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七届中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述评

2022-11-04哈尔滨音乐学院栾天池周鹏雁

艺术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心理学心理音乐

哈尔滨音乐学院/栾天池 周鹏雁

2021年8月26至28日,“2021·上海·中国音乐心理学第七届学术研讨会”通过腾讯会议网络直播平台隆重召开。本届研讨会原定于2020年举行,但因受疫情的影响延期至2021年后,又因疫情的反复临时将原定于上海音乐学院线下举办的研讨会改为网络直播形式举行。来自6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教育、医疗等机构和单位的120余位专家及学者参与了此次大会的报告和发言。与会者通过特邀讲座、主旨演讲、主会场演讲、分会场青年学者发言,以及专家对谈及自由发言等形式针对我国音乐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前沿问题展开了研讨。本文试图通过对此会议报告内容进行综述,从而分析并归纳出我国音乐心理学近年来已取得的研究进展与未来发展趋势。

一、会议报告综述

(一)音乐表演生理-心理研究

上海音乐学院的李小诺教授针对具身认知观念影响下,音乐表演心理研究领域的新理念、新方法与新内容展开论述,指出音乐表演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综合性生理-心理运动,其几乎涉及心理活动的全过程,并以身体有机运动的方式展开音乐的表现性。在国外,音乐表演心理研究起步较早,主要通过个案和专题的实证研究对基础理论部分进行了初步探讨。在国内,近20年里相关研究逐步开展并对其基础理论框架进行了初步思考,但实证性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中央音乐学院王舒凡的研究探究了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怯场心理问题,其以实证研究《专业音乐院校学生怯场心理分析》(周海宏,2005)为基础设计并发放了《音乐表演专业学生怯场心理调查表》。通过对收集到的1239份问卷的线性回归分析她发现,演奏经历、自我调节、专业成绩和人格特征是怯场自我感知程度的独立正向影响因素,其中表演经历和人格特征是最能影响表演者怯场自我感知的因素,而这对于怯场心理的矫治具备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音乐与语言的关系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孙晨,通过对47名发育正常儿童的追踪研究,运用脑电EEG与行为测试考察了儿童音乐节奏加工的发展及其对阅读相关技能发展的作用。研究发现,儿童的节奏行为表现与阅读技能从9至11岁均有显著提升,而其对音乐节拍感知的ERP指标与行为表现可以显著预测两年后的语音意识及阅读准确性。研究表明,阅读能力与音乐节奏加工能力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是相关的,且音乐节拍感知能力的行为指标(d’)和脑电指标(MMN、P3a)对语音意识和阅读能力发展具有独特的预测作用。

另一位来自北师大认知所的孟祥云探究了自发神经振荡与音乐节奏加工能力发展的交互作用。研究通过纵向追踪发育正常的普通话母语儿童的睁眼静息态脑电、音乐节奏辨别的被动脑电反应和主动行为任务表现发现,9岁时的静息态Theta神经振荡可以显著预测11岁时的音乐节奏MMN指标。研究表明,静息态Theta神经振荡在音乐节奏感知的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Theta神经振荡可能是音乐节奏神经反应能力发展的重要前提。

(三)音乐训练及迁移效应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南云教授从音高的角度,以音乐与情绪、音乐学习与智力及语言加工的横断研究为基础,通过纵向追踪探究了音乐学习对语言加工的影响及其机制问题。研究发现,声调语言加工能力与音乐学习正相关,即半年的钢琴学习可以显著促进幼儿园儿童语音尤其是声母的辨别能力,而这进一步证实了音乐学习具有向语言领域迁移的特性。

首都师范大学的蒋聪通过对比研究调查了两所大学中音乐与非音乐大学生的唱名使用情况。研究发现,与接受过乐器训练的学生相比,没有接受过乐器训练的非音乐专业学生缺乏对自身音高感知的认识。反之,音乐专业的学生对自身的音高感具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且多数依赖于固定音高并使用音名形式完成调查。研究表明,乐器学习对音名的掌握,以及对音高关系的建立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福建师范大学的侯建成教授分析了优越音高识别能力和音乐训练与三维心理旋转之间的关系问题,研究在控制被试智力水平的前提下通过对比音乐训练(早期或没有)与音高识别能力(平常或优秀)被试在二维及三维心理旋转任务中的组间准确率差异,结合协变量(性别与执行功能测验成绩)的双变量协方差分析发现,音高识别能力与更高的准确率显著相关,而音乐训练与视觉知觉、工作记忆及执行注意控制表现有关,研究证实音高识别能力较强的个体在三维心理旋转中表现更好。

(四)音乐感知与认知加工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的苏杭运用便携式录音设备分析了美国与中国婴儿的家庭音乐环境发现,与美国婴儿相比中国婴儿接触到了更好的音乐环境与社会互动,这表明照顾行为的跨文化差异会给婴儿提供不同类型的音乐体验,而这些差异可能会塑造婴儿不同的音乐学习方式。

