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爱育班,用心教人
——构建积极班级氛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2022-11-04北京首都师范大学未来实验学校

华夏教师 2022年4期
关键词:班长班级家长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未来实验学校 杨 静

时代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面对的学生不论是从知识层面还是思想上都烙上了很深的时代印记,作为班主任更要与时俱进,在尊重他们的个性的基础上,还要让每一个学生不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能力上都能有所得。白居易的《与元九书》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心育之路上,我和学生和家长共成长。

一、我以所长育灵魂——营造积极的阅读氛围,引导学生认知觉醒

我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发挥了语文学科的优势,利用课前的十分钟给学生读书,《小王子》《平凡的世界》《四世同堂》等,让学生们走进作品,聆听智者的叮咛,去感受文化的魅力,引爆自我认知的觉醒,育人先育心!

(一)于无声处

高一第一学期快要结束时,有个小姑娘悄悄写了一张字条给我:“老师,我喜欢咱们班的一个男生,我知道不对,但我控制不住总想去看他,总想和他说句话。”我给她回了一张字条:“你去读读《小王子》吧!特别是猴面包树这一部分,看完来找我。”过了一个多月,她又给我写了一张字条:“猴面包树,它的生命力不容小觑。每每当我刚刚把它扼杀在摇篮里,它又不知不觉地复活了。但我觊觎它的风姿卓越,它的潇洒让我迷失,我明白这是老天给我派来的敌友。亲爱的猴面包树,你找错地方了。你将一次一次地被我扼杀,我会一次一次更加清晰地看到你的真面目,我会成熟到心里没有一丝漏洞,到时候你就再没有机会了。”看到孩子的字条,我知道,她会处理好的,不用我插手,这大概就是读书的引导力量吧!没有暴风骤雨,却遍地皆是清凉。这种自我意识的觉醒是主动的、阳光的。

(二)“平凡”的他

读到《平凡的世界》的时候,班里有一个男生找到我跟我说:“老师,您说平凡伟大吗?”他又说:“我可以平凡吗?”我说:“人生而平凡。”他又说:“我就想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我说:“我也是呀!”他接着说:“那这样我可能会在老去的时候后悔。”“后悔什么?”我追问。“后悔没有努力一把!”我说:“做一个普通的人,也能为社会做贡献,尽心尽力,不后悔!”他抓抓脑袋说:“那就行。”我笑着说:“少安、少平都在各自的平凡生活中努力着,他们此生无憾!”他腼腆地笑着说:“世界很大,我很渺小,但是我不脆弱,即使平凡也是伟大对吗?”我用力地点着头,伸手用力攥了一下他的胳膊,他跑开了。望着他远去,我看到了一个高大的背影。高考后,他考上了北京工商大学,我想他会在平凡中不断努力。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所谓灵魂就是我们拥有主动思考与运用情感的能力。学生通过读书体悟,开始思考自己与自己、自己与未来的关系,思考该如何与周围对话。他们进行了自我认知的一次次开悟。从阅读中不断汲取做人的道理,思想逐渐成熟,少了执拗偏激,少了小我的狭隘,多了家国情怀。这种自我认知是正向的,只要翻开书就会“眼前有月清风来”。正所谓“道不远人”。

二、我以我心沐灵府——营造和谐沟通氛围,让学生自我认知成长

和学生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相处,是班主任面对学生的第一道考题。现今的学生们只要老师一教育,他就已经把耳朵关闭了。“我一直在努力地跟他讲道理,讲得我嗓子都哑了,但他就是听不进去,我都快被气死了。怎么就不明白我是为他好呢!”这是我在办公室里听到的最多的话。我也常反思自己的沟通方式,面对高中阶段的学生,我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去和他们沟通。

