的句法功能要大于话语功能,句法成分性较强,次话题和次次话题为优势话题类型。本文以《汉语动词用法词典》中的1223 个动词为考察对象[14],利用CCL、MCL、BCC语料库,搜索汉语动类拷贝式话述结构相关语料,共搜集到2310 条用例(除去重复的例子)。我们对这些语料的主话题、次话题、次次话题类型的例句数量进行了统计,具体如表3 所示:

表3 各类型话题的句法分布统计

次话题型StV 855 37.0 TNStV 67 2.9 TNtV 351 15.2 TtV 2 0.1总计1275 55.2次次话题型SVt’9 0.4 StNt’V 33 1.4 Vt’7 0.3 TN1TN2t’2 0.1总计51 2.2

从表3 可以看出,次话题在话述结构中使用频率最高(55.2%),主话题次之(42.6%),次次话题最少(2.2%)。在次话题各小类中,“StV”式使用最多(37.0%),其次是“TNtV”式(15.2%),“TtV”式使用最少(0.1%)。具体情况可如图2 所示:

综上所述,次话题是动类拷贝式话述结构的优势话题类型,使用的句法小类和环境较为多样、使用频率较高,其中,主语在前、次话题在后的小类最为常用。刘丹青指出,次话题对典型话题功能有所偏离,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话题链功能的减弱,受事次话题的生命度通常低于主语,并强烈排斥高生命度的受事如人称代词之类前置等[13](P260)。在动类拷贝式话题句法分布类型中,与主话题具有话语功能相比,次话题则属于高度句法化的话题,它出现的句法环境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为主语之后、动词性主话题之后、名词性主话题之后且在句子谓词之前。同时,次话题的话题链功能较弱,次话题的指称性及其中名词性成分的生命度跟话题性的相关关系,也体现出对典型话题功能的偏离。

(二)述题的句法角色

在动类拷贝式话述结构中,话题主要是充当主话题、次话题或次次话题,相应地,述题充当大谓语或小谓语,话题和述题搭配呈对应扭曲关系。

一是大谓语。该小类中,动类话题为主话题,述题相应为大谓语,即述题充当句子的谓语,述题成分等于或多于谓语成分。例如:

(32)学习学习不够别人来,身材身材没别人好,温柔温柔没别人温柔。

(33)打官司你也打不赢,你何必呢。

例(32)中,主话题为“学习”,述题和句子谓语同为“学习不够别人来”。例(33)中,主话题为“打官司”,述题为“你也打不赢”,句子谓语为“也打不赢”,述题成分多于谓语成分。

二是小谓语。该小类中,动类话题为次话题或次次话题,述题相应为小谓语,即述题充当句子的部分谓语,述题成分少于谓语成分。例如:

(34)会议结也结束了。

(35)蹦迪斯科她不去,请她喝饮料也不喝。

例(34)中,主话题为“会议”,次话题为“结”,述题为“也结束了”,句子谓语为次话述结构“结也结束了”,即述题是部分谓语,述题成分少于谓语成分。例(35)中,人称代词“她”既是句子谓词“请”的宾语,又是谓语“喝饮料也不喝”的主语,次次话题为“喝饮料”,述题为“也不喝”,述题是部分谓语,述题成分少于谓语成分。

由上述分析可知,话题可充当主话题、次话题、次次话题等句法成分,述题可充当大谓语、小谓语等句法成分。具体来说,主话题应与大谓语搭配,次话题、次次话题应与小谓语搭配,没有主话题与小谓语搭配的情况。也就是说,主话题、次话题、次次话题和大谓语、小谓语的搭配呈扭曲对应关系。具体可如图3 所示:

(三)结构的句法角色

动类拷贝式话述结构不仅能够在句中充当谓语、宾语、补语、定语和状语等成分,也能够独立成句或作为复句中的分句。

一是充当多种句法成分。动类拷贝式话述结构能够在句中充当谓语、宾语、补语、定语和状语等句法成分。例如:

(36)我和我父母挤亭子间挤了二十几年,结了婚再去挤吗?(作谓语)

(37)王三去找李老三借钱没借来。(作宾语)

(38)没有什么东西会高得连爬都爬不上去。(作补语)

(39)马庄村拉起一支农民乐队时,不少村民面对圆号、长笛、黑管,还有叫也叫不顺口的电贝司、萨克斯,头摇得像拨浪鼓。(作定语)

(40)自发来稿后来由他们处理——他们却聪敏地把所有附有写给“敬爱的韩老师”信件的诗稿看也不看地都送到韩一潭的案头,用那镇纸镇住。(作状语)

