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镇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初探

2022-11-04左晓明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2年16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乡镇行政

左晓明

(正阳县财政局熊寨财政所,河南 正阳 463600)

0 引言

行政事业单位作为我国非常重要的基层单位,始终承担着政府职能与社会服务职能,具有非营利性,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建设,为国民提供更加优质、完善的社会服务。当前,我国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市场资源调动产生了新变化,提高了行政事业单位管理难度。由此,乡镇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开展预算管理工作,在革新过程中提升内控水平、保证财政稳定,在优化单位内部资金配置的基础上,激发单位人员工作的积极性,让管理层从上层角度考虑,早日实现发展目标。

1 乡镇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概述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指的是以国家政策法规为指导,将各项公共事业项目纳入预算计划,通过编制、审批、上报、审核等程序,形成系统化的收支计划,目标是合理配置单位资源、提高单位运行的经济效益。

2 乡镇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现存问题

2.1 预算编制不够严谨

预算编制工作具有基础性,能为后期执行与监督工作的开展提供帮助,同时也是单位各项业务活动的前提。因此,乡镇行政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时,需要保持认真、严谨的态度。但是,如今大部分乡镇行政事业单位进行预算编制时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编制流程不够规范、合理,难以形成编制体系,不能正确反映单位财务情况,缺乏一致的编制标准。

二是编制缺乏可信性。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忽视预算,既没有配置专业的预算人员,也没有留出充足的时间去调查,导致项目指标不符合标准,无法从根源上增强预算编制的可信性,监督效果差、法治意识不强、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在编制过程中无法得到真实可靠的财会信息,编制不够科学、合理。

三是编制内容不详细。预算规范指出,应该将单位年度结余以及收支情况记录在预算编制中,但在编制过程中,一些单位仍然存在为了将第二年预算结余排除在预算管理外、通过往来款项移走预算的情况。

四是编制粗放。为了给下属部门更大的资金使用权和使用空间,编制过程中会存在隐瞒项目使用者、应用资金多少的情况。在二次分配时,部分资金被截留与挪用,无法提高资金利用率,资金流动方向不明,难以开展监督工作。

五是编制方法不合理。在推进预算改革的过程中,立足于基数增长模式,要求实行零基预算,将其转变为国库集中收付模式。但其影响因素非常多,需要通过核实落实各项工作,无法保证后续工作有序开展,从而导致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保留原有的预算方法,为了获得更多资金,会产生超标预算、虚设项目等情况,在结算过程中加大资金差额。

2.2 预算科目缺乏统一性

预算科目指的是国家统一制定的,以收入与支出项目为主,根据性质对其内容进行分类的项目总称。预算科目主要分为类、款、项和目4 类,前后具有密切联系。例如,款的总和是类,项的总和是款,目的总和是项。通常情况下,要根据各类税款的名称来设置预算收入科目,以税务机关为主体,其收入就是预算收入。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税务机关,在收税时都应该将税款按照分类入库。预算支出科目就是国家、政府各项事务的支出,其包括经济类与功能类。部分乡镇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管理时,没有明确科目分类,无法规范化开展财务核算工作,降低了预算管理效率,非常容易出现财务混乱等情况。

2.3 预算管理意识薄弱

当前,乡镇行政事业单位开展预算管理工作的常见模式是部门预算,具有综合性与系统性,包含部门全部收支。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的主要来源是财政拨款,因此在编制时不需要考虑资金来源,只需要进行预算编制,此过程中会产生资金大量浪费、利用率低等问题。同时,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意识不强,认为预算管理只是简单的财务工作,具有独立性,不需要与其他部门沟通交流。在管理过程中,仅靠财务部门不能保证预算编制精准、有效,常出现增加、调整预算等情况,提高了预算管理难度。

2.4 缺乏有效的管理、控制手段

大部分乡镇行政事业单位都存在预算管理控制不强的问题,并贯穿于预算管理全过程,影响体系构建、编制、实施以及核算等工作。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没有立足于财务预算实际。预算编制方法非常多,但部分单位没有结合自身内外部情况选择合适的编制方法。具体来讲,就是部分单位没有根据现实情况与预测数据来明确预算数额,盲目跟从,主观臆断。同时,部分乡镇行政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时仍采用较为简单的预算预估方法,未能筛除各类不合理的因素,随意增量或者减量,仅立足于过往数据,没有从长远角度出发,降低了预算的可信度,提高了预算管理难度。其次,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在开展预算管理工作时,应将单位各项活动及其结果以表格形式展现出来,形成一系列预算文件。预算管理完成度高,是整个单位的成绩,更是全体员工辛苦努力的结果,所以他们应该获得物质、精神层面的奖励,但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忽视了奖励机制的建设,打击了员工的工作热情。最后,缺少控制制度。大部分单位缺乏规范的控制制度,即使有,也难以满足现代化预算管理要求,其参与度非常低,只以财务部门为主体,没有与各部门加强沟通,导致预期预算与实际情况之间差距过大。

2.5 核算工作不规范

核算水平直接决定着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如今大部分乡镇行政事业单位都存在核算工作混乱、风险性高等问题。一是票据审核不到位,资料不够精准、正式,原始凭证审核环节不严格。二是资金管理不规范,特别是大额现金,以个人名义借走,然后将其拨付给下属部门。大额票据现象严重,大部分单位与部门以现金支付为主,不符合现金管理规定,增加了财务风险。

