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Vlog广告创意传播的问题与对策

2022-11-04王梅

传媒 2022年15期
关键词:商业化受众内容

文/王梅

Vlog,即视频日志,以记录个人生活为主的短视频类型,2012年源于海外YouTube上,2016年被引入国内,2018年在国内迅速兴起,成为国内主流的短视频形态。顾名思义,Vlog广告就是以Vlog为载体的广告形态,也是当前国内品牌营销的重要手段与路径。据艾媒咨询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Vlog用户规模为2.49亿人,2020为3.68亿人,2021年近5亿人。另外,2021年,有超过124万人在微博发布Vlog,累计发布1415多万条,带来了667亿的播放量、232亿次的互动。可见,Vlog运营以大数据为引擎,已经成为新的产业形式,引领着新消费市场。作为一种新兴的广告植入媒介,Vlog不同于传统短视频侧重于视频混剪、美景拍摄、技术教学等形式,重点在于生活分享,这就决定了Vlog广告不仅具备较强的代入感,有着天然的高黏性优势,而且品牌和广告主能够利用沉浸性、情感性特点展开创意传播,使其具备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如何通过合理开发,发挥其在广告创意传播领域的优势作用,增强其与信息生态、受众需求、市场发展的贴合性,就成为业内外需要重点思考与把握的重要话题。

一、Vlog广告创意传播存在的问题

Vlog广告的创意传播方面,凭借碎片化、移动化、交互性等特征,形成了独特的传播优势。但因传播主体、产品策略、内容制作等方面的影响,其广告创意传播还存在许多问题。

Vlog广告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为受众提供沉浸式体验,广告内容通过植入方式与视频内容进行整合,进而实现柔性传播。但因Vlog记录生活的这一定位限制,使得其内容垂直不够,大多为生活分享、工作日常、好物推荐等,不仅无法实现大众化辐射传播,而且无法快速丰富品牌植入的契合点。简单来讲,Vlog与品牌的对接受到了极大限制,深广度不够。纵观国内主流视频平台,如腾讯、优酷、爱奇艺等,内容运营主要集中于网络衍生品、影视IP、网络综艺等方面,Vlog更多是小众化的存在,这就使得其很难实现更为广泛、更多层次的受众下沉,最终限制了其创意传播效果。也就是说,如何做好内容边界的延伸,实现平台、受众层面的“破圈”,是Vlog广告未来创意传播的重要前提。

虽然Vlog广告在受众规模、品牌延展上有着一定的局限,但这并不影响“市场头部”的商业化发展,但因市场过度介入,使得商业化对生活化形成了消解,让受众产生了被欺骗感,最终逐步丧失了对相关博主的关注,严重制约了整个Vlog广告行业的健康发展。而对于非头部的其他创作者来讲,尽管在头部创作者的带领下也会与品牌进行广告合作,但因话语权不够,也很容易受到品牌方的过度介入,最终将Vlog变为广告宣传片。如此一来,不仅会削弱受众的内容体验感,降低Vlog观赏效果,而且会压缩博主创意生产与传播空间,削弱受众黏性。

内容才是王道,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Vlog广告,而且更适用于整个广告产业。Vlog的出发点是通过视频主的生活分享,与受众进行互动,并产生情感共鸣。但在传播娱乐化、大众化的消极影响下,形式往往远大于内容,Vlog的门槛大大降低。一些技术平台为了优化受众体验,大力开发新的视频模板和音乐特效,看起来确实能够为视频创作减轻压力,但也大大降低了Vlog形式创新的可能性,导致同质化现象严重。如当某一故事情节或背景音乐受到受众的一致好评而走红时,就会吸引大批的视频模仿者,虽然主角的外形不同,但内容却千篇一律毫无新意,这也从根本上丢失了视频日志分享独特生活的可能性。如果长期跟风就会使Vlog内容创新不足从而降低自身吸引力。这也导致其难以留住品牌方,最终不利于品牌广告的植入。

二、Vlog广告创意传播的策略

针对Vlog广告创意传播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相关制作主体必须及时转变思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优质创意生产原则,更多挖掘Vlog与广告传播的契合点,全面释放其在广告传播领域的优势效能。

