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建筑文化的传播提高日语专业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研究*
2022-11-04许珏芳
许珏芳
(无锡太湖学院,江苏无锡 214000)
文化自信的建立对大学生而言相当重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并且成为他们当前的学习、将来的工作的动力是高校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建筑物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大部分建筑相对长期地存在于一个地区,展现了该地区的人民生活、经济发展、社会环境等情况。通过对建筑文化的观察、研究,可以了解中华文化的伟大,有利于大学生提高文化自信。
一、日语专业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表现
1.文化认同感强
文化认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最有意义的东西(塞缪尔·亨廷顿,)。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ity)的作用,在个人发展、社会进步、民族振兴以及国家复兴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佐斌、温芳芳,2017)。国家与国家、名族与民族、地区与地区间存在着各种不同的文化元素,当前我们正处于全球化发展背景,以上的各种文化元素之间经常出现碰撞、交融。文化认同的具体表现,主要为利益、价值、关系等方面。(赵永华,刘娟,2018)。在校大学生通过多年的学习,基本建立了完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他们对本国文化的强烈认同,能够对自身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并且对周围人群产生影响。日语专业学生进行跨文化研究的可能性较强,首先应当对本国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
2.对本国文化与相关文化有浓厚兴趣
语言在名族、国家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载体作用,更是文化传承的信息依据。正因为语言在文化发展方面的基础与承载作用,其重要性显而易见(牛淑敏,2014)。语言专业的学生通过语言工具了解他国文化,有利于文化互鉴、文化交流。对于文化方面的兴趣需要在日常学习中进行培养。学生对本国文化与相关文化的浓厚兴趣是日语专业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环节。
3.有客观对比中外文化的能力
脱离文化学习外国语言,很难建立自身对文字内容深刻的理解。高校日语专业培养人才过程中,培养其文化能力,包括交流沟通、理解认知等方面,已成为基本要求。语言作为人类表达文化、传递文化、记载文化的工具,对文化具有最直接的承载作用。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对语言也有重要影响,其中包括语言结构、语言内容等方面。在中外交流过程中,语言方面体现出的文化差异屡见不鲜。通过语言方面的分析来解决或研究文化差异问题是有效的方法。(牛淑敏,2014)。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社会期待高校对区域国别研究、中外文化差异问题、中外历史等的研究进展。高校有综合各学科资源的优势,并且外语方面相关人才与资源丰富,他们正通过学科交叉的方法做此方面研究(邓世平,王雪梅,2021)。
大学生通过学习外语,应当建立更加国际化的视野,拥有更为客观地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认识文化、交接文化地过程中,分析中外文化的差异,并且从中寻求出研究问题、分析问题的新方法,以补充现有认知体系,对于大学生来说十分重要。
二、在文化自信建立过程中大学生需要改观的方面
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正确认知都必须要求青年学生坚定文化自信,进而自觉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张万方,2020)。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决定着我们的方向和立场,也决定着我们的言论和行动”。大学生接受了多年的基础教育之后步入高校,开始学习专业知识。通过对日语专业大学生的课堂课间观察,与学生沟通交流等方式,可以掌握其对文化方面了解的情况,并且可以从中发现一些可以令学生优化的方面。
1.文化认同感欠缺
