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教学与小学语文的提质增效

2022-11-04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兑角小学沈国瑞

华夏教师 2022年11期
关键词:智能语文课堂教学

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兑角小学 沈国瑞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是指利用计算机模拟程序,模拟人类智慧与行为的技术。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上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优势,加速推进教育变革与创新。在“双减双增”背景下,智能教学与小学语文的深度融合,既是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在追求,也是语文学科提质增效的外驱动力。教师应利用智能教学的优势,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呈现最优质的教学内容,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

一、智能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一)生成生活资源

智能教学的实施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具有十分显著的生成性。一是打破语文教材局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突出语文教学的时代感与新鲜感,使熟知的日常生活能够“为生所用”。二是根据学情制定教学目标,合理筛选教学内容,通过科学加工整合,让学生在原有认知结构上对已经存储的信息进行加工利用,在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下,提高语文课堂学习成效。三是利用人工智能虚拟系统,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语文新课堂,从中感受学习的快乐,在减轻课业负担的同时,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二)打破教学局限性

智能教育时代的全新开启,为师生带来前所未有的教学探索与学习体验。面对瞬息万变的大千世界,小学语文教师要扎根学生的人性发展,积极探究智能教学应用措施,打破传统语文教学的局限性,利用智能教学形式满足学生主体发展需求,在节省教学时间的同时,发挥语文学科中的人文功能,让学生在图音影像世界中探寻万事万物的真谛。

(三)解决生生差异

“以生为本”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思想内容之一。小学语文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生生之间的个性化差异,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及时调整教学方案,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在课堂教学中各取所需,培养学生想象力,促进其具象化思维能力的提升。此外,由于小学语文知识结构较为烦琐,教师可以借助智能教学为学生搭建互动交流平台,随时随地关注每位学生的自学进度,帮助学生构建难易不同的语文知识体系,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四)丰富学习体验

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为小学语文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教学道路。虽然小学生认知理解能力较为有限,但智力发育速度远远超过成人,对新鲜事物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应适当拓展教学内容,在智能教学的辅助下,丰富学生学习体验。与其他学科相比,小学语文需要学生通过积累形成系统、具象的语文知识脉络,在体验中感知语文魅力,在文本鉴赏中学会表达自身情感,从而提升小学生感知、认知能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思想守旧

目前,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无法从传统教学思想中跳脱出来,教学理念与教学形式过于守旧,不能正确认知智能网络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中的价值及优势。众所周知,语文是一门需要不断积累字、词、句、段等知识的学科,倘若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教师只凭借口述讲解的形式传递知识,学生便会感到乏味无趣,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甚至逐渐丧失学习语文的兴趣。此外,少数教师过于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要求学生对各类语文知识点进行“机械式”记忆,未能给予学生思考空间与探究时间,也会阻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致使语文教学成效不尽如人意。

(二)教学内容拓展不足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并存的基础学科。小学语文教师应利用智能教学的资源优势,以教材大纲为基准拓展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部分教师由于教学思想过于保守、自身专业水平不够等,无法为学生拓展相应的教学内容,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综合能力发展也受到了一定阻碍。此外,在备课环节,部分教师虽想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拓展教学内容,但受自身信息技术能力限制,无法将各种资源灵活应用于课堂教学,致使学生所学知识依旧停留在教材范围内。

(三)智能技术应用不熟练

虽然信息化教学已被广大师生所认可,但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仍然存在诸多亟须解决的问题。一是教师对智能教学信息设备操作不够熟练,很难寻求到教学内容与智能教学之间的契合点,即便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却因操作技术不熟练,无法充分体现智能教学的优势,导致课堂教学全面开花,没有区分难易点,无法达到提质增效的教学目的。二是创新与优化教学形式并不意味着完全否定传统教学,教师要懂得去芜存菁,保留传统教学中不可替代的育人环节。然而,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完全忽视传统教学的精髓,不能将其与智能教学有效衔接,导致教学效果热闹有余,但深度不足。

(四)教学设计不明确

智能教学能够凸显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有助于引导学生精准掌握教学知识的重难点。然而,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智能教学设计中,习惯按照成人思维进行教学设计,忽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符合学生特定年龄段的学习需求,导致学习目标模糊,学习成效不理想。此外,少数年轻教师为了与学生打成一片,设计智能教学时太过注重学生的兴趣喜好,将设计精力都应用到多媒体制作环节,未能深入研究不同层次学生的切实需求,从而出现学优生“吃不饱”、学差生“消化不良”等现象。

三、小学语文智能教学提质增效策略分析

(一)利用翻转课堂教学,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诸多创新型教学形式的一种,也被形象地称为“颠覆课堂”。该种教学形式有助于语文教学内外一体化,教师可以将课堂活动看作学生解惑答疑的动态过程,调动学生语文探究欲望,及时消除学生认知疑虑。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结合教学目标,创设智能翻转课堂,利用“先学后教”的育人方式,进一步落实课堂教学任务。此外,教师还应构建智能网络云教学平台,实时监控学生日常学习情况,要求学生做到课前预习、课内学习、课后复习的有效衔接,鼓励学生在云教学平台共享好的学习方法与语文资源,查漏补缺,完善自身的不足之处,在课内外优化结合的前提下提升教学成效。

