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平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伴躯体化症状临床观察
2022-11-04汪福林朱安华田腊梅
汪福林,朱安华,田腊梅
(湖北省十堰市铁路医院中医科,湖北 丹江口 442716)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由于胰腺分泌液、溶血磷脂酰胆碱及胆酸组成的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胃,引起的慢性胃黏膜炎症[1]。胆汁反流性胃炎伴躯体化症状除具有食欲减退、泛酸、口苦、胸骨后不适、嗳气等胃炎症状外,还具有抑郁、情绪波动较大、焦虑、睡眠障碍等躯体化临床表现[2],属中医“胃脘痛病”的范畴。本研究用柴平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伴躯体化症状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78例,均为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诊治的胆汁反流性胃炎伴躯体化症状患者。观察组男19例,女20例;年龄35~63岁,平均(44.18±8.43)岁;病程1~5年,平均(1.58±1.12)年。对照组男20例,女19例;年龄33~62岁,平均(44.73±8.56)岁;病程1~6年,平均(1.68±1.22)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并同意,且均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胆汁反流性胃炎伴躯体化症状入选标准。②精神状态较好,主观意识清楚,依从性好。
排除标准:①患有胃癌变疾病,或对本次研究结果产生影响;②患有精神疾病、或意识不清楚、无法沟通。③对本次治疗所用药物过敏。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用多潘立酮片治疗。多潘立酮片(四川维奥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491)10mg,日3次。
观察组用柴平汤治疗。药用柴胡、炒苍术及党参各15g,黄芩、厚朴及生姜各9g,清半夏及茯苓12g,陈皮6g,大枣5枚。用温水将砂锅内中药浸泡1h,大火煮沸后小火再煮25min,倒出药汁,药渣再加热水2次煎煮0.5h。合并药汁,早晚饭后30min口服。
两组均持续治疗4周。
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两组胃炎症状积分。依据《实用中医消化病学》中胆汁反流性胃炎诊断标准对不同程度的胃痛、泛酸、嗳气胀满、口苦等胃炎症状进行判断的。计分法。无相关症状为0分,轻度症状为1分,中度症状为2分,重度症状为3分。
治疗前后两组躯体化程度及躯体化症状治疗总有效率。躯体化症状疗效评价标准[3]: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估治疗效果。疗效指数(n)=证候积分的治疗前后差值/证候积分治疗前值×100%。痊愈:n≥90%,主次症全部消失;显效:n为70%~90%,主次症均改善明显,或某个次症全部消失,主症明显好转;有效:n为30%~70%,主次症均有所改善,或次症完全恢复,主症无好转;无效:n<30%,主次症均无改善。
治疗后进行胃镜复查。显效:胆汁反流明显好转或消失,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有效:胆汁反流降低,临床症状有所好转;无效:胆汁反流及临床症状无显著变化。
用SPSS26.0软件进行处理,经独立样本t检验或person相关性分析及卡方分割法检验计算,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胃炎症状积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胃炎症状积分比较 (±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胃炎症状积分比较 (±s)
组别 例 胃痛 泛酸 嗳气 口苦 胃胀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9 5.12±1.29 2.13±1.05 5.08±1.31 1.35±1.26 4.09±1.43 1.27±1.41 4.11±1.68 1.43±1.54 5.26±1.34 2.17±1.31对照组 39 4.98±1.36 2.72±1.71 4.95±1.43 2.09±1.96 3.87±1.52 2.81±1.73 4.07±1.54 2.05±1.63 5.17±1.51 2.72±1.77 t 0.466 1.836 0.419 1.983 0.658 4.309 0.110 1.727 0.278 1.560 P 0.642 0.070 0.677 0.051 0.512 0.000 0.913 0.088 0.782 0.123
续表1
两组治疗前后躯体化程度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躯体化症状情况比较 例(%)
两组躯体化症状疗效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躯体化症状疗效比较 例(%)
两组胆汁反流疗效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胆汁反流疗效比较 例(%)
5 讨 论
临床研究表明,慢性胆囊炎长时间治疗效果不理想会造成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形成,为中医“并病”范畴,临床上多有口苦、嗳气、胸骨后不适、胃痛、泛酸等表现。在《黄帝内经》肝、胃病变相关理论的阐述的基础上,经历代名医研究论著发现发病部位在肝、胆、胃,应进行利胆、和胃、降逆,着眼于“胆胃同治,始终贯穿疏肝、理气的治疗,可提高疗效、减少复发。
胆汁反流性胃炎伴躯体化症状的发病原因,中医认为因感受外邪、饮食不慎、情绪失畅及劳倦内伤等造成的脾胃功能受损,病机多属于本虚标实[4]。中医认为该疾病的发病机理为脾胃虚弱造成的脾胃运化水谷障碍,胆胃相互制约失衡,引起胆汁上逆入胃。湿热及寒湿停滞于患者中焦,导致中焦受阻,脾胃运化功能丧失,湿可生火、生热,进一步导致胃络灼。肝胆疏泄失常,郁而化火,造成肝胆上逆于胃,致使胆胃功能失调,胃气上逆[5-7]。
目前研究发现引起躯体化症状的主要发病机制有:睡眠障碍。研究表明,周期性分泌的褪黑素可影响周期性睡眠,该内分泌激素对胃肠道动力及睡眠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8]。本病患者具多种情绪行为。胃肠内分泌和运动功能受内分泌及神经系统的调控,而两系统的中心部位在下丘脑,所以情绪波动及环境变换容易影响该系统。自主神经可将胃肠道症状传递到大脑皮层,再影响情绪。研究表明,抑郁机制的发生与炎症因素密切相关。通常情况下,胃肠道症状患者均具有焦虑抑郁表现[9-10]。
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观察组善太息、胃胀、口苦、泛酸、胃痛、脉象、舌苔、不欲饮食、胸骨后不适、嗳气等胃炎症状积均明显降低;躯体化症状明显好转;观察组的躯体化症状及胆汁反流治疗总有效率均分别高于对照组。柴平汤由《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平胃散及《伤寒论》小柴胡汤组合而成。平胃散具有和胃消食、燥湿健脾的功效,该药物能够对胃部局部病变,将胃中有形之邪祛除[11]。小柴胡汤能够调畅枢机,促进邪气的排除,利于正气的恢复,通过机体的整体调节,尽快使气机的升降出入恢复正常。二方合用,可兼顾局部与整体,使祛邪与扶正并举。另外从治法上讲,能够通过健脾和胃达到化湿消食,经疏利肝胆进而调畅情志,整体上覆盖了慢性胃炎疾病的病机及病因[12]。除此之外,现代药理证实,小柴胡汤具有调节胃肠功能、抗炎的作用,平胃散对胃肠排腔功能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两方合用,有促进胃动力的作用。柴平汤组方中柴胡、陈皮可行气解郁、健脾祛湿、疏肝和胃;茯苓、厚朴、炒苍术除能够利水外,还可燥湿化痰、健脾行气;黄芩清胃火、降肝火,除中焦之湿;清半夏祛邪消痞;党参、生姜、大枣补脾阳。诸药合用,具清热利湿,疏肝解郁,和胃止痛之效,对焦虑抑郁、呃逆、睡眠障碍、嗳气嘈杂、口苦泛酸等胃炎及躯体化症状也有疗效[13-14]。
综上所述,柴平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伴躯体化症状,可改善胃炎症状积分及躯体化症状,提高躯体化症状及胆汁反流总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