日语专业的大学生的课程主要为日语语言、日本文化相关的学习,除了专业相关的学习以外,学生通过语言这一媒介能够了解更多的日本文化。部分学生在此过程中,由于接收到了国外思想的影响,加之他们年纪轻,对于社会问题分析的能力还比较欠缺,难免会对某些社会现象产生不够全面的理解,对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带来困扰,到文化层次探讨该问题,往往会听到他们的疑惑之声,从而影响他们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从学生自身到学校教育层面,都对文化认同的提高有需求、有责任。
2.学习兴趣有待提高
选择日语专业的部分学生因为对于语言的兴趣开始了自己专业方面的学习。语言学习相对比较枯燥,学习过程与他们期待的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变化多样的日语交流之间产生了比较大的认识差距。同时,异文化之间的冲击也造成了学生阅读、理解日语语言的阻碍。面对多重困难,部分学生产生了畏难情绪,并且有可能导致其学习情绪的低沉。
3.发掘学习方向的能力欠缺
提高学生学习内驱力,一直被研究教育的人士所重视。由于学生相对狭窄的视野,让他们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向。在校学生中,因为他人计划考研而考研,由于他人准备考公务员而自己也考公务员的例子屡见不鲜。当然,由于他人的影响,对自我产生积极促进作用,并且树立高的标准、严的要求、好的方向必定是好事,但是当自己盲目选择目标,并且在奋斗过程中,始终无法找到认同,其结果往往走向反方向。
4.现有能力与就业现状之间存在差距
就日语专业的大学生学习情况来看,许多学生从步入校门就以学习日语语言知识为重,埋头苦读,对于专业学生而言,掌握专业相关基础知识无可厚非,但不可否认的是,许多用人单位的期待与大学毕业生已获得能力之间尚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习近平总书记就高校教育问题方面给出重要指导思想之后,对于高校学生能力培养的方法、目标、管理等问题不停被进一步讨论与研究。
在校大学生在师生沟通、同学沟通过程中产生的对于未来就业的不确定、不自信对于他们面向坚定的学习目标持续向前有负面影响。作为实施教育的学校来说,也正通过考察研究、教学调整、校企合作等方法不停改善对于学生的施教,弥补两者之间的差距。
三、对学生传播建筑文化的途径
1.把建筑文化的传播作为思政内容与课程内容有机融合点之一
大学生教育中思政内容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内容融于思政,并且与课程有机结合成为高效率传递信息的方法。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日语专业的文本学习中虽然内容并不多见,但是许多介绍中日相关文化交流的文本配图、环境描述方面都有涉及。介绍日本概况内包括风土人情、住宅样式等的文本都可以作为介绍中国在相关内容中文化传播的情况。
如何做到思政课堂内容下接地气,上有高度,横有宽度,纵有深度是高校管理者与教师应当研究的内容。寻求中日文化中能够彰显中国传统优势,并且在当今建设中有突出表现的建筑做相关的讨论,能够自然融合思政与相关教学内容。
建筑中体现的美学思想、历史演变痕迹、交流手段,使人们在文化研究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有效利用建筑文化的传播,可以做到思政内容、课程知识的有机融合,这种有机融合并非单纯存在于对传统中国文化的弘扬方面,也体现在中国建筑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人们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的工作精神与态度,是对学生思想教育的优质素材。中国建筑发展历史悠久,中国建筑的现代化发展在改革开放之后发展迅猛。比较西方国家而言,对于中国建筑及其文化的研究源于梁思成为代表的早期建筑家。(虞志淳,张定青)。对中国建筑的保护与研究成为一项长期课题。中外优秀建筑师们热爱祖国,热爱建筑,热爱中国文化的表现,能够在他们保护建筑、发展建筑的工作中体现,也是当代大学生努力奋斗的鼓励。
2.通过实践课程引导学生打开视野、观察环境
大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的能力中,实践能力成为检验其学习情况的显性状态。语言类专业的实践内容多以翻译、语言运用能力为中心展开。除了以上这些能力以外,培养大学生对生活、工作、学习环境的敏锐观察能力,激发大学生通过所处环境产生对文化的兴趣,了解中国传统建筑之美同样可以拓宽学生思考问题的思路,提升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
学校或者专业可为大学生更多地提供了解中日企业的机会,鼓励他们走进企业去观察、去思考。与此同时,指导教师应当对社会工作的情况有一定的了解。目前高校教育过程中,会采取聘请企业导师的方法弥补在校教师对于学生教授社会实践部分知识的不足,但是高校教师还是应当通过企业挂职锻炼、社会服务等方式,更多地了解社会生产的现状,以便教师对在校大学生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强书本知识与实际运用中的衔接。
