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实践研究*

2022-11-04李温喜

大众文艺 2022年20期
关键词:专业课课程思政思政

李温喜

(贵州商学院文化与艺术传媒学院,贵州贵阳 550000)

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既育才又育人,而育人应是德育为先。“课程思政”的本质是立德树人。在新时代,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如何高效实施“课程思政”,提高专业课育人实效,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和特点

“课程思政”是将思政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价值理念、精神追求等元素融入思政课以外的其他课程的教学之中,以盐溶于水、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培养学生成长成才,实现课程育人的活动。

(一)内涵

“课程思政”的本质是为了解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是在思政课以外的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将价值的塑造、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进行多元统一,实现专业课与思政课的协同育人。专业课践行“课程思政”是将立德树人内化到专业课教学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用思政教育体系建设引领人才培养体系,使思政教育如盐溶于水一样融入专业教育,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实践,并贯穿对学生成长成才的整个培育过程,教会学生思辨,抵制错误思想,培养创新思维,以新思维促成新思路的产生,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推动新发展。

(二)特点

德是立身之本,是立国之基,专业课程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立德是思政课和专业课共同的任务。“课程思政”是寓德于课,人文立课,并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具有综合性、多元性。专业课教师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努力传道塑品,彻底改变专业课“重智轻德”现象,使专业课真正承载起育人功能。不论是从抽象还是具体层面来看,都要根据不同的课程特点挖掘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教学过程之中,丰富专业课的知识内涵,使各类课程在内容、方法上形成育人合力,实现协同育人。

二、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实践现存问题

问题是实践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关键。深化“课程思政”建设必须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在理论创新中促进其科学化发展。当前,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实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理念创新问题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课程思政”育人理念是实践和行动的指南,相关主体的理念创新水平直接影响“课程思政”的实效。目前,部分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建设仍存疑虑,认为思政教育应由马克思主义院系的思政课教师负责,专业课教育仅需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仍片面认为“课程思政”理念是内容“超纲”,不利于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创新发展。

(二)能力提升问题

“课程思政”建设能否有效、快速推进,主要取决于专业课教师的思政育人能力。但多数专业课教师都没有思政专业背景,未经过系统的思政教育训练,存在思政素养和思政能力不高的短板,很难做到在专业课教学中“真懂、真信、真教”。要高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专业课教师就必须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理清思政教育的内在规律,掌握必要的思政教育理论知识和方法,才能保障“课程思政”育人实效。

(三)协同育人问题

“课程思政”的推行需要思政教育工作部门的有力支持和专业课教师的大力配合,需要思政课的广泛参与和引导。目前,很多高校仍缺乏系统的、具体的实施方案和考核要求,还没有形成多方参与、深度交流、协同发展的“大思政”格局,仅通过参加座谈会或联席会议的形式展开交流与合作,且多浮于表面。部分教师认为思政内容的引入会影响专业课的教学进度,致使“课程思政”没能有机融入专业课,“两张皮”现象问题凸显,整体上呈现协同育人效力不足。

(四)资源开发问题

专业课教师将哪些资源作为“课程思政”内容,在教学中具体讲多少,采取何种方式讲,以及思政资源的丰富程度、挖掘深度等问题都对“课程思政”教改实效产生很大的影响。由于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专业课程本身的学科背景和知识架构不同,造成所含思政教育资源也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在“课程思政”实践中不能主观盲从,要避免造成对专业课知识体系的破坏。要深化“课程思政”建设,专业课教师就必须充分、深入挖掘思政教育资源,并将其有效“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之中。

三、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实践措施

“课程思政”建设是解决“怎样培养人”问题的重要举措,是借助专业课教育实现育人的方法,不能简单地、形式的增加“课程思政”,需要重点从以下十个方面深化改革和加强实践,才能有效提高育人质量。

(一)完善制度,强化建设的制度保障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各高校要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组织保障。必须坚持党委领导的根本原则,认真贯彻落实主体责任,加强政策引导和提高质量监管,规范、有序地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做到分类分层管理、奖励惩罚并行;要使专业课教育目标和方向始终与国家发展的要求保持同步,做到汇集各方资源,多方协同合作、齐抓共管、有效落实,避免出现形式主义,确保“课程思政”制度化、体系化、动态化、常态化、创新化稳步发展。

