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导便通汤治疗小儿饮食积滞型便秘临床观察
2022-11-04徐艳娜
徐艳娜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中医院,江苏 连云港 222100)
近年来,随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升,人们的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发生了重大改变,这使得小儿便秘发病率持续升高[1]。小儿便秘主要伴随大便不畅、排便次数减少、排便间隔时间延长等表现,部分患儿虽间隔时间不长,但因粪质干结或初头硬,难以排出;部分患儿则存在便意频、大便艰涩,难以排出情况,患儿均存在口臭、腹胀、纳差、腹痛等症状,甚至还伴随脱肛、大便夹血、呕吐、身体消瘦等情况,如果长时间便秘,还会限制患儿的正常发育,影响患儿家庭生活质量[2]。中医认为便秘的发生多与脾、肝、肾三脏有关,脾胃升降功能失常,大肠不能顺利降浊而便秘,肝气失疏则胃失和降,肾阴不足时,会导致大肠失润,出现大便秘结,肾阳不足时,会导致肠失温煦,出现传导无力情况,使患儿难以排出大便。中医治疗小儿饮食积滞型便秘,认为治疗的关键是调理肠胃,以消积导滞、理气通便为治疗原则,利用相关药物之间配伍作用,达到消食、通便效果[3]。因此,我院用消导便通汤治疗小儿饮食积滞型便秘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64例,均为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治疗的便秘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5个月~6岁,平均(3.35±1.34)岁。观察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7个月~7岁,平均(3.63±1.27)岁。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中医诊断标准,符合饮食积滞型标准。
排除标准:患有乙状结肠过长、先天性巨结肠等器质性疾病,对药物过敏。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用地衣芽孢杆菌活菌颗粒(东北制药集体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73008)0.25g,用温开水冲服,每日口服3次,共服用2周。
观察组用消导便通汤(中药颗粒剂)治疗。炒枳壳10g,炒枳实10g,姜厚朴10g,大腹皮10g,鸡内金10g,焦山楂10g,浙贝母10g,全瓜蒌10g,连翘10g,生白术15g,炒白芍10g。用50~80mL温开水冲服,年龄低于1岁服1/3剂,年龄1~3岁服2/3剂,分3~4次服用,年龄4~7岁每日分早晚2次空腹服1剂。共服用2周。
3 观察指标
排便困难积分评估:从排便失败、排便不尽感、排便费力感3项评估排便困难积分。
总体积分差异:根据中医症状量化分级标准,从主症、次症、总积分3项进行评估。
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
每日正常排便,便质达到正常状态,无排便无力感为治愈。出现排便频率增加情况,每周排便次数多于4次,便质达到正常状态,无排便费力感为好转。排便情况、便质未有效改善为无效。
5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排便困难积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排便困难积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排便困难积分比较 (分,±s)
组别 治疗时间 排便失败 排便不尽感 排便费力感对照组 治疗前 2.04±0.38 1.82±0.67 2.83±0.61观察组 治疗前 1.98±0.15 1.84±0.56 2.81±0.27 t 0.831 0.130 0.170 P 0.409 0.897 0.866对照组 治疗后 1.68±0.57 1.67±0.26 2.69±0.61观察组 治疗后 1.31±0.05 1.23±0.08 1.44±0.28 t 3.658 9.150 10.535 P 0.001 <0.001 <0.001
两组临床疗效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症状积分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症状积分比较 (分,±s)
表3 两组症状积分比较 (分,±s)
组别 例 主症 次症 总积分对照组 32 6.11±3.67 5.19±1.32 8.32±4.89观察组 32 3.58±2.67 5.92±1.24 5.16±3.93 t 3.153 2.280 2.849 P 0.003 0.026 0.006
6 讨 论
便秘是通常与大肠津液亏虚、大肠传导功能失常、饮食不当等因素有关[4]。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常不足[5]。易致乳食停滞积于肠胃,因积滞不运、传导失职,引起大便不通。长时间便秘则会引起肛裂、便血、痔疮等严重并发症[6]。
地衣芽孢杆菌可促进肠道有益菌的生长,通过增强肠蠕动,增加肠动力[7]。此外,肠道分泌的抗菌凝固素,有助于抑制肠道内有害菌,从源头上对肠道毒素进行清除,从而避免肠道毒素麻痹肠道。
消导便通汤中麸炒枳壳、枳实化痰除痞、破气消食,厚朴下气除满燥湿,炒鸡内金健脾消食,山楂消食行气,大腹皮行气宽中,厚朴行气化积、升脾气、降胃气,白芍柔肝止痛,白术健脾助运,连翘清热,瓜蒌润燥滑肠、行气散结,浙贝母清热散结化痰。诸药合用,即可消导通便,又可防止温燥伤津。
消导便通汤治疗小儿饮食积滞型便秘有较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