3.通过专业课程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研究
中国对日本建筑文化的发展产生过极其重大的影响,许多相关文件也有很翔实的描述。建筑文化方面的中日交流、传播,既可以从文献资料中找到,也能够在中日两国找到相当的现实依据。要求在校大学生出国考察有一定的困难,但是通过对翔实的文献资料的查询,丰富的影视资源的了解,都可以非常直观地了解其变化、发展、交流。日语专业课中的日本概况等课程,较多地介绍了日本的风土人情,建筑方面的知识在人文与地理的部分占有较大比例。一方面建筑为看得见摸得到的存在,另一方面,人们对建筑文化的研究本身,也是其文化传播的重要表现。
四、了解建筑文化的传播对提升大学生自信的积极意义
文化交流在世界人民的交流活动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通过教育发展的力量推动文化的传播意义重大。跨文化教育的力量能够帮助弱化文化差异中产生的摩擦与冲突,有助于异文化人民间的和谐共处。(宋隽,2017)。建筑文化的发展是物质与精神共同发展的结果,它见证了相关历史阶段的发展,集中了人们对自然的认知,建筑材料的分析研究,房屋结构的技艺精进。建筑物不仅是物质,也是人们审美需求的艺术表达,在建筑发展的过程中获得的信息也是人们对历史研究、人类发展研究的基础(裴诗雅,王艳,2021)。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历史悠久,尤其是中国古代鼎盛时期的唐宋建筑对日本的影响较大,一些带有唐、宋风格的寺院、宅院在日本保留至今。日本建筑师在修复古建筑或者是新建古风建筑过程中,经常到中国了解本源建筑样式、制成方法等。日语专业大学生通过了解中日文化沟通的过程,能够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找到更多自信的实际依据。
1.日语专业学生可以从中日建筑文化的交流与互鉴中产生自我文化的认同
建筑文化是优秀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日人群看到日本一些传统建筑后,常常会感慨其某些中式建筑的元素,并且产生共鸣。建筑文化的传播历史与传播过程能够使大学生在优秀的传统文化基础上树立自信。
当代建筑发展中,中国建筑也收到日本建筑设计与文化的影响,比如节约能源、简洁风格、融于自然等。中日之间在文化相互传播过程中,不断吸收优秀文化、先进技术,并且能够使本国人民重新理解与认识中国发展的历程、速度,这对大学生认识世界,全面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2.对建筑文化的了解能够令学生对当地环境、历史等信息产生兴趣,有助于大学生提高对就业地的了解
城市发展需要更多的高素质建设者,当地大学毕业的大学生是高素质建设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大学生对当地产生浓厚的兴趣,有城市文化与发展潜力的认同感,他们才会更多地留在学习地就业、生活。一个城市的建筑体现了此地经济发展、人文风情等,通过对当地建筑文化的传播,能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当地历史,并且产生为该城市做出更多建设的动力,因此,发挥建筑文化传播的作用,对学生“留下来”建设城市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3.建筑文化的发展性,能够对学生树立长期目标起到积极作用
建筑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可以看到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建筑物被较为长久地保存下来,为人民提供生产生活空间的同时记录了人类活动的变化情况。即便是遗迹、旧址,同样一定程度地记录了某段历史,是人类追寻某一时期生活状态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建建筑的功能性、文化性更加被人们所期待。我们可以看出,建筑的发展是长期建设的过程,是人类智慧不断提高的产物。我们对建筑文化的研究是长期性的,这种对谋一事物长期的、坚持的研究精神,是新时代大学生应当具有的意志品质,对他们树立长期奋斗目标有积极意义。
结语
本文从建筑文化的传播为切入口,研究日语专业大学生提高文化自信的方法。建筑文化是中国优秀文化之一,应当将其文化内涵、表现形式、传播历程等充分研究并且发扬,成为大学生以及中国人民提高文化自信的强大力量。中国大学生在建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迷茫与困惑,而对中国优秀文化的认知、学习会起到积极作用。研究者与教育者应当不断对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播进行研究,使受众更广泛,理解更深刻。本人将继续关注并做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