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学史力行转化为教育强区建设的不竭动力

2022-11-04中共苏州市吴江区委党校肖耀良

华夏教师 2022年11期
关键词:吴江学史建设

中共苏州市吴江区委党校 肖耀良

中共苏州市吴江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 王 芳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 李 德

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强调“学史力行是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要把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的成果转化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实际行动”;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都要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保持‘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因此,我们要坚持学史力行,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展望未来结合起来,同勇抓机遇、敢于担当、锐意进取结合起来,用苦干实干诠释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一、学史力行必须站稳政治立场

(一)党的根基和血脉始终在人民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的工作路线,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回首过往,井冈山的红米饭,滋养了革命的星星之火;人民的手推车,推出了淮海战役的胜利;小岗村的手印,见证了党和人民的艰辛探索;深圳从小渔村发展成国际大都市,是党带领人民干出来的;疫情防控、复工复产靠的是坚固的人民防线。

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是我们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吴江教育审时度势,落实学校规划布局,统筹考虑城市建设与发展、常住人口规模以及适龄入学人口变化趋势,形成与教育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学校建设布局。仅2021年,教育领域14个新建、改扩建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开工率100%,新增学位1.3万个;到2024年9月,新建、改扩建学校将达28所,新增学位将达2.3万个。

(二)党的教育方针永远指导人民教育的发展

1934年,我们党首次提出了“要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的文化教育总方针。1949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决定“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建立人民教育事业。

1952年,我们党提出了“应对学生实施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教育”,确立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深刻践行人民教育事业,提出了“三个面向”战略思想,以培养“四有”新人,并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吴江教育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抓实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工作,在全区中小学全面实施“德善”品格课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心入脑,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这些举措使得全区学生体质水平明显提升,科技竞赛成绩在全省领先,文艺节目登上国家级舞台。

(三)教育持续发展始终以人民为中心

我们学习党史,要坚守为民情怀,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十四五”期间,吴江教育将继续化解幼小初学位结构性紧缺矛盾,在统筹推进区域内学校建设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分类推进,确保核心区域相关学校建设按时序完成,充分保障人民群众“有学上”的需求。在解决“有学上”的同时,更要面对“上好学”的需求。这需要我们塑造教育品德、提升教育品质、打造教育品牌。每一位党员同志要坚持思想铸魂,锤炼党性、固本强基;要坚持行动淬炼,以责任担当之勇、统筹兼顾之谋、组织实施之能在为民举措中服务人民。

二、学史力行必须坚守初心使命

(一)“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在建党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吴江教育史上也曾涌现出矢志抗日、至死不渝的倪淑英烈士,带着赫赫战功和取不出的弹片走向震泽中学领导岗位的张锡恩校长,情系青少年健康成长、80岁后入党的“中国好人”王治英老师,他们是吴江教育系统共产党人披荆斩棘、百年初心的一个个缩影。

(二)“不做岁月静好梦想者,甘为负重前行引路人”

教育工作者要规范自身言行,为人师表;要直面艰难困苦,勇于担当。吴江教育积极推动信息化深度运用,建设教育云图,完成智慧教育大数据应用体系,开发区域学情分析平台、教师大数据管理平台、智慧课堂、学生成长系统等,形成学校、家长、社会的一体化教育服务体系。

在疫情防控中,教育工作者坚守战疫第一线,做到看好自己的门,看好自己的人,履职尽责;许许多多的一线教师化身网络主播,停课不停学,把疫情防控当作一项政治任务、一项民生工作。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要求,严格落实校园安全主体责任和校园安全领导责任制、岗位责任制。深入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加强学校常态化疫情防控,构建校园安全智能化管理体系,建立学校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为广大师生保驾护航。

(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要砥砺实干,增强实干能力,把实干精神引入工作方法、融入工作细节、深入工作内容。吴江教育强化党建引领,实施融入式党建创新项目,建立“决战高考”等11个行动支部,推进“一校一品”党建文化特色品牌创建和基层党建“书记项目”,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优秀党员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党史学习要有“代入感”,要把学习与具体工作密切结合,学习效果应体现在“学得进”“做得像”“做得好”上。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基于此,吴江教育大刀阔斧,真抓实干。首先从“双高”的角度解读“双减”,即从讲政治的高度,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坚定不移地把“双减”工作做下去。其次从“双增”的角度落实“双减”,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增强工作的实效性,真正把“双减”落到实处。最后从“双稳”的角度推进“双减”,稳定心态,把“双减”工作看作教师的本职工作;稳定步伐,起好步、扎实做,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满意。同时,结合吴江实际,把课后服务“五点钟学校”建设和规范办学行为、减轻学生作业负担、规范校外培训行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统一起来进行谋划,巩固强项优势,直面问题矛盾,筑牢校内教育主阵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三、学史力行必须紧扣奋斗目标