在例(36)中,话述结构“挤亭子间挤了二十几年”作句子的谓语,主语为名词短语“我和我父母”。例(37)为双宾句,话述结构“借钱没借来”为后宾语。在例(38)中,话述结构“连爬都爬不上去”为形容词“高”的补语。在例(39)中,话述结构“叫也叫不顺口”作为并列型名词短语“电贝司、萨克斯”的定语。在例(40)中,话述结构“看也不看”作为动词“送”的状语。

二是独立成句。动类拷贝式话述结构在句中能够独立使用,位置灵活,不仅可以用在句首,也可以用在句中或句末。例如:

(41)他们还在这里玩吗?体谅请体谅他们明儿个要上班咯!(独立使用)

(42)借银子是借银子,提亲是提亲,别搀和在一块儿。(句首)

(43)装修出了问题,斗也斗不过装修公司,连装修队和工人都斗不过。(句中)

(44)他像呆头鹅一样,动也不会动。(句末)

例(41)中,话述结构作为独立的句子使用;例(42)中,话述结构用于整句句子的句首;例(43)中,话述结构用于整句句子的句中;例(44)中,话述结构用于整句句子的句末。

三是作为复句中的分句。动类拷贝式话述结构还可以作为复句中的分句,表达条件、假设、转折、因果、递进等逻辑语义关系。例如:

(45)只要咱们把井把守住,渴也渴死敌人!(条件关系)

(46)你的心如果摆正的话,相信练功能练好。(假设关系)

(47)不怕是不怕,可心中对这玩艺儿挺腻歪。(转折关系)

(48)对抑郁症病人来说,旅游或者是看个电影,包括吃个美食这些都不行,因为你吃也吃不到,玩也玩不动,然后你见人听得电话声音都害怕,会很恐惧。(因果关系)

(49)车忽然到站停下了,车站都驻有鬼子,我们不但完不成任务,到站连跑也跑不及的。(递进关系)

例(45)中,话述结构“渴也渴死敌人”作为条件复句的后一分句表示结果,前一分句表示条件。例(47)中,话述结构“不怕是不怕”作为转折复句的前一分句,后一分句表示转折意义。例(48)中,话述结构“吃也吃不到,玩也玩不动”作为因果复句的后一分句表示原因,前一分句表示结果。

四、动类拷贝式话述结构的变换

(一)话述结构之间的变换关系

动类拷贝式话述结构之间的变换关系,是指不同层次的话述结构之间、同一层次的话述结构次类之间的变换。

一是不同层次话述结构之间的变换关系。在动类拷贝式话述结构中,主话题、次话题和次次话题在句中处于不同的位置,属于不同层次的话题类型。通过句法成分的移位,主话述结构与次话述结构、主话述结构与次次话述结构一般能够进行变换,句子的基本意义不变。例如:

(50)a.秀才读字读半边。

b.读字秀才读半边。

(51)a.把你渴也渴死,把你饿也饿死。

b.渴也把你渴死,饿也把你饿死。

(52)a.叫他们哭都哭不出来,再也不敢欺你!

b.哭都叫他们哭不出来,再也不敢欺你!

例(50)、例(51)均属于主话述结构与次话述结构之间的变换,例(52)为主话述结构与次次话述结构之间的变换。在变换后,句子的基本意义不变。相较于次话述结构、次次话述结构来说,主话述结构更加突出受事和动作,话题在句子句首位置作为话题焦点。

二是同一层次话述结构内部次类之间的变换关系。同一层次内部次类之间的变换关系,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有标记话述结构内部次类之间、有标记话述结构和无标记话述结构之间、无标记话述结构内部次类之间。在结构变换后,句子的基本意义不变,而表强调的语用意义则有所区别。例如:

(53)a.他出来是出来了,可是不能继续工作了。

b.他出来倒是出来了,可是不能继续工作了。

(54)a.他甚至连嚼也不嚼,往下吞咽,一阵手嘴忙乱,吃得他满头冒汗。

b.他甚至嚼也不嚼,往下吞咽,一阵手嘴忙乱,吃得他满头冒汗。

(55)a.我奶奶都85 了,打麻将能打一宿,楞不带糊的。

b.我奶奶都85 了,打麻将打一宿,楞不带糊的。

(56)a.他的嗓子哑了是吵架吵的。

b.他吵架吵得嗓子都哑了。

例(53)、例(54)均属于有标记话述结构内部次类之间的变换。其中,例(53)为单项标记话述结构之间的变换,表示让步的“出来是出来了”变换为“出来倒是出来了”,在语气上更为缓和一些;例(54)为单项标记话述结构与偶对标记话述结构之间的变换,标记焦点“连”使得话题焦点“嚼”更加突出。例(55)属于有标记话述结构与无标记话述结构之间的变换,通过话题标记“能”来表达说话人对“奶奶能打一宿麻将,她身体很好”这一语义的强烈认同和赞叹。例(56)则属于无标记话述结构内部次类之间的变换,“他的嗓子哑了”是话述结构“吵架吵的”的结果,话述结构表示原因,通过焦点标记“是”来强调动作行为“吵架”。

