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江民歌《蜜饯糖》的艺术特点分析

2022-11-04

名家名作 2022年16期
关键词:内江演唱者民歌

冯 瑶

一、创作背景

内江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受自然环境影响,当地有气候温和、降雨量丰沛等特点,适合树木生长,因此该地经济林树种丰富,瞭望沱江两岸皆是满满的甘蔗树,内江也盛产李、杏、桃等各种果类,丰富的林木资源为内江蜜饯糖的制作提供了非常优质的原材料,而内江也因盛产甘蔗和蜜饯糖而得名“甜城”。

内江蜜饯糖又名“煮货”,是内江市著名的地方小吃,早在三百多年前就已经风靡内江市的大街小巷了。在唐代,蜜饯糖也是备受皇家喜爱的小食,曾被列为皇家贡果。内江蜜饯有四十多个品种,八十多个花色,可以说是种类繁多、五光十色。蜜饯糖的主要原料有白砂糖、水果、蔬菜、药材,辅以传统的生产工艺和十几道工序制作而成。据《内江县志》介绍,早期的蜜饯制作是将各类瓜果、蔬菜、药材仔细清洗,然后将其放入提前熬制好的冰糖水中继续熬煮,而后将其放进大容器中“蜜”上数日后再下锅起“飞丝”,冷却后在其表面撒上白糖。

在内江,每逢佳节家家户户的屋顶上方都飘散着甜滋滋的蜜饯香,由不同原料制成的蜜饯糖形态各异,且各有风味,入口生津,滋润化渣,甜而不腻。在众多品类之中,以桔饼的名气更胜,桔饼是内江蜜饯的主打产品,曾在多个国家级食品展中获奖。其制作工艺繁杂,形似扁圆体,呈琥珀色,入口桔香四溢。

二、歌曲《蜜饯糖》的艺术特点

(一)主题特点

内江民歌的创作始终根植于内江故事,《蜜饯糖》就是其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首作品。与其他地方的民歌相比,内江民歌更具趣味性。全曲围绕深受内江人民喜爱的蜜饯糖展开,曲中不但描绘出蜜饯糖的香甜可口、品种繁多、引人入胜,同时也借用日常生活情节,比如“大嫂子”“憨女婿”“老太婆”等情节,表现出蜜饯糖与内江人民生活的高度融合,以及它在内江人民生活中的重要性。《蜜饯糖》展现了内江人民朴实无华的生活态度与“原汁原味”的蜜饯糖交相应和,逢年过节买蜜饯糖,拜亲访友买蜜饯糖,要买就到“小巷巷”买原汁原味的蜜饯糖。

(二)语言特点

民歌往往是最能代表地方特色的歌曲,通常是以当地的方言来演唱。用方言来演唱歌曲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其独特的地方魅力与趣味,能够增强其音乐的地域特色,能够让听者起相思之意。四川民歌根植于四川盆地,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由于四川有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所以也就养成了四川人民勤劳勇敢、豪爽幽默的性情。四川民歌可以说是四川的“记实录”,歌曲内容主要记录了四川的民俗文化,记录了四川人民的日常生活以及四川人民日夜劳作、辛苦耕耘的场景,记录了四川人民甜蜜幸福、和和美美的家庭生活,记录了四川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四川人民乐观积极的心态。

《蜜饯糖》是四川内江具有代表性的民歌之一,该曲记录了内江人民的日常生活,其内容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内江人民的生活状况和对生活的美好期望。全曲都以内江方言来演唱,在这首曲目中方言的语调与旋律音调之间密不可分,该曲的节奏进行和旋律应用都非常符合四川方言的语言特性,不仅展现了四川地区的语言特色,还使得歌曲更加生动、有活力,更加“接地气”。

四川方言属于官话方言,内江方言又在四川方言的基础上发生了细微的变化。内江话有入派去声、保留部分舌尖后音、部分尖团音字不腭化和部分去声字白读归阴平等特点,其读音咬字别具风趣,富有浓郁的川南风格。内江方言在四川方言之中也是独树一帜的存在,有特有的韵味和腔调,当然内江方言与普通话之间更是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笔者通过对歌曲《蜜饯糖》的歌词进行分析,总结出了以下这些差异(见表1)。

表1 《蜜饯糖》内江方言与普通话读音比较一览

内江方言词汇和普通话词汇的含义也有着巨大的差异,方言词汇的运用可以增加歌曲的“亲切感”,更切合全曲的语境和风格。这里对歌曲《蜜饯糖》中涉及的差异性词汇进行了总结(见表2)。

表2 《蜜饯糖》内江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比较

在内江方言中,人们非常习惯地会在语句后加入非常多的语气助词,比如“你出来噻”“好嘛”等,歌曲《蜜饯糖》中也加入了非常多的语气助词,如“啰”“诶”“吔”“叻”“噻”等,这些语气助词的使用,符合内江人民的用语习惯,让歌词更加口语化,充分展现了内江民歌的风格特色,提升了歌曲的表现力,使音乐形象更加生动有趣。如:

内江的蜜饯(咯) 内江的糖(诶)

稀奇那个稀奇(噻)就在原料上(哦)

樱桃儿红(诶)

同时在《蜜饯糖》歌词中也加入了极具四川特色的“儿”话音,“儿”话音的使用也是四川方言的一大特色,在日常用语中人们经常会说“苍蝇儿”“凉粉儿”等。在该曲目中也加入了不少带有“儿”话音的词汇,如“樱桃儿”“蜜饯儿糖”“有点儿”“味道儿”等,这些“儿”话音的运用,符合内江方言的声腔特点的同时,也使歌曲更加活泼灵动、俏皮可爱,甜似蜜饯糖。