“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这句朴素的话语,深刻揭示了党的宗旨和党的奋斗目标、为人民谋幸福和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内在关联,这是党的最高纲领和奋斗目标,是奋斗精神和优良作风。

(一)历史赋予了教育理想与奋斗目标不同内涵

毛泽东同志说:“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是那一辈的教育理想——实现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句话指导了20世纪90年代乃至21世纪初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推动了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科学发展。这是那一辈的教育理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们这一辈的教育理想——面向未来。

今天,吴江教育立足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定位,围绕区委、区政府“着力打造创新发展新高地、生态绿色新典范、城乡融合新标杆、江南文化新空间、共同富裕新样板”工作部署,聚焦教育资源布局、办学体制机制、人才培养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内涵发展等方面,持续深入推进重点改革试点举措系统集成,推动原创性探索率先突破,以更大力度、更高水平推进教育现代化。

(二)时代呼唤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区,吴江教育坚持政府主导、统筹推进、多措并举,聚焦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更为满意的教育目标,坚持对标对表,着力破解义务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区域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监测、区镇履行教育工作职责考评、中小学素质教育综合督导等一系列督政、督学、监测评估工作,持续推进学校建设标准化、内涵建设优质化、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实施“云上教育”同城帮扶项目,统筹配置城乡师资,推动城区优质学校资源辐射乡村薄弱学校,让更多学生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三)未来期待多元成才格局形成

一是深化拔尖创新人才一体化培养,深化初中、高中创新人才项目建设,加大学科竞赛类人才培养力度,做强做优强基计划和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注重优秀学生中学一贯制培养,探索“2.5+3.5”培养方式。推进重点院校在高中设立“创新实验室”,探索大学教育与高中教育一体化贯通培养。立足新高考背景下的生涯规划,着眼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可能性,形成精准的拔尖学生一生一策培养方案,顺应、激发和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二是推进国际理解培养,引进世界一流高等学校、职业学校、教育研究机构,建设一批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在学科渗透、校本课程、校园文化等方面融入国际理解教育,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三是培育产业需要的职业人才,加快职业教育与行业深度合作,新建(扩建)中职校1—2所,创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吴江分院,引入行业企业、高校资源,建设职教产业园,筹建长三角应用技术大学,探索“1+2+3+X”(1所本科、2所高职、3所中职、X个行业企业)的多元办学路径,实现“中高本”贯通培养。加强与青浦、嘉善合作,推动示范区内职业学校招生入学、学籍管理、教学实施、就业升学实现一体化运行。

(四)教育主阵地的关键是师资队伍建设

近三年,吴江教育每年招聘教师900名,面向全国引进重点紧缺人才近百人,常态化开展名校优生教师招聘,招录研究生812名,国内“双一流”及国外名校毕业生534名,探索实施备案制教师制度,有效缓解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实施建设教育强区专业支持工程,柔性引进19名国内知名教育专家开展专业指导。

未来将进一步创新人才政策、改进人才引进管理办法,加大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奥赛金牌教练、大市学科带头人引进力度,推动我区重点学科、紧缺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依托示范区教师发展学院,深度推进吴江教师专业成长和名师团队发展。推进教师发展基地校建设,强化新教师职初三年规范化培养,加强年轻教师专业化培养,对标省市骨干教师要求,加强骨干教师后备梯队建设,积极打造吴江教育人才高地。同时,吴江教育还将通过大力推进集团化办学、培育品牌学校和支持规范民办教育发展等措施,发挥优质学校的资源优势和品牌效应,快速提升新建学校和薄弱学校的办学质量,力促优质教育资源倍增。

党的百年只是序章,未来必将可期。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在推动发展上力行,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把学习党史同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坚持求真务实、担当作为,创造性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努力做出无愧于党和人民、无愧于历史和时代的新业绩。”吴江教育站在历史和未来的交汇点上,面对百年未有的发展机遇,用更坚定的决心、更昂扬的斗志,开启新征程、奋进新时代。

猜你喜欢

吴江学史建设
学史力行的“三力”与“三行”
跟着习近平学党史
百年大党再出发
知史力行,打开人大履职新局面
寒露
赞家乡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娘做的面
娘做的面
开始