(二)制定标准,规范课程的内容方法

要结合学校实际,根据不同专业课的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全员全面发力,统筹各类资源,凝聚育人合力。规范“课程思政”建设,要有针对性的制定和完善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标准等指标,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绩效考核标准,提出有效的质量监控方法,规范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教育中该做什么、该怎么做;还要强化对教师师德师风的准确评价,重视对学生学习满意程度测评,从而建立一套规范、科学、有效的“课程思政”育人新体系。

(三)资金支持,夯实建设的经济基础

通过增加“课程思政”专项基金,改革配套经费等形式,鼓励专业课教师结合区域特色、学校实际、学科特点、课程特性等深入挖掘独具特色的思政教育资源,为“课程思政”教育实践提供丰富的营养,厚植“课程思政”的教学资源。

(四)提高认识,把握育人的正确方向

专业课教师是高校实施“课程思政”的主力军,但仍有很多教师育人能力欠缺,“重教轻育”现象层出不穷。高校应搭建各级各类平台,加大对专业课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对“课程思政”内涵和价值的认识,增强“课程思政”意识,提高“课程思政”育人能力。专业课教师要以德施教、以德立身,通过参与培训、自我学习等形式系统学习和掌握国家各种政策和法律法规,坚定理想信念,强化政治定力,提高政治鉴别能力,科学辨别、自觉抵制错误思想的侵蚀,全面、正确、具体地把握专业课所要达到的“课程思政”教育目标和方向,并将这一目标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之中,有序推进“课程思政”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

(五)理清关系,促进课程的同向同行

多数高校的思政课都主要集中在大一、大二学年完成,之后就很少再涉足,而专业课的学习基本上覆盖了整个高等教育阶段。各高校要消除“课程思政”会影响专业课教学的误解,切实发挥多学科协同育人的优势,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而行。在实践中,教师要以专业课本身的特质为基础,梳理清楚不同思政元素之间的关系,以学生为中心,做好教与学的角色转化,抓好学生学与习的平衡,合理将深奥的思政内容以符合学生学习、更易接受的方式有机融入专业课教育教学之中,实现专业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无缝对接和相互启发,从而使不同课程能相互配合,形成育人合力。

(六)深入挖掘,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

不同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不尽相同,加上多数专业课教师都没有思政教育学科背景,很难准确把握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高校应搭建资源共享平台,由思政教育专家、学者和教师对专业课教师进行多种形式、行之有效的指引和帮助,并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系统的制定挖掘的总体目标和要求,让专业课教师根据不同专业课程的不同特点将总目标和要求进行分解,理清各门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指标,准确把握思政元素挖掘的着力点,从而深入挖掘、科学审视专业课所蕴含的思政元素,确保开发的思政元素是正确、科学、准确的;要有效融入时代元素,及时将国家发展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成果等元素转变为重要的思政内容;要结合专业特色,严格筛选教材,打造专业教材;通过政、校、企合作,开展社会实践锻炼项目等方式挖掘和应用社会资源,不断充实和完善资源库。

(七)有机融合,实现内容的无缝衔接

专业课教师不能空喊“思政”口号,甚至简单粗暴地把与专业毫不相干的内容生拉硬拽的填进专业课。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目标出发进行整体规划,确定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等课程群的“课程思政”目标,然后结合具体的每一门课程特点细化“课程思政”目标,形成专业课“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应根据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和要求,结合不同专业课程的内容特色,找准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的突破口,采取合适的融合方法,通过系统性的课程设计,提升融合深入、高度、广度;在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实验实训、考核评价等各个环节要做到“课程思政”重点突出、动态持续、分层推进、无缝衔接;要将“课程思政”内容充分融入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所涵盖的知识、能力与素质之中,融合要细、要准、要实,真正做到“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统一,切实提高育人效果。