2.6 内控体系不健全,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

现代化管理工作中,内控工作非常重要,对乡镇行政事业单位来说也是如此,内控效率与质量直接决定着单位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但部分单位内控意识薄弱,没有认识到内控的重要性,将其全部交给财务部门负责。内控制度不完善,制度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落实到各项工作、程序、岗位中,甚至出现多个岗位一人承担的情况。开展会计集中核算工作时,其主体是会计核算中心,主体与核算工作分离,信息共享性不强,降低了内控效率。

3 乡镇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优化策略

3.1 科学化开展预算管理工作,加强约束

要增强预算管理的预测性与规划性。如今,乡镇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仍处于非常重要的探索阶段,应该构建更加科学的预算体系,充分发挥主管部门的作用,全面调查、立足于实际、听取各方意见,从而制订更加有效的预算管理方案。立项过程中,要采取分层预算方法,加强控制与管理,坚持统一编制,以各部门为主体进行编制,然后交由财政部门审查,将其纳入整体预算编制范围,最后下达批复预算。此外,要建立健全数据库。乡镇行政事业单位涉及较多人员、资金以及债务,其变化非常大,将数据输入数据库中,能够及时搜索与修改。要严格把控预算实施环节,落实预算责任。预算支出由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构成,前者包括办公与人员费用支出,为了避免出现超额支出等问题,要严格控制项目支出,记录、落实各项账目,减小项目支出差距,将责任落实到各部门与人员身上,严格惩罚谎报、多报等行为。

3.2 提高编制质量

乡镇行政事业单位要让预算管理工作成为全单位的工作,加强部门联动,提高预算编制方案的科学性与规范性。相较于一般企业,乡镇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缺乏连续性,通常会采用零基预算法,避免资源浪费。要以国家政策、法律法规以及相关职能要求为指导,编制预算时要预估下一年度支出数额,降低主观因素的影响,立足于实际,保证数据精准,提高预估预算与实际预算的匹配性,执行过程中尽量避免调整。既要保证项目与人员经费充足,提高项目的可行性;也要通过设计绩效评价指标,避免资金浪费。

3.3 强化预算管理观念

乡镇行政事业单位主要开展预算管理、资产管理等财务管理工作,其中预算管理非常重要,具有系统性与复杂性,需要行政事业单位提高对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能只将其视为年初预算。管理层应该掌握先进的预算管理理念,促进全员学习、全员参与,使预算管理贯穿单位运行全过程;应该做好带头指导工作,为预算管理提供正确的方向,从单位工作、业务活动以及岗位配置等方面入手,形成全员联动局面,从而提高预算的精准性,避免后续调整幅度过大。

3.4 落实财务责任

想要做好预算管理工作,必须强化、落实财务责任。一般情况下,要以内部控制体系为整体框架,让会计审核工作更加精准、可信。同时,要合理分配财务岗位,避免出现一人多岗、职权集中等情况,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精准、有效。

3.5 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如今,我国迈入了互联网信息时代,为了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财务人员应该熟练应用会计电算化设备。进行预算管理时,工作人员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技能,还要学会应用计算机、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同时也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单位要定期开展培训活动,邀请专业人员进行讲解,组织比赛活动,促进预算管理人员坚持与时俱进的理念,不断进步与优化。

3.6 加强内部控制管理

进行内部控制是为了保证资产安全、提高财务信息质量,避免乡镇行政事业单位开展财务工作时违反法律法规,以此提高财务管理的质量与效率。要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在单位内部形成良好的内控环境。通过开展专业的内控教育、培训活动等,让领导层与基层员工意识到内控工作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强化其内控意识,并制定完善的内控制度,使内控贯穿于单位运行全程。二是要根据相关法规完善内控制度,落实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特别是要做好资金的收支工作,重点关注资金审批、收支等环节,明确各项职责、落实各项责任,让各部门与人员积极配合财务部门工作,而资金的使用也要有科学、健全的流程。三是需要构建高质量的内控团队。从提高人才选拔门槛开始,到后期的培训、激励、考核等都要有一套完善的人才管理机制,为单位培养拥有法律、财务会计等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四是要建立健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考评制度,这也是预算管理的重要部分。在预算编制时,以单位实际预算为基础,实施零基预算和细化预算,根据实际需要,将支出额度、支出用途清晰化;预算执行环节则要严格控制,避免出现预算超额、扩大等情况,对于突发事件或特殊情况,则可通过预算调控机制加以调整,减少损失;预算监管则要在过程中积极测试单位内控制度的适配性,优化现有制度,加大执行力度,通过考核评价机制调整员工态度,避免出现一言堂现象或是人为失误,正确评价,规范奖惩。

4 结语

如今,乡镇行政事业单位的作用愈发突出,其在日常工作中应该持续强化预算管理意识,通过分析管理重点、难点,制订更为有效的管理方案,加强内控管理,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形成单位内部联动局面,促进全员积极参与,以此提高单位资金的利用率,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单位对社会、国民的服务水平与质量,获得有序、高效发展。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乡镇行政
行政学人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党委重视 人大尽责 乡镇人大立出新威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