西南大学的郭晴等人采用行为实验,探讨了熟悉与不熟悉的背景音乐对简单记忆与逻辑思维的影响,发现与不熟悉的背景音乐相比,熟悉音乐背景下被试的认知与逻辑思维任务得分更高,而简单记忆任务方面没有显著差异。研究表明,无论背景音乐是否熟悉,均会影响被试的记忆、思维、阅读,以及文字理解能力。

(五)音乐审美心理与音乐教育研究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的陈泽铭教授阐述了提升联觉灵敏度,促进联想丰富性对学龄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意义,他提出联觉灵敏度是乐感的重要指标,其可以促进音乐想象力的发展与情绪体验的提升,并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听觉信息视觉化”“去标题化”等有效教育方法进一步完善。他认为对于音乐教育工作者而言,一切教育问题都是心理问题,丰富的心理学知识及音乐心理学知识有益于科学合理的设计与组织教学。

宁波大学的徐志斌报告了其团队运用EEG脑电测量技术,采用纯音乐和音画结合两种音乐呈现方式作为刺激,探究了加工不同音画呈现方式时的音乐审美心理活动。研究发现,与纯音乐刺激相比,音画结合刺激中在额叶与顶枕叶区的α频段功率显著较小,且其情绪唤醒水平显著较大。研究结果表明在音乐与画面情绪一致的条件下,音乐画面联合刺激对激发人的情绪体验和大脑思考活动具有一定的增强作用,而这可以在初级教学中起到辅助作用。

(六)音乐与人际互动研究

英国剑桥大学的Ian Cross教授以民族音乐学、语言人类学以及社会学的相关研究为基础,从人类交际与互动的一致性层面出发,探讨了作为交互性媒介的语音与音乐的相关性问题。研究发现,在依附性交际互动中,语言或参与性音乐根植于依附语境中被前景化的个体间一致性,而此时的语言和音乐可以交叉与融合。他指出,音乐是一种文化上可重构的互动模式,其只有在互动中才能实现并构成了人类认知形成的基础。

哈尔滨音乐学院的宋蓓教授聚焦音乐鉴赏活动中的人际交流与互动机制,运用多脑超扫描技术考察了音乐鉴赏活动中,表演者(专业的小提琴手)与欣赏者(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之间是否存在脑间的交流与互动及其影响因素问题。研究发现,欣赏者与表演者之间在左侧颞叶与右侧额下回以及中央后回出现脑间同步效应,且音乐受欢迎程度与脑间同步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研究进一步证明在音乐欣赏活动中,表演者与欣赏者之间存在脑间互动,且音乐的受欢迎程度会对其产生影响。

(七)音乐本体与实践研究

南京大学艺术学院的赵奎英教授围绕声音艺术实践的超学科性与跨媒介展开探讨,认为超学科的意义在于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揭示了艺术与生活的复杂性,体现了艺术的亲密性、具身性与生命性;而跨媒介实践的意义在于改变了传统声音艺术单一的时基性存在方式与审美感知方式,使之成为一种具身时空性存在并具有复杂共感知性。

西南大学音乐学院的郑茂平教授围绕悲伤音乐展开探讨,指出对人产生负性影响的不是悲伤情绪本身而是对其的认知过程。鉴此,他进一步探究了究悲伤音乐与思维之间的加工特征和加工机制发现,共情、反刍、反思三类人格特质与悲伤音乐唤起的情绪强度呈正相关。同时,他指出中国人之所以“以悲为美”原于悲伤音乐更能激活人们的思维、语言及情绪水平,更能引发人们全面、深入的思考。

(八)音乐心理学与音乐文化及音乐治疗研究

在音乐心理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方面,上海音乐学院王心如研究了现代化背景下“羌藏复合文化区”的音乐文化,对羌族人的音乐视听感知与行为心理进行了探析。研究运用田野调查的方法对四川省阿坝自治州多地“诵经调”展开调查,并结合胡塞尔现象学理论中滞留、前摄、原印象三个方面探讨了羌藏文化复合及羌族音乐的形式与形态特征,发现在羌藏复合文化区中,羌族音乐表现形式呈现多样化特征,且现代化进程中羌族人的音乐视听审美促使其形成了多重音乐视听感知能力,而这种能力呈现出年龄化、区域性差异。

在音乐治疗方面,陕西中医药大学的庾锐光分析了远程音乐治疗对新冠疫情期间,18周岁以上轻度至中度焦虑和抑郁水平,在过去6个月内未接受过音乐治疗或其他心理治疗的,可使用电脑等移动设备的4名大学生被试的情绪障碍干预情况,发现与支持组及对照组相比,音乐治疗组在平均焦虑水平与抑郁值方面均表现出持续的下降,且在焦虑方面组间呈现显著差异,研究表明了远程音乐治疗的有效性与持续性。

(九)音乐心理学与学科发展探讨

在会议报告环节,中央音乐学院的周海宏教授以走向科学防止内卷为题,对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及其与音乐心理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作为心理学分支的音乐心理学必须要遵循科学研究的基本追求——确定性,呼吁以解决问题趋动的学术研究,从而防止学科的内卷与内耗,进而将研究成果应用到音乐审美与教育的实践中缓解审美教育跑偏、低效等问题,在新时代做出音乐心理学学科的贡献。

