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艺术新课标,把握美育新动向
——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版)》说起
2022-11-04李梅
李 梅
(江北新区南京实验国际学校,江苏南京 210000)
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正式发布《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版)》。这是继2011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发布之后,以十年为周期的新课标修订成果。本次修订不管在课程方案还是课程标准方面,都从理论和实践的双重维度作出巨大调整,部分内容甚至有本质上的颠覆。
一、重识:音乐教育的目的与本质
探寻音乐教育的目标和本质是课程标准建设、课程内容开发、课程思路设计、学业要求考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次修订进一步聚焦“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提倡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对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的积极影响。
(一)落实“立德树人”,推进“以美育人”
《标准》的颁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核心素养为主线,进一步贯彻、深化素质教育理念。《标准》开宗明义地指出:“义务教育课程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发展素质教育,培养时代新人”。五育并举,德育为先,艺术教育在渗透美育理念的同时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引导青少年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音乐”学科标准加强顶层设计,聚焦育人目的,优化方略举措,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要求、学业评价等模块渗透艺术美育理念,推进素养在音乐实践中的成果转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艺术学科、音乐学科也紧跟时代步伐,深刻把握其精神内涵,推动“美善相融”的艺术观向纵深推进。此次的艺术新课标,特别强调了一点:培养学生对音乐感知,尤其是对中国民族音乐的理解,增强学生文化自信。修订后的《标准》坚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体,讲好中国故事,引导吸收、借鉴人类优秀文化成果,聚焦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追求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相统一。
(二)关注兴趣需求,强调情感体验
本次修订结合音乐教育规律、身心发展特点、音乐认知特点,调整了不同年龄阶段的学习任务,如低年级设置“趣味唱游”“情境表演”的学习任务。前者以歌唱为主,融合演奏、声势、律动、即兴表演、舞蹈表演等多种表现形式,开展音乐游戏,丰富音乐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节奏感、韵律感;后者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进行角色扮演、形象塑造、生活场景再现,突出生活化、趣味性特点,激发音乐学习兴趣、促进身心和谐发展。艺术学科要持续发挥“美育”优势,关注学生作为“发展的人”“活生生的人”“完整的人”,运用喜闻乐见、生动活泼、学生易于接受的游戏等形式开展音乐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兴趣,丰富感知体验,激发情感共振。
(三)贯彻育人理念,优化评价机制
传统课程围绕“音准、节奏”等科学性知识技能开展综合素质考评,以“精、准”为价值导向考量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实际情况,忽略了音乐作为人文学科的激励性价值,打压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致使部分“跑调”学生越来越“不喜欢上音乐课”“不乐意参加音乐活动”。原因在于,传统课程观以“教师、课堂、知识”为主体,违背了音乐教育指向人的育人理念;以“考试、分数”为评价手段,背离了指向于人的发展性评价机制。
新课改以来,越来越多教师开始将教学的注意力从“如何教”专项“如何学”,但依旧疏忽“如何评”。没有正确的评价观,音乐教育如同没有目标,教学也会迷失方向。《标准》的颁布和推行进一步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过程导向的评价观作为评判学生音乐素养的参考依据,将课程学习与音乐实践活动情况纳入音乐学业评价。完善质量考评标准,建立趋向于学生发展的考评模式;明确评价依据,改革创新评价的任务设计、题目命制、评价方式;既重视考评结果也强调音乐学习的过程性、基础性评价。尊重学生对于艺术类学科的选择性,以学定考,专项考核,实现评价的有效性、长效性、针对性,体现教、学、评的统整性和一致性。