(一)用尊重滋养学生的自信心

现在的学生喜欢善听甚于善说,给他一个机会,尽情地说出自己想要说的话,他们就会立即觉得这个老师和蔼可亲,值得信赖。

初次组建班委会后,有几个女孩子老是在一起嘀咕,我一走进就散开,这勾起了我的兴趣,于是,了解了一些情况后,我找到其中的团支书,我笑着说:“我们聊聊?”我让她坐下,她低下头。我轻声说:“你受委屈啦?”这一句话把她的话匣子打开了,在她说的过程中,我始终用眼睛看着她,认真地听她说每一句话,用心去感受她。我知道了她对班长不服气,然后把自己的不满抱怨给她的同伴听,以获得心理安慰。然后,我搂着她,感谢她对我的信任。接着她内心的风暴化作一场倾盆大雨。等她平静后,我说:“她有优点吗?”引导她把自己和班长的优点和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经过理性的分析,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认可了班长的优点。为了更好地巩固二人的关系,我特意为她们两个开了一次班会,题目就是:班长和团支书的故事。会场气氛很好,尤其是男孩子发表的意见,让女孩子们很受启发,会议中,每个人都和齐班长拥抱了,齐班长的位置巩固了,自信心油然而生。会后,齐班长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无法言说的话语都在拥抱里了。那会儿我们班的学生遇到困难常说的话就是:“多大点事儿呀!去和杨老师谈谈。”我知道学生们接受我、信任我了。

是用心倾听让我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避免主观判断,同时也给了他们应有的尊重,自信也在潜滋暗长。看到班里的学生们学习热情高涨、关系和谐,我由衷地高兴。倾听已经成为我的一种习惯。倾听中的一个手势,是一份感受;一个眼神,是一份真情;一个微笑,分享着一份默契。简单的沟通,有不简单的意义……

(二)以身示范健全学生人格

面带笑容走进班级,用我丰沛的感情去点燃班里的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我的激情,这是一种示范的沟通。课间的时候,我会到班里去和他们聊天,一是看看他们听懂没有,二是及时发现学生之间的问题。摸摸头,拍拍肩膀,这种关怀是无声的,流动的却是温暖。在我和学生之间传递东西的时候我总是双手来拿,什么都不说,那种交流和传递出来的情感示范,他们会用行动来回应我。递给我材料时,单手已经变成了双手,不经意间上了一堂公共礼仪课。

高二时,班里个别女生开始画淡妆了,染头发的也出现了。男生中小韩同学蓄起了长发,去外校参加合格考的时候还用发夹夹起来,班里同学都说:“太时尚啦!”碍于在外校考试,我只是冲他笑了笑,想去摸他的头,他下意识地躲了一下。顿时一个计划在我心里酝酿。回家的路上我给自己烫了头发,等周一去上课,又化妆又喷了香水又穿高跟鞋,当我走进班里的那一刻,教室里沸腾了。同学们眼睛一直盯着我,这是我要的效果,一下课我就走。一天下来,我问学生:“感受如何?”学生们七嘴八舌,显然这一天注意力全在我身上!学习哪还集中,我也跟他们分享了我的感受:这一天太累了,一直照镜子,都差点没备出课来。我把头一甩,说了一句:“管它呢!”有的学生说话了:“杨老师,您这样好吗?您这不是跟他打擂台呢吗?”居然被看出来了,我淡定地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也想美呀!”班长说:“美可以,我们需要正常的美。再说您这也不美呀!”“什么叫正常的美?”我反问。学生们说:“就是老师样、学生样。”我瞟了一眼小韩同学,他居然在笑,我问他:“笑什么?”他说:“不让我留长发就说,至于把自己弄成这样吗?”他一说完,全班都大笑起来。我笑得眼泪都出来啦,借此机会我们一起商定了班级里男女生着装和仪容仪表的具体要求,从“头”做起。

适恰地示范引导给学生的是肯定和鼓励,是会为他们健全的人格赋能的。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会遇到一个又一个问题,但是我坚信,老师的示范引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奇效。

(三)以日志记录学生思想的轨迹

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我用日志与学生进行沟通,来开创一片自由的天地。

每接一个班,我都会认真分析班级现状,深入剖析学生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和行为习惯后,引导他们认真地记录班级日志,把对班级和个人的问题和困惑写进去,然后其他同学可以翻开来进行阅读和解答。在这片自由的沃土中,学生们用笔为自己的青春和理想注脚。这么多年我在日志的扉页上只写一句话就是: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够含笑收获。

每次翻看学生日志时,内心都是澎湃的,每当读到他们有一点点进步的时候,我会和他们一起享受进步的喜悦,但同时我会用笔提醒他们“成熟的麦穗总是低下高贵的头”,怕他们骄傲;每当读到他们在学习中或者是同学关系上遇到了难题,我又为他们担忧,想尽办法鼓励,我会写道“一个人要想成就自己先要学会接纳”。简单的批注,既用笔传达了我对学生的鼓励和期望,沟通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和心灵,又使批语成为学生行为的思想导向。