在会议自由研讨与专家对谈环节,韩锺恩教授指出,在音乐心理学界面临多元格局、跨界语境的同时,应适当节制外延性的下沉而更多开掘内深性的下沉。郑茂平教授讲到;“音乐心理学是一个文理科特征相融合的学科,因此在研究中不仅需要数据驱动,同时也要重视理论的构建问题”。

二、会议述评

(一)基于会议内容看中国音乐心理学发展现状

1.蓬勃的多元发展态势。从此次参会报告的研究领域来看,本届中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究会围绕音乐感知与认知、音乐表演生理-心理、音乐审美心理及跨文化比较、音乐本体与实践研究、当代音乐教育与社会心理、音乐心理学与脑科学、国内外音乐认知与心理研究新课题动态述评、音乐心理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以及音乐心理学与音乐治疗这九个方面的专题进行了分组学术研讨。其中各组研究集中探讨了音乐与语言的相关性及交互作用,揭示了音乐表演活动中表演者的心理活动与外显行为对演出效果的调节及影响作用,探索了音乐审美活动中多感官刺激对诱发情绪促进审美体验的积极效应。此外,还有部分研究从音乐治疗的新视角出发,探讨了多种音乐治疗方法的实用性与有效性,拓展了音乐心理学理论与原理的应用范畴,这不仅突显了目前我国音乐心理学呈现出研究对象多样化、研究领域多元化特征,也显示出我国音乐心理学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的现状。

2.科学化的发展阶段。从研究方法来看,与往届相比本届研讨会中采用量化研究的报告数量占比数历届最高,尤其一些研究突破了传统量化研究的局限,进一步以量化与质性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来揭示音乐活动中的心理及行为活动规律。且除了研究范式的革新以外,一些报告灵活运用了文献可视化分析、音频媒体可视化分析、音乐特征统计分析等数据统计分析方法,以及EEG、ERP、fNIRS等国际上先进的研究技术与手段,这不仅标志着我国音乐心理学研究水平的提升,也表明得益于多学科交叉融合,中国音乐心理学进入了科学化发展的新阶段。

3.持续壮大的学术队伍。从参会者数量来看,据会务组统计,本届研讨会是历届研讨会中参会人数最多、参会单位最多、发言议题最为丰富的一届。其中,宣读报告的在读国内外本、硕、博青年学者共47人,约占总报告人数的45%,这体现出我国音乐心理学研究队伍的年轻化与国际化,也代表着目前中国音乐心理学学科在人才吸引与培养方面初显成效。

4.日益突显的学术价值。正如会中周世斌教授所指出的,一方面自上届学术研讨会以来,学会部分理事会成员受邀出席了多个国际学术研讨会,出版了多部有关音乐心理学方面的专著、译著、教材等科研成果。另一方面,音乐心理学专家所处的学术地位较上届会议以前有明显的提升。这不仅标志着近几年教育决策者与管理者对于音乐心理学科的认可,也侧面反映了音乐心理学领域研究及其成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二)基于会议问题分析未来研究发展方向

首先,虽然本届会议中来自心理学、音乐心理学、民族音乐学、教育学、音乐声学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九个专题进行了报告与讨论,但其中多数研究仍处于基础与理论研究阶段,缺少以实践、应用为目的的转化研究和应用研究,致使现有成果与结论难以指导音乐实践。未来,在音乐心理学研究多元化发展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强以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为研究取向的科研意识,加强转化及应用研究,从而在突显音乐心理学学科价值的同时做出学科贡献。同时,为了能够对音乐材料与音乐特性有更准确地把握,需要更多音乐领域的研究者的积极参与,从音乐领域研究的视角出发,寻找音乐领域的研究问题并将研究结果应用于音乐实践。

其次,虽然本届参会报告中专家及学者们采用了较为多样的研究方法,但其中仍存在研究设计不严谨、研究进程不规范、研究数据解释不足等问题。的确,从研究方法来看,跨学科的研究合作将是未来研究的趋势。但由于音乐艺术的特殊性以及音乐心理学学科的交叉性,未来青年学者应着重加强方法论的学习,而研究者应更加注重选择以解决科学问题为导向、以理论支撑为基础的研究方法,且不盲目追求实证材料及数据的表面呈现,不轻易忽视哲学思辨的深入分析,从而进一步完善音乐心理学研究的规范性与深入性,推动中国音乐心理学进一步科学化发展。

三、结语

综上,本届中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为国内外各领域专家及学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正如中国音协音乐心理学学会会长、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周世斌教授在会议中所总结的,实证研究与实践应用是音乐心理学的两个支撑点,前者为后者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后者是前者价值与意义所在,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未来高校音乐心理学教学方面应加强有关方法论的学习与训练,开展更为积极的团队合作与更为广泛的国际交流,从而在完善学科队伍建设与培养的同时,推动中国音乐心理学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深入化,以及国际化发展。

猜你喜欢

心理学心理音乐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音乐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