例如:在学习《朱德的扁担》相关知识内容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家中录制该篇课文的朗读视频,尝试说出该篇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然后在父母的帮助下将朗读视频上传到智能网络云教学平台,与其他同学一同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这样既能方便教师全面了解学生预习情况,还能使教师依据学情制订教学计划,帮助学生取长补短,推动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又如在学习《千人糕》相关知识内容前,教师可以借助微课为学生设计相关的学习内容,要求学生在预习环节自行观看视频,初步了解“千人糕”的制作工序,并用彩笔在课文中标注出“千人糕”的制作材料。待课堂学习结束以后,为了响应低年级学生不留书写作业的号召,教师可要求学生在家长的协助下,以口述的形式完成微课视频的课后作业,通过家校合作检验学生整体学习情况。该种教学方法的实施,有利于低年级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初步构建知识体系,加深对课文知识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带着问题认真听讲,促进后续教学活动顺利开展,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从而凸显智能教学的应用价值,在线上线下的教学辅助下,达到语文教学提质增效的课堂效果。

(二)创设人机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口头描述是传统语文教学情境创设的主要方式。学生很难在教师的语言描述中融入特定情境,也不会产生自主探究的学习兴趣,致使教学成效不理想。智能教学可利用影、视、音、图等优势,使情境创设变得高效、便捷,能够刺激学生多重感官,将学生注意力牢牢锁在教学之中,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探究欲望,逐渐消除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抵触情绪与疏离感。由于语文教材中的部分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距离较远,教师可借助互联网收集相关教学资源,并以视频或图片等形式呈现给学生,赋予教学更多的亮点及趣味,结合学生个性发展规律,为后续语文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铺垫。

例如:在学习《羿射九日》相关知识内容时,倘若教师仅凭语言激发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能力,学生很难想象天空中有九个太阳的情境。为了让学生对中国神话故事进行深入理解,教师可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收集有关后羿的神话故事播放给学生。通过创设人机互动的教学情境,为学生展现文本故事脉络,给予学生多维、真实的感官刺激,激发其学习兴趣,让学生放飞自己的思想。观看视频后,部分学生仍对课文内容持有疑惑,教师可以采用常规小组合作方式,允许每个小组向人工智能提出一个问题。A组学生问:“小度小度,天上为什么会有九个太阳呢?”B组学生问:“小度小度,你知道后羿是谁吗?”C组学生问:“小度小度,你还知道哪些与后羿有关的神话故事?”该种人机互动方式可以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与空间,改变传统教学“满堂灌”的育人弊端,既能开阔学生认知视野,又能让学生对本课学习的知识内容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更能培养学生课内外自主学习能力。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学生要想向人工智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就需要在课后收集大量的课外资料,然后在课上以提问的方式验证人工智能回答是否准确。该种教学方法的实施,能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不良状态,实现个性化语文教学,在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中提质增效。

(三)丰富教学导入方式,突破教学重难点

智能教学标志着信息化教育教学时代的到来,其目的是以现代化教学技术为支撑,通过适宜的感官刺激,引发学生对某个事物的思考,突破教学重难点。对低年级学生而言,整体教学活动是加深学生对重难点问题理解的关键所在,需要教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进行不断的探究。低年级小学生思维正处于启发蒙昧之际,认知及理解能力尚不成熟,对语文教材中部分知识内容的理解不够充分,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致使语文成绩提升速度较为缓慢。倘若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智能教学的育人优势,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与之相关的教学素材,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将学生不易理解的问题转化成具象化的图像或视频,就可以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帮助学生加深对语文知识的认知理解,使语文学习变得较为高效轻松。

例如:在学习《坐井观天》相关知识内容时,该篇课文是一篇富有趣味性的寓言故事,该故事以小鸟与青蛙的对话诠释了“看问题要有一定高度、要看得全面”的道理。为了加深学生对本文的理解,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小鸟与青蛙的动态对话图片,并配上二者不同情绪的叫声,为学生营造一种争论不休的视听效果,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二者对话的内容,在富有童趣的情境中帮助学生理解全文内容。待学完全文后,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思维,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再次为学生呈现教学动态图,该图中小鸟已经飞向广阔的天空,青蛙站在井下思索很久后,鼓足勇气尝试跳出井口,通过不懈努力终于站在井口,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青蛙能跳出井口,却甘愿待在井底?”此时,教师可以提问:“大家设想一下,倘若青蛙跳出井口看到外面的世界,它会想些什么?”并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与讨论时间,随后让学生模仿《坐井观天》续写第二个视频内容,促使学生在思考中丰富想象能力,在想象中提高写作能力,突破本课教学的重难点。由此可见,智能教学导入法的实施,为学生带来了与众不同的学习体验,将原本晦涩难懂的人生哲理在具象化的视频展示下,转变为易于学生深入体会的学习助手,进而真正实现“提质增效”的育人目的。

在“双减双增”政策背景下,默写、听写、背课文等传统育人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的育人需求。教师需要充分发挥智能教学优势,立足智能教学课堂,分析新型教学技术的利与弊,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编写个性化智能教学方案,改革、创新语文课堂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智能教学的引领下取得良好学习成效。

猜你喜欢

智能语文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智能烹饪机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超智能插秧机
自由光2.4L专业版+智能包
我的语文书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