(八)优化路径,搭建育人的沟通桥梁

1.做好统筹安排。培育“课程思政”教育团队,建立集体备课制度,激励师生广泛参与,实现显性和隐性教育的相互统一,并广泛推广“课程思政”优秀成果,确保“课程思政”建设有序推进。

2.优化育人环境。将图书馆、教室等场地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造,规划出有特色的育人环境,营造出优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内在学习潜能,塑造高尚道德品质,让专业课“课程思政”变成有温度的教育,做到“思政”与专业相长。

3.打破学科壁垒。要打破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壁垒,扭转思政课孤军奋战的局面,转变单一化的评价体系,搭建专业思政资源平台,从一门课程的“课程思政”提高到专业课程群的“课程思政”,再上升到整个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思政”,实现由“点”到“线”,再到“面”的整体化、立体化、综合化的“课程思政”,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4.建立沟通桥梁。要建立政、校、企之间,学校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让社会多方力量广泛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教师要通过深入了解新时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习惯和生活实际,让“课程思政”以易于学生接受的“盐溶于水”的方式融入专业课教学之中,实现无形、无色的育人。

(九)掌握方法,实现课程的显隐结合

要根据专业课程体系和结构做好“课程思政”建设整体规划,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拓展“课程思政”的空间,延续“课程思政”的时间,将理论、实践、网络等课堂教学融合为一体,使教育内容、方法等资源要素实现相互联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不管采取哪种方式,都应调整好思政内容在专业课教学中的配比,巩固和提升专业课“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效性。

1.从内容和形式上适度增加专业课“课程思政”渗透力度。将新时代的新科技、互联网+新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和利用,搭建“课程思政”信息数据平台,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融入教学大纲,融入课堂,实现资源共享、资源拓展和教学相长。

2.从理论和实践上巧妙扩大专业课“课程思政”辐射范围。要加强“课程思政”实践基地建设,增加专业课和课外“课程思政”实践活动的联动,建立“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成绩单,充分检验专业课育人效果。通过把思政教育高效、无形地融入实践活动,让专业课“课程思政”走进行业,走进生活,走进社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将“课程思政”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激励学生学以致用,真正为未来的行业实践、社会发展、创新创业等提供优质服务。

3.从时间和空间上适当拓展专业课“课程思政”育人维度。从时间上看,专业课教师要做好课程所在学期、各个章节、每个课时的教学进度计划,系统的将“课程思政”育人内容有机融入对应的教学之中,同时实现课前、课中、课后全时段覆盖。从空间上看,通过课堂内外、学校内外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活动,并结合学生的实际采取灵活的、恰当的、多样的教育教学方法进行因材施教,利用丰富的、巧妙的教学组织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课程思政”,使学生能有效消化和吸收思政营养。

(十)提升能力,提升教师的思政素养

专业课教师对专业课的教学内容、进程和方式有充分的决定权,要提升“课程思政”的实效,就必须提高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学校要定期有计划、有目的组织思政课和专业课教师共同参加各类培训活动,尤其是到革命根据地、博物馆等地实地考察,挖掘思政教育资源,丰富课堂教学案例,解决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上存在的短板和问题,提升“课程思政”育人能力。专业课教师要转变传统的专业课教学思维定式,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从备课、上课、成绩评定等能力提升着手,结合“课程思政”目标备透教材、备好学生、备足教法、做好评价,根据学生学习实际进行系统性、整体性分析,并选择合适的“课程思政”内容,采取合理的方法进行教学,全面了解学生学习动态,使用科学的、可靠的手段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有效的、立体的评价,从而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案,提升“课程思政”育人实效。

结语

“课程思政”是“三全育人”格局下的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不是简单地将专业课思政化,也不是要搭建某门、某类课程的“样板间”,而是要求专业课要发挥育人功能,专业课教师要担起育人责任。相关部门要完善制度,负好责、服好务,专业课教师要提高认识和能力,优化教学理念和方法,有效将“课程思政”资源有机融入专业课之中,使“课程思政”内化到专业教育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使全面协同育人落到实处,有效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成效。

猜你喜欢

专业课课程思政思政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模具专业课教学探索与实践
英语笔记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