与一般的短视频不同,Vlog更注重真实化、人格化,对于大多“90后”来讲,可能更多的人会关注日常生活的点滴、城市的变化以及养生知识等,而对于大多“00后”来说,他们还是学生或者刚刚工作的职业青年,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学习、关于职场经验的知识。此外,“00后”也是娱乐化的一大群体,也会关注视频博主分享的娱乐、游玩的视频……对不同的人群,都需要具体分析,在海量的题材中选出合适的项目,进行精准投放。而企业和品牌想要利用Vlog进行广告植入,就要重视网民群体不断变化的情感和内容需求,与Vlog的创作者深化合作,筛选优质选题和合适的广告产品。在此基础上,品牌方和平台还要加强垂直化开发,通过个性的主题创作赛、热点营销等拓展内容边界,在垂直化、精准化传播中,实现多维度的“破圈”。如2021年荣耀手机开展的“荣耀手机Vlog大赛”,通过“新青年”“Ta在笑”“你好2022”“世界观”四个主题,传达品牌独特理念,并利用抖音、微博、B站、荣耀俱乐部进行宣传推广,有效拓展了受众面和传播主体范围。

人格化是Vlog的根本要义,也是维系受众的根本支撑。Vlog创作者在植入广告时,必须要坚守Vlog的价值本位,避免发生让位于商业化的错位、失位。只有实现商业化与生活化、品牌化与个性化的平衡,才能在稳定受众关系的基础上,推进个人品牌的创造,进而实现共赢。需要指出的是,过于生硬且直接的拼接植入,很容易引发受众逆反心理,因此,Vlog广告创作者必须谨慎选择品牌合作方,严格限制广告植入频次、时长,要以确保内容优质化作为根本准则。对此,可以学习借鉴Vlog创作者@你好_竹子的做法,就是严格区分日常Vlog和Vlog广告,让受众自由选择,避免引发受众反感,如“Weekly Vlog”栏目,就是一个纯粹分享生活的Vlog聚合地,不包含任何广告内容,而“每月好物”则是Vlog广告居多的栏目。通过人格化创作与商业化创作的严格区分,不仅能够增强受众内容选择自主权,而且能够拓展创作者的创意空间,这也是为何其能够拥有470多万粉丝的主要原因。

Vlog的发展需要把内容放在最关键位置,如果盲目跟风复制现成的情节模板、转场特效,短时间内可能会获得一定的播放量,但长久来看难以健康发展。根据界面新闻一次关于“Vlog粉丝最喜欢哪部分”的调查显示,有36%的粉丝选择了内容本身,有26%的粉丝选择了拍摄者人设,另有25%的粉丝选择了剪辑手法。由此可见,粉丝更看重的是Vlog的内容和拍摄者人设。以papi酱举例,自2016年伊始,这个“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正式走入大众视野,而这句话也成了她的画像。这就是一个十分成功的人设打造案例,她的视频作品并没有使用模板,她能在网红层出不穷的现状下,至今自带流量,依靠的就是内容创新和个性人设。这就说明Vlog只有不断创新,保持优质内容才能给品牌方良好的合作期待,充分发挥广告植入的带动作用,让更多的网络用户认同品牌理念,了解品牌形象,从而获得最大效益。

三、结语

可以说,在移动互联网技术与社交需求的驱动下,Vlog的流行也将成为时代必然,届时Vlog广告也将成为主流样态,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Vlog与短视频、直播存在一个共性特点,就是用户生成内容,尽管Vlog商业发展完全有别于其他两种类型,但三者都已经完成了商业化开发,再加上品牌商已经充分意识到Vlog的商业价值,这就决定了Vlog广告将实现系统且细化的发展。在此背景下,Vlog广告传播必须把握垂直化和创意化这两大关键词,既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施精准投放,又要平衡人格化与商业化,拓展创意空间,同时加大优质内容输出,重视内容创新。只有如此,才能进一步拓展Vlog广告的发展空间,搭乘短视频行业崛起的快车,快速完成战略布局,促进新媒体广告行业的转型升级。

猜你喜欢

商业化受众内容
RNA生物农药的商业化现状及存在问题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曲艺受众分析
浅析基于微信平台的商业盈利模式
注意力 约会力 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