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刺肌筋膜触发点辅治脑卒中足下垂临床观察
2022-11-04王任胜
王任胜,王 莹,续 龙
(山东省泰山医院康复中心,山东 泰安 271000)
脑卒中患者中有70%~80%遗留运动、感觉等功能障碍[1],脑卒中后肌痉挛导致的足下垂、足内翻是后遗功能障碍中常见的异常姿势,严重影响步行速度和稳定性,增加跌倒风险,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2]。本研究用恢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脑卒中足下垂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60例,均为山东省泰山医院康复中心2018年至2020年就诊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48.25±16.57)岁,平均病程(8.3±2.27)个月。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47.16±19.72)岁,平均病程(9.1±1.81)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①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中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3]中的出血性脑卒中及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并由颅脑CT或MRI证实;②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修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4],具备主症、次症要求。
纳入标准:①首次发病;②病程在1~12个月内;③痉挛性足下垂,小腿内后侧肌群存在压痛点;④意识清醒,生命体征平稳,能够配合评估及治疗;⑤患者及家属自愿参加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的心、肺、肝、肾疾病,重症糖尿病,继发癫痫;②其他原因导致的足下垂;③不能坚持治疗或接受其他治疗方法;④有意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不能配合治疗;⑤晕针。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进行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平衡及步行功能训练和功能性电刺激,一对一常规康复治疗,针对足下垂给予站楔形板、肌肉牵伸、肌力训练、关节松动治疗,每次40min,每周治疗5次。
观察组另寻找两处肌筋膜触发点,多在小腿内后侧肌群,以小腿三头肌上部为主,按压局部有疼痛,条索、硬结,并引起明显肌肉痉挛处进行标记。局部75%酒精常规消毒,以0.25mm×40mm华佗牌一次性针灸针直刺进针,得气后退至浅层,再向各方向斜刺,行提插手法,以局部产生明显酸胀、出现肌肉痉挛跳动为度,针刺过程中给予踝关节被动屈伸活动。留针30min,每周治疗5次,连续治疗4周。
对照组另取患侧下肢髀关、血海、足三里、阳陵泉、丘墟、悬钟[5],皮肤消毒后行常规针刺操作,得气后平补平泻针法,留针30min,每周治疗5次,连续治疗4周。
3 观察指标
踝关节背屈关节活动度:令患者屈膝90°坐位,足与小腿90°,测量踝关节背屈角度,活动范围0°~20°。
改良Ashworth(MAS)评分:舒适卧位评定小腿三头肌肌张力。分为0级,1级,1+级,2级,3级,4级,分别对应0分,1分,2分,3分,4分,5分,得分越高表示肌张力越高。
下肢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6]:评定患侧下肢运动功能。量表分为17项,每项0~2分,共34分,得分越高表明肢体运动功能越好。
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
参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7]。显效:MAS评分下降2级。有效:MAS评分下降1级。无效:MAS评分下降不显著或MAS评分等级升高。
5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踝关节背屈ROM、小腿三头肌MAS和下肢FMA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踝关节背屈ROM、MAS和FMA评分比较 (±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踝关节背屈ROM、MAS和FMA评分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 踝背屈ROM(°) MAS FMA观察组 30 治疗前 6.91±2.34 3.75±0.23 6.91±3.34治疗后 11.12±2.62*△ 1.73±0.32*△23.12±3.62*△对照组 30 治疗前 6.18±2.96 3.97±0.15 7.18±2.96治疗后 8.25±2.51* 2.47±0.63*18.25±3.5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6 讨 论
痉挛性足下垂是脑卒中常见的后遗症,多为中枢损伤后,下运动神经元失去了上运动神经元的抑制调控,原本被抑制的反射得到释放,从而出现的痉挛性异常运动模式。患侧下肢伸肌模式,小腿后肌群张力增高,而拮抗肌群弛缓[8],即出现足下垂。表现为步行时下肢髋、膝、踝关节伸肌模式,足前掌先着地,摆动相廓清障碍,患者常采取上提患侧骨盆、划圈等姿势代偿[9],是导致卒中后下肢运动障碍的常见原因,发生率达54%[10]。步行失稳,平衡协调功能失调,又进一步加重肢体痉挛状态。卒中后屈伸肌群功能失调,小腿后内侧肌群肌张力增高,按压可诱发痛性致敏小点[11],引起肌肉抽搐反应,即肌筋膜触发点。
痉挛属中医“筋病”“痉证”范畴。经筋在经气的调节下,起到协调关节正常运动的作用。中风后肝肾阴亏,阴阳失调,经筋失于气血濡养,导致筋挛节痛,关节屈伸不利,发为痉挛体痛。恢刺首见于《灵枢·官针》,十二节刺法之一,为治筋之法,善于解结。“直刺傍之,举之前后”,相比普通针刺具有针刺范围广、刺激量大的特点,舒缓拘挛、疏通经脉气血,“调气血,荣经筋”,以达到恢复关节活动的目的。现代研究表明,恢刺可诱发脊髓反射,调控脊髓运动神经元活性,改变或破坏了脊髓中枢的感觉支配区,使张力带放松[12]。肌筋膜触发点是痉挛肌中的高致敏点,适当的外力刺激能促使肌肉产生反射性跳动,松解紧张的拉力带,从而达到缓解痉挛的目的[13]。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两组踝关节背屈角度及下肢运动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恢刺肌筋膜触发点组优于常规针刺组。治疗后小腿三头肌张力较治疗前降低,恢刺肌筋膜触发点组优于常规针刺组。恢刺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针刺组,提示恢刺肌筋膜触发点能有效降低肌张力,缓解痉挛,改善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
恢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卒中后足下垂能有效降低小腿后内侧肌群张力,改善足下垂步态和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降低跌倒风险,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