日志的意义随着日子的飞逝,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分量。它传承着一个班级的文化,它记录着一个班级的生命,它更是学生们自我管理的思想航标。

前不久QQ空间里的一条留言引起了我的注意:“老师,为什么要含泪播种?为什么不能含笑呢?”留言时间是2018年,“泪”和“笑”,一字之差却是思想境界的一次跨越。这使我更加明白了教育的意义就是这样一个激荡心智、沐浴灵府、彰显个性、润泽生命的过程。

三、我以行动谱协同——构建家校共育氛围,激发学生努力的内驱力

今天,家庭教育被提到了越来越高的位置上。家长是班级教育的参与者和建设者,应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其发挥各自特长、各方面优势,最终形成班级教育合力,达到教育目的。

时代不同了,现在的家长追求的是只要孩子不出事,别叫我,我忙着呢,教育是老师的事跟我没关系。孩子没事还行一有事大呼小叫,办公室就成了社会,成了市场。老师此时的内心是一地鸡毛。那怎么办呢?

(一)巧设情境构建关系

家校关系的构建不是你讲他听就可以的,需要几次甚至多次碰撞才能融合。在一次家长会上,我和英语老师打了一个配合,让学生当着家长的面,重新做了前一天刚讲完的英语试卷,英语老师当场判出成绩,让事实说话,学生们一半都傻眼,家长看到分数心里自然明白。这一波操作下来,家长们从一个点了解一些情况,我再进行适度的引导。顺势借家长之力帮我制定起班规。建立起互信联盟,接下来的工作就好办了。

后续还需要班主任不断地修正,其实修正的过程就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断磨合不断拉近距离的过程。借力家长QQ群和微信群,家长们随时可以动态联系。在家校合作的过程中,我始终记住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我们和家庭作为并肩工作的两个雕塑家,有着相同的理想观念,并朝一个方向行动,要知道,在创造人的工作上,两个雕塑家没有相互对立的立场是极为重要的。”

(二)搭建平台共同成长

我们学校的家长大部分都来自农村,只管吃喝,管理上大部分是简单粗暴的,所以要教家长怎么和自己的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

1.了解自己的孩子。养是一回事,育是另外一码事。有些家长是真的不懂自己的孩子,孩子成长了,自己却没有跟着成长,孩子逆反,学习退步,简单管理,矛盾升级,进而形成恶性循环。这个家庭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去修复亲子关系,时间上,孩子的学业上都耽误了,最后这个家庭整体趋势不理想,影响了孩子的一段人生,得不偿失。所以我和我们学校的心理老师备了一次课,我把班级里家庭教育的问题进行了汇总,写出了分析报告,然后交给我们学校的心理老师,由她来进行最后的评估,并就我班的问题专门设计几节心理辅导课程,然后把家长请到学校,进行辅导。这样针对性就很强,能对家长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心理杨老师还主动加学生家长的微信,帮助他们进行长期的指导。正如心理学家哈里森所说:帮助儿童的最佳途径就是帮助他们的父母。

2.让家长发声,平等交流。为家长搭建平台是我们一直做的。书香班级建设中,请家长做读书分享,制作PPT和学生们一起交流,让孩子感受一下别人的爸爸和妈妈是什么样子,别总是家长说别人家的孩子。两相对照,孩子自然就会“教育”自己的父母,让双方互相学习,制订读书计划。

班主任还应放下权威,像朋友一样,和家长共情。去帮助他们真实地解决问题,因为家长的经历、经验、知识能力、思维水平都存在差别,所以我会把自己放到他们的位置上去考虑问题,尽量避免和他们发生冲突,去倾听家长话语背后隐藏的真相,抽丝剥茧解决问题。有些家长就是要吐吐苦水,那我就用心去听,感同身受。这样联盟就会进阶成功。

总之,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把我培养成了一个敏感的人,让我拥有了一颗善感的心,去发现我的学生和身边的家长朋友们值得尊重和欣赏每一个细节。他们又怎么会不愿意和我一起奋斗呢?

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过:“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 教育就是以善良培育善良,以智慧启发智慧,以生命润泽生命,在成就学生中成就自我!

猜你喜欢

班长班级家长
差一点儿当班长
班级“无课日”
家长错了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每天一个新班长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
班长欧叶之班长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