二、解读:回归生活世界的音乐教育
(一)聚焦核心素养,面向生活世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提出终身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根据青少年发展需求,又增加了符合时代发展的两个重要维度,即学会健康和学会审美,充分强调了审美素养、艺术感知对于提高人的素质的重要性。《标准》也明确体现了素养本位的课程价值取向,核心素养是课程设计的内在线索,也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主旨。
《标准》中设置“发现身边音乐”的学习任务,旨在引导学生从关注生活世界的声音开始,萌生探究愿望,逐步发现、关注更多音乐及其文化现象,学会在声音探索中展示、交流自己的发现,体会人与自然、人与音乐、音乐与生活世界的有机互动关系,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身边的音乐活动。针对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和学科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现状,《标准》降低学生在科学知识层面上的要求,增强课程内容与教学活动的有效对接,关注学生生活世界与音乐知识信息的互通互融,选择适应学生终身发展的多样化内容,满足学生成长需求,强调艺术感知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在理论内涵上,《标准》强调了“知识存在联系、课程需要整合、面向生活世界”的概念,打破了知识与能力割裂、脱节的状态;在实践逻辑上,结合教育规律、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分阶段设计课程。1-2年级以艺术综合为主,体现幼小过渡与衔接;3-7以音乐、美术为主,有机融入姊妹艺术,为学生掌握全面的艺术基础知识和技能奠定基础;8-9年级加强课程选择性,开设艺术选项,帮助学生掌握1-2项艺术特长,与高中模块化的教学内容相衔接。
(二)强调音乐实践,重视艺术体验
艺术教育尤其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艺术感知及情感体验。《标准》在艺术实践环节设置“欣赏、表现、创造、联系”4个模块,联系、融合4类艺术实践活动,以任务驱动的方式遴选和组织课程内容,细化了不同年龄阶段的音乐学习内容,强调了艺术课程的实践导向,使学生在以艺术体验为核心的多样化音乐实践中,逐步提高艺术素养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养成丰富、健康的审美情趣。
在基础音乐教育领域,音乐教育者转向探索生活化的音响、大自然的节奏、游戏中的音乐、交往中的律动,把自然、社会、自我、他人作为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重点。艺术课程作为学生接触感性世界的有利途径,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关注学情特点,发挥美育优势,设计“游戏体验”帮助学生在玩中学;通过“多感官参与”“内心听觉”的锻炼提升学生多重乐感;开展创造性实践激发学生潜能;借鉴“姊妹学科”提升多元鉴赏力等等,全面、整体地调动学生对于聆听、体验、探究、模仿、参与、创造音乐的兴趣,助力建构学生丰富的精神世界和生活世界。
(三)关注学科综合,发挥协同育人
本次《标准》的修订,将艺术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在一至九年级开设艺术课程,且总时长达到九年课时总比例的9%-11%,超过了英语学科。分学段教学的课程设计思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一至七年级突出艺术学科综合,八至九年级强调课程选择性。本次改革注重跨学科联动,将多元音乐文化观渗透到学科教育理念中,促进音乐学科与其他姊妹艺术的互动关联,引导学生在整体上认知和把握音乐学习的意义。通过“联系”模块,将音乐与社会生活、姊妹艺术等及其他学科加以关联融合,并在欣赏、表现和创造等实践中结合相关文化,引导学生全面理解音乐的人文内涵和社会功能,开阔音乐文化视野,充分发挥多元艺术学科协同育人的功能。
8-9年级的“教学提示”也指出,“音乐作为各个要素集合的统一体,以整体的力量作用于人,对音乐的审美应建立在整体观念基础之上。教学中要注意处理好总体与部分、整体与要素、内容与形式、音乐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它强调音乐教学的整体性、综合性,旨在引导学生在生动活泼的音乐教学氛围中完整聆听、体验、探究、模仿、合作、综合、表演,在音乐实践中全面巩固音乐知识,在音乐体验中全面加深音乐理解,在生活世界中形成多元音乐文化观。