(三)音乐特点

内江民歌的发展离不开对四川清音、川剧、民间小调的吸收借鉴,内江民歌的创作也受到了多种地方音乐元素的影响。内江民歌《蜜饯糖》节奏明快、曲调清新,幽默风趣地展现了内江蜜饯所蕴含的风土人情。该曲目的创作吸收借鉴了备受四川人民喜爱的四川小调,使该曲的曲调通俗易懂,且音域适中、朗朗上口,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受到了四川清音的影响,在歌曲中融合了说唱的形式,增加了歌曲的动力与活力,使该曲热情、活泼,字字句句焕发着生机。

《蜜饯糖》中运用了大量的帮腔元素,一人唱众人和,使得该曲的音乐层次更加丰富,增添了作品的感染力,渲染了热情洋溢的舞台气氛,增加了观众的代入性。帮腔的运用让作品更具有记忆点,易于传唱,使《蜜饯糖》的甜滋味更加深入人心(见表3)。

表3 《蜜饯糖》中的帮腔

(四)演唱特点

内江市属于川南片区,该地的民歌有节奏自由、曲调轻快等特点。内江民歌有独特的演唱方法,在演唱上遵循了四川内江方言的语言特性,又因其独特的咬字吐字方式与音乐特征,所以要求演唱者在演唱时要把握住“说”与“唱”之间的平衡,演唱时既要做到“说”中有“唱”,也要做到“唱”中有“说”,只有二者相互融合、相辅相成,演唱者才能真正展示出内江民歌的风味。如何将二者完美融合,其实对于演唱者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可谓是细微之处见真章,对于民间音乐的处理往往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毫厘之差便可能会丧失整首作品的韵味,而演唱者要做到的就是把握其中微弱的平衡,而这微弱的平衡恰恰就能体现出演唱者对内江民歌的风味把握。

内江民歌尤其注重将润腔技巧与方言特有的音调相结合,使得整首歌曲更加“原汁原味”。内江民歌在演唱上的一大特点就是演唱者喜欢在原有的曲调上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也就是在不改变歌曲原有内涵的基础上,基于内江方言的特有音调对歌曲进行加花、滑音、倚音等修饰。由演唱者后期添加的这些装饰音往往带有演唱者个人的特色,可以表达演唱者当时的情绪与感悟。比如在《蜜饯糖》中,“内江的蜜饯”中的“饯”字和“稀奇那个稀奇”中“稀”字都运用了滑音,展现了内江人民热情洋溢、乐观积极的精神面貌,也符合内江方言中“蜜饯儿”的说话习惯。因此对于初学这首歌曲的演唱者而言,想要把握全曲韵味是非常困难的,演唱者在学习时要认真研究内江方言的咬字吐字,把握其中的韵味和腔调,这样才能更好地诠释内江民歌。

在学习演唱一首曲目之前,更重要的一点是要对整个作品的故事背景、内容、音乐风格等方面进行了解、分析,在此过程中产生自身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与作品产生共鸣,并且在演唱时将自身的理解与感悟融入作品,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把握作品的韵味。

对于演唱者而言,在演唱中不仅需要理解作品,还需要把握许多技巧问题。首先应该注意的是气息问题,歌唱中的呼吸要求我们在自然放松的情况下感受气息充盈我们的丹田、拉伸我们的胸腔,并且需要保持气息的流动,感受气息的支撑。其次,喉头的稳定是我们的声音听起来“扎实”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开口吸气的同时,应该注意自然放松地落下喉头。再次,保持口腔打开的状态,抬起我们的软腭和小舌头,让我们的口腔处于一个积极的状态。最后,在声带闭合的情况下保持说话的位置“以说带唱”,声音位置靠前,声音往前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挂上位置。

在演唱内江民歌时,需要大量运用歌者先天的嗓音条件,也就是说在演唱时会大量运用演唱者的真声,大量真声的使用更能够突显出演唱者本身的音色,在真声的基础上辅以一定的演唱技法,能够更好地帮助演唱者保护声带,同时也可以帮助演唱者修饰、美化自己的音色,两者结合使用由此形成清脆明亮、婉转的声音。这种比较自然的发声方式更能够带动听众的情绪,还原歌曲本身的味道,与听众产生共鸣。

这种将演唱者自身条件与演唱技法相结合的声音,给观众一种“脚踏实地”的感觉,使得听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内江人民朴素、热情的精神风貌。同时还需要演唱者吐字清晰、咬字自然、唱词准确,让听者清晰地感受到方言歌词所带来的魅力,感受内江民歌特有的韵味。

三、结语

在节目《风华国乐》中内江民歌《蜜饯糖》以歌舞的表现形式呈现在舞台上,让全国人民心里甜滋滋。《蜜饯糖》在原本的民歌基础上进行了改编,融入现代的音响效果,也借鉴了先进的演唱技法,使其更易被大众所接受,展现了时代风貌。这种敢于与现代先进的演唱技法、音响效果、表现形式相结合的创新精神,是内江民歌近年来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不畏艰险、不断探索、不断融合,也是民族艺术得以进步的重要原因。当代年轻人应以弘扬本土文化为己任,以推动家乡发展为傲,借此文为四川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播、接续发展尽绵薄之力。

猜你喜欢

内江演唱者民歌
如何调整声乐演唱中的心理状态
南闸民歌 留住乡愁
平安内江,幸福的港湾
论发声练习与歌唱的关系
The Inequality of English Education between Minority Groups and Majority Group in China
穿花衣 唱民歌
共同推动内江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莫文蔚:民歌也可以很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