(二)话述结构与其他句式的变换关系

动类拷贝式话述结构与“把”字句、“被”字句、“的”字结构、并列结构等都可以发生变换关系,不过,这些变换往往需要一定的限制条件。

一是话述结构与“把”字句、“被”字句之间的变换关系。施春宏指出,在有的整合类型中,动词拷贝句跟其他相关句式(如动结式、把字句、被字句、话题句等)是相容的[15]。含“把”字和“被、给、叫、让”字的话述结构,在动类拷贝式话述结构类型中颇具特色。从形式来看,它们均符合动类拷贝式话述结构的句法特点;从语义来看,它们也是说明行为与主体的关系的,含有因果关系,补语是说明行为主体的结果。通常情况下,上述类型的话述结构可以变换为一般类型的话述结构。例如:

(57)a.编花篮把她编苦了。

b.她编花篮编苦了。

(58)a.我们就是打球给你打赢了,你就升着国旗奏起国歌来了。

b.我们就是打球给你打赢了,你就升着国旗奏起国歌来了?

c.我们就是给你打球打赢了,你就升着国旗奏起国歌来了?

不过,我们发现,除了上述主体与动作行为一致的情况外,动类拷贝式“把”字结构也有动作行为与主体不一致的情况,即动作行为的主体不是“把”字结构补语的主体。这类“把”字话述结构则不能变换为一般类型的话述结构。例如:

(59)a.大早晨的楼上剁饺子馅把俺剁醒了!

(楼上的人剁饺子馅,俺醒。)

b.*大早晨的楼上俺剁饺子馅剁醒了!

c.*大早晨的楼上把俺剁饺子馅剁醒了!

(60)a.说什么把你说哭了?

(别人说,你哭。)

b.*你说什么说哭了?

c.*把你说什么说哭了?

在例(59)、例(60)中,话述结构中的“把”字补语的语义指向为“把”字后的名词,而非句子的主语,因此,这类结构不能变换。从上述用例可以看出,这类动词拷贝式“把”字话述结构所表示的行为与主体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需要根据具体语境来判断。

二是话述结构与“的”字结构之间的变换关系。“的”字结构中“的”可以称为领格类的“的”,它能够插在主谓谓语句的大主语和小主语之间。例如:

(61)a.她弹钢琴弹得不错。

b.她的钢琴弹得不错。

(62)a.他打篮球打得很好。

b.他的篮球打得很好。

在例(61)、例(62)中,话述结构和“的”字结构变换后,句子的基本意义不变。相较于话述结构来说,“的”字结构具有较强的口语色彩。

三是话述结构与并列结构之间的变换关系。该类话述结构和并列结构可以变换,句子的基本意义不变。例如:

(63)a.杨常姑却叹口气:“这该死的小荒岛,吃没吃,睡没睡……”

b.杨常姑却叹口气:“这该死的小荒岛,没吃没睡……”

在例(63)中,话述结构和否定并列结构可以互相变换,句子的基本意义不变。同时,话述结构“吃没吃,睡没睡”具有强调动词“吃”“睡”的功能,并列结构则不具备这一强调功能。

综上所述,本文运用结构主义语法、系统功能语法等方法,从句法类型、句法功能和变换关系三个维度,对汉语动类拷贝式话述结构中的句法问题进行了探讨。话述结构的句法类型首先可以大致划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和层次类型,其中,基本类型又可以划分为四个小类:等式、扩充式、缩减式和交叉式,层次类型也可以划分为三个小类:单一型、复杂型和兼类型。话述结构的主要句法功能是:话题充当主话题、次话题和次次话题的句法角色,述题充当大谓语和小谓语的句法角色,结构充当多种句法成分、独立成句或复句中的分句。话述结构的变换关系具有多样性,主要体现在不同层次的话述结构之间、同一层次的次类之间,话述结构与“把”字/“被”字结构、“的”字结构、并列结构等其他句式之间。此外,关于动类拷贝式话述结构的语义特征、语用特征、形成机制、话题标记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以期对该话述结构有更为深入系统的认识。

猜你喜欢

拷贝句法谓语
非谓语动词
述谓结构与英语句法配置
短句—副词+谓语
句法二题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
文化拷贝应该如何“拷”
文化拷贝应该如何“拷”
影子与我
非谓语动词
信息结构与句法异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