三、展望:追求关联、综合、实践的音乐教育
(一)领悟知识关联,加强知识整合
处于信息化时代的今天,音乐教育信息的范畴不仅需要包括知识、技能,还应包括能力、态度、素质、素养等。人是完整的人,音乐教育需要加强知识整合,引导学生处理复杂问题情境,整合多层次、多向度的认知图式,实现对世界、生活、他人的关联交往,推动人格统整,形成核心素养。在音乐核心素养中,能力包括音乐审美的能力、文化认知的能力、参与音乐实践的能力、沟通音乐交往的能力等;态度包括热爱生活、热爱世界、热爱他人、热爱自己、热爱音乐的态度;素质包括道德素质、人文素质、情感素质、身体素质、能力素质、审美素质等。教育者要引导学习者在多元化的音乐情境中形成认知,输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内化能力、态度和素质,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内在可以自由迁移的思维模型、学习路径和音乐认知策略。总之,知识的关联整合改变了知识的原本形态,使其更具“可塑性”,为学生自觉参与学习和深度思考提供了广阔的视野。
(二)打破学科界限,推动课程综合
课程综合也被称为课程整合和课程统整,是把学科内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乃至学科与生活、学科与技术之间的信息进行整合的一种变革行为。音乐课堂的跨学科是指以音乐学科为中心,运用不同学科知识围绕这个中心,展开加工与设计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有意识利用学科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学习经验与生活经验的关联。课程综合和学科融合的价值在于能共同促进知识整合,搭建知识与能力的桥梁,改变教师教学的碎片化和学生学习的零碎化。
正如本次修订的原则:加强课程综合,注重关联。针对课程综合,笔者认为,第一,要加强综合课程建设,完善综合课程的科目的内容设置,强调运用多领域学科知识开展探索实践,同时不断加强音乐学习的选择性;第二,要改进课程编制和实施方式,推动内容要素的整合与重组,紧紧围绕核心素养观念设计课程教学路径,并建立与之相对应的评价指标,突出知识学习与学生经验、生活、感知、实践的联系;第三,要坚持跨学科学习。不以学科为划分依据,关联学科间的共通素养,设置丰富的跨学科主题学习,突出不同学科的主体性,实现课程的一体化建设。
(三)突出实践转向,变革育人方式
近年来,我国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不断突出实践本位,体现育人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实践转向。本次音乐学科课程内容的修订就包括4类艺术实践,涵盖14项具体学习内容,分学段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并将学习内容嵌入其中,其闭环结构充分彰显了音乐实践对于音乐教育的重要性。1-2年级设置的“趣味唱游”“聆听音乐”“情境表演”“发现身边的音乐”都指向于音乐的审美性、趣味性、实践性、创造性,打破以单纯的记忆、重复来学习音乐,尝试以具体的、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作为课程教学新的创生点与连接点,从而勾连音乐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实现“在做中学”的音乐学习目标。3-9年级设置的6项学习任务,追求在聆听、体验、探究、模仿、合作、综合等音乐实践活动中,将外在课程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引导学生在认识与实践中加深对音乐文化的理解。
当前的音乐课程改革通过核心素养来转化和落地,但在运用到课程实践的过程中往往也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阻碍。不论是“唯技能”的功利化思想,还是已经持续努力的音乐考评机制,都无法彻底摆脱传统标准作为目标系统落地到教学层面依然更关注知识维度的这一弊病。可见,音乐课程改革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找准新时期的突破口,在宏观上为学生提供整课程体的认知框架,理解音乐的整体意义和实践逻辑;在中观上,突出实践转向,变革育人方式,以“欣赏”“表现”“创造”和“联系”为音乐课程开发的重要路径和抓手;在微观上,提供具体的、实操的、生成的课程设计思路,以实践理念为统领,转化为具体的美育成果。
结语
教育部“2022新课标”的颁布,使艺术教育被高度重视,音乐教育也成为艺术教育的主线,被多角度、多形式推动实施,这意味着音乐教育将在美育推行、素质教育发展中发挥重要的领头作用。《标准》引导学生面向生活、观察自然、了解社会、感悟人生,这也是设立艺术教育的最终目标。《礼记》有云:“善歌者使人继其声,音教者使人继其志”,《标准》的实施将使更多孩子成为“善歌者”“乐歌者”,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和艺术素养,为我国艺术教育的文化传承书写更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